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加强血液净化室医院感染的监测与管理,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 建立健全血液净化室医院感染管理规章制度与操作规范,强化医院感染预防控制意识,每月定期对血液净化室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使用中的消毒剂、消毒物品、透析用水、透析液细菌总数及内毒素等指标进行监测分析.结果 5年共检测标本1799份,总合格率为95.4%;其中物体表面、使用中的消毒液、消毒物品、透析用水细菌、内毒素合格率均为100.0%,空气合格率为97.2%、医务人员手为93.8%、透析液细菌为94.2%、内毒素监测为94.5%,通过规范化管理,医院感染率始终控制在较低水平.结论 血液净化室定期进行监测,是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重要措施之一,医院感染控制必须通过有效措施,以科学监测为依据,以感染管理为手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大连市医疗机构消毒与灭菌工作现状,为提高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现场采样检测方法,对医院的不同对象消毒质量进行监测。结果 2009-2013年共采样4 138份,合格3 654份,总合格率为88.3%。连续5年合格率依次为87.0%、86.2%、92.3%、87.9%和86.8%。不同监测项目合格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灭菌物品、灭菌器、使用中消毒剂、反渗水、物体表面、医院污水、医护人员手、透析液、消化内窥镜、空气、湿化液和注水瓶水,合格率依次为100.0%,100.0%,98.6%,96.0%,91.3%、90.4%、86.8%、86.7%、81.7%、74.7%、69.0%和61.2%。结论大连市医疗机构消毒与灭菌质量状况整体较好,但仍存在潜在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应进一步加强医院消毒和感染监测工作,特别加强医疗用水、空气和消化内窥镜的消毒工作。  相似文献   

3.
从克 《职业与健康》2012,28(8):987-988
目的了解许昌市医疗机构消毒与灭菌质量现状,为全市医疗机构消毒和医院感染控制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更好地控制疾病流行和防止医源性感染。方法对全市医疗机构2009—2011年检测结果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009—2011年对全市各级医疗机构采样检测2 713份,合格2 458份,平均合格率为90.60%;2009—2011年合格率分别为88.02%、89.55%、93.75%,2011年合格率明显高于前两年。不同检测项目消毒质量也呈逐年递增趋势,以灭菌物品合格率最高为95.46%,医护人员手合格率最低为85.53%;不同级别医疗机构检测合格率以市县级医院最高为94.96%,村卫生室最低为87.39%。结论许昌市各级医疗机构消毒灭菌质量较好,但基层医疗单位消毒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4.
目的 了解医院消毒灭菌效果与感染控制现状,探索预防感染的策略,防止交叉感染.方法 采用采样监测,对医院2007-2008年各科室的消毒灭菌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两年共采样标本5339份,合格4726份,合格率为88.52%,其中,2007年合格率为87.77%,2008年合格率为89.27%,监测合格率呈上升趋势.结论 通过加强对全院各科室消毒质量的监测管理,采取边监测边整改的措施,降低了医院感染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追踪方法学在血液透析用水微生物污染事件调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运用追踪方法学对血液透析用水微生物监测不合格的事件进行现场追踪,收集相关资料,应用质量管理工具进行分析,找出存在的根源问题,并从中进行专项改善,完善血液透析室消毒隔离制度,促进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持续改进,保障血液透析安全。结果 实施系统追踪前采集血液透析液及相关标本125份,合格80份,合格率为64.0%。进行全面消毒整改后,又对透析用水连续监测采样持续半年,采样125份,合格116份,合格率为92.8%。改善前后血液透析液及相关标本检测结果合格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追踪方法学是一种非常有效的质量管理工具,可用于透析用水微生物污染的不良事件调查及质量持续改进,可在医院感染管理实际工作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为贯彻落实《消毒管理办法》,提高消毒工作质量 ,控制医院感染 ,1999年对全市 112所医疗单位进行了消毒监测 ,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 方法1999年共检测 112所医疗单位 ,总共采样 135 4份 ,合格 12 89份 ,合格率为 95 .84% ,其中市直医院合格率为97.71% ;厂矿医院、卫生所、个体诊所合格率分别为95 .40 %、94.0 6 %、83.47%。压力蒸汽灭菌和紫外线灯合格率 ,分别为 10 0 %。合格率较低的是空气为 5 6 .5 2 % ,从各级医疗机构分析 ,市直医院共检测 6 5 6份 ,合格 6 41份 ,合格率为 97.71% ;大型厂矿医院采样 348份 ,合格 332份 ,合格率为 95 .4…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大连市医疗机构消毒状况,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提高医疗护理质量。方法采用现场采样检测方法,对大连市41所不同级别医院的消毒效果及卫生质量进行了监测。结果共采样1672份,合格1528份,总平均合格率为91.39%。2011、2012年合格率分别为92.52%和89.90%。结论大连市医疗机构消毒与灭菌质量状况整体较好,但室内空气和消化内镜消毒质量较低,应采取措施予以改进。  相似文献   

