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原发性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其发病率、死亡率均居第一位,在我国仍呈现上升趋势。肺癌患者常常伴有营养不良和消瘦,化疗时细胞毒药物的不良反应可能导致患者营养状况进一步恶化而降低抗肿瘤治疗疗效和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癌症姑息治疗的发展以及患者对生存质量的更高要求,营养支持治疗将成为在化疗过程中维持患者良好的营养状态以及增强自身免疫力的重要辅助治疗手段,在提高肺癌患者化疗耐受性和改善预后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现就肺癌患者在化疗期间联合应用营养支持治疗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2.
放射治疗是非小细胞肺癌的重要治疗手段之一,而肿瘤放疗抵抗限制了放疗的疗效。提高放疗疗效仍是目前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治疗中亟待解决的重要难题之一。研究PI3K/AKT/mTOR信号通路、肿瘤干细胞、微小RNA、HGF/c-Met、常规分割放疗等在非小细胞肺癌放疗抵抗中的作用机制,对提高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存率及改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长非编码RNA在非小细胞肺癌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的调控作用。近年研究显示,长非编码RNA与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抵抗密切相关,参与调控非小细胞肺癌化疗耐药、靶向耐药、免疫耐受、放疗抵抗,为肿瘤研究提供了新的方向,有望成为肿瘤治疗新靶标,预测预后的新分子标记。本文结合国内外报道对长非编码RNA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抵抗中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高龄肺癌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为高龄肺癌患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98例高龄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患者的性别、功能状态(PS)评分、病理类型、临床分期、是否早期手术、晚期化疗方式以及是否接受放射治疗等因素与生存时间进行单因素分析,对分析结果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再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PS评分、临床分期、早期手术和晚期化疗方式与患者的生存时间相关(P<0.05)。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PS评分和临床分期是高龄肺癌患者独立的预后危险因素。结论 PS评分和临床分期影响高龄肺癌患者的预后,对PS评分高的患者建议手术治疗,PS评分低的患者建议采取最佳支持治疗。  相似文献   

5.
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肺癌的常见类型,预后较差,是全球癌症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1].无法手术的局部晚期NSCLC患者约占总体NSCLC患者的40%,化疗是此类患者的标准治疗方案,但长期化疗的严重不良反应及肿瘤组织的化疗抵抗可直接影响治疗效果[2].  相似文献   

6.
肺癌是全球发病率和死亡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因此对于肺癌治疗手段的研究也在不断深入,目前临床上主要有全身化疗、针对驱动基因阳性的靶向治疗、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应用、抗肿瘤血管生成治疗以及上述不同治疗方法的联合等,这些方案的使用明显改善了大多数肺癌患者的预后,但晚期患者预后仍然不尽如人意.近年来,与免疫相关的肿瘤微环境(t...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鞘内注射甲氨蝶呤(MTX)治疗肺癌脑膜转移患者的临床疗效和预后影响因素。方法收集108例接受MTX鞘内注射化疗的肺癌脑膜转移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MTX鞘内注射化疗的症状改善情况、脑脊液生化水平和总生存时间(OS),肺癌脑膜转移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采用COX风险比例模型。结果 108例肺癌脑膜转移患者中位OS为14个月。鞘内注射化疗后56例患者神经系统症状好转。与鞘内注射化疗前脑脊液生化水平比较,脑脊液蛋白含量降低,脑脊液葡萄糖含量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COX多因素分析显示,卡式功能状态(KPS)评分≥60分、接受EGFR-TKI治疗是腰椎穿刺MTX鞘内注射化疗肺癌脑膜转移患者预后良好的独立保护因素,合并脑实质转移是其预后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腰椎穿刺MTX鞘内注射化疗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治疗安全有效。KPS评分≥60分、无脑实质转移的肺癌脑膜转移患者生存时间较长,联合应用EGFR-TKI治疗可改善接受MTX鞘内注射化疗的肺癌脑膜转移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8.
约 30 %的乳腺癌患者HER 2基因过表达 ,对化疗、内分泌治疗和放疗等产生抵抗 ,预后不良。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HER 2基因可作为乳腺癌综合治疗的独立预后因素 ,对乳腺癌治疗方案的选择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HER-2基因与乳腺癌综合治疗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约30%的乳腺癌患者HER-2基因过表达,对化疗、内分泌治疗和放疗等产生抵抗,预后不良.越来越多的研究显示HER-2基因可作为乳腺癌综合治疗的独立预后因素,对乳腺癌治疗方案的选择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P53作为转录因子,其转录激活功能维持了基因组的稳定性,对防止肿瘤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是目前研究得最为广泛、深入的抑癌基因,被称为"基因卫士"。P53家族的成员p63、p73与p53在DNA结合结构域上有高度的同源性,某些p53家族亚型可以与p53-反应基因相结合起着转录激活的作用,另外一些则起着负性调节作用。肺癌是世界上患病率最高的恶性肿瘤之一,p53家族成员在肺癌中的异常表达与肺癌的发生有密切联系,并导致不良的预后及对放疗、化疗的抵抗。对p53家族成员在肺癌致病机制的深入研究可有助于为临床提供合理的化疗方案及靶向治疗策略。本文着重回顾总结p53家族成员在肺癌发生、化疗敏感性以及肺癌靶向治疗中的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