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0例。实验组采用优质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率。结果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为7.5%,明显低于对照组27.5%,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护理满意率为95%,明显高于对照组82.5%,差异显著(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给予神经内科患者优质护理,具有并发症发生率低、护理满意率高的优势,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为流行性感冒患儿进行综合护理的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88例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为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为实验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在实验组患儿中,有91%的患儿恢复自理能力,在对照组患儿中有77.3%的患儿恢复自理能力,二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在实验组患儿中,有95.5%的患儿对我院的护理服务较满意;在对照组患儿中,有81.8%的患儿对我院的护理服务较满意,二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儿在进行治疗(12.8±6.7)天后病情痊愈出院,对照组患儿在进行治疗(15.5±5.8)天后病情痊愈出院,二者相比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为流行性感冒患儿进行综合护理可提高其治愈率,缩短其住院时间,此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对神经内科病患采取优质护理干预措施的意义。方法:选取2014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没有采取优质护理干预措施的神经内科病患作为对照组,选取2015年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00例采取优质护理干预措施的神经内科病患作为实验组,并对两组病患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比较两组病患的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患满意度,实验组病患均明显比对照组病患好,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统计学上有意义。结论:对神经内科病患采取优质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病患的满意度,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4.
刘莉  崔晓野 《大家健康》2014,(8):174-174
目的:研究护理风险管理在神经内科病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3年12月在我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1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分组原则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给予护理风险管理,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管理,比较两组护理质量进行效果评价。结果:实验组基础护理评分和患者满意度评分均明显高于对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神经内科病房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可明显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优化护患关系,建议在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规范化健康教育在神经内科护理中的应用进行研究。方法:资料选自2011年6月~2013年3月在本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患者120例,将其分为2组,各60例,研究组患者进行规范化健康教育护理,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比较2组出院时患者对疾病的掌握程度和对护理的满意度,以及患者的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总分为249.32±14.31分,明显比对照组的197.56±17.24分高,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对疾病的掌握程度和满意度都比对照组高,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神经内科护理的工作中实行规范化健康教育护理,能改善和优化护患之间的关系,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6.
李晶伟 《广州医药》2013,44(4):79-80
目的 探讨前瞻性护理在神经内科病房优质护理服务中的应用.方法 收集2012年5月-2012牟10月于我院神经内科治疗的患者1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前瞻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满意度、陪护率及护理工作的合格率.结果 观察组患者满意度为97.50%,高于对照组患者85.5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陪护率85%,优于对照组1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中工作合格率96.4%,优于对照组90.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前瞻性护理在神经内科病房优质护理服务中作用明显,可有效降低陪护率,提高患者满意度及护理工作合格率,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过敏性紫癜患者应用优质护理的效果。方法:将2014年3月至2015年3月该院收治的92例过敏性紫癜患者纳入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采取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46例采取优质护理方法,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在皮疹消退时间、消化道症状消退时间、关节疼痛缓解时间以及住院时间上,观察组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在患者对护理的总满意度上,观察组为95.65%,明显要比对照组的69.57%高,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过敏性紫癜患者,给予优质护理效果显著,能够改善患者生存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程度;因此,值得采纳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神经内科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一步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4月至2015年4月来该院就诊的神经内科疾病患者80例,按照采取护理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一般的常规护理,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取优质护理服务,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护理满意度。结果:经过比较发现,实验组患者临床疗效为95.0%,满意度为92.5%,对照组患者临床疗效和满意度均为80.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性较大(P <0.05)。结论:对神经内科疾病患者应用优质护理服务临床疗效显著,患者满意度高,临床意义突出,值得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究新生儿脐部护理中应用优质护理干预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采用抽签的分组方式对我院在2015年3月至2016年3月期间收治的新生儿88例进行分组研究,即对照组和实验组,每44例新生儿为1组,将常规护理方法应用于对照组患者中,而将优质护理方法应用于实验组患者中,将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观察和对比。结果与对照组新生儿相比,实验组新生儿的脐炎发生率明显较低,差异对比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同时实验组家长护理满意度相较于对照组,明显较高,差异对比P0.05,统计学意义存在;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差异则P0.05,差异并不显著。结论在新生儿脐部护理干预中应用优质护理具有明显的效果,在临床护理中值得应用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在小儿肺炎68例护理中的应用体会。方法选取我院自2014年8月至2015年8月诊治的68例小儿肺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4例。给予对照组患儿采用常规护理模式,给予实验组患儿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优质护理,对两组患儿的体温恢复时间和憋喘缓解时间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一段时间的护理后,实验组患儿的体温恢复时间和憋喘缓解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实验组患儿的并发症率为8.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2.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给予小儿肺炎患者采用优质护理,能有效缩短体温恢复时间和憋喘缓解时间,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疗效显著,值得在临床上得到广泛的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先天性心脏病(CHD)护理效果及家庭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76例CHD患儿均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儿给予综合护理,对照组患儿仅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儿36 h疼痛FLACC评分、平均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并比较两组患儿家属的满意度、对CHD知识及家庭护理相关技能掌握度和WHOQOL-BREF评分.