8.
目的了解天津市河东区医疗机构的消毒质量现状,为医院内感染控制工作提供依据,有效提高医院感染的防控能力。方法 2016年1月份至12月份对河东区各级医疗机构进行消毒质量监测。结果共监测各级医院32家,采集样品697份,结果合格685份,总合格率为98.3%。公办医院15家,采样331份,合格328份,合格率99.1%;民营医院17家,采样366份,合格357份,合格率97.5%。结论河东区医疗机构消毒质量较好,应进一步加强消毒监测和培训,更好控制医院内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监测结果及其与医院感染的关系,为科学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2018年7月-2019年6月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医院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卫生、消毒液、消毒内镜、透析用水染菌量、透析用水内毒素、灭菌器灭菌效果、无菌物品的监测培养结果为研究对象,对监测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监测结果,并探讨其与医院感染率的相关性。结果共采集样本3 997份,其中合格样本3 953份,总合格率为98.90%。四个季度监测采样合格率总体呈上升趋势,且四个季度监测合格率(分别为97.55%、99.71%、99.32%、98.69%)总体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0.489,P<0.001)。不同监测项目中,消毒液、血液透析液、灭菌器灭菌效果、无菌物品监测合格率均为100%,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卫生监测合格率呈上升趋势,但空气和消毒内镜监测合格率呈下降趋势。随着医院感染危险因素监测合格率逐渐升高,医院感染率总体呈现下降趋势,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显示,二者呈负相关(r=-0.974,P<0.026)。结论医院感染危险因素是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的重要内容,开展相应监测,可及时发现医院感染的潜在风险,便于及早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并加以改进,避免医院感染不良事件。  相似文献   

10.
目的对洁净手术室的感染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针对性提出控制措施,以降低洁净手术室的感染率。方法医院2010年1月-2012年1月在洁净手术室共完成手术26 958例,对159例发生手术切口感染、无菌物品细菌检测以及手术室卫生学等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数据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处理。结果 26 958例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159例,感染率为0.59%,其中择期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73例,感染率为0.41%,急诊手术患者发生切口感染86例,感染率为0.95%,两组感染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医院共监测456间次手术室空气,其中合格的有446间,合格率为97.80%;物体表面共监测647次、合格589次,合格率为91.00%;监测医务人员手295人次,合格289人次,合格率为97.90%;无菌物品共监测561份,所有物品均合格。结论对洁净手术室进行质量管理的加强,严格控制手术室内各项无菌操作,定期检测手术室内空气净化质量,能有效降低手术室内医院感染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获嘉县辖区内个人诊所消毒卫生状况进行调查研究,为改进基层医疗单位消毒卫生质量和预防医源性感染提供参考。方法对2010和2011年个人诊所内不同对象的消毒与灭菌质量进行检测分析。结果 2010年全县456家个人诊所的3 218份检测样品中合格2 134份,合格率66.3%。其中各类检验样品按合格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紫外线灯照射强度合格率96.3%;工作台面合格率79.9%;使用中的消毒剂合格率74.4%;医护人员手合格率68.0%;空气合格率62.0%;医院废弃物处理合格率为6.1%。2011年全县456家个人诊所的3 217份检测样品中合格2 149份,合格率66.8%。其中各类检验样品按合格率由高到低依次为紫外线灯照射强度合格率98.2%;工作台面合格率78.0%;使用中的消毒剂合格率76.0%;医护人员手合格率66.0%;空气合格率62.4%;医院废弃物处理合格率为8.1%。两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个人诊所存在消毒不严格、医护人员消毒意识不强等问题,为院内感染及医源性传染病的发生埋下了隐患。因此,应加大个人诊所消毒监测管理力度,增强医护人员规范消毒意识。  相似文献   

