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碧琴 《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8):4892-4893
目的 观察连续性高容量血液滤过技术在治疗横纹肌溶解症所致急性肾衰竭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对某院10例诊断为横纹肌溶解症所致急性肾衰竭的患者使用连续性高容量血液滤过技术治疗,在治疗前、治疗3次及治疗后进行肾功能监测,对监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0例横纹肌溶解症所致急性肾衰竭的患者全部临床痊愈.结论 连续性高容量血液滤过治疗横纹肌溶解症所致急性肾衰竭临床疗效肯定,能有效提高患者存活率,临床值得广泛使用.  相似文献   

2.
横纹肌溶解症(Rhabdomylysis,RM)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横纹肌细胞受损后,肌红蛋白(Mb)等细胞内容物释放入血液所引起的综合症,剧烈运动所致的横纹肌溶解症,多出现于部队训练中[1-3].但横纹肌溶解伴多脏器功能衰竭较罕见.我院最近收治一名因剧烈运动致横纹肌溶解症并多脏器功能衰竭病人,经治疗痊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饶桂芬 《中国保健营养》2012,(12):2095-2096
目的横纹肌溶解症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法。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1例横纹肌溶解症患者,采取了疼痛、预防肾功能衰竭、记录出入量、预防感染等护理方法。结果该患者经住院14天的治疗与护理后,痊愈出院未出现后遗症。结论经对横纹肌溶解症患者采取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法后,可显著提高治疗愈率。  相似文献   

4.
热射病常导致患者高热,严重的神经系统异常,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以及不刷程度的脑、心、肾、肝脏功能衰竭以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等,其中横纹肌溶解症(RM)是其常见的表现。由于横纹肌溶解症病因复杂,病情轻重不等,临床表现和预后相差很大,易被临床(神经及急诊)医生误诊或漏诊,笔者通过对10例热射病导致的横纹肌溶解症的临床表现、诊断治疗及预后的总结,旨在加深对该病的认识,提高对热射病致横纹肌溶解症的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5.
常怡勇 《大众健康》2010,(10):32-33
横纹肌溶解症属药物不良反应的一种,目前已发现能引起肌肉严重损害的药物有150余种。横纹肌溶解症中80%以上的病例系药物引起,尤见于药物滥用者。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曾经提示,临床医师在选择用药时应充分考虑患者病情及用药中可能存在的风险,权衡利弊,并将可能的用药风险告知患者。  相似文献   

6.
他汀类药物分为天然化合物(如洛伐他丁、辛伐他汀、普伐他汀、美伐他汀)和完全人工合成化合物(如氟伐他汀、阿托伐他汀、西立伐他汀、罗伐他汀、pitavastatin),其因具有降脂、改善细胞内皮功能等作用,被誉为最经典和有效的降脂药物,广泛应用于高脂血症的治疗.其不良反应轻微,而引起横纹肌溶解症是最为严重也是极为少见的不良反应,横纹肌溶解症最大的危害在于释放入血的肌红蛋白堵塞肾小管,从而导致急性肾衰竭,其在临床的死亡率约为5%.该病一般多发生在肢体运动相关的骨骼肌,一般是由于肌肉受到长时间的压迫、大力的撞击或者是用力进度而导致的.也有一些是因为患者体质较为特殊而服用某些药物所致.本文笔者就辛伐他汀致横纹肌溶解1例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
中暑是指人体在高温或烈日下,引起体温调节功能紊乱,散热机能发生障 碍,致使热能积累所致的以高热、无汗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主的综合征。在临 床上常把重症中暑分为中暑衰竭(亦称热衰竭)、中暑痉挛(也称热痉挛)、中暑 高热(或称热射病)、日射病等几种。  相似文献   

8.
中毒性肌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毒性肌病是指某些化学物质中毒时以及滥用药物或某些药物的非治疗作用对横纹肌毒性引起的非特异性肌肉疾病 ,其严重表现为横纹肌溶解 (rhabdomyolysis,RM) ,即以全身或局部横纹肌发生横纹消失、变性、程度不等的肌浆溶解 ,并出现以肌无力、疼痛、肿胀 ,肌酶增高、电解质紊乱及肌红蛋白尿等为特点的一组临床综合征。这里所指中毒性肌病也是相对于免疫性、感染性以及有剧烈活动等引起的非外伤性横纹肌溶解征而言。本症自Flecher(1881年 )首次报道后 ,英国的Bywaters和Beall也报道了类似的病变 ,此后以创伤性及乙醇、肢体受压引起的RM报道…  相似文献   

9.
目的了解糖尿病高渗状态诱发横纹肌溶解情况.方法回顾了16例(男9例,女7例)糖尿病高渗状态住院病例,其中6例(37.50%)生化指标提示横纹肌溶解.将横纹肌溶解组与非横纹肌溶解组的临床及生化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横纹肌溶解组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K)及肌红蛋白(Mb)分别是非横纹肌溶解组的30倍与50倍.血清葡萄糖(BG)、钠(Na+)水平及有效血浆渗透压明显高于非横纹肌溶解组(P<0.05).与之相反,血清钾(K+)及磷(P2-)水平明显低于非横纹肌溶解组(P<0.05).两组肾功能衰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0.00%比60.00%,P=0.0736),但尿素氮(BUN)及肌酐(Cr)水平明显高于非横纹肌溶解组(P<0.05).无一例在住院期间被诊断横纹肌溶解.结论横纹肌溶解症在糖尿病高渗状态并非罕见,常被忽略.建议对糖尿病高渗状态患者入院后,常规进行有关肌酶尤其CK、Mb检测,以早期发现横纹肌溶解症,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0.
《长寿》1998,(8)
体温在39℃以上,被称作高热,高热常见于各种细菌和病毒引起的感染性疾病。各种传染病、脑血管疾病、肿瘤和中暑等也都能引起高热。由于老年人体弱,适应能力差,持续高热可严重损害重要器官功能,并可发生各种并发症。因此,对高热病人不仅要及时进行治疗,同时还要做好护理工作。  相似文献   