结果:实验组患儿术后36 h疼痛FLACC平均评分、平均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实验组患儿家属满意度及家庭生活质量WHOQOL-BREF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实验组患儿家属对先天性心脏病相关知识及家庭护理相关技能掌握度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对CHD患儿护理是有效的,可提高患儿的家庭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针对神经内科睡眠障碍患者行优质护理干预,总结其对患者血压及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神经内科睡眠障碍病例来源于2021年1月~2021年12月,共计60例,分组依据随机数字表法,观察组(常规护理+优质护理干预)与对照组(常规护理)各30例。对比两组护理前后血压水平、睡眠质量,问卷调查患者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护理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显著;两组患者各项睡眠质量评分(PSQI)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观察组各项评分较对照组降低明显,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3.33%,高于对照组的70.00%,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神经内科睡眠障碍患者应用优质护理干预,在改善患者血压指标、提升睡眠质量方面效果突出,患者满意度高,可予以推广。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在神经内科病房中的应用。方法:选取我院神经内科收治的14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在满意度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服务能够较好的优化神经内科患者的心理发展趋势,提高患者对医院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具有较好的应用效果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高危妊娠孕妇的产前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搜集2013年3月-2014年3月我院接收的高危妊娠62例孕妇,按照就诊日期单双号分为对照组、实验组。给予对照组31例产前常规护理,给予实验组31例产前优质护理。观察对照组、实验组的护理效果,并比较。结果:实验组状态型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特质型焦虑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危妊娠孕妇的产前优质护理效果较好,对改善孕妇心理状况、提高患者满意度具有较大意义,应予以重视。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究和分析多层螺旋CT应用于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份到2014年9月份接收的胫骨平台骨折患者70例为主要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35例。对照组患者给予X线检查,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增加多层螺旋CT。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诊断情况。结果:在骨折塌陷深度比较上,实验组的无明显塌陷率比对照组低,差异明显,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在骨折诊断正确率比较上,实验组比对照组高,差异明显,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在胫骨平台骨折分型精确率比较上,实验组比对照组高,差异明显,P0.05,提示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给予多层螺旋CT检查,能够有效为医师的治疗提供更多信息和依据,提高了手术治疗的成功率。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现代医生》2017,55(25):157-164
目的分析优质护理对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护理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4年7月~2016年4月收治的结肠癌患者118例进行分组研究,按照不同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59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优质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并发症和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后SAS、SDS评分比较,对照组高于实验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实验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肠癌患者围手术期应用优质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不良心理状态,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中大力推广普及。  相似文献   

17.
李晓丽 《大家健康》2016,(9):261-261
目的:研究分析小儿肺炎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在该院治疗的肺炎患儿72例(2013年4月至2014年9月)。将其动态随机化分2组,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6例。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儿给予优质护理,对比两组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及咳嗽缓解时间和体温恢复时间。结果:研究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为(8.33%),对照组患儿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5.00%),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存在明显差异(P <0.05);研究组患儿的咳嗽缓解时间和体温恢复时间分别为(3.30±0.47)d、(7.23±0.79)d,与对照组患儿进行比较有显著差异(P <0.05)。结论:采用优质护理对肺炎患儿进行护理的效果显著,能有效降低患儿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减少咳嗽缓解时间和体温恢复时间,在临床上可以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8.
刘承娟 《华夏医学》2014,27(6):95-98
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小儿病毒性脑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92例病毒性脑炎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护理方法分为干预组与对照组,给予对照组患儿病毒性脑炎的常规护理,在此基础上给予干预组患儿优质的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儿的临床疗效以及临床症状消失时间.结果:干预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95.65%,对照组患儿的总有效率为82.6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儿临床症状的缓解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在小儿病毒性脑炎的治疗过程中采用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治疗效果,有效改善患者预后.  相似文献   

19.
魏新芝 《当代医学》2014,(12):119-119
目的:探讨神经内科护理中优质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将洛阳市第三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患者均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n=60),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采用优质护理,观察2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7%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0%,2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优质护理在神经内科护理中应用效果显著,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究临床上护理对神经内科老年患者跌倒的疗效,为神经内科老年患者提供康复参考依据。方法回顾与分析2012年6月至2013年6月于我院神经内科老年患者158例,对照组老年患者80例,采用常规的护理手段;实验组老年患者78例,采用护理干预。统计分析进行护理干预前后神经内科老年患者的跌倒情况,比较护理效果和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较护理前对照组和实验组发生跌倒的情况均减少,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实验组较对照组的跌倒发生率明显减少,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实验组的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护理干预可有效减少神经内科老年患者发生跌倒的情况,提高老年患者的满意度,故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