12.
目的 了解安徽省某三甲中医院消毒灭菌效果状况,查找薄弱环节,科学指导消毒工作.方法 采集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医院灭菌物品、消毒物品、消毒剂、内镜、透析液、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卫生和空气样本,检测细菌菌落总数.结果 2014-2018年共采样10 094份,合格9 517份,总体消毒灭菌合格率为94.3%.各年合格率分别为93.8%、96.7%、92.7%、93.9%、94.6%,Ⅰ类环境总合格率95.2%,高于其他环境.5年中灭菌物品的合格率为97.6%,消毒物品合格率为91.7%,消毒剂合格率为98.5%,内镜合格率99.5%,透析液合格率93.8%,物体表面合格率89.7%,手卫生合格率90.2%,空气合格率为97.7%.结论 医院消毒与灭菌效果总体较好,但物体表面、手卫生的合格率相对较低,需加强管理,降低医院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2013-2017年宁波市市属医疗机构消毒效果,进一步加强医疗机构的消毒管理,有效防控医院感染的发生。方法采用现场采样和实验室微生物检测的方法,对宁波市10家市属医疗机构的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使用中消毒液、透析液、压力蒸汽灭菌器和医院污水进行监测;监测结果用Excel 2007和SPSS 19.0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 2013-2017年共采样2 222份,合格2 014份,合格率为90.64%;不同检测项目中,室内空气合格率为97.33%,Ⅰ类环境室内空气合格率为98.92%,高于Ⅱ~Ⅳ类环境;物体表面合格率为91.75%,Ⅲ类环境物体表面合格率最低,为87.98%;医务人员手卫生合格率为77.08%,其中外科手合格率(90.91%)高于卫生手合格率(74.32%);使用中消毒液、透析液、压力蒸汽灭菌和医院污水合格率分别为100.00%、98.53%、100.00%和85.33%。结论宁波市市属医疗机构消毒效果质量总体较好,但医务人员手卫生和医院污水的合格率相对较低,应加强管理,提高医院消毒灭菌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 调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医院感染危险因素,有针对性的提出改进方法,提高新生儿医院感染预防控制和管理质最.方法 对NICU病床使用率发生变化时的环境,在工作状态下进行空气、手、湿化槽、保温箱采样,进行微生物监测.结果 对照组环境卫生学监测采样173份,合格130份,合格率为75.1%;观察组环境卫生学监测采样173份,合格168份,合格率为97.1%;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监测合格率与病床使用率成反比,医院NICU布局流程符合要求,环境卫生学监测结果均在环境卫生监测标准之内.结论 按照NICU设置的床位数和病情收住患儿、环境物品规范消毒、工作人员出入NICU认真落实更衣和洗手制度,可有效控制医院感染各环节.  相似文献   

15.
目的了解医院医疗用水的用水质量,评价医疗用水的消毒效果,为改进医院消毒与感染控制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14年11月采用现场查看与采样检测方法,选取两所综合医院和1所口腔专科医院,调查口腔科、血液透析室、消毒供应中心、手术室和内镜室等用水类型、水源、日常消毒情况以及各类型用水的水质、工作流程等。结果 3所医院口腔综合治疗台不同水路水样卫生质量严重超标,其检测合格率水源水66.67%、储水罐水21.43%、冲洗水20.00%、漱口水20.00%、手机喷水15.00%;自来水、纯化水及软化水水质合格率分别为40.62%、25.00%及8.00%;1所综合医院口腔综合治疗台管路消毒前后治疗用水细菌菌落数明显下降;两所综合医院均有1份透析液超标,1所综合医院消毒供应中心(CSSD)初次与终末漂洗水均超标。结论市级医院医疗用水存在安全隐患,尤其是口腔综合治疗椅用水,建议为口腔科综合治疗水路清洗消毒管理制定标准,并加强医疗用水水源的监管,以保障医疗用水安全。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医院消毒与灭菌质量,为加强医院感染管理提供依据.方法 按照卫生部相关标准对医院消毒灭菌相关物品进行采样、检测.结果 物体表面、手培养监测合格率为100.0%;灭菌设备、灭菌物品、消毒物品、透析用水及透析液细菌菌落数监测平均合格率100.0%;使用中的消毒剂、灭菌剂、紫外线灯辐照强度、空气监测合格率也均处于较高水平.结论 由于消毒相关法律法规及操作技术规范的不断完善和监督管理的力度逐渐加大,以及医护人员消毒意识与知识水平的提高等诸因素的影响,促使医院消毒工作质量得到不断提高.  相似文献   

