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原发性肝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是一种新的提高放射治疗增益比的物理方法,可在提升肿瘤局部照射剂量的同时,降低周围正常组织受量。对于原发性肝癌的治疗,可提高肿瘤局控率,延长患者生存期,减少放射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2.
原发性肝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是一种新的提高放射治疗增益比的物理方法,可在提升肿瘤局部照射剂量的同时,降低周围正常组织受量.对于原发性肝癌的治疗,可提高肿瘤局控率,延长患者生存期,减少放射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三维适形再程放射治疗肺癌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局部失败是肺癌放射治疗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放射治疗后肿瘤局部复发再照射,特别是根治性放射治疗后再照射临床上存在一定难度。本研究为一临床Ⅰ、Ⅱ期试验,旨在研究肺癌放射治疗后复发病例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的可行性,观察其耐受性和肿瘤的疗效。  相似文献   

4.
体部三维适形放射治疗中的摆位技术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放射治疗学的发展,三维适形放疗(3DCRT)在世界范围内已逐渐成为放射治疗的常规技术,它能使治疗区的形状与靶区的形状一致,从三维方向上进行剂量分布的控制,能提高局部控制率,减少正常组织的照射剂量,保证精确的体位固定技术、定位和重复摆位是实现3DCRT的根本措施。本文通过我院2000年5月一2005年5月用3DCRT治疗的192例胸腹部肿瘤的定位和摆位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分析,目的是探讨在胸腹部肿瘤的定位和摆位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从而提高3DCRT的定位和摆位精度。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常规放射治疗计划、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计划和调强适形放射治疗(IMRT)计划治疗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疗效,评估3DCRT和IMRT与常规治疗的优越性。方法对经病理证实的50例中晚期NSCLC(Ⅲ~Ⅳ期)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计划靶区处方剂量66Gy,利用治疗计划系统(TPS)对每例患者分别设计常规、3DCRT和IMRT三种放疗计划,通过剂量体积直方图,比较三种计划对肿瘤靶区和正常组织器官的剂量分布。结果 (1)靶区适行度:处方剂量为66Gy时,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和调强适形放射治疗达此剂量的计划靶区(PTV)体积和95%PTV体积下的照射剂量均高于常规治疗,同时,调强适形放射治疗均高于三维适形放射治疗。(2)除全肺V20的IMRT检测外,3DCRT和IMRT治疗的肺受剂量均比常规治疗高。在全肺V5和全肺V10检测中,3DCRT比IMRT剂量低,其余检测中3DCRT比IMRT剂量高。(3)三种计划脊髓最大受照剂量均<45Gy。脊髓,食管及心脏受照剂量3DCRT均较常规放疗低,并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1)3DCRT和IMRT较常规放射治疗明显提高了靶区的照射剂量和靶区的准确性,从而在相同处方剂量情况下提高了治疗肿瘤的控制率。(2)3DCRT和IMRT与常规放疗比较,对肺的保护性存在一定的局限性。(3)3DCRT和IMRT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正常组织受照剂量和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减少正常组织的放射损伤。(4)IMRT在靶区剂量分布上明显优于常规放射治疗和3DCRT,同时能在一定程度上更好的保护正常组织。  相似文献   

6.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医学影像技术的快速发展 ,放射治疗已由常规放疗发展成为三维立体定向适形放疗 (three 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ation therapy,3- DCRT)。由于 3- DCRT技术大大改善了肿瘤靶区与周围正常组织和器官之间的剂量关系 ,并以其定位精确 ,可大剂量集中照射病灶区  相似文献   

7.
460例巨大肝癌放射治疗的技术改进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总结改良的全肝移动条野放射+缩野技术+分段放射治疗技术,探讨在巨大肝癌放射治疗中的意义.方法:收集1987~2001年本院460例巨大肝癌放射治疗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放疗剂量分为3组.结果:1组:全肝移动条野照射2轮,mTD16~19Gy共260例,临床受益率81.5%,中位生存期8个月.2组:全肝移动条野照射3~4轮,mTD24~35Gy共127例,临床受益率90.5%,中位生存期11个月.3组:全肝移动条野照射+缩野技术+分段放疗,mTD50~60Gy共73例,肿瘤明显缩小40.0%~50.0%以上,临床受益率100.0%,1、3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95.8%、47.9%和10.9%,其中10例肿瘤缩小后二步切除,5年生存率为40.0%,10年生存率30.0%,最长生存者18年仍健在.结论:全肝移动条野放射+缩野技术+分段放疗是安全、有效的肝癌治疗技术,临床受益率高,少数患者可获根治.  相似文献   

