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目的评价髁状突骨折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的效果,为临床在治疗中选择合适的方式提供参考。方法回顾分析了我院87例髁状突骨折的临床资料,随访检查患者的面形、张口度、张口形、咬[牙合]关系、关节症状,并摄X线片或CT检查骨折愈合情况。结果髁状突骨折的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总体疗效都比较满意,对比2组之间无明显差异。手术摘除髁状突4例疗效不满意,平均张口度23mm,咬[牙合]关系出现紊乱。结论保守治疗仍可作为大多数髁状突骨折治疗的首选方法,手术治疗应严格选择适应证,摘除髁状突应尽量少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介绍髁突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一种新的手术入路。方法17例(25侧)髁突骨折患者选择经颌后切口腮腺前缘入路进行髁突以及伴发的下颌升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术后从患者的开口度、开口型、咬关系、面神经功能以及并发症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价。结果17例(25侧)经12~24个月随访,复查X线片骨折愈合良好,咬关系、开口型及张口度均较术前明显改善。随访最长24个月,无一例关节强直及涎瘘,术后1周主要并发症包括面神经分支损伤,经1~3个月观察均得到恢复。结论相对于髁突骨折的传统手术切口,采用经腮腺前缘入路的方法行髁突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手术时间短,术野清晰便于复位固定,切口隐蔽,利于面神经保护,术后功能和外形恢复,并发症较少。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颌后切口横断腮腺横入路切开复位固定中低位髁突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55例成人髁突中低位骨折采用颌后切口横断腮腺横入路进行骨折复位并坚强内固定,分别观察术中操作情况以及术后患者张口度、张口型、咬关系、涎瘘、面神经症状以及颞下颌关节症状等.结果颌后切口横断腮腺横入路手术的患者术后骨折复位愈合,面形及咬关系均恢复良好.结论颌后切口横断腮腺横入路手术治疗髁突中低位骨折有效、可行.  相似文献   

4.
下颌骨髁突颈部骨折后,髁突骨折近心骨段常受翼外肌牵拉发生前内方移位或脱位,出现错He、疼痛、下颌运动障碍及张口偏斜等临床症状。采用切开解剖复位和钛板坚固内固定治疗髁突颈部骨折以恢复面容和颞下颌关节功能。笔者总结手术治疗21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髁状突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总结髁状突骨折的手术治疗经验。方法 对30例单发性髁状突骨折患者行切开坚固内固定手术治疗,观察术前和术后、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的张口度、张口型、咬合关系、X线片的变化。结果 手术前后解剖结构和功能恢复满意,并发症轻微。结论 坚固内固定是治疗髁状突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目的:比较各类型髁状突骨折保守和手术治疗的远期疗效。方法:47例各类型髁状突骨折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组,经过1-20年的随访,通过X线及临床检查分析比较疗效。结果:31例保守治疗患中28例进行了随访,其中26例达到良好的疗效(占92.8%),2例咬He关系恢复不佳。16例手术治疗患中12例为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效果达到良好。其余4例髁突除术远期出现下颌中线偏移,单侧或双侧关节区疼痛、弹响等不适症状。两组病例均无开口受限、强直的发生。结论:保守治疗在儿童各类型髁状突骨折都是可取的,而成人总的疗效较儿童差,尤其在明显内弯移位,前内向脱位病例时,应考虑积极手术治疗。保守治疗的效果和治疗时间有密切的关系,另在髁状突除术时适应症要严格,慎重施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翼外肌-髁状突骨折进行解剖复位和小型钛板坚强内固定的手术适应证、技术要点和功能评价。方法:以髁头脱位骨折,髁颈和髁颈下骨折移位角度300。450升支垂直高度降低超过4,5ma为适应证,对收治的23例28侧髁状突骨折患者,采用改良的耳颞部“拐杖”型切口或颁后进路,行翼外肌-髁状突解剖复位及张力带小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术。术后3—6个月随诊复查,内容为:面型、开口度、开口型、咬合关系、咀嚼力,并以此进行疗效评价。结果:面型双侧对称,张口度较术前明显增大,开口型有显著改变,2例术后错牙合患者经一周颁间牵引恢复正常;影象学检查。髁突无移位,骨折无错位。钛板无移位,髁突表面无明显吸收现象,咀嚼有力。2例面瘫患者经治疗后3个月恢复。结论:选择合适患者,进行翼外肌-髁状突骨折开放性解剖复位固定,是一种既能恢复解剖形态又能恢复咀嚼功能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8.
