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姜××,男,54岁,转业军人。1990年9月12日就诊。右侧面瘫半年,头面肌萎缩4个月。半年前受凉后引起右侧周围性面瘫,经治疗后近愈。4个月前因工作需要露宿野外渐感右侧头面部发紧、麻木。继而出现头面肌萎缩伴失眠、纳差、注意力不集中。先后去过多家医院求治,诊断为面瘫后遗症,予 VitB_1、VitC、强的松等及电针治疗无效,后又接受超声波治疗20次,麻木减轻,但肌肉萎缩无好转。故又求针灸治疗。检查见精神不振,面色少华,右  相似文献   

2.
扁平疣是由人类乳头瘤病毒所引起的病毒性疾病 ,近年来笔者采用中药内服外用 ,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6 0例扁平疣患者均为门诊病例。根据就诊先后随机分为两组 :治疗组 30例 ,其中男 10例 ,女 2 0例 ,年龄 18~ 4 5岁 ,平均年龄 31.2岁 ,病程 4~ 36个月 ,平均 11.8个月 ;对照组 30例 ,其中男 8例 ,女 2 2例 ,年龄 16~ 4 2岁 ,平均年龄2 9 .8岁 ,病程 5~ 30个月 ,平均 12 .4个月。两组年龄和病程无显著差异P >0 .0 5 ,有可比性。临床表现 :发病部位为面部、手背及前臂。其中见于面部者 38例 ,见于手背及前臂者…  相似文献   

3.
病历摘要:朱×,女,19岁,社员,1976年5月4日来诊。近年来面部及四肢肿胀,并逐渐发现颜面及四肢出现散在的大小不等包块37个。两侧面颊皮下可扪及2个扁圆形包块,大者1.5×1.5厘米,小者1.0×1.0厘米;两上肢皮下可触及5个卵圆形包块,在1.5~3.0×1.5~2.5厘米之间;两下肢皮下扪及30个扁圆形包块,在1.0~2.0×1.0~2.0厘米左右。包块按之柔韧,无移  相似文献   

4.
正患者,男,59岁,于2017年8月20日就诊。主诉:右侧面部及下颌部间断性放射痛10月余,加重1个月。现病史:10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面部及下颌部剧烈疼痛,呈放射状,甚时及耳,于当地医院口腔科诊断无异常,头颅MRI检查无异常。随后疼痛发作频繁,就诊于北京301医院,确诊为"耳大神经痛",先后口服地奥司明片、加巴喷丁胶囊、  相似文献   

5.
正患者,男,67岁,初诊日期:2016年4月4日。主诉:双眼闭合不全,面部肌肉无力1个月。病史:2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左眼闭合不全,口角右歪,左颊残食,经社区医院诊断为周围性面神经炎,予膏药(药物不详)贴敷后未好转。1个月前出现右眼闭合不全,面部呆滞,吐字不清,于当地医院住院治疗,查肌电图提示双侧面神经损害,脑脊液及头颅CT等检查未见异常,诊断为双侧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予地塞米松、阿昔洛韦、甲钴胺静脉滴注后仍未  相似文献   

6.
湿疹治验     
何××,男,40岁。1987年6月5日诊。患湿疹四年余,以面部及项部为甚,多方治疗效差,二个月前经液氮冷冻治疗,反而感染。查面部及项部皮肤多处溃烂,溃烂局部及边缘搔痒难忍,并布蒲紫红色小丘疹,搔  相似文献   

7.
患者李××,女,87岁,农民,上海县人。1978年11月7日初诊:3个月前右颧面部发现黄豆大结节状赘生物,色红,高出皮面,无痛痒感觉。两周后结节中央溃破,并向四周浸润,有脓血,边缘隆起,呈环堤状外翻,质硬。上月12日经上海市肿瘤医院作病理切片,证实为“右颧面部鳞状上皮细胞癌Ⅰ级”。因对放射治疗有顾虑,故找中医诊治。但见患者面容憔悴,精神萎靡。右颧面部有核桃大菜花样增殖性肿块,约3×3×4厘米,界限较清楚,  相似文献   

