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 探讨银杏达莫注射液对2型糖尿病肾病(2-DN)大鼠肾脏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基因表达的影响,研究银杏达莫注射液对2-DN的治疗作用及机制.方法 选取实验大鼠60只,以高热量饲料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建立2-DN大鼠模型,随机分为对照组(B组)和治疗组(C组)(每组各15只),并取15只大鼠为正常组(A组),观察各组大鼠一般情况及24h血糖、Scr、BUN、Upr、肾脏病理改变;real time RT-PCR检测TGF-β1基因mRNA表达;ELISA检测血清中TGF-β1分泌水平.结果 B组及C组大鼠肾重/体重比值、BUN、Scr水平均高于A组(P<0.01),C组大鼠肾重/体重比值、BUN、Scr水平低于B组(P<0.01).Real Time RT-PCR检测结果显示C组大鼠肾脏TGF-β1 mRNA表达低于B组.结论 银杏达莫注射液能够降低2-DN大鼠肾脏TGF-β1 mRNA的表达和降低大鼠血液TGF-β1蛋白分泌,可通过抑制2-DN大鼠肾脏TGF-β1基因与蛋白的表达,达到对2-DN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舒洛地特对糖尿病大鼠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的影响.方法 将SD雄性大鼠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建立早期糖尿病肾病(DN)模型,成模20只,随机分为DN组、糖尿病肾病治疗组(DNS组),各10只,另有10只为对照组.DNS组予以舒洛地特(10 mg·kg-1·d-1)肌肉注射.8 w后,检测各组大鼠的24 h尿白蛋白定量、体重、肾重、肾肥大指数、血糖、血尿素氮、血肌酐,通过免疫组化及Western 印迹观察肾TGF-β1、CTGF的蛋白表达.结果 DN组大鼠的24 h尿白蛋白定量、肾脏肥大指数在糖尿病早期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而DNS组大鼠较DN组明显减少(P<0.01).DN组大鼠TGF-β1、CTGF表达较对照组明显增加(P<0.01),DNS组较DN组明显减弱(P<0.01).结论 早期应用舒洛地特可降低24 h尿白蛋白,抑制糖尿病大鼠早期肾脏肥大,抑制TGF-β1、CTGF表达.舒洛地特对DN的保护机制可能与抑制肾小球细胞外基质积聚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苦参碱对糖尿病(DM)大鼠肾脏的保护作用及机制.方法 采用单侧肾切除、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肾病(DN)大鼠模型,并设立正常对照(NC)组;DN对照(DN)组,苦参碱治疗组(MT)(100 mg·kg~(-1)·d~(-1)),腹腔给药8 w后处死所有大鼠,检测苦参碱对DM大鼠肾功能的影响,病理切片HE染色,观察肾脏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检测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的表达水平.结果 与NC组大鼠比较,DN组大鼠尿蛋白排泄量增多,肾小球体积增加,血尿素氮(BUN)和肌酐(Cr)升高,肾组织TGF-β1表达上调(P<0.01).苦参碱明显减少DN大鼠尿蛋白排泄量,降低血清BUN、Cr水平(P<0.05,P<0.01),肾小球体积明显改善,肾组织TGF-β1表达明显下调(P<0.05,P<0.01).结论 苦参碱显著改善抑制肾脏TGF-β1表达,改善肾小球肥大,减轻蛋白尿,对DM大鼠肾损害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利用小剂量雷帕霉素治疗糖尿病肾病(DN)大鼠,观察雷帕霉素对DN的保护作用。方法应用链脲佐菌素(STZ)建立糖尿病大鼠模型。24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DN组、雷帕霉素干预组。第5周起雷帕霉素干预组予雷帕霉素1 mg·kg-1·d-1干预8 w。12 w末观察各组大鼠血糖、内生肌酐清除率(Ccr)、24 h尿微量白蛋白(24 h Ualb)、肾重/体重等的变化。光镜观察肾组织病理变化并测定肾小球平均体积及系膜基质扩张指数。RT-PCR及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皮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纤维连接蛋白(FN)mRNA及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相比,DN组及雷帕霉素干预组大鼠血糖、Ccr、24 h Ualb均显著上升,大鼠肾脏明显肥大,肾小球平均体积、系膜基质扩张指数、毛细血管基底膜厚度均显著增加;肾皮质TGF-β1、FN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上调。雷帕霉素干预后,上述指标除血糖外均部分被抑制。结论小剂量雷帕霉素能够减轻肾脏肥大,抑制系膜外基质聚集,下调TGF-β1、FN的表达,延缓DN的进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雷米普利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保护的分子机制.