目的:评价腮腺前缘咬肌入路固定髁状突中低位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在2015年8月—2018年8月期间我院收治的髁状突中低位骨折患者10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A组(n=50例)与B组(n=50例),分别行腮腺前缘咬肌入路固定、耳前切口穿腮腺入路复位固定。比较两组患者咬合关系、面神经功能障碍等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均获得良好解剖复位,术后咬合关系恢复正常; A组患者咬合关系紊乱、涎瘘、关节局部牵拉不适发生率低于B组(P <0. 05);两组面神经功能障碍发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 05);两组患者张口度、下颌侧方及前伸运动、主观满意度比较无显著差异(P>0. 05)。结论:对髁状突中低位骨折患者采取腮腺前缘咬肌入路固定治疗,安全有效,可行性较高。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翼外肌-髁状突骨折进行解剖复位和小型钛板坚强内固定的手术适应证、技术要点和功能评价.方法以髁头脱位骨折,髁颈和髁颈下骨折移位角度30°~45°升支垂直高度降低超过4~5mm为适应证,对收治的23例28侧髁状突骨折患者,采用改良的耳颞部"拐杖"型切口或颌后进路,行翼外肌-髁状突解剖复位及张力带小型钛板坚强内固定术.术后3~6个月随诊复查,内容为面型、开口度、开口型、咬合关系、咀嚼力,并以此进行疗效评价.结果面型双侧对称,张口度较术前明显增大,开口型有显著改变,2例术后错牙合患者经一周颌间牵引恢复正常;影象学检查,髁突无移位,骨折无错位.钛板无移位,髁突表面无明显吸收现象,咀嚼有力.2例面瘫患者经治疗后3个月恢复.结论选择合适患者,进行翼外肌-髁状突骨折开放性解剖复位固定,是一种既能恢复解剖形态又能恢复咀嚼功能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下颌髁状突骨折75例临床治疗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志国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5):144-145
目的 探讨微型钛夹板坚强内崮定技术治疗下颌髁状突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经耳屏前或颌下切口行髁状突复位后用微型钛夹板内固定技术治疗髁状突骨折75例.结果 ①X线检查:75例患者骨折对位良好,骨折后缘连续性好,钛板固位良好,周围无明显的骨吸收现象.②咬合关系:75例患者术后咬合关系恢复正常者69例,治愈率92.0%;6例患者牙齿有轻度错位,经牵引后基本恢复正常.③张口度:术前平均张口度17.2mm,术后3个月复查张口度明显改善,平均37.8mm,已达到正常张口度水平.④面神经损伤情况:11例患者面神经的颞支损伤,4例面神经下颌缘支损伤,术后给予神经营养药对症治疗,3个月后复查有明显好转.结论 对于下颌骨髁状突骨折,严格掌握手术适应证,选择适宜的术式,采用良好的内崮定技术及材料,尽量避免手术并发症,可以取得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1.
坚固内固定技术治疗髁状突骨折疗效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坚固内固定术对髁状突骨折的治疗效果,探索更有利于髁状突骨折疗效的临床治疗方法。方法:对27例28侧髁状突骨折行钛板坚固内固定技术治疗的病例进行总结分析,观察治疗过程对张口受限、颌间结扎的时间、术后颞下颌关节(TMJ)功能状态改变的影响。结果:27 例术后均I期愈合,未作颌间结扎,术后1个月时主动张口度达到37mm以上者2例,占7.5%,3个月后张口度达到37mm以上者25例,占85.3%。所有病例均未出现关节弹响、疼痛等症状;20例咬合关系恢复到伤前状态,6例经调颌后恢复良好,1例术后颌间牵引者失访。结论:坚固内固定术作为髁状突骨折手术复位后的内固定方法是可行的,术后TMJ功能状态良好,咬合关系的恢复完全可以达到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2.
目的 通过TMJ上腔造影,结合关节腔冲洗、注药及术后下颌磨牙区牙合垫治疗不可复性盘前移位。方法 根据病史结合临床症状选取38例患者,其中单纯性不可复性盘前移位患者15例,合并滑膜炎表现23例。按常规进行关节上腔造影术后拍摄数字化TMJ开闭口断层片、开口度检查,部分患者使用生理盐水进行关节腔冲洗。冲洗后根据病情,关节腔内注入强地松龙或透明质酸钠,注药后再次测量开口度。结果 不可复关节盘移位开口度及髁突侧向运动度明显增加。合并滑膜炎者疼痛症状减轻。结论 TMJ关节上腔造影结合关节腔冲洗注药及He垫治疗,可明显增加开口度、髁突运动度。减轻关节疼痛。因此,是一种治疗早期不可复性盘前移位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3.