8.
原发性肝癌在我国较常见,传统全肝放疗只能起到抑制肿瘤生长的姑息治疗作用\[1\]。近年来三维适形放疗(three-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ation therapy,3DCRT)技术快速发展,使肝癌的靶区剂量达到一个较高水平,而周围正常组织剂量较低,有效保护了周围正常肝组织\[2\]。现将本院应用3DCRT中晚期原发性肝癌疗效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9.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复发性鼻咽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鼻咽癌放疗后复发的患者再程放射治疗效果不佳。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是使放射高剂量区分布的形状在三维方向上与靶区的形状一致的放疗技术,同时周围正常组织免受或少受照射,是提高治疗效果的物理措施。  相似文献   

10.
放射性肝损伤的临床影像学研究概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imensional conformal radiotherapy,3DCRT)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使原发性肝癌(primary hepatic carcinoma,PHC)的肿瘤局部控制率和患者的生存率都得到了显著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非小细胞肺癌的利弊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道安  虞铭明 《中国肿瘤》2003,12(4):223-226
目前NSCLC放射治疗的方法有二维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多年以来采用的二维放疗(CF)治疗结果令人沮丧。2年的局控率约10%,5年生存率仅有5%—10%。20世纪后期国内外陆续有报道用加速超分割(HART)和超分割(Hyperfractionation)放射治疗NSCLC,疗效也一直没有突破。近几年放疗新技术飞速发展,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在临床上应用颇受关注,尤其在治疗NSC比方面被认为很有前途,通过照射肿瘤体积的缩小提高总剂量和分次剂量,进而提高肿瘤的局部控制率和生存率。但也有报道3—DCRT对肿瘤的高剂量照射引发的放射性肺损伤的发生率可能有所增加,这可能与3—DCRT治疗NSCLC时分次剂量和总剂量的提高,与非共面照射技术使得正常肺组织受照面积和体积增大有关。如何在改变放射技术提高临床疗效的同时,利用3—DCRT的DVH分析来避免或减少放射性肺炎的发生是当前需要研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12.
放射治疗是肿瘤的三大治疗方法之一,但因普通放射治疗对原发性肝癌(PHC)副作用大,其应用受到限制.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是近几年发展的放射治疗方法,广泛用于治疗实体肿瘤.近年来3DCRT在治疗PHC中取得一定疗效,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3.
中晚期肝癌动脉介入加三维适形放疗的近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分析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加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治疗中晚期肝癌的近期疗效。方法:对15 例中晚期原发性肝癌采用氟尿嘧啶1 000 mg、顺铂50 mg ~ 70 mg、阿霉素40 mg ~ 50 mg肝动脉灌注,再将40 %碘化油10 mg ~ 20 mg和丝裂霉素8 mg ~ 16 mg混成乳剂注入栓塞,用2 mm×2 mm明胶海绵颗粒作肝动脉中央性栓塞;灌注栓塞3 周~ 4 周后予适形放疗,隔日照射,DT38 Gy ~ 46 Gy分8 次~ 12 次共16 d ~ 24 d,单次剂量3.6 Gy ~ 4.8 Gy。结果:全部病例完成治疗,6 个月、12 个月、18 个月的生存率分别是71.3 %、44.4 %和22.2 %。结论:TACE加3DCRT能有效地减轻中晚期肝癌症状,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延长生存期,是中晚期肝癌的有效综合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作为一种新的放射治疗技术,国内外近来发展很快,浙江省肿瘤医院引进的立体定向适形放射治疗计划系统,主要开展了分次立体定向放射治疗(FSRT)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对外放疗后肿瘤区加量以提高局部控制率;放疗后肿瘤残留及术后,放、化疗后复发的肿瘤治疗取得了较好的疗效,文章将临床应用情况进行介绍。  相似文献   

