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血压是一种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不仅发病率高,而且可引起严重的心、脑、肾并发症。长期有效控制血压在目标水平,减少脑出血或肾、心功能丧失发生率,减轻靶器损害,降低高血压的其它的并发症的发生率和死亡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是治疗高血压的主要目的。药物治疗是高血压主要的治疗方法,大多数的高血压病人需要长期服药治疗,而相当多的病人需终身服药,所以指导高血压病人合理用药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赵全国  孙玲 《职业与健康》2003,19(11):165-166
高血压是一种常见的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的临床综合征,其发病率高,且可引起严重的心脑肾等并发症,危害较大。治疗目的主要是降低血压防止和减少并发症所致的病死率和病残率。治疗原则一般需要长期甚至终身治疗,因此,高血压患者在没有严重并发症的情况下,多数是在社区居家中治疗和康复,患者面临着对高血压病知识的不完全了解,适应现状,居家用药,控制情绪和调整不良生活方式、习惯等诸多问题,因此,在社区内实施健康教育,提高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质量非常重要。1 对象与方法  相似文献   

3.
高血压的饮食及非药物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血压治疗目的不仅在于降低血压本身,还在于全面降低心脑肾等脏器的并发症。高血压发病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治疗分为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非药物治疗是新发高血压患者行之有效的方法,不仅有助于控制血压,且具有良好的卫生经济学价值,其内容包括改善生活方式、消除不利于心理和身心健康的行为和习惯,达到减少高血压及其并发症的危险的目的,具体措施有如下几方面。  相似文献   

4.
我国已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及饮食结构的不断改善,老年高血压病日渐增多,随之又引发了严重的心脑肾病变,严重影响了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危害老年人的身体健康。控制老年人高血压病上升的问题,引起了国内外医学卫生行业的高度重视。在2003年6月欧洲高血压“指南”中认为根据现有的证据,建议所有高血压患者的血压应严格控制在140/90mmHg以下,也就是说老年高血压患者也和正常人一样,血压应控制在140/90mmHg以下。根据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波动大、脉压增大、并发症多、伴有多种疾病、易于发生药物副反应等特点,在诊治老年高血压病方面,要从改善生活习惯,调整饮食结构等非药物治疗入手,药物治疗应采取阶梯用药法,从小剂量开始,不突然撤换药物,不间断用药及个体化治疗相结合的治疗原则。  相似文献   

5.
目的了解高血压患者遵医用药情况以及与高血压并发症的相互关系。方法通过对本市某社区130例患高血压病3年以上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来了解患者遵医服药情况,以及对高血压病的认识、血压拉制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大部分患者(87.7%)能做到定期或不定期测量血压,能按医,口服药者仅为55.4%,有44.6%的患者随意服药或不服药。大部分患者知道高血压患者需长期坚持服药,但仅有约1/3的患者知道如何预防降压药的副作用。90%以上患者所获得的高血压相关知识来源于医护人员的指导、媒体及病友。有56.9%的高血压患者通过服药使血压降至正常。3年中发生心脑肾并发症者,血压拉制不满意者发生的比例为血压拉制正常者的1倍.结论拉制血压可以降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对高血压危害性的认识,加强对高血压的干预与治疗,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点工作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了解高血压患者遵医用药情况以及与高血压并发症的相互关系。方法通过对本市某社区130例患高血压病3年以上患者进行问卷调查来了解患者遵医服药情况,以及对高血压病的认识、血压控制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大部分患者(87.7%)能做到定期或不定期测量血压,能按医嘱服药者仅为55.4%,有44.6%的患者随意服药或不服药。大部分患者知道高血压患者需长期坚持服药,但仅有约1/3的患者知道如何预防降压药的副作用。90%以上患者所获得的高血压相关知识来源于医护人员的指导、媒体及病友。有56.9%的高血压患者通过服药使血压降至正常。3年中发生心脑肾并发症者,血压控制不满意者发生的比例为血压控制正常者的1倍。结论控制血压可以降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对高血压危害性的认识,加强对高血压的干预与治疗,是社区卫生服务的重点工作之一。  相似文献   

7.
有效降压是高血压患者获益的基石,降压达标是高血压治疗的核心,降压治疗的目的不仅仅是降低血压水平,其最终的目的是有效降低心脑肾等靶器官损害的危险性,进而减少心血管终点事件的发生,笔者应用健康信念模式指导社区中老年高血压病的干预,提高了患者治疗依从性和疗效,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8.
高血压病是中老年的常见病、多发病,大量国内外文献和临床实践证明,高血压是心、脑、肾、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长期高血压可严重损害心、脑、肾等主要器官,是造成中老年人病残或病死的主要因素。因此对高血压患者科学、合理选用药物,有效的控制血压、减少血压的波动性,保护心、脑、肾等重要器官免受损害有着重要的意义。1降压药物的种类目前治疗高血压病的药物主要有6大类,即利尿剂、β-受体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CCB)、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ATI)拮抗剂及α-受体阻滞剂。另外,我国也使用一些复方制剂和中…  相似文献   

