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1 毫秒
1.
关元该穴位于脐下3寸(4横指),为养生保健强壮要穴,长期施灸可使人元气充足,具有调理气血、补肾固精等功效,能调治诸虚百损及泌尿生殖系统各种病症。艾条灸10~15分钟,艾罐灸20~30分钟。中脘该穴位于腹部正中线,脐上4寸处,相当于5横指的宽度,对胃部疾病有良效。艾条灸10~15分钟,艾罐灸20~30分钟。足三里端坐屈膝,用手掌压在膝盖正中中指指端外移1横指处即为该穴。常灸足三里穴具有补益脾胃、扶正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胃中间横带存在的生理意义及其在调节正常人和肝炎后肝硬化患胃排空的作用。方法:对30例乙肝后肝硬化患和14例健康志愿采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成像技术测定全胃半排空时间GET1/2,近端胃、远端胃半排空时间,餐后2小时胃排空率及全胃、近端胃、远端胃的面积,胃中间横带的宽度。结果:乙肝后肝硬化组全胃GET1/2、近端胃、远端胃半排空时间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延长(P均<0.01),餐后2小时胃排空率明显小于健康对照组(P<0.01),全胃、近端胃的面积明显大于健康对照组(P<0.01),而远端胃的面积与健康对照组无显差异性(P>0.05),乙肝后肝硬化组胃中间横带的宽度较健康对照组明显增宽(P<0.01)。结论:胃中间横带被认为是一个重要的功能性活约肌,对食物从近端向远端再分布起着重要的作用。乙肝后肝硬化患存在明显胃排空障碍与胃中间横带增宽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在解剖学的基础上,探讨带血管蒂的肋骨瓣修复股骨粗隆大块骨缺损的新方法。方法采用人体标本8~10肋作为研究对象。解剖观察第8~10肋血供来源、走行及分支,测量血管蒂的直径、长度及肋骨的弧度、长度、宽度、厚度、骨皮质的厚度等。用相应数据分别与股骨、腓骨进行对照研究。结果在相应参数比较下,肋骨与股骨粗隆及腓骨无明显差异。结论在解剖学上,带血管蒂的肋骨修复股骨粗隆大块骨缺损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4.
颅底侧后方外科解剖与经岩骨入路的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岩松  常义  惠国桢  邵君飞  刘宏毅 《江苏医药》2003,29(11):826-827,I003
目的 充分了解颅底侧后方外科解剖结构 ,探明颅骨表面标志与其下方重要结构的对应关系 ,为安全、合理地运用经岩骨入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 使用 2 0例颅骨和 17例尸头标本 ,按照手术入路将标本的侧后方颅骨切除 ,暴露横窦、乙状窦、岩上窦、窦硬膜角等结构 ,测量结构间的距离和角度 ,找出它们与颅底表面骨性标志的对应关系。结果 右侧横窦中段和外侧段的平均宽度大于左侧。横窦的走向与颞鳞 /顶乳缝交点和枕外粗隆之间的连线对应 ,乙状窦的走向与颞鳞 /顶乳缝交点和乳突尖的连线对应 ,两线构成的夹角为“窦间角” ,左侧平均为 10 2 0± 17 3度 ,右侧平均为10 0 0± 15 5度。乳突导静脉孔至乙状窦后壁距离左侧 12 0± 2 2mm ,右侧 12 3± 2 5mm。结论 从右侧开颅时必须考虑到左右横窦宽度的差异。可采用新的乙状窦前入路钻孔定位方法 :孔 1位于颞鳞 /顶乳缝交点前上方 ;孔 2位于颞鳞 /顶乳缝交点与枕外粗隆连线下方 ,前缘在乳突体后界 ;孔 3、4位于星点内侧 2~ 3cm ,颞鳞 /顶乳缝交点与枕外粗隆连线两侧 ;孔 5位于颧弓中点的上方。  相似文献   

5.
超声诊断先天性巨结肠并巨大粪石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科经超声检查诊断先天性巨结肠并巨大粪石1例,现报告如下. 1病例报告 患者女,37岁,因发现腹部肿物1个月来诊.查体:腹正中可及一肿物,质硬,无移动,上缘于剑突下三横指处,两侧至锁骨中线,下缘至耻骨联合上,肝脾肋下未触及.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索微小横切口行胆囊切除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在右上腹肋缘下第8肋水平沿皮纹做一4~5cm长横切口,直视下行胆囊切除术.结果:全组341例(97.4%)手术顺利,切口愈合美观.9例(2.6%)延长切口.结论:微小横切口行胆囊切除术不但安全可行,而且切口愈合后更具美容意义.  相似文献   