15.
影响准确勾画大体肿瘤的因素及改进措施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传统放疗方法因受正常组织及关键器官放射耐受剂量影响,对一些肿瘤局部控制率较低。而局部控制率是预后的影响因素之一,提高局部控制率,有望提高生存率。三维适形放疗(3DCRT)和调强放疗(IMRT)可达到在相同正常组织受量的情况下提高肿瘤放射剂量,从而有望提高局部控制率。3DCRT是通过三维治疗计划设计,共面与非共面的多野照射,使高剂量区域的形态与所放射的肿瘤形态一致。  相似文献   

16.
<正>食管癌是我国最常见的消化道肿瘤之一,而传统上对肿瘤的放射剂量往往难以达到有效剂量,严重影响放射治疗的效果[1]。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可以在不超过邻近器官最大受量的同时,大大增加靶器官治疗照射剂量,从而延长患者生存时间[2]。目前,临床上对3DCRT的照射模式并无统一标准,不同分割平面究竟对放射剂量有无影响并无定论。我们选取临床上常用的4个平面,探讨3DCRT的最佳  相似文献   

17.
三维适形放疗在原发性肝癌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放射治疗是肿瘤的三大治疗方法之一,但因普通放射治疗对原发性肝癌(PHC)副作用大,其应用受到限制.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是近几年发展的放射治疗方法,广泛用于治疗实体肿瘤.近年来3DCRT在治疗PHC中取得一定疗效,现综述如下.  相似文献   

18.
肝动脉化疗栓塞结合三维适形放疗治疗原发性肝癌   总被引:9,自引:3,他引:9  
目的:评价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结合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对原发性肝癌(PHC)的疗效。方法:将124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仅给予TACE;观察组64例,先行TACE后给予3DCRT,观察疗效及生存率,并以Cox回归模型分析预后因素。结果:治疗后3个月肿瘤局部控制率观察组为89.1%(57/64),对照组为71.7%(43/60),1、2、3年生存率观察组分别为90.6%、53.1%、26.6%,对照组分别为66.7%、46.7%、18.3%。多因素分析显示Child分级、临床分期、门静脉癌栓、肿瘤数目及总剂量对患者生存率的影响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TACE结合3DCRT是治疗PHC的有效无创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19.
常规分割与后程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鼻咽癌的对比观察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目的 探讨后程三维适形放射治疗鼻咽癌的疗效及远期并发症。方法  68例初治鼻咽癌患者分为后程三维适形放疗 (3DCRT)组和常规分割治疗适形组 ,其中后程适形组 3 4例 ,先常规分割照射 60Gy后再 3DCRT 10~ 15Gy ,常规分割组 3 4例 ,总剂量为 70Gy。 结果 后程适形组和常规分割组的鼻咽部肿瘤完全缓解率 (CR)分别为 97.0 6%、94.12 % ;2组 1、3年肿瘤局部控制率及患者 1、3年生存率相比均无显著性差异 ,2级远期并发症也无显著差异 (P >0 .0 5 )。结论 鼻咽癌后程 3DCRT在提高肿瘤局部控制率和患者生存率及减少远期并发症方面并无优势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TACE)后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3DCRT)治疗不能手术的原发性肝癌的疗效和副作用。方法:分析48例不能手术的原发性肝癌患者行肝动脉插管化疗栓塞术后行三维适形放射治疗的效果。根据肿瘤位置和体积确定放疗剂量,分次剂量3Gy-6Gy,总剂量42Gy-60Gy。结果:完全缓解(CR)10例,部分缓解(PR)35例,未缓解(NR)2例,进展(PD)1例,总有效率为93、75%。1年生存率87.5%,2年生存率54%。AFP下降率为100%。肝脏急性不良反应1级5例,2级2例,无3、4级不良反应。结论:不能手术的原发性肝癌经TACE和3DCRT综合治疗可以提高疗效及生活质量,不增加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