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放射免疫治疗肿瘤具有独特优势,许多新的核素被用于制备肿瘤放免治疗药物。高能α、β粒子及抗肿瘤导向载体的应用促进了放免治疗药物的发展。本文介绍了用于放射免疫治疗的核素最新研究进展,归纳了用于放射免治疗的常用放射性核素,并比较了各自的优缺点,指出了放射性核素用于放射免疫治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可能的解决方法及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放射免疫治疗肿瘤具有独特优势,许多新的核素被用于制备肿瘤放免治疗药物.高能α、β粒子及抗肿瘤导向载体的应用促进了放免治疗药物的发展.本文介绍了用于放射免疫治疗的核素最新研究进展,归纳了用于放射免治疗的常用放射性核素,并比较了各自的优缺点,指出了放射性核素用于放射免疫治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可能的解决方法及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
利用靶向分子将放射性核素定向导入肿瘤组织实现核素靶向治疗是肿瘤治疗的重要方法。利用单克隆抗体或小分子肽携带治疗性放射性核素,分别与肿瘤细胞表面表达丰富的抗原或受体特异性结合而开展放射免疫治疗或受体介导的核素治疗是靶向治疗的主要策略。近年来,这两种靶向治疗取得较大进展,部分已进入临床应用。随着靶向分子的不断出现、分子靶向技术的不断完善,肿瘤核素靶向治疗终将成为肿瘤治疗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4.
钠碘同向转运体(NIS)作为一种细胞膜蛋白,主要存在于甲状腺滤泡细胞基底膜并介导细胞的碘转运,在甲状腺癌及非甲状腺癌的放射性碘治疗研究中备受关注.部分甲状腺癌的NIS表达水平降低或者膜蛋白定位不好,通过导入NIS基因进行膜表达,介导核素滞留于细胞内,是肿瘤治疗的新途径.但目前主要存在核素在细胞内滞留时间短而影响疗效的问题.对此,在导入NIS基因后,可通过各种方法刺激肿瘤细胞增加NIS的功能性表达而增加核素的摄取,也可通过减少核素的流出来提高其滞留,扩展NIS基因治疗的应用范围,优化肿瘤治疗.该文主要综述了NIS基因介导的肿瘤治疗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我国核医学事业飞速发展,放射性核素被广泛地应用于肿瘤、心脏疾病和神经疾病的诊疗中。正电子类药物分装是核医学诊疗前的必要步骤。由于手工分装会对核医学工作者造成一定的核辐射以及产生抽取剂量准确性等问题,因此研制全自动核素分装仪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笔者系统回顾了全自动核素分装仪的发展历程,重点阐述现有产品在核素分装、原液稀释、气泡检测方面的功能,并提出现有产品存在的维护困难、价格昂贵、功能不完善等不足,最后对正电子类药物全自动核素分装仪在核素注射、核素剂量计算、功能模块化等未来发展方向上的应用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6.
手术彻底切除病灶是提高肿瘤治疗效果及改善预后的关键。光学成像与核素显像灵敏度与分辨率高,能直观准确显示肿瘤的位置与范围,精确指导手术切除,是肿瘤术中导航的有效方法。随着肿瘤特异性探针的不断出现,导航仪器的不断改进,以及集核素显像与光学成像特点于一体的切伦科夫显像等新技术的涌现,核素显像及光学成像的术中导航在指导肿瘤手术切除中发挥着愈发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生长抑素受体(SSTR)特别是SSTR2过表达是神经内分泌肿瘤(NEN)的共同特征,也是NEN分子显像和核素靶向治疗的理想靶点。过去,研究者们一直致力于核素标记的SSTR激动剂的研究,并成功将其应用于NEN的临床显像和治疗。近年来的研究结果表明,核素标记的SSTR拮抗剂比激动剂具有更好的药代动力学特性,其肿瘤摄取率更高、滞留时间更长,且所获得的影像对比度更高,故其在NEN的分子显像和核素靶向治疗中更具优越性。笔者就核素标记的SSTR拮抗剂在NEN显像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为NEN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成功的肿瘤治疗应在减慢肿瘤生长和扩散的同时,较少或不损伤正常组织,^90Y作为一种治疗肿的放射性核素,通过标记单克隆抗体,玻璃微球等多种途径,在肿瘤的放射免疫治疗,肝癌的动脉栓塞治疗及瘤内直接注入注射性核素等治疗方法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肿瘤核素内照射治疗的研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90)Y被视为绿色无公害核素备受关注。~(90)Y玻璃微球通过肝动脉给药,可以发挥栓塞肿瘤供血动脉和内照射治疗肿瘤的双重作用,具有操作简单、适应证广泛、不良反应少及肿瘤响应明显等优点,有效地提高了患者的生存率和中位生存期。随着微球材料技术的进一步发展,~(90)Y徽球肝动脉灌注可能成为治疗肝癌患者安全有效、具有广阔临床应用前景的新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放射性核素全身骨显像在腰腿痛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对我院以腰腿痛为主要症状、X线、CT检查结果完整的患者417例进行了全身骨显像,并按患者有无肿瘤病史将其分为两组,其中肿瘤病史组165例,非肿瘤病史组252例。分别观察了核素骨显像在这两组患者中的应用情况。结果:肿瘤病史组165例检出肿瘤骨转移68例,占39.4%,非肿瘤病史组252例检出肿瘤骨转移28例,占11.1%。核素骨显像对椎体退行性变、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等常导致腰腿痛的疾病没有特异性图像表现。结论:对有肿瘤病史的腰腿痛患者应首选核素全身骨显像检查。对于无肿瘤病史的腰腿痛患者,只对查不出确切病因或对症治疗无效的患者,加做全身骨显像以排除有无肿瘤骨转移。  相似文献   

