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目的 通过长期跟踪随访72例孕期超声诊断胎儿肾盂积水的围生儿,探讨胎儿肾盂积水的治疗指征与预后.方法 对孕20~40周被超声检出单侧或双侧肾盂积水(肾盂前后径>10 mm),以及产后检出单侧肾盂积水的患儿进行泌尿系彩超观察随访.对产后彩超确诊Ⅲ~Ⅳ度肾积水(SFU标准)患儿行泌尿系静脉肾盂造影(IVP).对肾积水进展Ⅲ~Ⅳ度,连续2次超声检查未见好转,和/或泌尿系IVP提示梗阻或排泄显像不畅者行手术治疗;出生即为Ⅳ度的肾盂积水患儿即进行手术治疗.手术方法均采用Anderson-Hynes术式.结果 所有69例患儿手术均成功(100%),术后肾皮质显著增厚(P<0.05),在术后6个月内最明显.结论 利用彩超严密监测产后肾盂积水患儿的肾盂扩张度有利于早期干预、早期手术,且术后肾功能可以得到良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采用B超对肾盂积水原因的诊断效果。方法回顾分析112例肾盂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B超表现、临床诊断及手术结果等进行分析。结果 112例患者肾盂积水原因分别为:输尿管结石89例,输尿管良性狭窄11例,前列腺增生6例,多囊肾3例,癌肿侵犯输尿管2例。结论通过超声探测,可对多数肾盂积水程度、原因、输尿管结石的发生进行快速、准确的诊断。  相似文献   

3.
许进松 《首都医药》2010,(14):44-44
目的探讨胎儿肾盂扩张的超声诊断和预后。方法对2008年1月~2008年12月北京市顺义区妇幼保健院产前检查的孕20~42周的胎儿行超声诊断、孕期观察及生后5~7天随访至1年。结果胎儿肾盂扩张40例,36例胎儿肾脏先后恢复正常,2例生后行手术治疗2例行引产。结论胎儿期仅肾盂扩张生后可消失。若肾盂积水且伴输尿管积水,生后肾积水继续发展,则需进一步检查,择期行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4.
目的总结肾结核CT表现与DR静脉肾盂造影对比分析。方法回顾我院随访治愈和手术病理证实40例CT与DR造影征象对照。结果 1肾脏造影:诊断明确25例,肾盂肾盏形态不规则,杯口破坏,9例肾盂积水,5例输尿管积水、2例输尿管呈现"串珠样"改变。诊断不明确15例。2 CT:40例肾脏实质破坏,32例多发空洞,聚拢排列呈"花瓣"状,左肾自截并右肾结核1例,肾盂肾盏积水12例,输尿管积水5例,肾功能减退25例,35例手术病理结果,单侧肾结核空洞病变25例,肾结核合并输尿管结核12例,肾结核合并肾盂输尿管积水8例,肾结核合并腹膜后淋巴结核1例,肾自截无排泄功能3例。结论肾结核CT与DR静脉肾盂造影结合,病变形态、部位、比邻关系及功能,尤其单侧肾脏排泄功能诊断,更好为临床外科手术方案的确定提供重要依据。  相似文献   

5.
丁银竹 《中国当代医药》2012,(29):94+96-94,96
目的探讨彩色超声检查对胎儿肾积水的诊断及预后。方法通过三维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进行产前检查,发现50例肾盂积水(60只肾),对其超声影像学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0只肾,根据肾盂积水分级标准,其中Ⅰ级36只、Ⅱ级14只、Ⅲ级7只、Ⅳ级2只及Ⅴ级1只。其中,引产Ⅲ级2只,Ⅳ级2只,以及Ⅴ级1只,均在出生后接受手术治疗。肾动脉RI值:肾盂积水Ⅰ-Ⅲ级病例中,肾动脉RI值均小于0.7;而Ⅳ-Ⅴ级病例中,RI值均大于0.7。单双侧病变与羊水量:40例为单侧肾积水,10例为双侧肾积水,其中单侧肾盂积水者羊水量正常,双侧肾盂积水并且其分级为Ⅲ-Ⅴ级者中,有1例羊水过少。结论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能够客观、准确地反映肾积水病变情况,有利于胎儿预后的评估。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肾盂积水程度与输尿管结石的大小及发生部位之间关系。方法 168例肾盂积水合并输尿管结石患者进行超声检查,分析结石大小、部位与肾盂积水之间关系。结果 168例患者中,肾盂重度积水10例,中度积水15例,轻度积水143例;单侧输尿管结石148例(88%),双侧输尿管结石20例(12%),上段输尿管结石78例(47%),中段输尿管结石23例(占14%),下段输尿管结石67例(39%);结石大小>10mm 16例,5~10mm 49例,<5mm 103例。结论行超声探查时,通过先对肾盂积水程度的判断,可初步估计输尿管结石的大小及发生部位,为快速,准确的诊断输尿管结石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7.
