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岚 《健康博览》2012,(6):18-19
著名音乐人高晓松因醉驾肇事获刑,让公众更清楚了酒后驾车、疲劳驾驶是引起车祸的重要原因,但诱发车祸的另一隐患——"药驾"却往往被人们所忽略.那么"药驾"的危害有哪些?吃过哪些药后不能开车? 所谓"药驾",是指开车人服用了某些药物后驾车出行.国外一份有关致命性交通事故中用药情况的调查表明,在用药后驾车的人群中,服用抗抑郁药物和镇静剂后驾车造成的事故率高达97%,而饮酒后驾车的事故率是87%.  相似文献   

2.
据有关资料表明,药后驾车已成为引发交通事故的主要因素之一。那么.哪些药开车前不宜服用?凡是服用后会对精神产生抑制作用的药物.对于经常开车的人来说,都要格外注意。而且,随着剂量增大,服药后所导致不良反应会更严重。  相似文献   

3.
“酒后不能开车”,众所周知,但服用某些药物后开车,也易导致车祸,造成交通事故,却鲜为人知。最近,据有关专家发现,服用抗组织胺、镇静剂、抗胆碱类药的人开车,发生交通事故的机会比一般人高五倍。为什么?因为服用或注射某些药物后,能令人嗜睡、精力分散、反应迟钝、视力和判断力模糊。易导致车祸的常见药物有: 一、镇静、催眠类药和抗组织胺、抗感冒类药:如氯丙嗪、安定、眠而通、利眠宁、苯巴比  相似文献   

4.
酒后驾车很危险,这一点绝大多数人都非常明白。但是,服用一些药物后驾车也很危险,可能很多人并不清楚。一些感冒药、抗过敏药物、镇静类药物中含有扑尔敏或苯海拉明等成分,药物生效后,服用者会出现困倦、嗜睡等现象,正在从事驾驶、高空作业和精密仪器操作的人员,很容易发生事故。  相似文献   

5.
车祸制造者     
大家都知道,酒后开车、疲劳驾驶是引起车祸的重要原因.而发生交通事故的另一隐患——药物,却往往被人们所忽略。  相似文献   

6.
正著名音乐人高晓松因醉驾肇事获刑,让公众更清楚了酒后驾车、疲劳驾驶是引起车祸的重要原因,但诱发车祸的另一隐患——"药驾"却往往被人们所忽略。那么"药驾"的危害有哪些?我们又该如何规避?所谓"药驾",是指开车人服用了某些药物后驾车出行。有关资料表明,在用药后驾车的人群中,服用抗抑郁药物和镇静剂后驾车造成的事故率高达97%,可见"药驾"很危险。  相似文献   

7.
酒后驾车容易发生车祸,严禁酒后驾车众所周知。然而服某些感冒药后更易发生车祸却鲜为人知。因服感冒药后驾车而发生车祸屡有发生,不可掉以轻心! 有关研究指出,多数感冒药的成分含有抗组织胺药物,这类药物的副作用就是催眠作用。有时其中抑制作用较酒精强好几倍,所以服感冒药后开车较酒后开车更危险。许多人服含有抗组织胺药物的感冒药后,会出现头晕、思睡、疲惫无力、反应迟钝、判断力差等症状,因  相似文献   

8.
正醉驾入刑以来",酒后不开车,开车不喝酒"已成为大众的共识,酒驾交通违法行为明显下降。酒驾带给道路交通安全的潜在危险和引发的巨大危害已是人人皆知、家喻户晓。但是除了酒驾,了解另一危险驾驶行为的人却为数不多,那就是药驾。所谓药驾,就是指驾驶人员服用了某些可能导致驾驶失控的药物后驾车出行。由于这些药物中含有影响中枢神经的成分,人们在服药后会产生嗜睡、头晕、幻视、反应迟钝、烦躁不安等不良反应,这些因素将  相似文献   

9.
司机 一是严格遵守交通法规,不开违章车;二是严禁酒后驾车;三是保证充足的睡眠,开车注意力要集中;四是身体状况差,患感冒等病症时或服用镇静药物后不要开车。另外司机驾车过程中应尽量避开凹凸不平的路面,遇沟坎时应减速通过,突然的剧烈颠簸会导致车内乘员脊柱压缩性骨折。  相似文献   

10.
所谓“药驾”,就是指开车人服用了某些药物后驾车出行。由于这些药物常用易得,服用之后可能产生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因而很容易酿成后患。  相似文献   

11.
孙海明  赵敏 《大众医学》2009,(11):53-53
据统计调查,每年由于酒后驾车引发的交通事故有数十万起,酒后开车的驾驶员卷入致命车祸的风险比未受酒精影响的驾驶员高17倍。那么,为什么明知危险,还偏要以身赴险呢?  相似文献   

