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43 毫秒
1.
血液肿瘤血栓前状态测定临床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80例血液恶性肿瘤患者观察了血挂前状态表现。发现急性白血病化疗前临床出血症状明显,除血小扳生成受肿瘤细胞干扰外,血管内皮细胞PGI2异常释放亦参与形成急性白血病的出血因素,故6-酮-前列臃素(6-酮-PG1a)增高为主。慢性白血病及其它血液恶性肿瘤对血小扳、血管内皮细胞及肝功能的作用,导致血栓烷B2(TXB2)、VWF升高,6-酮-PGF1a,抗凝血酶-Ⅲ(AT-Ⅲ,C)降低,形成肿瘤患者血拴前状态的另一个特点。  相似文献   

2.
本文测定了64例急性白血病和14例慢性白血病患者血浆中血栓素B_2(TXB_2)和6—酮—前列腺素F_1α(6—Keto—PGF_1α)的含量变化,并对其中30例急白测定血小板聚集功能,结果发现急慢性自血病血浆TXB_2、6—Keto—PGF_1α明显高于正常人,T/K低于正常人,急白治疗缓解后这些改变恢复接近正常人,同时发现急白有出血倾向者6—Keto PGF_1α显著高于无出血倾向者。急白患者血小板聚集功能明显低于正常人。本文对这些改变的机制、它们之间的内在联系以及临床意义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3.
血液高凝状态、血小板与恶性肿瘤及其转移的关系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恶性肿瘤患者普遍存在血液高凝情况 ,进一步研究表明某些肿瘤细胞可以诱发血小板聚集[1] 。血小板的聚集以及肿瘤细胞释放的促凝因子导致血液凝固性增强 ,使肿瘤患者的血液处于高凝状态。研究发现血液的高凝状态与恶性肿瘤的转移有关。血小板则可在血管内捕获不同转移能力的肿瘤细胞 ,形成不同的聚集体直接影响肿瘤转移的发生[2 ] 。因此血液高凝状态、血小板与恶性肿瘤及其转移关系密切。1 血液的高凝状态与恶性肿瘤及其转移恶性肿瘤血液流变学改变主要在于血液的高黏、高凝、高聚状态。陈健民观察了 44 0例癌症患者的血液流变性 ,结果表…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初诊急性白血病患者化疗后sEPCR、vWF、P-sclcctin表达及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62例急性白血病患者为观察组及同期50例健康者为对照组,比较2组可溶性血管内皮细胞蛋白C受体(sEPCR),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P-选择素(P-selectin)、外周血白细胞、血小板水平,分析白细胞、血小板与s...  相似文献   

5.
白血病患者血浆血栓调节蛋白的检测及其意义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血栓调节蛋白(PTM)是血管内皮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具有介导蛋白C活化调节血液凝固和血小板的功能。当血管内皮受损时,TM便脱落释入血中,引起血浆TM(PTM)浓度升高。为了解白血病患者PTM水平及化疗对急性白……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95例恶性肿瘤患者测定血浆血栓烷B8(TXB2)、6-酮-前列腺素F1a(6-酮-PGF1a)、VWF、抗凝血酶-Ⅲ:C(AT-Ⅲ:C)等、对肿瘤易致血栓形成并发症病理变化进行探讨,结果认为TXB2等水平变化与肿瘤血栓前状态有关,化疗亦能诱发或加重血栓前状态。  相似文献   

7.
肿瘤与凝血     
在恶性肿瘤患者中,常伴有凝血、纤溶、血小板及血管功能异常导致的出血或血栓形成。这些异常也参与肿瘤转移。本文介绍近年来肿瘤与凝血方面的临床及基础研究进展,以有助于对肿瘤治疗及肿瘤患者凝血机制异常的了解。恶性肿瘤的临床出血与血栓形成 90%肿瘤转移患者和50%恶性肿瘤患者存在着止血功能异常。 10%恶性肿瘤患者有出血症状,主要原因是化疗导致的血小板减少症,而肿瘤细胞的组织侵袭及播散性血管内凝血[DIC]也是原因之一。急性白血病的出血发生率达18~60%,占急性白血病死因10%。  相似文献   

8.
男性乳腺癌(male breast cancer,MBC)是一种临床少见的恶性肿瘤,占全部乳腺癌病例的1%左右,在男性恶性肿瘤发病中则不足1%[1].而MBC伴发其他原发性恶性肿瘤尤为罕见,多为个案报道,特别是合并发病率低下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如白血病,近10年来报道的白血病伴发MBC发病的仅有国外报道的2例[2-3],均是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cute lymphoblastic leukemia,ALL)行骨髓或造血干细胞移植后若干年所致的继发性乳腺癌.本文报道国内首例,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M2a型(acute myelogenous leukemia with maturation,AML-M2a)的中年男性患者合并原发性右乳腺癌的罕见病例.  相似文献   

