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宋静  黄光  梁春 《现代医药卫生》2008,24(11):1624-1625
目的:观察补中益气口服液联合乌体林斯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RRI)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4例RRI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7例,两组均给予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及乌体林斯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另加补中益气口服液治疗。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92.59%,对照组总有效率66.67%,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患儿经1疗程治疗后,1年内呼吸道感染次数、感染天数、抗生素使用天数及咳嗽天数均明显减少,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均有P<0.05);补中益气口服液联合乌体林斯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乌体林斯加补中益气口服液治疗小儿RRI疗效肯定,无明显的不良反应,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孟鲁司特钠治疗儿童哮喘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哮喘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钠治疗哮喘的疗效。方法选择医院门诊及住院患儿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4例,对照组2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孟鲁司特钠,观察两组患儿治疗期间发作次数、咳嗽天数、喘息天数、每日吸入激素量及随访6个月内复发次数。结果治疗组治疗期间发作次数、咳嗽天数、喘息天数、每日吸入激素量均少于对照组;随访6个月内复发次数少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哮喘患儿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孟鲁司特钠治疗,在取得临床缓解所需时间上较常规治疗明显缩短,且对预防哮喘患儿复发具有明显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乌体林斯注射液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 76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应用抗炎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乌体林斯注射液肌肉注射.结果 治疗组反复呼吸道感染次数明显减少(P<0.01).结论 乌体林斯注射液治疗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有效.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细菌溶解产物(泛福舒)辅助治疗儿童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将33例支气管哮喘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17例)和对照组(16例),两组均给予规范吸入ICS治疗,合并感染时给予抗感染治疗,治疗组加用泛福舒口服,进行为期12个月的观察,记录患儿的呼吸道感染和哮喘急性发作次数及肺功能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呼吸道感染、哮喘急性发作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肺功能明显改善。结论泛福舒可调节机体免疫力,减少呼吸道感染和支气管哮喘发作次数、改善肺功能。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儿童喘息性支气管炎用喘可治高频雾化吸入辅助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104例急性哮喘及急性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53例,对照组51例,治疗组在常规抗感染止咳的基础上应用喘可治加地塞米松高频雾化吸入,2次/d;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应用沐舒坦、地塞米松高频雾化吸入,2次/d,两组疗程均为1周。观察治疗后病症改善情况,且跟踪观察半年记录感染发病次数。结果治疗组同对照组患儿在临床症状改善上无明显差异,但治疗组6个月内呼吸道感染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结论喘可治高频雾化吸入辅助治疗儿童喘息性支气管炎及急性哮喘发作效果佳,而且有增强呼吸道抵抗力,减少呼吸道反复感染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郑茂彬 《海峡药学》2012,(11):161-162
目的探讨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孟鲁司特口服治疗治疗儿童哮喘急性发作的疗效。方法选择80例急性发作期的哮喘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儿均采用抗感染、解痉、平喘等常规对症治疗。对照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孟鲁司特片口服。用法:布地奈德混悬液2mL雾化吸入,1日1次,每次10min;孟鲁司特片4mg,1日1次,睡前口服。观察两组患儿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并随访观察半年内患儿哮喘急性发作的次数与发作天数。结果治疗5d后,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χ2=4.94,P<0.05),观察组治疗有效者随访观察半年内哮喘的发作次数及发作天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治疗期间均未见明显的药物不良反应。结论布地奈德雾化吸入联合孟鲁司特口服治疗儿童哮喘的疗效肯定,能明显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体征,减少哮喘发作的时间和次数,安全性高。  相似文献   

