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韩国伟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3,4(1):6-7
中医按摩疗法的传统名称是“按摩”,“按摩”一词首见于《黄帝内径》,至今在我国很多地区还沿用这一名称。目前我国政府以“推拿”正式命名这门手法医学学科。而据文献记载在先秦时期,我国已经出现按摩疗法,并有多种称谓。1“拊”法殷商文字因刻在龟甲兽骨上而得以传世,通称甲骨文,甲骨文中的推拿按摩医学内容,要比针灸、药物和酒类治病的记载更为详细而确切,给我们留下了完整的推拿卜辞。甲骨卜辞中多次出现一个象形文字“拊”,本义是一个人用手在另一个人腹部或身上抚摩,这个意义后来成为“拊”。《说文解字》说:“拊,也。”… 相似文献
2.
夏秀荣 《河南中医学院学报》2014,(12):1855-1856
瑜伽与导引是印度和中国两大东方文明古国两朵不朽的奇葩,始源相通,但文化、社会、环境、信仰等诸多的差异,导致瑜伽与导引在先秦时期有诸多的不同,包括:产生伊始的关注视角,成长历程及发展方向,修行锻炼的具体表现形式以及对精神意念的体现上,而相似处只有对“气”的重视。 相似文献
3.
论先秦时期医学心理学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我国古代的医学及文化遗产中,充满了丰富的医学心理学思想.根据这些论述发生的时间来看,我国应是世界上医学心理学起源最早的国家之一.先秦时期,对心理因素致病等就有了较为客观、系统的认识和论述,心理治疗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这些论述与现代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是基本吻合的.这些理论,都是祖先长期实践的精华,虽然时过2000多年,但它对今日的临床实践及科学研究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张波 《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05,6(2):10-11
“天人合一”观是中国古代哲学的基本命题,先秦时期的“天人合一”观以人与宇宙共体为特征,人与自然界和谐统一为准则,中医学汲取《周易》人与宇宙共体整体思想观念,提出了“人与天地相参”的整体观念;儒家“天人合一”体现在中庸思想上的“和”的概念,使中医学运用阴阳五行学说构建了人体五脏六腑四肢九窍和谐统一的理论体系;道家“天人合一”观中人与“道”为一的认识,使中医学进一步在生理、病理、养生诸方面确立了顺应自然的观念。 相似文献
5.
详细分析了先秦时期与医学密切相关的各种文献、传说及出土考证等,认为复方产生于战国早期至中期,探讨了促进复方产生的各种原因以及复方产生对中医治疗学的影响,认为时至战国末期,复方水平仍然不高,结构比较简单,还没有能够取代单味药物占据临床治疗的主体,《五十二病方》代表了先秦时期方剂发展的最高水平与成就。 相似文献
6.
详细分析了先秦时期与医学密切相关的各种文献、传说及出土考证等,认为复方产生于战国早期至中期,探讨了促进复方产生的各种原因以及复方产生对中医治疗学的影响,认为时至战国末期,复方水平仍然不高,结构比较简单,还没有能够取代单味药物占据临床治疗的主体,《五十二病方》代表了先秦时期方剂发展的最高水平与成就。 相似文献
7.
Zhu J 《Zhonghua yi shi za zhi (Beijing, China : 1980)》2001,31(2):69-74
传说时代神农尝百草发现药物,如浆单味药视为单方,那么方剂的出现就很早了。而有明确的文献记载,至迟应在春秋末战略初,剂国“献方”之俗就可说明。以《五十二病方》为主的马五堆医方方,记载了当时方剂按疾病分类、方剂组成、制剂、煎服法、禁忌以及方剂所反映的治法、复方配伍、辩证论治等内容,可以代表战国时期我国方剂学的最初水平。中医理论经典《内经》从具体方剂命名、组成,到方剂配伍原则、临床运用规律,尤其是治法和组方理论,均对中医方剂学的发展起到很大作用。 相似文献
8.
《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较为系统和完整的医学典籍,形成一些重要的认知原则.由于受到文化轴心期的先秦“和”文化的影响,《黄帝内经》成为中医“和”思想的源头,其中“天人合一”“阴阳和合”“医患和合”等诊疗思想,为后世“和”法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 相似文献
9.