9.
赵晶  姜达 《癌症进展》2013,11(1):48-52
正恶性肿瘤患者90%以上存在高凝状态。高凝状态亦称血栓前状态,是指多种病理因素引起的机体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以及凝血、纤溶、抗凝系统等功能失调导致的血液凝固性增高,有利于血栓形成的状态。静脉血栓栓塞(venous thrombus embolism,VTE),包括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肺栓塞(pulmonary embolism,PE)及动脉血管事件,已成为肿瘤患者的第二大死亡原因。血栓形成多提示预后不良。因此,在血栓前状态,即高凝状态时给予积极干预对恶性肿瘤患者的治疗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0.
 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多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含量升高,其含量变化与预后相关,VEGF是参与血管形成的主要细胞因子,并与内皮细胞的多种功能相关,现综述VEGF在白血病中的作用,并探讨VEGF家族成员之一的胎盘生长因子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发病中作用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1.
血小板活化和内皮细胞损害对恶性肿瘤影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血小板活化和内皮细胞损害对恶性肿瘤病情和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放射免疫法和酶联免疫法测定78例恶性肿瘤和40例正常人血浆血栓烷B2(TXB2),血小板α—颗粒膜蛋白(GMP—140),血管性血友病因子(vWF),环磷酸鸟苷(cGMP)和血清纤维结合蛋白(FN)含量。结果 1)肠癌、肺癌、肝癌组TXB2、GMP—140、vWF和cGMP升高、肠癌、肺癌FN下降。2)肿瘤组cGMF,与TXB2、GMP—40、vWF之间均呈正相关。3)肿瘤组合并感染FN下降;已转移FN下降,其余指标升高,手术后GMP—140、vWF和cGMP,下降,FN升高。结论 恶性肿瘤患者存在血小板活化和内皮细胞损害,二者影响恶性肿瘤的转移和预后。  相似文献   

12.
目的 观察大株红景天注射液对恶性肿瘤患者血液高凝状态的改善作用.方法 40例恶性肿瘤合并血液高凝状态的患者在对症支持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大株红景天注射液.主要观察治疗前后患者外周血血小板计数、凝血四项、D-二聚体、血流变学指标的变化.结果 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患者的全血黏度和血浆黏度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前后患者血小板计数、凝血四项、D-二聚体等指标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均>0.05).结论 大株红景天注射液能有效改善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液高凝状态.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血小板功能在急性白血病治疗前和缓解后的变化及其意义。方法:对65例急性白血病患者治疗前和缓解后进行了血小板功能的测定,同时52名正常献血者作为对照。血小板黏附试验(PAdT)采用玻珠柱法。血小板聚集试验(PAgT)采用比浊法。结果:患者治疗前和治疗达完全缓解后血小板黏附、ADP聚集功能,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患者治疗前与正常对照血小板功能差异有显著性(P<0.05);而达完全缓解后血小板功能与正常对照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急性白血病治疗前血小板黏附、聚集功能明显降低,而缓解后血小板功能恢复正常,因此,在急性白血病治疗中测定血小板功能可预测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化疗所致血小板减少症(CIT)是急性白血病患者常见的治疗并发症,其增加了患者的出血风险,并影响治疗效果,是患者治疗后常见的致死原因目前CIT的治疗主要包括血小板输注、重组人白细胞介素11(rhIL-11)、重组人血小板生成素(rhTPO)等的应用。共识专家组参考了国内外有关临床研究和循证医学证据,提出了急性白血病患者CIT的治疗和预防方法,旨在提高急性口血病CIT的治疗水平,减少临床丁作中CIT所致的死亡,并促进临床规范合理用药,供中国血液科临床医生参考。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总结以急性下消化道出血为首发表现的白血病细胞肠浸润肠镜特点.方法 对2000年5月至2010年10月入院的3 224例初发白血病中59例以消化道出血为首发表现的患者紧急实施了胃/结肠镜检查,对患者的组织病理学检查结果 ,分子生物学、细胞遗传学检测及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按出血速度、出血量分为两组.结果 以消化道出血为首发表现者59例(1.83%).其中急性消化道出血19例(急性出血组),包括急性下消化道出血13例(12例为急性白血病,1例为淋巴瘤),占0.40%,急性上消化道出血6例(均为急性髓系白血病),占0.19%.慢性消化道出血40例(慢性出血组)占0.59%.以消化道出血为首发表现的初发白血病患者中急性白血病人数(76.27%,45/59)明显高于慢性白血病人数(23.73%,14/59)(x2=8.72,P< 0.01).其中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占急性白血病的73.33%(33/45).结论 以消化道出血为首发表现的白血病患者并不少见,其中急性白血病发病率高于慢性白血病,以急性下消化道出血为首发表现的白血病细胞肠浸润肠镜特点是肠道浸润累及范围广,出血量大,在形态上呈多形性,肠镜表现多样.慢性出血组肠浸润范围较小,可能和凝血机制、血小板功能、血小板数量有关.  相似文献   