方法 20周雄性自发性2型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糖尿病肾病(DN)对照组与治疗组;非DN大鼠分为非DN组与治疗组.治疗组大鼠给予雷米普利(3mg/kg体重)9周.检测各组大鼠的体重、血压、24小时尿蛋白(UPro/24h)、肌酐清除率(CCr);PAS染色和三色染色观察肾小球及肾小管问质病变;Northern杂交、免疫印迹法分别检测转化生长因子(TGF-β1)、Shred-2、Smad-4的表达.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DN组血压、UPro/24h增加,CCr显著下降,TGF-β1、Smad-2、Smad-4的表达明显上调,伴有肾小球硬化和肾小管间质纤维化.雷米普利治疗后使上述指标均逆转.结论 雷米普利对DN大鼠具有肾治疗作用,其机制与干预TGF-β-Smnd信号转导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6.
目的 观察Akt1和Akt2在糖尿病大鼠肾组织中的表达并探讨其是否参与糖尿病肾病(DN)发病过程.方法 链脲佐菌素(STZ)诱发大鼠糖尿病(DM),分为2、4、8、12、16w和24w组,每一时点均设相应的正常对照组.测定各组血糖、24h尿蛋白、血肌酐(Scr)、肾脏指数.HE和PAS染色光镜观察肾脏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方法检测肾皮质Akt1、Akt2、TGF-β1、α-SMA和FN的表达,Western印迹和RT-PCR法检测Akt1、Akt2蛋白及mRNA表达水平.结果 DM各组大鼠的血糖、24h尿蛋白、血肌酐、肾脏指数均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P<0.01),免疫组化显示DM各组TGF-β1、α-SMA和FN阳性染色较正常组明显增多(P<0.01),以12 w增多最为明显,分别为19.67±2.73、9.50±3.45、22.17±2.79,免疫组化、Western印迹及RT-PCR显示DM各组Akt1及Akt2蛋白和mRNA表达较正常组明显增多(P<0.01).免疫组化显示Akt1与TGF-β1、FN蛋白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694,r =0.532,P<0.01),Akt2与rGF-β1、FN蛋白表达水平呈显著正相关(r=0.789,r=0.743,P<0.01).结论 Akt1、Akt2蛋白在DM大鼠肾组织过度表达,提示PI3 K/Akt信号通路可能参与了DN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糖尿病大鼠肾脏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MMP)-2的表达及丹红注射液的干预作用。方法 48只8周龄雄性SD大鼠中随机抽取12只为正常对照组,剩余为造模组。用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55 mg/kg)的方法造模,正常对照组按等量腹腔注射枸橼酸缓冲液,造模成功后分为糖尿病对照组、丹红注射液干预组以及二甲双胍治疗组,每组12只,药物干预共持续8 w,在8 w后测定大鼠体重,其中正常对照组以及糖尿病对照组在实验过程中每日腹腔注射蒸馏水2 ml/kg,丹红注射液干预组每日腹腔注射丹红注射液2 ml/kg,二甲双胍治疗组用蒸馏水配制的(300 mg/kg)灌胃;大鼠麻醉后从腹主动脉采集血液标本检测空腹血糖(FPG)、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尿素氮(BUN)、血肌酐(SCr)水平;用代谢笼收集大鼠24 h尿量,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大鼠尿蛋白,采用HE染色观察肾组织的病理变化;实时定量PCR检测肾组织中TGF-β1和MMP-2 mRNA表达;免疫组化检测肾组织中TGF-β1和MMP-2的蛋白表达。结果实验至第8周末,三组造模组大鼠的体重均低于正常对照组,而造模组之间体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造模组大鼠的FPG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造模组大鼠的TC、TG、BUN、SCr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其中丹红注射液干预组及二甲双胍治疗组大鼠的TC、TG较糖尿病对照组明显降低(P<0.05);HE染色发现造模组大鼠的肾小球肥大增生,肾小囊的囊腔缩小,其中丹红注射液干预组和二甲双胍治疗组大鼠肾组织病变的程度较糖尿病对照组有改善;造模组大鼠24 h尿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但是造模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尿蛋白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其中丹红注射液干预组和二甲双胍治疗组大鼠较糖尿病对照组明显下降;造模组大鼠肾组织中TGF-β1 mRNA及蛋白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而丹红注射液干预组及二甲双胍治疗组中TGF-β1的表达量相对糖尿病对照组减少(P<0.05);造模组大鼠肾组织中的MMP-2 mRNA及蛋白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明显降低,而丹红注射液干预组及二甲双胍治疗组中MMP-2相对糖尿病对照组增加(P<0.05)。