7.
医生甲:孤立的球形病变,是胸部X 线检查的常见症象,其中包括的疾病很多,鉴别也比较困难,及时而正确的诊断,对病变的治疗,影响很大。该病员为膈上的病变,意见是一致的。圆形阴影是横膈胸膜的还是肺内的?是陈旧的还是新生的?它的性质是什么?值得深思。医生乙:鉴别圆形病灶是肺内的还是肺外的?可通过中心定位法来观察,块影与横膈交叉呈钝角,下缘似有下垂感,邻近前肋角有粘  相似文献   

8.
患者,男,70岁,有慢性肝炎史,近觉胃纳差,怕油腻,上腹胀并明显消瘦(约减轻10公斤/月)而来院要求检查确诊.体查:神清,巩膜轻度黄染,慢性病容,消瘦,心肺无异常.腹平软,皮肤弹性差,肝下缘达肋下3横指,质硬,肝区叩击痛(+),双下肢凹陷性水肿.  相似文献   

9.
妊娠合并子宫畸形剖宫产术式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分析了36例经剖宫产证实的妊娠合并子宫畸形。妊娠合并子宫畸形并发症多,子宫发育差,下段形成不良,所以剖宫产率高。根据下段形成是否良好及畸形类型来选择术式。双子宫及单角子宫畸形下段形成不良取纵切口,避免切口撕伤出血。下段形成良好,仍可取横切口,其他畸形亦然,包括完全性纵隔子宫。若下段形成差,宽度小于9cm,宁取纵切口勿作“⊥”形切口。残角子宫应切除,双子宫阻塞产道或发生扭转宜切除非妊娠侧子宫,纵(横)隔应切除。  相似文献   

10.
患者,女,30岁,因胸闷、喘憋3周就诊。无明显的咳嗽、咳痰、发热等症状。临床听诊心肺未见明显异常。X线检查:站立后前位胸片示双肺纹理清晰,双肺内未见明确病灶,右侧横膈明显升高,最高点在中外侧三分之一处,右肋膈角稍钝,右下心缘显示不清,呈心淹征,左膈位置正常,肋膈角锐利,见图1。站立侧位胸片示右下胸见大片致密阴影,后肋膈角变钝,出现液体半月征,疑有肺底积液可能,见图2。平卧前  相似文献   

11.
患者住院号9715,女性,廿四岁,已婚,护士,云南省普洱县人。因一个月来两下肢间歇性浮肿,手足麻木,头昏眼花,容易饥饿,有(口恶)心,经常腹泻,月经不调。检查呈苍白颜貌,体格中等,营养欠佳,舌平滑无苔,舌乳头萎缩,口角炎,心肺正常,肝子肋弓下可摸及二横指,并有压疼和叩击疼,尿常规检查正常,大便中发现极少蛔虫卵,血常规检查:血红素10克、红  相似文献   

12.
李晶 《现代医药卫生》2005,21(3):367-367
病例介绍 :患者男 ,67岁 ,因持续性上腹部疼痛2天 ,伴发热、黄疸16小时入院。入院时体查 :体温38 4℃ ,脉搏110次/分 ,呼吸22次/分 ,血压110/70mmHg,急性痛苦病容 ,全身皮肤及巩膜黄染 ,心肺阴性 ,腹部稍膨隆 ,肝肋缘下2横指 ,并可扪及一直径约3cm大小的包块 ,压痛、反跳痛及肌  相似文献   

13.
我院1958~1982年6月对前列腺增生症患者手术摘除前列腺400例,其中经耻骨上纱条填塞前列腺窝法236例。该法手术操作简易,手术时间短,止血效果满意。另外我们从1972年采用检查者示指横径与前列腺两侧叶边缘间宽度比例,按小于2.5、2.5、3.0、3.5和大于3.5横指五个级别记录,经摘除前列腺218例标本重量与术前直肠指诊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4.
为保证刀片的使用质量,提高护士的工作效率,我们研制手术刀片贮存器,经临床使用效果较好。 1 制作方法 取250mm×210mm×15mm塑料板1块,280mm×225mm×1.0mm金属板1块,700mm×10mm×10mm海绵1条(备镊子1把)。先将塑料板面刨制刀片槽,其尺寸:①手术刀片槽的长度均长于刀片2mm,宽度为48mm,槽体下端缘上刻制刀片号码;②取皮刀片楷的长度分别为88mm、170mm,宽度为23mm;③保险刀片槽、镊子槽的尺寸分别为50mm×26mm,130mm×23mm;槽体深度均为  相似文献   