16.
本文报道用醇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91侧恶性肿瘤及60名正常人的尿铁蛋白浓度,发现各组恶性肿瘤患者的尿铁蛋白值均高于正常,急性白血病初治、复发组患者在治疗前尿、血铁蛋白呈正相关(Υ=0.638 P<0.001)。急性白血病初治、复发组、恶性淋巴瘤组及其它肿瘤组患者尿铁蛋白值高于正常值上限者分别占84.6%,80.0%和84.0%,而血清铁蛋白则分别为76.9%,60.0%和64.0%。急性白血病治疗前及复发时尿铁蛋白值升高;缓解期下降。尿铁蛋白测定对于恶性肿瘤的诊断及监测白血病化疗效果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17.
目的:评价CLAG方案(2-CdA+Ara-C+G-CSF)治疗复发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我中心2015年6月至2016年8月应用CLAG方案治疗的12例复发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患者。结果:12例患者均系复发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根据NCCN急性髓系白血病指南(2017年第1版)细胞遗传学及分子生物学标记,进行危险度分级,其中预后良好组3例,预后中等组5例,预后不良组4例。所有患者均给予1疗程CLAG方案化疗,其中8例(72.7%)达到完全缓解(CR),2例(18.2%)达到部分缓解(PR),总有效率(OR)90.9%。所有患者均出现Ⅲ-Ⅳ级血液学毒性,主要毒副反应为粒细胞缺乏及血小板减少所导致的感染和出血,其中肺部感染8例(72.7%),侵袭性真菌病5例(45.5%),革兰阴性杆菌败血症2例(18.2%)。6例患者(54.5%)发生Ⅲ-Ⅳ级出血,1例因弥漫性肺泡出血早期死亡。化疗所致恶心呕吐、肝肾毒性、口腔黏膜炎等非血液学毒性均为Ⅰ-Ⅱ级。结论:CLAG方案治疗复发难治性急性髓系白血病有效率较高。化疗所致骨髓抑制较重,但合并感染、出血可控制,非血液学毒性轻微,安全性较好,可作为复发难治急性髓系白血病挽救性治疗的首选方案。  相似文献   

18.
血管内皮细胞与肿瘤转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肿瘤转移是决定肿瘤病人预后的关键因素,也是恶性肿瘤病人的主要死因,如何阻断肿瘤的浸润转移是治愈肿瘤的关键环节.肿瘤转移是一个多步骤复杂过程,肿瘤细胞必须先脱离原发部位,侵入细胞外基质(ECM),与基底膜(BM)及ECM中一些大分子细胞蛋白成分粘附,并激活细胞合成分泌各种降解酶类,穿透血管壁进入循环系统,再穿透血管外渗到继发部位,与继发部位组织粘附形成克隆,增殖生长而形成转移灶.肿瘤细胞浸润转移与内皮细胞关系较密切.癌细胞产生的胶原酶和肿瘤生长因子(TGF)等能直接或间接引起内皮细胞活化,产生胶原酶原及血小板活化因子(PAF)使癌细胞在血管内形成肿瘤血栓.进而癌细胞产生蛋白分解酶,破坏细胞外基质和血管内皮细胞组成的基底膜,导致癌细胞的浸润及转移.肿瘤血行转移的关键步骤之一是血液中的癌细胞栓子附着在血管内皮上,血小板释放凝集素,使肿瘤细胞与内皮细胞粘附,血管内皮细胞收缩变圆,  相似文献   

19.
三氧化二砷心脏不良反应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周晋  孟然  吕成芳  刘志平  杨光  杨宝峰 《中国肿瘤临床》2003,30(11):809-811,815
目的:探讨三氧化二砷(ATO)治疗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时心脏不良反应的可行性。方法:对APL患者心电图、基础心率、血vWF、心肌酶的动态观察和对兔ATO干预后的心肌病理光镜、电镜观察。结果:ATO使部分APL患者产生不同程度的心脏不良反应,表现为心率加快和心电图ST-T改变,Q-T间期延长,血浆vWF值升高。兔心脏病理学改变表现为心肌细胞间质水肿,心脏滋养血管内皮细胞肿胀,心肌细胞线粒体肿大,嵴断裂溶解,形成空泡变性.细胞核固缩,血vWF值升高。结论:ATO常量静脉滴注对心血管系统有不良影响,可引起一过性血管内皮损伤.冠状血管供血障碍,其发生率与ATO给药剂量、患者全身状态有关。  相似文献   

20.
恶性肿瘤与PGI2和TXA2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谈亚英  王彬 《癌症》1993,12(1):11-13
作者对58例正常人和92例恶性肿瘤病人测定了血浆中的6—Keto—PGF_(1α)和TXB_2浓度。结果表明恶性肿瘤病人血浆的6—Keto-PGF_(1α)和TXB_2含量显著高于正常人对照组,增高的程度分别为正常值的2.69倍和2.16倍。说明癌瘤组织合成并释放PGI和TXA_2显著增加。 结果还表明前列腺素与癌瘤大小、转移与否以及病理分型之间未显示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