8.
患者陈××,女性,20岁,农民。因面部及下肢浮肿两天而于1978年10月31日住院治疗。患者于入院前1周起咽痛、恶寒发热、鼻塞、稍有咳嗽,至入院前2天起面部及下肢浮肿、腰部酸痛、小便短赤。既往无慢性病史。体检:体温38℃,血压140/90毫米汞柱。面部浮肿,咽部充血,扁桃体略肿大,无分泌物。舌苔薄腻质红,脉数。心肺无特殊,腹软无压痛,肝脾未扪及。两下肢有轻度凹陷性浮肿。  相似文献   

9.
正患者,女,53岁。初诊日期:2017年5月28日。主诉:右眼及头面部胀痛、视力下降4月余。现病史:4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眼间断胀痛,每于过度劳累或情绪激动时加重,严重时可出现头面部胀痛,视力模糊,视灯火有红绿色彩圈,休息睡眠后可缓解,自行使用硝酸毛果芸香碱滴眼液,效果欠佳。刻症:右眼及头面部胀痛,视力减退,视物模糊,畏光流泪,偶有恶心呕吐,兼见情志不舒,胸胁闷痛,口苦咽干,  相似文献   

10.
1病例资料患儿,男性,11个月,因"面部斑丘疹5个月,四肢红色斑丘疹伴鳞屑4个月"于2012年3月10日初诊。患者出生6个月后,无明显诱因下出现面部少量红色斑丘疹,初时外院以"过敏"治疗,曾用外用药膏(具体不详)涂抹无效。数周后出现短暂发热至38.5℃,面部皮疹逐渐扩大成蝶形斑块,边界不清,日晒后红斑更明  相似文献   

11.
<正> 张某,男,37岁,1985年9月5日初诊。主诉:左面部红肿热痛,手术刀口溢脓血四个月,加重1个月。现病史:4个月前患者左面部起一红肿包块,在地区医院治不见效,于1985年4月2日住地区肿瘤医院。经抗感染及消炎治疗不见好转,转天津某  相似文献   

12.
1 病历介绍患者 ,女 ,4 8岁 ,因右侧面部持续性疼痛 3个月于 2 0 0 0年 5月 2 0日入院。患者 3个月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右侧面部持续性跳动疼痛 ,同时该侧嘴角向上至颞部 ,每天发作 2~ 3次 ,电击或针刺样疼痛 ,每次持续数秒不等 ,伴右眼视力模糊 ,无头晕、恶心呕吐、耳鸣、听力下降及四肢抽搐等症状。曾按“牙痛”行拔牙后无好转 ,后诊断为三叉神经痛 ,给予卡马西平、维生素类药物治疗 ,效果不佳。5年前有食米猪肉史 ,平素喜食生菜。查体 :意识清楚 ,语言流利 ,脑神经无异常 ,四肢肌力、肌张力及腱反射均正常 ,病理征未引出 ,无脑膜刺激征。…  相似文献   

13.
笔者自 1990~ 1997年 ,用自拟效应消疣汤治疗扁平疣 2 2 5例 ,取得了较满意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一般资料本组共 30 0例患者 ,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2 2 5例中男性 92例 ,女性 133例 ;年龄 10~ 4 4岁 ,平均32 .4岁 ;病程 2个月~ 10年 ,平均 3.8年。皮损部位 :面额部 6 4例 ,手背手腕部 72例 ,面部及手背部 89例。对照组 75例中男性 39例 ,女性 36例 ;年龄 12~ 4 2岁 ,平均2 8.6岁 ;病程 1个月~ 7年 ,平均 2 .2年。皮损部位 :面额部 37例 ,手背手腕部 2 1例 ,面部及手背部 17例。患者除少数诉轻度瘙痒外 ,绝大多数无明显自觉症状。…  相似文献   