15.
患者女27岁农民1975年11月9日入院。6岁开始右上腹部疼痛,约二、三年发作一次,近数年加剧,每年发作二、三次,伴有发热、黄疽,均为阵发性绞痛并向右背部放射。体温38.5℃,血压70/44毫米汞柱。神清,急性痛苦病容,巩膜中度黄染,心肺正常。肝在肋下二横指,质中等,相当于胆囊区可扪到一个8×5厘米肿块,压痛明显,莫斐氏征阳性。  相似文献   

16.
患儿冯某,女,10个月。因发热、咳嗽伴惊厥入院。入院查体:T39.3℃,心率120次/分,呼吸40次/分。一股情况尚可,发育营养良好。咽部充血,扁桃体Ⅰ度肿大。胸廓对称,呼吸稍急促,两肺叩诊清,呼吸音粗糙,未闻及干、湿啰音。心脏检查未见异常。腹部平坦,肝于肋缘下一横指可触及,脾脏未触及。神经系统检查正常。  相似文献   

17.
近期 ,我病区收治1例酒精性肝硬化并发肠炎的患者 ,现报道如下 :1病例介绍患者 ,男 ,62岁。有肝硬化病史5年。因腹胀 ,齿龈出血 ,皮肤瘀斑半年 ,诊断为酒精性肝硬化 ,脾亢。于2000年5月16日收住病区。入院查体 :慢性肝病面容 ,神志清 ,精神疲软 ,巩膜轻度黄染 ,全腹平软 ,肝肋下2横指 ,脾肋下刚触及 ;T36 80C ,P86次/分 ,R22次/分 ,BP110/70mmHg。实验室检查 :WBC3 8×109L ,RBC3 4×1012/L ,HB115g/L ,PL21×109/L。血 :肝功能ALT19u/L ,AST11…  相似文献   

18.
患者男,39岁。1个月前体检发现右上腹部肿块于1986年10月9日住院。既往无肝病史。体检:心肺(-)。右上腹偏外侧可触及似肾下极之肿块,下界在季肋下4横指,质地中等,表面光滑,边界清楚,肿块随呼吸活动,无压痛。血象正常。肝功能无异常。HB_(?)Ag(-),AFP<30ng/ml。钡剂造影显示升结肠肝曲明显下移。静脉肾盂造影:两肾位置及  相似文献   

19.
目的以当归和胸肋行气活血合剂为例,探讨当归活血合剂和胸肋行气活血合剂质量研究标准。方法采用薄层色谱(TLC)法对当归活血剂中当归、羌活、赤芍、紫花地丁进行定性鉴别,对胸肋行气活血合剂中的大黄、当归进行质量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胸肋行气活血合剂中黄岑苷的含量。结果建立灵敏、简便、可靠的TCL,采用TCL鉴别,可以清楚的看到药剂显示出来的光斑颜色与对照药品是相同的,并且阴性无干扰。胸肋行气活血合剂中黄甘油的含量应在16mg以上。结论当归活血剂和胸肋行气活血合剂中都是一种性质稳定的活血剂,TCL和HPLC可用于当归活血剂和胸肋行气活血合剂的质量控制。  相似文献   

20.
肋软骨炎     
<正> 肋软骨炎又称Tietze氏病,临床常见。病因及病理:病因不明,一说与病毒感染有关,因本病好发于冬春、秋冬交界的3、4和10、11月。部分病人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史,有人报告抗病毒治疗有显著效果,且再次呼吸道感染时可以复发;一说与胸肋关节的关节面和韧带的微细损伤有关。胸骨与第2肋软骨关节间的胸肋韧带人人都有(100%),而第3胸肋关节仅20%的人有,第4胸肋关节则仅10%的人有。上肢搬运,托持重物,反复的呼吸道感染引起咳嗽,均可引起胸肋关节面和胸肋韧带的损伤,关节面因而水肿、增厚、呈无菌性炎症,胸肋韧带因炎症而增厚、短缩、可致肋软骨向前方翻转突出。肋软骨炎发生于第2肋者最多,达75%左右,其次是第3、4肋,与胸肋韧带的存在率相同,激素封闭治疗有效,均支持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