结论 DN的发生发展可能与TGF-β1的过度表达和MMP-2低表达有关,丹红注射液可以通过抑制TGF-β1和促进MMP-2的表达改善糖尿病大鼠肾功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厄贝沙坦(IBST)对糖尿病大鼠肾脏皮质葡萄糖转运蛋白-1(GluT-1)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表达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48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Con)组、糖尿病(DM)组与IBST治疗组,建立糖尿病肾病(DN)模型,分别检测肾皮质GluT-1 mRNA及TGF-β1 mRNA表达水平。结果与Con组相比,DM组大鼠肾组织GluT-1 mRNA表达及TGF-β1 mRNA表达均显著上调(P〈O.01)。厄贝沙坦干预后,IBST组肾组织GluT-1及TGF-β1 mRNA表达显著低于DM组(P〈0.01)。结论厄贝沙坦对DN有保护作用,这可能与厄贝沙坦显著降低肾组织GluT-1及TGF-β1 mRNA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9.
目的:①研究糖尿病肾病(DN)模型鼠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与C-myc的表达状况及C-myc基因在DN发病中的作用和意义;②研究冬虫夏草对TGF-β与C-myc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45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组,DN模型组D组,冬虫夏草干预组C组[冬虫夏草5·0g/(kg·d),灌胃]。第2、4、6周各组处死5只并收集标本,检测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血胆固醇、血三酰甘油、血TGF-β、血Col-Ⅳ及肾脏病理改变,应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TGF-β与C-myc基因的表达,并分析TGF-β与C-myc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C组24h尿蛋白定量低于D组(P<0·01),血肌酐、血胆固醇、血TGF-β、血Col-Ⅳ均低于D组(P<0·05),肾脏病变减轻,免疫组化显示D组TGF-β与C-myc基因的表达高于N组(P<0·05),C组TGF-β与C-myc基因的表达低于D组(P<0·05)。结论:冬虫夏草抑制肾组织TGF-β与C-myc基因表达,对早期DN可能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栾健  王艳  马瑞霞 《山东医药》2010,50(17):28-29
目的探讨缬沙坦对2型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组织骨形态发生蛋白-7(BMP-7)表达的影响。方法将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DN模型组和缬沙坦治疗组。高脂高糖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建立DN模型。缬沙坦治疗12周后,检测大鼠血糖(BG)、血肌酐(sCr)、肾质量(KW)、肾肥大指数(KW/BW)、TC、TG和24 h尿白蛋白(UAL)。用光镜观察肾组织病理学变化。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及实时定量PCR检测BMP-7、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含量。结果糖尿病大鼠24 h UAL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DN模型组高于缬沙坦治疗组(P〈0.01)。缬沙坦明显改善肾小球硬化及肾间质纤维化(P〈0.05);与对照组比较,DN模型组肾组织TGF-β1 mRNA表达上调(P〈0.01),BMP-7 mRNA表达显著下调(P〈0.01),缬沙坦可显著抑制肾组织TGF-β1过度表达(P〈0.01),部分上调BMP-7的表达(P〈0.01)。结论缬沙坦可减少蛋白尿及细胞外基质,改善肾脏病理,其机制可能与其下调TGF-β1及恢复BMP-7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球型脂联素(gAd)对2型糖尿病大鼠肾脏病变的保护作用,分析其是否通过转化生长因子β_1(TGF-β_1)/Smads通路起作用。方法 60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NC组,n=18)、造模组(n=42),成功建立2型糖尿病肾脏病变模型的36只大鼠再随机分为2型糖尿病组(DM组,n=18)、gAd干预组(AD组,n=18)。