胎儿肾盂积水超声检查的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有军 《河北医药》2006,28(6):532-533
近年来胎儿肾盂积水的超声检查诊断阳性检出率明显增加,临床诊断技术的进步,出生前对胎儿施行干预成为可能[1].本文就如何准确地做出产前胎儿肾盂积水的诊断,如何适当进行产前干预,以及如何进行预后评价和产后处理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8.
巨大肾盂积水7例诊断体会山西省军区医院(030013)刘金庄太原市中心血站刘素菊巨大肾盂积水常因诊断不明确而行剖腹探查或误诊为其它疾病而延误治疗。1988年3月至1993年4月我院收治巨大肾盂积水7例,现分析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般资料:男3例,女4例...  相似文献   

9.
沈袁良 《江苏医药》1996,22(8):583-583
腔静脉后输尿管是一种少见的先天异常。以往该病的影像诊断主要靠X线静脉尿路造影,但诊断比较困难,术前确诊率低。我们于1988~1991年间共发现3例,均经临床、手术证实,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例1,男,37岁。3年前体检时B超发现右肾盂积水,当时无明显症状,近一周感右腰部胀痛不适。经IVP和右侧逆行肾盂造影示:右输尿管上处扭曲狭窄,右侧肾盂及输尿管上段扩张积水。CT所见:右肾盂肾盏及输尿管上段明显扩张积水。L3~4平面见右输尿管上段移位绕行于下腔静脉之后,向内形成“S”状弯曲。CT诊断:腔静脉后输尿管伴右肾盂及输尿管上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胎儿泌尿系疾病的超声产前诊断价值。方法对我院于2008年5月至2011年5月间收治的433例产妇的胎儿泌尿系疾病超声检查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经超声检查,肾盂积水最多;,分离值在0.3cm~1.0cm的肾盂分离胎儿55例,出生后症状全部消失;9例多囊肾胎儿均表现为肾脏增大且羊水极少。69例由于病变选择引产,56例由于可能的致命性病变选择终止妊娠,28例由于肾盂扩张前后径在11~15mm,肾盂积水在出生后没有显著变化,85例胎儿出生后肾盂积水消失,52例胎儿出生后发现一侧肾脏异常,2例多囊性肾发育不良选择正常分娩后手术治疗,6例胎儿因为严重畸形出生后死亡。结论产前超声诊断胎儿泌尿系疾病有利于对胎儿做预后判断,便于及早采取措施,对新生儿的早期治疗具有实用意义。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肾缝缩术治疗肾盂输尿管肾连接部梗阻(PUJO)肾巨大积水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 回顾肾缝缩术治疗肾巨大积水患者12例(其中2例为双侧),肾盂输尿管肾连接部吻合采用离断性肾盂成形术(Anderson-Hynes)或YV成形术,采用观察围手术期的恢复情况及术后回访肾功能、B超、CT,术后3个月做静脉泌尿系造影,查尿常规,评估肾缝缩术的远期疗效.结果 12例病例手术均获成功,手术时间60~130 min,平均100 min;出血量50~110 ml,平均80 ml,均未输血,术后只有3例出现切口脂肪液化并发症,均无其他围手术期并发症.B超、CT测量手术前后肾盂、肾盏积水量平均减少90%.静脉泌尿系造影观察肾盂、肾盏显影程度增加,肾盂、肾盏形态接近于正常形态,无扩张或只有轻度扩张.尿常规无严重异常.结论 肾缝缩术治疗PUJO肾巨大积水,安全、可行,能明显减少肾盂、肾盏积水量,使肾盂、肾盏形态接近于正常形态,从而更好地保护患肾功能,防止泌尿系感染.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利尿肾图在鉴别梗阻性与非梗阻性肾积水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选择门诊及住院患者56例,涉及56侧肾输尿管。