17.
目的 了解某县医疗机构的消毒质量状况.方法 2011—2015年连续五年对该县的所有公立、社会医疗机构的医疗器械、消毒用品、医务人员手、空气、物表等进行采样监测,并对其消毒质量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2011—2015年公立医疗机构采样4355份,合格4263份,合格率为97.89%;社会医疗机构采样1746份,合格1535份,合格率为87.91%,两者消毒质量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66.696,P=0.000).结论 公立医疗机构比较重视消毒灭菌工作,制度比较健全,消毒效果较好.今后应进一步加强社会医疗机构的消毒灭菌监督、监测力度,严格落实各项消毒管理制度,全面提高整体医疗机构的消毒质量效果,防止医源性感染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2010—2013年潍坊市医院透析用水和透析液微生物污染状况,为保障血液透析安全和医院感染控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透析机反渗水输水管末端透析用水与透析器出口透析液为样本,对潍坊市2010年15家、2011年20家、2012年22家、2013年24家医疗机构展开每年一次的定期监测。对样本采用鲎试剂检测法测定内毒素含量,采用营养琼脂倾注平板法测定菌落总数。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 2010—2013年共检测透析用水81份,总合格率为91.4%,逐年合格率分别为100.0%、95.0%、77.3%、95.8%。其中2012年合格率最低,各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共检测透析液81份,总合格率为93.8%,逐年合格率分别为100.0%、95.0%、81.8%、100.0%。其中2012年合格率最低,各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0—2013共检测全市5家市级医院、19家县级医院透析用水和透析液162份,其中市级医院合格率为100.0%,县级医院总合格率为88.7%,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47,P0.05)。结论 2010—2013年潍坊市部分医院透析用水和透析液微生物指标存在不合格现象,县级医院问题突出,建议相关部门加强监督管理,保障血液透析安全。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平武县医疗卫生机构2001-2008年消毒卫生监测状况,为指导医疗卫生机构的消毒卫生工作,防止院内感染提供依据。方法收集整理平武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消毒监测科2001-2008年消毒卫生监测报告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8年共检测各级医疗机构消毒卫生样品数2334份,合格1875份,合格率80.33%。其中:使用中的消毒液采样1681份,合格1341份,合格率79.77%;物体表面细菌总数采样325份,合格239份,合格率73.54%;物表致病菌检测样采样143份,合格137份,合格率95.80%;医务人员手表样采样112份,合格99份,合格率88.39%;空气样采样45份,合格31份,合格率68.89%;高压灭菌效果检测样采样28份,合格28份,合格率100.00%。结论平武县各级医疗机构使用中消毒液不同程度存在有细菌污染现象,医疗卫生机构的消毒卫生意识尚需加强,监测医疗卫生机构的消毒卫生现状很有必要。  相似文献   

20.
目的分析医院物品、物体表面及医务人员手消毒效果监测对降低医院感染的影响。方法每月消毒效果监测1次。操作及判断标准按《消毒技术规范》、《医院消毒卫生标准》进行。结果医院物品消毒质量合格率从86.52%增至94.79%,物体表面消毒质量合格率从83.91%增至93.02%,不合格科室监测点经整改后重新监测,合格率达到100%。医务人员手消毒质量合格率从83.91%增至93.02%,不合格的医务人员经整改后重新监测,合格率达到97.85%~99.19%。医院感染发病率从5.6%降至3.6%。结论医院物品、物体表面及医务人员手消毒效果定期监测对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具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