14.
针药结合治疗系统性硬皮病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药结合治疗系统性硬皮病案李××,女,54岁,工人。1995年4月5日就诊。住院号:322414。患者自1987年3月以来,出现无明显诱因的四肢皮肤硬化绷紧,出汗减少。精神紧张时,手部出现麻木感。病变范围逐渐向上臂、面部及躯干发展。同时伴食欲不振、纳...  相似文献   

15.
1 病历介绍 患者,女,33岁,因关节疼痛、面部红斑3个月入院.查体:生命体征正常,面部可见蝶形红斑,颜面无水肿,心肺检查未见异常,肝脾未触及,下肢无水肿.四肢关节无畸形,功能无障碍.  相似文献   

16.
目的:观察周围性面瘫患者急性期头面部疼痛症状对本病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本课题共纳入69例急性期周围性面瘫患者,填写"周围性面瘫患者调查表",根据有无头面部疼痛分为疼痛组与无疼痛组2组并进行相同的针刺治疗。记录每位患者的就诊情况及治疗期间的病情变化,对每位患者运用Portmann简易评分量表进行评分。结果:周围性面瘫患者在针刺治疗1个月、2个月及3个月随访时无疼痛组疗效优于疼痛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周围性面瘫疼痛组患者疼痛时间与疗效呈负相关。结论:周围性面瘫患者无疼痛组针刺疗效优于疼痛组,疼痛时间越长预后越差。提示临床医师应重视面瘫患者头面部疼痛症状的治疗,尽早改善其疼痛,从而缩短患者病程,减少或避免后遗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7.
<正>1病历介绍患者,男,65岁,因头面部、颈项、胸腹、肩背红斑伴瘙痒8个月,吞咽困难、四肢乏力2个月于2010年12月20入院。患者8个月前无明显诱因于头皮、面部、颈项、胸腹、肩背及双上臂伸侧出现红斑、脱屑及瘙痒,反复发作,症状时轻时重,先  相似文献   

18.
1病历介绍患者,女,35岁,因月经量增多2个月于2006年9月19日入院。妇科检查:宫颈中度糜烂,无接触性出血,子宫平位,如孕2个月大小,质硬,前壁可扪及1个约4 cm×5 cm大小的肿块,与子宫相连,无压痛。门诊B超示:子宫多发肌瘤。以多发性子宫肌瘤、慢性宫颈炎Ⅱ度收入院。9月21日在持续  相似文献   

19.
中西医结合治疗骨髓纤维化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病历简介患者刘某某,男,76岁,干部。病历号住94298。初诊:1989年11月14日,因反复发生皮肤紫癜及鼻衄而就诊。起病4个月以来无发热。在我院检查,血小板为30×10~9/L,血红蛋白145g/L,白细胞7.6×10~9/L,中性粒细胞0.64,淋巴细胞0.20,嗜酸细胞0.01,大单核细胞0.10,杆状细胞0.02,幼稚细胞0.01。近4个月来加重,曾服用  相似文献   

20.
<正> 我科于1981年12月收治了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急性期(简称SLE),采用中西医结合治疗,获得治愈。患者:莫某,女,12岁,学生,汉族,1981年12月10日入院,住院号76168。面部、四肢红斑,全身浮肿及关节疼痛4个月,发热半个月。患者于1981年7月因暴晒阳光后,出现面部蝶形红斑,但无自觉症状,经外用肤轻松软膏,皮疹好转。8月出现掌(跖)、指(趾)红斑,11月因感冒出现发热,咳嗽,胸痛,痰中带血,腰痛,关节痛,面部、双下肢浮肿,蛋白尿,头发稀疏脱落,全身疲乏无力。当地医院拟诊“急性肾炎”。经用抗生素等治疗无效,转入我科。既往健康,无家族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