记录入选者一般情况和既往史,做普通肾图。对普通肾图呈梗阻型患者,按一次法做利尿性肾图,观察排泄曲线及速率。根据相关指标计算使用利尿剂后的排泄指数(DEI)。参与的病例最终均经B型超声检查,静脉肾盂造影或手术确诊。计算利尿肾图的确诊率。选取利尿肾图呈部分和完全梗阻的病例行肾盂成形术,术后随访68个月,根据利尿肾图曲线及排泄率的变化对术侧肾脏做手术前后对比并对结果作秩转换的非参数检验。结果:如果利尿性肾图呈梗阻样,肾盂出口与输尿管梗阻可能性非常大。如果利尿性肾图是阴性的,说明肾盂输尿管是通畅的,可能肾盂扩张或张力下降,为动力性肾盂积水。利尿肾图检查显示手术(肾盂成形术)前后,肾盂积水改善明显。结论:利尿性肾图是诊断梗阻性与非梗阻性肾盂扩张的首选检查方法。利尿性肾图可作为手术(肾盂成形手术)后功能恢复的监测手段。  相似文献   

13.
后腹腔镜肾盂切开取石术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后腹腔镜肾盂切开取石术治疗肾盂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后腹腔镜肾盂切开取石术治疗30例肾盂结石患者,分析临床疗效。结果 30例患者均成功完成后腹腔镜肾盂切开取石术,无中转开放手术。手术时间50~180min,平均(120.0±22.1)min;术中出血量20~80mL,平均(45.0±15.6)mL;住院时间7~18d,平均(12.3±2.4)d。术后1~3d拔除腹腔引流管,5~7d拔除导尿管。术后1个月拔除双J管,肾中度积水2例,轻度积水5例。门诊随访无输尿管狭窄产生。结论后腹腔镜肾盂切开取石术治疗肾盂结石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显著、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14.
对肾盂输尿管交界处梗阻64例68个肾盂手术治疗。其中,离断性肾盂成形术29例31个肾,连续性肾盂成形术28例30个肾,肾盂输尿管离断吻合1例,患肾切除术6例。结果,除6例肾切除外,1989年前采用连续性肾盂成形术的21例23次手术6次失败;1990年后37例39次术,包括3例巨大积水肾同时行肾折叠术均获成功。结果提示,离断性肾盂成形是首选手术方法,病肾的去留要全面分析权衡,短期放置硅胶支架管和有效控制感染是保证手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目的为了解孕期胎儿肾脏结构异常的变化。方法观察肾盂积水孕期及出生后的发展转归,评估其对新生儿生长发育的影响,对产前诊断肾盂分离的胎儿进行孕期连续、动态观察,产后对婴儿继续追踪、随访。结果2006年6月至2007年11月间,在本院产科系统超声检查孕妇7938例,胎儿检出单纯肾盂分离共109例,累计肾脏182只;肾盂分离合并输尿管异常扩张6例,左肾缺如1例,重复肾畸形1例,多囊肾1例。婴儿出生后随访:单纯肾盂分离胎儿出生后1月积水消退率为22.5%,3月消退率为79.1%,6月消退率为98.3%。肾盂分离合并异常扩张者3例出生后1月未提示输尿管异常扩张,肾积水减轻;另外3例胎/婴儿染色体检查均未见异常。结论单纯肾盂分离小于7mm,肾皮质厚度在5mm以上者,其积水属于生理性积水,可在孕34周后,复查超声观察分离有无进行性增加或者皮质变薄。孕34周前发现胎儿肾盂积水在7mm以上,或肾脏皮质厚度低于5mm,或合并输尿管的异常扩张者,应该高度重视,超声动态观察其变化。对于病理性肾积水出现孕周早,发展迅速者必要时胎儿镜下肾脏穿刺放水或者手术解决梗阻原因,缓解肾脏压力,尽量保证肾脏功能。产前诊断肾脏积水的所有婴儿均应随访,出生后1d、1月、3月直至积水消失。目前尚未发现胎儿肾盂积水与染色体异常相关。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在诊断慢性肾盂肾炎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16例慢性肾盂肾炎患者的螺旋CT增强扫描图像。