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闭合手法复位联合外固定术治疗儿童肱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5年3月-2018年6月,选取肱骨干骨折患儿48例,采用手法闭合复位联合外固定架固定治疗,均为闭合性损伤,损伤后表现为疼痛、肿胀、活动功能受限及局部畸形等,经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肱骨干骨折。治疗前后,采用肘关节功能HSS量表评分和肩关节功能Neer量表评分对患儿临床疗效进行评价。结果 48例肱骨干骨折患儿治疗后均获得随访,治疗前后,患儿肘关节HHS量表总评分比较,功能、疼痛及总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前后患儿肩关节Neer量表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手法复位联合外固定架治疗儿童肱骨干骨折,具有固定可靠、复位效果良好、创伤小等优点,可作为儿童肱骨干骨折的常用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
王树海 《中国骨伤》2006,19(9):521-522
目的:介绍T形外固定架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的手术方法。方法:回顾自1998年以来用T形外固定架治疗肱骨近端骨折32例,其中男19例,女13例;年龄26~75岁,平均55岁。骨折按Neer分型:Ⅰ型7例,Ⅲ型20例,Ⅳ型4例,Ⅵ型1例。结果:32例均获随访,时间10~20个月,按尚天裕肩关节功能评分标准判定,优20例,良10例,满意2例,优良率96%。结论:应用T形外固定架治疗肱骨近端骨折符合肱骨近端骨折的生物学固定要求,疗效可靠,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锁定钢板与外固定架治疗肱骨干骨不连的疗效。方法将63例肱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患者随机分为锁定钢板组(31例)和外固定架组(32例),观察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及治疗效果等。结果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10~12(11. 3±1. 4)个月。两组手术时间、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引流量、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 05)。骨折愈合时间、治疗有效率锁定钢板组优于外固定架组(P 0. 05)。末次随访时,锁定钢板组的肩肘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优于外固定架组(P 0. 01)。结论锁定钢板内固定联合自体松质骨植骨治疗肱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有利于骨折愈合,肩、肘关节功能恢复快,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三维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治疗肱骨干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2000年1月-2006年5月,收治肱骨干粉碎性骨折28例,骨折根据AO/ASIF分类,其中:B1型5例,B2型3例,B3型9例,C1型6例,C2型4例,C3型1例,采用三维外固定架结合螺钉和/或钢丝有限内固定治疗,术后3d行合理的康复治疗。从手术情况、并发症、骨折愈合及功能评价等方面对疗效进行分析。[结果]28例患者术后获平均13(10—15)个月随访,27例患者获骨性愈合,愈合率96.4%,骨折愈合时间12—33周,平均19.5周。除1例骨折未愈合外,余肩、肘关节功能均正常,优良率92.8%。[结论]三维外固定架结合有限内固定是治疗肱骨干粉碎性骨折的较好方法,符合骨折治疗的微创生物学原则,操作简单,固定可靠,功能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5.
单侧外固定架治疗复杂性肱骨下段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复杂性肱骨下段骨折的治疗方法。方法 :采用 Bastiani式单侧外固定架治疗 16例。开放性骨折立即外固定 ;闭合性骨折小切口复位外固定 ,骨折极度不稳加有限内固定 ;骨折感染、畸形及延迟愈合分别行病灶清除闭合冲洗、截骨矫形及加压外固定。结果 :术后随访 6个月~ 1.5年 ,除 1例外固定架松动骨折移位再次手术治愈外 ,余 15例骨折平均 3.6 (2 .5~ 5 .5月 )个月愈合。 2例肩、肘关节僵硬经手法松解、自主锻炼功能恢复。结论 :该外固定架操作简便、固定可靠、有利于骨与软组织修复 ,可有效治疗复杂性肱骨下段骨折。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肱骨干骨折术后骨不愈合的原因及处理方法.方法 回顾45例肱骨干骨折术后骨不愈合,采用钢板固定30例,钛板固定5例,交锁髓内钉固定6例,外固定架固定4例,植骨45例.结果 本组获随访0.5~2年,骨折愈合率95.6%.结论 肱骨干骨折术后骨不愈合常见原因:治疗方法欠佳、骨折的类型、固定装置不稳定、功能锻炼不规范;坚强合适的内固定加植骨是治疗肱骨干骨不愈合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萎缩型肱骨干骨不连的手术治疗方法 .方法 应用自体髂骨植骨、髂骨骨板螺钉内固定加外固定架治疗18例萎缩型肱骨干骨不连.结果 18例骨折均愈合,患肢功能恢复良好,无桡神经损伤、针道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自体髂骨骨板螺钉内固定加外固定支架治疗肱骨干萎缩型骨不连,临床疗效满意,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方法 .  相似文献   

8.
交锁髓内钉和单侧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骨折的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交锁髓内钉和单侧三维多功能骨科外固定架治疗胫腓骨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对2001年10月~2004年4月应用交锁髓内钉和外固定架治疗的胫腓骨骨折患者各18例和22例进行疗效分析。结果每组均有不同的并发症发生,外固定架组骨折平均愈合时间短于交锁髓内钉组。结论外固定架的生物力学特性更符合胫腓骨骨折愈合的需要,一般不影响骨折的愈合时间。  相似文献   

9.
经皮弹性髓内钉结合外固定支架治疗不稳定性肱骨干骨折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外固定支架结合经皮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肱骨干骨折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 对72例粉碎性不稳定肱骨干骨折采用手法闭合整复复位、经皮弹性髓内钉内固定以及结合单臂多功能外固定架进行治疗.结果 经9~26个月随访,骨折均获临床愈合,愈合时间3~6个月.肩、肘关节功能评价按Rodriguez-Merchan标准:优59例,良10例,可3例,优良率95.8%.无感染、医源性骨折及周围神经损伤等并发症.结论 单臂多功能外固定支架结合经皮弹性髓内钉内固定治疗不稳定性肱骨干骨折具有固定牢固可靠、术后并发症少、骨折愈合率高等优点,并且对骨和软组织损伤小,可使患肩早期安全活动,避免关节僵硬.  相似文献   

10.
目的总结普通髓内闭合内固定治疗肱骨干骨折的临床效果,并对其存在的缺陷进行改进。方法采用普通髓内钉闭合复位经皮内固定结合单臂加压外固定支架治疗肱骨干骨折66例。其中10例伴有桡神经损伤。结果肩关节功能按Rodriquez-Mer-chang标准评分,优良率为92.4%,功能恢复满意,10例桡神经损伤均于术后4个月内恢复。结论采用普通髓内钉结合单臂加压外固定架治疗肱骨干骨折可避免骨折端分离和旋转不稳的弊端,具有固定牢靠、便于早期功能锻炼及有利于骨折愈合的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