张开祥  徐锦程 《中华全科医学》2022,20(11):1856-1859
  目的  对颌面部CT病例资料进行三维重建和解剖学测量,回顾性分析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emporomandibular joint disorders, TMD)的常见临床症状与髁突形态的相关性。  方法  选取2020年6月—2021年9月就诊于蚌埠医学院附属蚌埠第三人民医院口腔科的156例患者,根据临床检查及主诉症状分为实验组(弹响组、疼痛组和张口受限组)和对照组(无TMD症状组)。患者于放射科拍摄颌面部CT,通过运行Mimics软件,获取三维重建后的下颌骨髁突形态,并进行解剖学测量。  结果  对照组的髁突内外径、前后径分别为(21.42±1.93)mm、(11.66±1.22)mm,髁突前后角度为(105.86±6.67)°;弹响组的髁突内外径、前后径以及髁突前后角度分别为(21.47±2.38)mm、(10.64±1.10)mm、(97.38±6.76)°;疼痛组的髁突内外径、前后径以及髁突前后角度分别为(21.25±1.04)mm、(12.17±0.81)mm、(104.00±6.73)°;张口受限组的髁突内外径、前后径以及髁突前后角度分别为(20.48±2.17)mm、(11.55±1.57)mm、(106.79±8.36)°。在有关节弹响的患者中,髁突前后径较对照组减少,髁突前后角度也相应变小;在伴发关节疼痛的患者中,髁突前后径较对照组增大;而张口受限组的髁突形态与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  结论  TMD患者的髁突解剖学测量具有一定的差异,可为TMD的辅助诊断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三维颌骨模型及其模型外科在外伤性髁突外脱位复位治疗中的应用。方法:选取9例下颌骨颏部骨折伴髁突外脱位患者,术前行CT扫描并通过快速成型技术制作三维颌骨模型。分析模型髁突外脱位的情况,进行模型外科操作,复位颏部骨折及髁突外脱位并预制个性化重建钛板。术中利用预制的重建钛板配合颌关系的引导,将颏部骨折复位。结果:9例患者在三维颌骨模型外科指导下完成手术,创口均Ⅰ期愈合,颌关系恢复,术后影像学检查见9例患者髁突均完全复位。术后随访6~28个月,患者最大张口度3.1~4.2 cm(中位数3.3 cm),颌关系及颌骨运动功能均正常。结论:三维颌骨模型能全面显示颏部骨折和髁突外脱位情况,利用颌骨的三维模型外科作为平台,可以准确塑形颏部重建钛板,在颏部骨折手术复位的同时将髁突外脱位复位,从而在外伤性髁突外脱位复位治疗中起到良好的辅助作用。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不同类型髁状突骨折的治疗方法和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大连市中心医院56例髁状突骨折病例,分别采用保守治疗及髁状突摘除、关节成形和小型钛板坚固内固定,并评价其临床效果.[结果]随访47例,所有病例均一期愈合,无感染,无涎瘘.但部分病例出现面神经损伤(5例)、张口受限(3例)、颞下颌关节强直(1例)、髁状...  相似文献   

16.
髁状突骨折108例临床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髁状突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 对108例(139侧)髁状突骨折患者应用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的效果进行远期随访分析研究.结果 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都获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常见的并发症为关节弹响、偏、张口受限及面神经损伤.结论 临床医生应严格掌握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的适应证及各自的优缺点,结合自己的技术力量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7.
目的比较小型钛板内固定手术与保守方法在成人髁突骨折治疗中的临床效果,评价这两种治疗方法选择的可靠性及愈后结果。方法通过对安徽省淮北市矿工总医院口腔颌面外科2010-2011年间收治的21例成人髁状突骨折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将21例不同类型的髁突骨折病例采取随机分类的方法分为对照组、实验组2组。对照组中10例患者采用上下颌牙弓夹板结扎固位,骨折侧后牙区放置颌垫的方法。术后1周内调节颌间弹力牵引,以最大程度地恢复伤前咬合关系,并使骨断端最大面积达到复位,术后制动牵引的时间3—5周不等;实验组中11例患者采用小型钛板内固定及髁突摘除的手术治疗,治疗程序遵循术中及术后1周保持制动,恢复并保持伤前咬合关系,然后去除弹力牵引,开放12I腔,尽可能使121腔功能得以发挥。结果对照组与实验组的病例分别于术后的3个月,半年复查。通过临床及x光摄片检查,结合开口度、开口型、咬合关系、咀嚼力、面型等5个方面的指标综合评估,愈后结果提示对照组和实验组病例的有效率均在90%以上。结论治疗前,首先依据外伤力作用的大小和方向对成人髁突骨折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估,然后结合影像学检查进一步明确诊断,并对骨折类型进行临床分类。术前再针对骨折分类结果采取相应的治疗方法,就能获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18.
目的:评价髁突骨折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方法:回顾郑州大学一附院口腔科收治的髁突骨折50例,分别采用开放复位内固定术、髁突摘除术、保守治疗等方法;进行随访。结果:随访15例,其中,手术治疗14例。8例满意,1例关节区疼痛,2例开口受限及殆关系紊乱,3例出现前牙开[牙合];保守治疗1例,效果满意。结论:交通事故是主要的致伤原因。手术治疗是主要的治疗方法,坚固内固定术效果满意,摘除髁突易引起[牙合]关系紊乱。  相似文献   

19.
<正> 众所周知,下颌生理运动极为复杂,但仍可归纳为三种基本形式:即开闭运动、前后运动及侧方运动。在这三种基本生理运动形式中,以开口运动中的最大开口时,下颌骨髁状突的向前生理运动范围最广。传统的观点认为:在最大开口时,髁状突皆同关节盘运动至关节结节的下方或稍前下方而不超过。但当翼外肌功能紊乱或关节结构病变时,在开口末,翼外肌再继续收缩以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