11.
许多药物能干扰骨骼肌的正常结构和功能,引起种种损害。现简述如下: 一、急性横纹肌溶解症:如海洛英、美散痛、苯丙胺、苯环己哌啶、酒精、巴比妥类、5-氮胞甙、安定、眠尔通、异烟肼、二性霉素B、生胃酮、降糖灵、氟苯丙胺等能引起本症。这与药物的滥用或成瘾有关。表现肌肉疼痛,特别是近侧大肌群,伴肌肉肿胀和压痛。重者有弛缓性轻瘫和反射消失,血清肌酸磷酸激酶、乳酸脱氢酶常显著增加。且常发生肌红蛋白尿、急性肾功能衰竭与血清肌红蛋白增多有关。横纹肌溶解、合并血钾过低可引起致命的心律失常。治疗包括停药、严格卧床休  相似文献   

12.
他汀类是一线调脂药物,常用药物如辛伐他汀、洛伐他汀、普伐他汀、阿托伐他汀等,其临床应用越来越普遍。与其他降脂药物相比,该类药物的不良反应较少,属于高效、安全用药之一。但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是,他汀类可在常规剂量下引起一种很少见的不良反应,即横纹肌溶解症。横纹肌溶解症是一种肌细胞出现变性坏死,释放肌细胞内容物进入血液循环,引起血肌酸激酶及肌红蛋白增加的疾病,以肌肉疼痛,触痛和肌无力为主要临床表现。  相似文献   

13.
糖尿病高渗状态横纹肌溶解症回顾性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糖尿病高渗状态诱发横纹肌溶解情况。方法回顾了16例(男9例,女7例)糖尿病高渗状态住院病例,其中6例(37.50%)生化指标提示横纹肌溶解。将横纹肌溶解组与非横纹肌溶解组的临床及生化指标进行比较。结果横纹肌溶解组血清肌酸磷酸激酶(CK)及肌红蛋白(Mb)分别是非横纹肌溶解组的30倍与50倍。血清葡萄糖(BG)、钠(Na^+)水平及有效血浆渗透压明显高于非横纹肌溶解组(P〈0.05)。与之相反,血清钾(K^+)及磷(P2^-)水平明显低于非横纹肌溶解组(P〈0.05)。两组肾功能衰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00.00%比60.00%。P=0.0736),但尿素氮(BUN)及肌酐(Cr)水平明显高于非横纹肌溶解组(P〈0.05)。无一例在住院期间被诊断横纹肌溶解。结论横纹肌溶解症在糖尿病高渗状态并非罕见,常被忽略。建议对糖尿病高渗状态患者入院后,常规进行有关肌酶尤其CK、Mb检测,以早期发现横纹肌溶解症,及时治疗。  相似文献   

14.
 Q热是由贝纳柯克斯体感染引起的人畜共患疾病,临床表现可引起肺炎、肝炎、心肌炎、心内膜炎等,但合并横纹肌溶解病例相对少见。贝纳柯克斯体感染诊断相对困难,而高通量测序,包括纳米孔三代测序(ONT)在内,可作为诊断Q热较为敏感的检测方法,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一般Q热预后良好。本文报告1例经ONT检测确诊为急性Q热合并横纹肌溶解的病例,该病例经治疗后病情好转出院。  相似文献   

15.
正日前,长沙市一位16岁的中学男生,利用课间休息时间在走廊上连续快速抱头深蹲运动200次后,自觉双大腿疼痛无力。起初以为是平日锻炼少,但随后两天,他疼得走路费劲,小便颜色如同酱油色,家人发现后将他送到医院急诊。检查肌酸激酶(CK)高达12万单位/升,谷草转氨酶3 100单位/升,等,多项指标大大超出上限,最终诊断为横纹肌溶解症。患者及其家长很不理解:什么是横纹肌溶解症?为什么会引起横纹肌溶解症?  相似文献   

16.
对2018年1月至2021年12月我院收治的21例敌草快中毒病例中诊断为横纹肌溶解症的4例临床资料进行分析。4例患者中男1例、女3例,年龄48~73岁,服药剂量50~200 ml,入院后给予洗胃、导泻、补液、预防肺纤维化及血液净化等治疗,均抢救无效死亡。提示急性敌草快中毒合并横纹肌溶解症患者,多病情恶化,预后较差,可于短期内死亡,需引起重视。  相似文献   

17.
吴帅 《家庭健康》2010,(10):11-11
近日,江苏南京10多位市民食用小龙虾后患上了横纹肌溶解症,接着,其他一些地方也陆续传来了类似的报道。一时间,横纹肌溶解症成了当前的一个网络热词。  相似文献   

18.
中暑是每时人体在高温或烈日下,引起体温调节功能紊乱、散热机能发生障碍,致使热能积累所致的以高热、无汗及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为主的综合征.  相似文献   

19.
急性万灵中毒30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报道2例急性重度一氧化碳(CO)中毒并发非创伤性横纹肌溶解症致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表现及救治过程,积极血液透析是救治非创伤性横纹肌溶解症急性肾功能衰竭最重要、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20.
徐尤佳 《健康博览》2010,(10):20-21
前不久,南京“小龙虾事件”让横纹肌溶解症一下子成了让人们关注的一个疾病。而肾内科医生告诉我们,其实横纹肌溶解症不是一个新的毛病,不过,引发它的原因十分多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