分别于观察4周、8周、12周时测各组大鼠空腹血糖(FBG)、24 h尿白蛋白、尿肌酐和肾重/体重,观察肾脏病理改变,测TGF-β_1、Smad3、Smad7的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在各时间段,DM组较NC组FBG、24 h尿白蛋白、尿肌酐、肾重/体重及TGF-β_1、Smad3表达升高,Smad7表达降低(P 0.05);AD组较DM组FBG、24 h尿白蛋白、尿肌酐、肾重/体重及TGF-β_1、Smad3表达降低,Smad7表达升高(P 0.05)。结论 gAd可通过降低TGF-β_1、Smad3表达,同时上调Smad7表达,延缓2型糖尿病肾病肾纤维化的进展。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姜黄素对5/6肾切除大鼠肾脏损害的保护作用及相关机制。方法将36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5/6肾切除组和姜黄素治疗组,每组12只。10 w后检测各组大鼠24 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SCr)及尿素氮(BUN)的水平;光镜观察各组大鼠肾组织病理改变,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鞘氨醇激酶(SPHK)1和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的表达。ELISA检测各组大鼠血清中TGF-β1的分泌水平。结果姜黄素治疗组大鼠24 h尿蛋白定量、SCr和BUN水平明显低于5/6肾切除组(P0.05)。免疫组化检测可见5/6肾切除组大鼠SPHK1和TGF-β1表达明显增加(P0.05),姜黄素治疗组上述指标的表达均受到明显抑制(P0.05)。姜黄素治疗组大鼠血清TGF-β1的分泌水平明显低于5/6肾切除组,但仍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姜黄素能减轻5/6肾切除大鼠肾脏病理改变,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抑制TGF-β1的表达和分泌,进而影响SPHK1的表达而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 通过Exendin-4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进行干预治疗,观察其对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1 (TGF-β1)mRNA和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用高糖高脂饲料结合小剂量的链尿佐菌素建立糖尿病肾病模型,随机分为糖尿病肾病模型组、Exendin-4低剂量治疗组[4 μg/(kg·d)]和Exendin-4高剂量治疗组[20 μg/(kg·d)],治疗6周后测定各组大鼠24 h蛋白尿、血糖、血脂,HE染色光镜下观察肾组织的病理变化,用免疫组化法及RT-PCR两种方法检测TGF-β1的表达.结果 与糖尿病肾病模型组相比,Exendin-4治疗组的血糖、血脂、24 h尿蛋白定量均下降(P<0.05),高剂量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与糖尿病肾病模型组相比,Exendin-4治疗组大鼠肾组织的TGF-β1表达明显下降(P<0.05),高剂量治疗组大鼠肾组织的TGF-β1表达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 Exendin-4对糖尿病肾病大鼠具有一定的肾脏保护作用,且有剂量依赖性,其机制可能与降低TGF-β1mRNA和蛋白的表达进而抑制细胞外基质的堆积有关.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冬虫夏草制剂对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的糖尿病肾病(DN)模型大鼠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表达的影响,探讨冬虫夏草制剂抗肾纤维化的作用机制.方法45只Wistar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DN模型组、冬虫夏草组.虫草组予人工冬虫夏草粉5.0g/(kg·d)进行干预.第2、4、6周处死大鼠(每组5只).检测24h尿蛋白定量、血肌酐(SCr)水平和肾组织病理变化;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肾组织CTGF、Ⅳ胶原(ColⅣ)的表达;用RT-PCR法检测肾组织TGF-β1、CTGF、ColⅣmRNA的表达.结果DN模型组尿蛋白排泄明显增加(P<0.01),SCr水平上升(P<0.05)同时肾组织内细胞基质增多,TGF-β1、ColⅣ和CTGF出现高表达.冬虫夏草制剂干预,与DN模型组比较,虫草干预组尿蛋白排泄明显减少,SCr水平降低,肾组织病理改变减轻,并且肾组织中TGF-β1、CTGF、ColⅣ表达均有下调(P<0.05或P<0.01).结论冬虫夏草制剂对DN具有一定肾保护作用及抗肾小球纤维化的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是通过使TGF-β1、CTGF的表达下调而实现的.  相似文献   

15.