9.
原发性高血压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长期高血压会引起心、脑和肾等脏器严重并发症,是冠心病、脑卒中发生的最重要的危险因素。健康教育是指导患者掌握有关疾病防治知识,提高自我保健和自我护理能力的非药物治疗手段。近年来,我们对原发性高血雎住院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评估健康教育对原发性高血压件院患者生存质量及血压的影响,为高血压病的临床护理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
李珊 《医药与保健》2005,13(8):29-29
高血压病是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但如果掉以轻心任其发展可损害心脑肾等重要脏器而引起冠心病、卒中以及肾功能损害。此时再治已晚矣!高血压的治疗包括非药物治疗与药物治疗。  相似文献   

11.
南相 《药物与人》2002,15(3):8-8
高血压病的治疗,一般而言,是控制而不是根治。高血压病的治疗原则一是要将血压控制到一个适当的水平,消除因高血压引起的种种不适感,保证生活质量。二是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或延缓高血压对脑、心。肾等脏器的损害,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2.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可引起血脑肾等靶器官严重的并发症。笔者应用伲福达和卡托普利联合治疗高血压患者50例,血压控制理想,症状缓解显著,心脑肾并发症明显减少,药物不良反应轻微,易被患者接受,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符合1999年WHO及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试行本)标准:血压≥18.7/12kPa,在门诊选择50例高血压病人。男性35例,女性15例,年龄40岁~70岁,病程0~12年。  相似文献   

13.
李晓琳 《健康大视野》2005,13(10):106-106
高血压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也是困扰人民健康的主要疾病,不仅患病率高且可引起严重的心脑肾并发症,是脑卒中冠心病的主要危险因素。开展对高血压病人的健康教育是现代护理的一项重要内容。我院于1999年8月通过采取不同形式的健康教育,使病人对高血压疾病的认识控制加强,对健康的自我认识提高,从而提高高血压病的治疗效果,预防避免了并发症的发生。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低血压咋办?     
正所谓低血压,一般指血压低于90/60毫米汞柱。但对于高血压患者、特别是已经发生心脑肾并发症的患者而言,血压尚未低至这一水平即可出现血压过低的相关临床症状。高血压有害,血压过低同样会对身体产生不利影响。低血压最常见于生长发育过程中的青少年、体质虚弱者以及老年人,其危害性以及处理原则因人而异。接受药物治疗的高血压患者高血压患者在接受降压药物治疗过程中出现血压过低或怀疑低血压症状(头晕、头痛、眼前  相似文献   

15.
张贺丽 《现代保健》2009,(15):109-110
目的探讨老年高血压病的易发因素。方法选择102例易发高血压和120例非易发高血压患者对相关原因进行分析。结果患者药物治疗依从性差,缺乏健康的生活方式,对高血压病及其危害认识不够,未按时复诊,在家中未监测血压等是老年高血压易发因素。结论提高药物治疗依从性,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正>高血压治疗的主要方式有非药物治疗和药物治疗,此外还有手术、介入等其他治疗方式。诚然,药物治疗是高血压患者最主要的治疗手段。通过药物治疗,把血压控制在理想的水平,以利于减少高血压并发症,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但是,仅仅控制血压仍然不够,还必须改善症状,提高生活质量,这样才能减少患者的痛苦,使生活变得更有意义,更加充实。要真正做到血压控制与生活质量提高处于同步状态,高血压患者必须一方面坚持服药,  相似文献   

17.
非药物疗法,对轻度原发性高血压常能奏效,但对某些病人,特别是血压较高者,常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因此,必须加用药物治疗。然而,两种疗法均必须长期坚持,才能使血压稳定在接近正常水平上,达到降低并发症和病死率的目的。现就此问题和解决的方法加以讨论。坚持长期降压药物治疗的重要意义:实验和临床实践证明高血压患者心血管、脑、肾并发症和病死率明显升高;并且血压越高,持续时间越长,对心脏收缩和舒  相似文献   

18.
高血压病是一种以体循环动脉压增高为主要特点的临床综合症,是心血管系统的常见病、多发病。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高血压属慢性疾病,多数病人需长期甚至终生服药。治疗方法主要包括药物治疗和非药物治疗两种,药物治疗尽管能产生持续可靠的降压作用、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但长期服药会产生副作用,而非药物治疗,尤其是在心理和饮食两方面对患者进行正确的护理,是预防和治疗高血压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9.
原发性高血压病是一种以血压升高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可导致高血压脑病、高血压心脏病、高血压肾病等多种并发症,患者应根据自己的病情合理用药,以减缓病程进展,降低心、脑、肾等脏器损害的发生率。  早期、症状轻、血压稍高且波动不大的病人,以采用非药物治疗为主,包括调整饮食结构和改变不良生活习惯,如减少盐的摄入、戒酒、限盐、适当增加体力活动、控制体重等;注意工作与休息的合理安排,避免持续性精神紧张及过度情绪激动等。高血压患者还应定期观察血压变化,若舒张压持续超过12.70千帕(95毫米汞柱),头晕、头痛、乏力、失眠…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社区高血压患者的护理及护理干预在高血压临床治疗中的价值。方法对高血压患者在心理护理、生活方式及药物治疗等方面进行干预。结果社区高血压患者发病率降低,有效控制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结论提高社区高血压患者相关知识的知晓率,改善其不良的生活行为方式,积极配合药物治疗,可以降低心脑肾等重要器官并发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