文章简要介绍了先秦至秦汉时期收录与记载阵痛性中药的主要文献及其所载药物的名称,探讨了有关文献体现的学术思想及其对后代中药学发展所起的作用,目的在为临床应用挖掘与探索更多更好的镇痛性中药。同时,对镇痛性中药的不同用法进行研究,为临床上老药新用探索更多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李瑶 《Zhonghua yi shi za zhi (Beijing, China : 1980)》2009,39(2):120-123
人类的美容措施出现甚早,远在旧石器时代晚期,已有相关饰品出现。至商周时期,已有涂粉、施朱等化妆美容。至春秋战国时期,由于爱美意识增强,社会重视美容之风兴盛,人们开始探讨美的真谛,再加之中医药学的发展,促使了美容与中医药的融合。《山海经》、马王堆帛书等早期文献的记载,反映了先秦时期的中医美容概况。 相似文献
11.
目的 分析超导可视人流后及月经间期植入O型IUD (intrauterine device,IUD)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超导可视人流后及月经间期植入O型IUD的已婚育龄妇女147例,分为观察组(74例)和对照组(73例),观察组与超导可视人流后即时放置,对照组于人流后月经间期放置,对各组进行植入后不良反应、女性性生活质量及痛经评估.结果 观察组发生带器妊娠、环器脱落、月经异常、出血分别为1、2、3、2例,与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性生活质量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痛经评分较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超导可视人流后植入O型IUD与月经间期放置均安全可靠,早期放置对于落实避孕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方证是现在研究热点,文章试着从先秦两汉时期古书记载的"方"、"证"字入手,通过训诂考证来探讨当时人们对"方"与"证"的认识。通过研究发现":方"在古代社会中,涵义丰富,使用频繁,其在医学领域中的最初涵义并不是单指方剂,治疗方法或手段";证"是"证""证"的简体字,在当时医学领域中主要是"证据、验证"之义。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伏九贴敷”治疗儿童反复咳喘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将200例反复咳喘患几分成观察组(贴敷组)和对照组(非贴敷组)各100例。观察组给予伏九贴敷治疗,2年为1个疗程。结果:“伏九贴敷”在平喘及消除肺部哮鸣音等方面,显效84例,有效1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7%,两组有显著性意义。结论:“伏九贴敷”用于治疗咳喘疗效确切,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4.
目的:测定辽宁省8个产地不同生长期的五味子果实中5种木脂素类指标成分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对五味子果实木脂素类指标成分含量进行测定。结果:不同生长期,各指标及指标总含量的最高值分别为:五味子醇甲(7.4785±0.4443)mg/g、五味子醇乙(2.7325±0.4542)mg/g、五味子酯甲(0.4397±0.1193)mg/g、五味子甲素(1.9215±0.3762)mg/g、五味子乙素(4.5677±0.6253)mg/g、指标总含量(17.0527±1.0826)mg/g。结论:就样品所得实验结果表明,除五味子酯甲外,其它4种指标成分及5种指标总含量在半成熟期时含量达到最大值。 相似文献
15.
秦汉时期,医家的脏腑辨证学说与易学都是在不断吸收先秦以来的阴阳五行学说的基础上孕育形成的。汉代易学将《周易》与阴阳五行说合为一体,建构了天人合一的宇宙时空模式。脏腑辨证的思维方法和理论也源于这样的模式。不但汉易象数与五行藏象异曲同工,而且汉易灾验说所论天时人病与《内经》的"藏气法时"论也颇多相似。这都反映了二者同出一源又相融共参的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6.
17.
中西医结合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早期糖尿病肾病(EDN)的疗效.方法:将60例EDN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对照组为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肾康宁Ⅰ方治疗,疗程8周.比较两组总疗效,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尿β2微球蛋白(Uβ2-MG).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明显高于对照组56.67%(P<0.05),治疗组治疗后UAER和β2-MG明显降低(P<0,05),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EDN疗效显著,可降低UAER和Uβ2-MG. 相似文献
18.
张承宗 《南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2(2):91-97
魏晋南北朝时期王朝频繁更替,世道混乱,战争不断,百姓生死无常,这就为人们从宗教中寻求精神寄托提供了丰富的土壤。魏晋南北朝妇女的宗教信仰,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佛教信仰、道教信仰与其他民间信仰同时并存,互相影响。民间信仰的女神很多,主要有西王母、麻姑、紫姑、丁姑、广陵茶姥等。反映妇女信仰的行为方式也很多,主要有巫术、相术、占梦与祭祀等。广大妇女或因战争而失去丈夫子女,或因逃避战乱而失去家园生计,或因婚姻失意而遁入空门,或因被废、被迫、被俘而孤单无助等等。在这个尘世失意而寻求归宿的漫长过程中,妇女的宗教信仰亦汛滥四溢,多姿多彩。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