漏芦对慢性肾功能不全大鼠保护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漏芦对慢性肾功能不全大鼠肾功能及肾组织TGF-β1和CTGF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改良肾脏5/6切除术建立大鼠慢性肾功能不全模型,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非治疗组(NT组)和漏芦治疗组(RR组).RR组每天予以漏芦(15 g/kg)灌胃.治疗4 w后,检测各组大鼠的24 h尿蛋白定量、血尿素氮、血肌酐及肾硬化指数,通过免疫组化及蛋白印迹观察肾组织TGF-β1和CTGF的表达.结果 NT组大鼠的24 h尿蛋白定量、血尿素氮、血肌酐及肾脏硬化指数较C组明显增加(P<0.01),而RR组大鼠24 h尿蛋白定量、血尿素氮、血肌酐及肾脏硬化指数较NT组减少(P<0.05).NT组大鼠肾组织TGF-β1、CTGF表达较C组明显增加(P<0.01),RR组肾组织TGF-β1、CTGF表达较NT组减弱(P<0.05).结论 漏芦可降低慢性肾功能不全大鼠24 h尿蛋白、血尿素氮、肌酐水平,减轻肾组织硬化,抑制肾组织TGF-β1和CTGF表达.漏芦对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保护机制可能与降低肾脏TGF-β1和CTGF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6.
鹿茸方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转化生长因子β1基因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 观察鹿茸方对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皮质转化生长因子-β1(TGF- β1)基因表达的影响,在基因水平探讨鹿茸方疗效的分子机制.方法 应用雄性Wistar大鼠腹腔注射链脲霉素诱导糖尿病肾病动物模型,造模成功后分为模型组、鹿茸方小剂量治疗组、鹿茸方中剂量治疗组、水飞蓟宾治疗组及正常对照组.干预治疗8周后,测定各组大鼠24 h尿微量白蛋白排泄量(UAER)、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各组大鼠肾皮质TGF-β1;用RT-PCR法测定各组大鼠TGF-β1 mRNA的表达.结果 模型组大鼠UAER、肾皮质TGF- β1 mRNA及蛋白表达显著增高,均较正常大鼠显著上调(P<0.05);鹿茸方中、小剂量组显著降低模型UAER、肾皮质TGF- β1含量,显著下调肾皮质TGF- β1 mRNA的表达(P<0.05).结论 鹿茸方及对照药物水飞蓟宾均对糖尿病肾病有一定治疗作用,其作用机制与下调肾皮质TGF-β1mRN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17.