结果:本组16例中肾盂积水扩张10例,占62.5%;肾盂壁增厚、强化8例,占50.0%;肾盏变形10例,占62.5%;肾盏裸露征9例,占56.3%;肾实质凹陷征16例,占100.0%;肾功能减退13例,占81.3%;肾盂肾盏结石5例,占31.3%。肾盂肾盏形态改变、肾实质凹陷征、肾盏裸露征、肾功能减退和肾盂积水,肾盂壁增厚是慢性肾盂肾炎的特征性的CT表现。结论: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能准确显示慢性肾盂肾炎的影像特征,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肾盂、输尿管移行上皮细胞癌的MRI表现,探讨MRI对肾盂、输尿管移行上皮细胞癌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16例经手术病理确诊的肾盂、输尿管移行细胞癌的MRI(及MRU)表现,结合文献进行分析病变部位,形态和范围。结果肾盂癌5例,其中男3例,女2例;病灶位于右肾3例,位于左肾2例,肾盂积水3例,体积增大4例。3例表现为肾盂内软组织肿块,边缘光整,可有轻度分叶,信号大致均匀,2例表现为肾盂及肾实质内浸润型肿块,边缘模糊。输尿管11例,其中病变位于上段的1例,中段的2例,下段的8例,11例均有输尿管梗阻,梗阻上段输尿管均有不同程度的扩张和肾盂积水;5例病变呈结节状,分叶状,不规则充盈缺损,4例病变沿输尿管壁呈浸润性生长。2例呈管腔内圆柱形软组织,未突破肌层及输尿管周围脂肪,境界尚清。MRI对肾盂、输尿管癌的诊断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为100%(15/15)和86.7%(13/15)。结论 MRI能明确肾盂、输尿管癌的病变部位,形态和范围,但是定性诊断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倪琼  庄兴凤  蒲杰  陈丽 《贵州医药》2005,29(11):1028-1028
输尿管结石为临床常见急腹症之一,一旦发现,主张尽早治疗,以便及早解除结石排出期间的痛苦和输尿管梗阻的可能。超声检查能快速、准确地进行诊断。本文就我院2003年11月至2005年4月经超声诊断并经临床证实337例输尿管结石合并肾盂积水患者,探讨肾盂积水与输尿管结石的大小、发生部位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9.
引流不充分或尿液逆流引起的肾盂积水可致肾脏集合系统扩张,通常认为,其原因主要是单纯性的机械性因素;严格说肾盂积水是一个综合性病征,是由肾小球的血流动力学与肾小管相互作用引起的。文献报道,肾盂积水持续存在的新生儿中,44%是由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引起,可见,肾盂输尿管连接部(UPJ)梗阻是小儿泌尿系统常见畸形。肾盂输尿管离断式成形术是其治疗的主要方式。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治疗方法并分析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患者30例,其中,肾盂输尿管的连接部狭窄而引起梗阻的18例,输尿管肾盂高位连接的9例,纤维索带或者异位血管压迫的3例.30例均采用手术治疗,其中离断式肾盂成形术19例,异位血管切断、纤维索条松解术9例,肾切除术2例.结果 19例离断式肾盂成形术的患者随访6~36个月,B超及静脉肾盂造影检查提示患肾实质明显增厚肾积水消失12例,轻度积水6例,1例中度积水,患者肾功能术后复查均正常.结论 离断式肾盂成形术是治疗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首选的手术方法,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