12.
驾驶员酒后不能驾车人人皆知,但驾驶员吸烟影响安全行车不一定人人都知道。最近美国马萨诸塞洲有人调查发现司机吸烟易发生交通事故和违反交通规则。他们的统计是,在一年中一次或一次以上的交通事故发生相对危险性与不吸烟者之比为1.41:1,发生交通事故比不吸烟者多50%,研究者认为吸烟能提高大脑兴奋度,有提神解乏、促进心理活动等作用,在香烟的作用下,司机更易冒险开车,造成车祸的可能性增加。当今,有关驾驶员吸烟影响安全开车的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对于酒后驾车的危害,人们已经非常清楚,服药后驾车有时同样也会威胁生命,但却并未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据相关资料显示,因服药引起的交通事故曾让世界各国政府都头痛不已,而这类事故在各国交通事故中所占比例也高达10%-20%左右。为此,法国的医药卫生局日前规定,药盒上必须说明服药会带来的危险,尤其要用明显标志提醒驾车人注意服药后可能带来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14.
陈大夫:我因为患慢性荨麻疹,每天都需要服用一片敏迪,但是听说敏迪和息斯敏、开瑞坦、西可韦等都属于第二代抗过敏药物。有心脏毒性,长期服用会导致心脏病,而第三代抗过敏药物则比较安全,是这样吗?哪些药属于第三代抗过敏药,效果好吗?  相似文献   

15.
回家过节,探亲访友,在这欢快的节日气氛中,忙得更为欢快的便是各种交通工具了。为了喜气洋洋的节日,为了大家的安全和健康,我们特向司机朋友提个醒……治感冒药速效感冒胶囊、感冒通、感冒清等,此类药大都含有抗组织胺药物,有镇静作用。服药后,会诱发患者的睡意,影响驾驶安全。治胃病药胃复安是治疗胃病的常用药物,有的人服用此药后,容易出现急性肌张力障碍,并呈阵发性发作。若在驾车途中发作,会产生严重后果,为此,驾驶员应慎用。抗过敏药苯海拉明、异丙嗪、扑尔敏等抗组织胺药,对中枢神经系统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服用此类药…  相似文献   

16.
《健康向导》2013,(5):64-64
问:报纸上常说经常服用抗生素类药物会产生抗药性,那么,抗过敏的药物也会产生抗药性吗?答:近几年来,患过敏性疾病者数量急剧增加,因过敏出现鼻炎、哮喘、皮肤变态反应时,抗过敏药常是人们的"救命稻草",它们也是非处方药,随处药店可以买到.但抗过敏药也有明显副作用,很多人吃扑尔敏一段时间后觉得药效变差了,因此一定要了解抗过敏药,不可随意服用.不同种类的抗过敏药都有其自身的作用机制和抗过敏特性,各种药物在治疗过敏性疾病方面侧重点不一样.例如,寒冷性荨麻疹用赛庚啶效果好;治疗急性荨麻疹,应选择起效时间快的抗过敏药;治疗慢性过敏性疾病,因需治疗时间相对较长,应选用一些无嗜睡作用、其他副作用也相对较小的药物,比如氯雷他定;而对于慢性、顽固性或病情较重的急性过敏性疾病,同时使用两种或几种抗过敏药,即联合用药,可以增强治疗效果.其实,任何一种抗过敏药都存在耐药性.  相似文献   

17.
博心 《家庭健康》2010,(12):49-49
近几年来。过敏患者因服用抗过敏药致敏甚至猝死的报道时有所闻。对此。有不少患者发病后担心“抗过敏药不良反应”不敢用药。  相似文献   

18.
正因过敏出现鼻炎、哮喘、皮肤变态反应时,抗过敏药常常是人们的"救命稻草",抗过敏药都存在耐药性,患者长时间用同一种抗过敏药,会容易出现药效下降、不能起到抗过敏作用的现象。医生指出,服用抗过敏药时,不宜长期使用同一种药物。如果一开始的过敏症状比较严重,可以考虑同时使用两种抗过敏药,这样既能增强治疗效果,又  相似文献   

19.
饮酒与道路交通事故相关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近年来饮酒与交通事故有关的文献进行综述,显示:饮酒后,由于酒精对人的信息接受和感知能力、反应和操作能力及自我控制和定向能力的严重损害而对人的驾驶能力有严重影响,疲劳、人格、药物、年龄、职业等因素也影响到酒精与交通事故的关系,血液酒精浓度与交通事故的发生呈正相关,驾驶员酒后驾车是造成交通事故的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20.
统计调查,每年由于酒后驾车引发的交通事故有数十万起。酒后驾车的致命车祸风险,比未受酒精影响的驾驶员高17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