缺氧诱导因子-1在糖尿病肾病大鼠肾脏的表达水平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吡格列酮干预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脏缺氧诱导因子-1( HIF-1)表达水平的影响及对过氧化物酶增殖体激活受体γ(PPARγ)表达的影响.方法 单次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诱导糖尿病大鼠模型,将糖尿病大鼠随机分为DN组(20只)和吡格列酮组(P组,20只),以正常大鼠(C组,20只)作对照.干预8w后,观察各组大鼠尿蛋白、血糖、血脂、血尿素氮(BUN)、血肌酐(SCr)变化;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分析肾脏HIF-1、PPARγ mRNA的表达.结果 (1)DN组大鼠尿蛋白、肾脏HIF-1蛋白及mRNA水平均较正常大鼠明显升高,PPARγ表达下调;而P组大鼠上述指标呈现相反的改变,24h尿蛋白定量分别与HIF-1蛋白、mRNA水平呈显著正相关.(2)DN组大鼠血糖、血脂均显著高于正常大鼠,吡格列酮治疗后上述指标无明显变化.结论 吡格列酮可能通过PPAR途径下调DN大鼠肾脏HIF-1表达,从而发挥其肾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8.
目的观察益气养阴化浊通络方对糖尿病肾病(DN)大鼠转化生长因子(TGF)-β1/Smads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其对DN的作用机制及治疗效果。方法选择50只健康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正常组10只,造模组40只。造模组大鼠接受单侧肾切除手术2 w后,给予高糖高脂饮食4 w,再加用小剂量链脲佐菌素(30 mg/kg)腹腔注射,造模组在DN模型成模后,随机分为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中药组给予益气养阴化浊通络方煎剂,西药组给予贝那普利,治疗8 w后处死大鼠。测定血糖、24 h尿蛋白定量、血尿素氮及肌酐的变化,同时检测肾组织TGF-β1、p-Smad2/3、Smad7蛋白的表达。结果与模型组相比,中药组血糖、24 h尿蛋白量、血尿素氮及肌酐均显著降低(P0.01),TGF-β1、p-Smad2/3蛋白表达下调,Smad7蛋白表达增强(P0.05,P0.01)。结论在DN大鼠模型中,益气养阴化浊通络方能够改善肾功能,保护肾组织,调节TGF-β1/Smad信号通路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9.
黄葵对慢性肾功能不全大鼠保护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黄葵对慢性肾功能不全大鼠肾功能及肾组织转化生长因子(TGF)-β1和smad7表达的影响.方法 采用腺嘌呤法建立大鼠慢性肾功能不全模型,随机分为正常组、非治疗组和治疗组,治疗组予以黄葵(2 g/kg)每日1次灌胃.治疗4 w后,检测各组大鼠的24 h尿蛋白定量、血尿素氮、血肌酐及肾小球硬化指数,通过免疫组化及蛋白印迹观察肾组织TGF-β1和smad7的表达. 结果 非治疗组大鼠的24 h尿蛋白定量、血尿素氮、血肌酐较正常组明显增加(P<0.01),而治疗组大鼠24 h尿蛋白定量、血尿素氮、血肌酐较非治疗组减少(P<0.05).非治疗组大鼠肾组织TGF-β1、smad7表达较正常组明显增加(P<0.01),治疗组肾组织TGF-β1、smad7表达较非治疗组减弱(P<0.05).结论 黄葵胶囊可降低慢性肾功能不全大鼠24 h尿蛋白、血尿素氮、肌酐水平,抑制肾组织TGF-β1和smad7表达.黄葵胶囊对慢性肾功能不全的保护机制可能与降低肾脏TGF-β1和smad7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银杏达莫注射液对2型糖尿病(T2DM)肝病大鼠肝脏GLP-1基因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实验大鼠80只,以高热量饲料加小剂量链脲佐菌素建立T2DM肝病大鼠模型,随机分为糖尿病组和治疗组各20只,并取20只大鼠为正常组,然后通过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来观察其对血糖、血脂、肝功及肝组织病理变化等指标的影响;RT-PCR检测GLP-1基因mRNA表达。结果糖尿病组及治疗组大鼠血糖、血脂、肝功水平均高于正常组(均P<0.01),治疗组大鼠血糖、血脂、肝功水平低于糖尿病组(P<0.01)。结论银杏达莫注射能够降低T2DM大鼠肝脏GLP-1基因mRNA的表达和降低大鼠血液GLP-1蛋白分泌,对T2DM大鼠肝脏具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