11.
利用标记小肽进行功能显像有望开创核素显像与肿瘤生物学研究的新纪元。为了提高肿瘤生长抑素受体显像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从受体亚型水平开发受体显像剂,以及研究适合临床应用的简捷标记方法是今后的重要课题。综述了新的核素标记的生长抑素多肽受体配体的研究及其药代动力学性质并评价了其用于肿瘤受体显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2.
目的:比较能量减影(DE)骨组织像与核素骨显像对肿瘤患者肋骨病变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对48例核素骨显像检查发现肋骨病变的肿瘤患者,再行DE骨组织像判定其性质(转移性或非转移性)。结果:48例患者中,核素骨显像考虑转移性28例(54.2%),非转移性20例(45.8%)。DE骨组织像发现肋骨病变36例(75.0%),无肋骨病变12例(25.0%);有肋骨病变36例中,转移性26例(72.2%),非转移性10例(27.8%)。核素骨显像与DE骨组织像对肋骨病变的检出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DE骨组织像与核素骨显像对肋骨病变的真阳性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DE骨组织像与核素骨显像对肋骨病变的假阴性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肿瘤患者肋骨病变DE骨组织像的真阳性率和假阴性率高于核素骨显像,而检出率核素骨显像高于DE骨组织像,核素骨显像对发现肋骨早期病变的价值明显。  相似文献   

13.
利用标记小肽进行功能显像有望开创核素显像与肿瘤生物学研究的新纪元。为了提高肿瘤生长抑素受体显像的特异性和敏感性,从受体亚型水平开发受体显像剂,以及研究适合临床应用的简捷标记方法是今后的重要课题。综述了新的核素标记的生长抑素多肽受体配体的研究及其药代动力学性质并评价了其用于肿瘤受体显像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4.
对近年来肿瘤核素靶向治疗的现状及进展进行了论述,包括放射免疫治疗、受体介导的靶向治疗、基因靶向治疗及化疗药物联合核素治疗四个大类,侧重介绍了这些治疗方法的常用标记载体的应用研究。同时,突出介绍了吲哚美辛的最新研究进展,并展望该药与核素靶向治疗联合应用的潜在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5.
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对骨肿瘤尤其是转移性骨肿瘤早期发现的价值已为大家所公认。本文就近年来的文献,对核素骨显像在非肿瘤疾病中的应用加以综述,以期核素骨显像能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和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16.
NIS在肿瘤核素基因显像与治疗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由于各种新的载体、报告基因和治疗基因的不断开发,过去的10年里,基因显像与治疗领域的研究取得了极大的进展。与放射性核素联合,钠/碘转运体(sodium/iodide symporter,NIS)既可用作单纯的报告基因,也可用作肿瘤治疗基因。相信随着各相关学科,特别是分子生物学和基因治疗技术的不断完善和改进,NIS在核素基因显像和肿瘤核素基因治疗方面的研究将取得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17.
γ-相机和SPECT仪,一方面可以对病人进行连续显像,另一方面可运用计算机专门的定量技术,再加上模型实验,明了药物体内分布和排泄情况,并确知肿瘤和其他组织的核素浓聚量及核素实际聚集区域的体积大小,从而根据MIRD方法,获得肿瘤及其他组织或器官的辐射吸收剂量分布。本文综述了获得131I-碘化油治疗肝癌的辐射剂量学资料的基本原理和方法程序。  相似文献   

18.
噬菌体展示肽库技术是将高度多样性的多肽与噬菌体衣壳蛋白融合表达,呈现于噬菌体表面的多肽具有相对独立的空间结构,能与配体结合,从而筛选特异性分子表位,其已成为肿瘤诊治研究的重要手段和有力工具.筛选与肿瘤细胞或血管表面细胞特异结合的多肽作为核素载体,制成探针,可以对肿瘤进行早期诊断和转移灶的定位,还可以进行核素治疗;以多肽...  相似文献   

19.
043肿瘤快速显像:使用生物素-脂质体.和亲和素快速减低血液本底[英]/IzumiOU…EurJNuclMed.-1993,20.-170~172临床肿瘤核素阳性显像存在的一个主要问题是投药到显像的时间间隔太长,一般需2至3天。为能在同一天内行肿瘤显...  相似文献   

20.
核医学中的诊疗一体化是指将放射性核素显像和内放射治疗相结合。目前针对生长抑素受体、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CXC族趋化因子受体4和纤维母细胞活化蛋白等不同靶点已研发出多种化合物,将用于显像和治疗的核素分别标记于上述化合物后可实现多种肿瘤的诊疗一体化。核素显像是指导治疗方案的基础,也是内放射治疗的必要前提。诊疗一体化在肿瘤的诊断、分级与分期、治疗、疗效监测及预后判断等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是实现肿瘤个体化医疗的关键。就上述靶点的诊疗一体化在核医学领域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