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4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依照课题研究型品管圈活动步骤,针对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恐动症多学科协作管理开展品管圈活动。构建了全膝关节置换术后恐动症多学科协作管理模式,使恐动症发生率由34%降低至10%,膝关节功能改善率由49%上升至86%,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由48.7 h缩短至21.5h,平均住院时间由14.5天缩短至11.3天。多学科协作管理有助于降低恐动症发生率,加快膝关节功能恢复进程,进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临床医学工程》2016,(5):667-668
目的观察品管圈管理对降低老年脑卒中患者误吸发生率的效果。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分析我院2014年4月至2014年8月间收治的501例对照组患者发生误吸的临床资料,对2014年9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489例干预组患者进行误吸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误吸发生率,以及成立品管圈小组前后的圈员评分。结果品管圈干预后患者的误吸率由24.4%降至1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品管圈干预后圈员评分由(18.2±6.5)分提高至(24.4±7.3)分,提升了34.1%。结论品管圈管理可降低老年脑卒中患者的误吸发生率,使圈员总体评分得到了大幅提升。  相似文献   

3.
目的 降低ICU患者谵妄发生率。方法 开展问题解决型品管圈活动。结果 通过组建医护一体化谵妄管理团队,规范镇痛镇静管理,对重症患者睡眠质量进行干预等多种策略,使ICU患者谵妄发生率从50.4%下降至19.4%。结论 科学、规范开展品管圈活动,可降低ICU患者谵妄发生率,保障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4.
降低肺癌患者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是提高肺癌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举措。从临床实际出发,运用品管圈方法,探讨肺癌患者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现状,针对VTE评估表未细化等真因拟定对策并予以实施,包括建立围术期VTE风险评估工具、制定围术期“三级三段”干预方案。通过开展活动,使肺癌患者术后静脉血栓栓塞症发生率由10.13%下降至3.16%,达成了活动目标。  相似文献   

5.
目的降低骨科俯卧位手术患者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按照问题解决型品管圈活动步骤,运用质量管理工具进行改进。结果骨科俯卧位手术患者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发生率由活动前的1.85%降低至活动后的0.59%,构建了多学科协作链式管理。结论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降低了骨科俯卧位手术患者术中获得性压力性损伤发生率,改善了手术患者的照护结局,提升了护理服务品质,为构建科学、有效的术中压力性损伤预防管理体系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品管圈在降低ICU患者谵妄发生率中的运用,减少并发症,提高满意度。方法纳入2018年1月-2020年2月间在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ICU科室接受治疗患者,以2019年6月落实品管圈管理干预为界限,在2018年1月-2019年6月间抽取100例设为对照组,在2019年7月-2020年2月间抽取100例设为观察组。对照组接受常规ICU护理干预,观察组联合针对谵妄并发症品管圈干预,成立品管圈,在选定主题后按照品管圈的步骤,拟定计划,现状把握,目标设定,真因验证,对策实施与检讨,对两组患者发生谵妄并发症事件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患者谵妄发生率为44.0%,观察组展望发生率为2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管圈活动可以降低ICU患者谵妄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降低老年心电监测患者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发生率。方法开展问题解决型品管圈活动,针对电极片处发生刺激性皮炎和移除电极片时表皮剥脱两大症结进行深入分析,构建了皮肤损伤预防方案,优化了相关流程。结果老年心电监测患者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发生率从14.3%下降至9.5%。结论应用品管圈工具可以降低老年心电监测患者医用粘胶相关性皮肤损伤发生率,具有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8.
李林梅 《医疗装备》2014,(12):69-70
目的:开展品管圈活动以降低术中压疮发生率.方法:成立品管圈,确定主题,遵循PDCA循环程序开展品管圈活动,分析术中压疮高危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护理干预措施.结果:开展品管圈活动后,手术患者术中压疮发生率明显下降,由3%降至1.7%.结论:将品管圈应用于手术室压疮管理明显降低压疮发生率,品管圈活动充分发挥出护理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实现手术室压疮安全管理质量的持续改进,减少护患纠纷,提升了手术室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降低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中重度心理痛苦发生率。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对科室乳腺癌术后化疗存在中重度心理痛苦的患者进行现状分析,应用文献循证及头脑风暴法拟定对策并组织实施,包括心理痛苦识别技术、心灵减压方案、家庭参与等。结果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中重度心理痛苦发生率由活动前的54.59%降低至活动后的22.96%。结论将品管圈活动应用于中重度心理痛苦的乳腺癌术后化疗患者,可改善其负性情绪,提升其社会支持度、生存质量和主观幸福感。  相似文献   

10.
黄巧  魏丽君  卢少萍 《现代医院》2014,(11):126-128
目的研究品管圈在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的作用。方法据患者跌倒不良事件上报情况,确定2012年1月12月的跌倒发生率作为对照;根据PDCA循环,进行选题、制定活动计划、进行现状调查、目标设定、原因分析、制定与实施对策等品管圈活动流程,确认运用品管圈管理该院住院患者的跌倒发生率。结果住院病人跌倒发生率由0.057%降低至0.046%,达到并超过预期目标。结论应用品管圈能有效降低住院患者跌倒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降低重型胸部损伤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发生率。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针对腹胀、反流或呕吐、腹泻三大改善重点展开原因分析,从多样化培训、6S管理、风险评估等方面进行针对性改进。结果重型胸部损伤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发生率由63.01%降低至20.55%。结论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是重症患者营养实施过程中的常见问题,通过品管圈活动,建立了科学的评估体系和规范的干预措施,改善了重型胸部损伤患者肠内营养喂养不耐受情况,确保了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12.
目的降低重症患者人工气道湿化不足发生率。方法开展品管圈活动,通过医护双方合作,优化气道管理团队,完善人工气道湿化评估方案,改良气道湿化装置,增加气道湿化途径,实行复合序贯式湿化-排痰护理管理模式等,实现了气道湿化、辅助排痰、气道廓清一体化。结果重症患者人工气道湿化不足发生率从28.57%降低至11.26%,目标达标率为100.58%,进步率为60.59%。结论通过开展品管圈活动,规范了重症患者人工气道湿化方案,降低了气道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有效改善了患者治疗结局,提升了医疗质量。  相似文献   

13.
体温作为人体五大生命体征之一,是影响机体新陈代谢和生命活动的重要因素。手术患者发生非计划性低体温,可造成不同程度的危害。针对腹部手术患者围术期非计划性低体温发生率高的问题,开展品管圈活动。引入了无线体温监测工具,构建了病房、手术室、复苏室智能链式体温监测方案,制定了术前、术中、术后保温策略等,使腹部手术患者围术期非计划性低体温发生率从43.18%降低至8.51%,保障了患者安全,提升了医疗护理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降低重症肌无力患者吞咽障碍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方法 开展问题解决型品管圈活动。通过对活动主题进行现状查检、原因解析、对策拟定等,从风险管理规范化、风险评估精准化、营养支持个性化3方面进行改进。结果 重症肌无力患者吞咽障碍并发症发生率从活动前的62.32%降低到活动后的15.18%,使重症肌无力吞咽障碍患者得到了精准评估、精细护理。结论 品管圈活动开展可以降低重症肌无力患者吞咽障碍并发症发生率,有效提高患者生活质量,进而确保患者安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