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 毫秒
1.
陈刘  邓武权  陈兵 《药品评价》2012,(31):44-46
研究显示:控制血糖,实现糖化血红蛋白(HbA1c)达标,可以显著降低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风险。为了实现良好的血糖控制,胰岛素也不断更新换代,经历了动物源性胰岛素、基因重组人胰岛素、人胰岛素类似物三个主要阶段。与人胰岛素相比,胰岛素类似物具有更快起效,低血糖发生率低,长效胰岛素类似物疗效更平稳等优势。目前临床上常用的有速效胰岛素类似物、长效胰岛素类似物和预混胰岛素类似物。其中预混胰岛素类似物每日注射2~3次,可以单独使用。  相似文献   

2.
用动态血糖监测系统监测血糖变化,预混人胰岛素与预混胰岛素类似物相比,两组最高血糖、最低血糖、血糖标准差有显著差异,预混胰岛素类似物显著减少餐后血糖增幅,减少重度夜间低血糖,减少下餐前低血糖,改善糖化血红蛋白,减少血糖变异性.测量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胰岛素前后1,5-AG水平发现,胰岛素治疗后1,5-AG明显升高,且预混胰岛素类似物组的1,5-AG水平明显高于预混人胰岛素组(P<0.01),说明预混胰岛素类似物血糖变异性更小.  相似文献   

3.
崔璨  李强 《药品评价》2012,(31):40-43
预混胰岛素是利用不同剂型胰岛素起效时间的差别,将降低餐后血糖的餐时胰岛素和降低空腹血糖的基础胰岛素按一定比例混合,从而产生既能降低餐后血糖又能降低空腹血糖的双时相胰岛素,达到“一箭双雕”的治疗作用,也减少了患者每天的注射次数,增加了治疗的依从性。目前我国市场可以应用的预混胰岛素主要剂型有预混人胰岛素30R和50R,以及预混胰岛素类似物(优泌乐25、优泌乐50、门冬胰岛素30和门冬胰岛素50)。  相似文献   

4.
与预混人胰岛素相比,预混胰岛素类似物浓度峰值与餐后血糖峰的同步性大大改善,又与中效部分胰岛素作用较少叠加,有效降低餐后血糖的漂移.在1型糖尿病患者中,预混胰岛寨类似物与常规70/30胰岛素相比,餐后2h血糖漂移及餐后4h血清葡萄糖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都显著降低;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与常规70/30胰岛素或NPH相比,预混胰岛素类似物均能更好地控制餐后血糖漂移,且在进餐时即刻注射,使用方便,依从性好.但预混胰岛素类似物也有局限性,如部分患者午餐后血糖控制不理想,固定比例的预混胰岛素不能满足所有患者需要等.  相似文献   

5.
诺和锐30与诺和灵治疗2型糖尿病的疗效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胰岛素因其比动物胰岛素有效、安全、方便,长期以来被广泛应用于糖尿病患者的治疗,但因常规人胰岛素起效时间滞后,一般需饭前半小时注射,剂量偏小时餐后血糖控制不理想,加大剂量后容易导致餐前或夜间低血糖。胰岛素类似物诺和锐30,是一种具有双相释放的混合胰岛素,起效快,  相似文献   

6.
母义明 《药品评价》2011,8(17):13-14
胰岛素制剂在糖尿病治疗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用于临床治疗的包括基础胰岛素、餐时胰岛素以及预混胰岛素(包括预混人胰岛素及预混胰岛素类似物).由于许多糖尿病患者需要同时使用基础和餐时胰岛素治疗,最早的胰岛素治疗常使用基础和餐时两种不同制剂每日4-5次注射,由于多次注射常影响治疗的依从性甚至造成胰岛素的误用,早期的临床医师多采用自行抽吸混合的方式,但操作性较差,故而后来研发产生了预混人胰岛素及预混胰岛素类似物制剂.  相似文献   

7.
王战建  梁丹 《药品评价》2011,8(17):38-41
在经过CSII强化治疗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中预混胰岛素类似物与预混人胰岛素相比平均日剂量分别为(16±5)IU和(30±6)IU(P<0.01),较人胰岛素相比,预混胰岛素类似物应用剂量更小,降糖效果更理想.这与其更易于解离,不易形成六聚体的结构相关,预混胰岛素类似物在模拟胰岛素第一时相分泌方面似乎也有优势,这些优势又使其具有更好地注射灵活性和依从性.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口服降糖药(OAD)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分别采用地特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和预混胰岛素类似物强化治疗的有效性、安全性。方法选取OAD血糖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92例随机分为地特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A组)和预混胰岛素类似物(B组)强化治疗4周。结果 4周后,两组治疗前后FBG、2 h PG、Hb A1c均较基线显著降低(P<0.05),而组间血糖达标时间、达标时胰岛素用量、低血糖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地特胰岛素联合门冬胰岛素与预混胰岛素类似物均可有效控制OAD控制不佳的T2DM患者血糖,且低血糖发生率低,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9.
周岩  姬秋和 《药品评价》2011,8(17):42-47
目前在我国临床上应用的预混胰岛素类似物有双时相门冬胰岛素30、赖脯胰岛素25.药代动力学研究显示,预混胰岛素类似物能够很好地模拟胰岛素生理性分泌特点,为糖尿病患者提供很好的胰岛素血药浓度保障.研究显示门冬胰岛素30治疗6个月后,空腹血糖由基线水平的11.03±3.65mmol/L下降至治疗后的8.03±2.44mmol/L,餐后血糖平均下降幅度为4.75±4.87mmol/L.预混胰岛素注射时间灵活、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增加患者预期寿命、降低治疗总费用,有效提升了患者依从性.  相似文献   

10.
目的比较门冬胰岛素30强化治疗与基础一餐时胰岛素强化治疗对初诊或口服降糖药、预混胰岛素或预混胰岛素类似物不能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将42例本科住院2型糖尿病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观察组(n=21),每日3次门冬胰岛素30皮下注射;对照组(n=21),每日4次胰岛素治疗,三餐前30min皮下注射生物合成人胰岛素注射液,睡前皮下注射长效胰岛素类似物甘精胰岛素。结果2组相比,2组血糖达标时间、达标日空腹血糖及午餐后2h血糖、低血糖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冬胰岛素30每日3次注射可作为初诊或口服降糖药、预混胰岛素不能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有效治疗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Current evidence suggests that post-adolescent acne in women is on the rise. Acne in this subgroup of patients commonly follows a specific pattern that can often be treatment resistant and/or prone to relapse, including after oral isotretinoin therapy. With a plethora of medications to choose from for acne treatment, many of which have been used in the past by patients without success, dermatology practitioners often find oral contraceptives and spironolactone to be of benefit in otherwise healthy adult females. Also, some of these patients may have concurrent hormonal anomalies such as polycystic ovarian syndrome or other underlying endocrine disorders, which should also be appropriately worked up by the clinician and managed accordingly. This article reviews some of the underlying pathophysiological factors, available treatment options, and screening guidelines to assist clinicians in the management of acne in adult females.  相似文献   

15.
16.
17.
18.
《Inpharma》1982,349(1):17-18
  相似文献   

19.
《Inpharma》1982,349(1):18-18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