7.
目的:初步探索应用智能设备提高反复喘息患儿吸入糖皮质激素(ICS)治疗依从性的意义。方法:选取我院儿科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需启动长期哮喘控制药物治疗的反复喘息患儿(≤5岁),根据患儿监护人意愿,在家庭雾化条件下,分为智能组和常规组。其中智能组安装智能设备实施远程监测管理,即根据儿童哮喘管理的临床监测评估要素,研发基于IOS及安卓手机操作系统的哮喘管家APP,并提供ICS追踪器,采用BLE 4.0连接的智能设备实施数据交互,评估患儿病情,实现及时沟通、提醒用药、交流病情及提供干预。两组患儿均给予布地奈德雾化吸入治疗,微信随访6个月,每月评估一次,比较治疗依从性、哮喘控制率、儿童呼吸和哮喘控制测试(TRACK)改良中文版得分、门急诊就诊次数、呼吸道感染次数、抗生素及全身糖皮质激素应用次数。结果:智能组33例、常规组37例完成随访。随访6个月时,智能组用药依从率57.6%高于常规组的32.4%,哮喘样症状完全控制率63.6%高于常规组的48.6%,TRACK评分症状控制率69.7%高于常规组的45.9%,门急诊就诊总次数、呼吸道感染总次数、抗生素及全身激素应用总次数均少于常规组(P均<0.05)。结论:智能设备的应用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反复喘息患儿ICS治疗的依从性,改善患儿哮喘样症状,提高控制水平,减少门急诊就诊次数、呼吸道感染次数及抗生素、全身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乌体林斯、干扰素联合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方法:66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治疗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乌体林斯及干扰素联合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明显优于对照组(78.79%),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乌体林斯、干扰素联合治疗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明显。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参苓白术散辅助治疗儿童哮喘缓解期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1年1月至2014年12月我院收治的34例哮喘缓解期患儿作为观察组,给予参苓白术散加减煎汤剂口服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治疗,并选取同期的52例哮喘缓解期患儿作为对照组,单纯给予沙美特罗替卡松吸入治疗,比较两组患儿临床疗效、治疗前和治疗6个月后的哮喘发作次数、哮喘发作持续时间、呼吸道感染发生率、中医症状积分及药物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4.1%,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4.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6个月后的哮喘发作次数、哮喘发作持续时间、呼吸道感染发生率及中医症状积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在治疗过程中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参苓白术散煎汤剂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用于患儿哮喘缓解期,能够控制哮喘发作次数及哮喘发作持续时间,减少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安全性较好,可作为治疗此类疾病的有效治疗手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激素吸人预防毛细支气管炎(毛支炎)后反复喘息及哮喘的方法及效果.方法 138例毛支炎患儿随机分为干预组(A、B组)93例及对照组(C组)45例,干预组给予普米克气雾剂吸入治疗,A组(48例)疗程6个月,B组(45例)疗程3个月.观察三组患儿2年内喘息发作情况.结果 A、B组2年内喘息发作频率及发作持续时间低于C组(均P<0.05),但A、B两组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毛支炎患儿给予3~6个月糖皮质激素吸入治疗,可降低喘息发作频率,预防毛支炎后哮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1.
目的 观察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治疗婴幼儿重度哮喘的疗效分析。方法 对54例1~3岁的重度婴幼儿哮喘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用面罩型筒式储雾罐吸入丙酸氟替卡松125~250ug/d,对照组不用吸入激素,只给酮替酚等预防性治疗。结果 治疗组患儿发作次数、咳嗽、喘息天数均较未经吸入治疗患儿少,并未发现明显副作用。结论 重度婴幼儿哮喘,借助面罩储雾罐吸入丙酸氟替卡松每日125~250ug/d能收到较好疗效,而且安全。  相似文献   

12.
吸入布地奈德对哮喘性支气管炎患儿预后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吸入布地奈德对哮喘性支气管炎患儿预后的疗效及影响.方法:对143例具有特异性体质或特异性家族史的哮喘性支气管炎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71例,对照组72例.住院期间相同治疗,观察组出院后吸入布地奈得气雾剂一年.观察用药后两年内两组病例喘息发作次数、一年的身高增长以及6岁时测得的呼气峰流速(PEF).结果:观察组吸药期间喘息发作次数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但终止吸药的第二年内,两组的喘息发作次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一年内身高增长值及第二年末诊断为哮喘的人数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岁时测PEF观察组显著大于对照组.结论:吸入布地奈德可减轻气道炎症,减少喘息发作,保护肺功能,但不能改变喘息性疾病的预后.  相似文献   

13.
目的观察丙酸氟替卡松吸入治疗婴幼儿重度哮喘的疗效分析.方法对54例1~3岁的重度婴幼儿哮喘患儿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用面罩型筒式储雾罐吸入丙酸氟替卡松125~250ug/d,对照组不用吸入激素,只给酮替酚等预防性治疗.结果治疗组患儿发作次数、咳嗽、喘息天数均较未经吸入治疗患儿少,并未发现明显副作用.结论重度婴幼儿哮喘,借助面罩储雾罐吸入丙酸氟替卡松每日125~250ug/d能收到较好疗效,而且安全.  相似文献   

14.
曾冬生 《中国基层医药》2010,17(23):3256-3257
目的 探讨乌体林斯注射液治疗儿童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 方法 选择呼吸道感染患儿92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抗感染药物对症治疗,研究组患儿在此的基础上加用乌体林斯,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研究组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的变化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研究组患者的有效率明显提高(P<0.05),与治疗前相比,CD3+和CD4+明显降低,而CD8+明显提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 结论 乌体林斯注射液治疗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疗效确切.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乌体林斯对支气管哮喘病儿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76例患有支气管哮喘的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分别为观察组38例,对照组38例。两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观察组加用乌体林斯进行治疗,观察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的疗效差异存在明显差异(P〈0.05);治疗组在治疗后的缓解时间,以及白天、夜间的发作次数、每天吸入的沙丁胺醇量明显小于对照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的治疗前后T细胞亚群Th1/Th2以及血细胞因子和血清免疫球蛋白里的IgG、IgM和IgA的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乌体林斯注射液对治疗小儿支气管哮喘有显著疗效,能够有效刺激和增加免疫功能,同时能够调节Th1/Th2实现平衡,提高支气管哮喘的治愈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白葡奈菌片对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合并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收治的68例反复呼吸道感染合并支气管哮喘的患儿采用随机、双盲法分为两组。两组均采用综合治疗,观察组加服白葡奈菌片,对治疗前后症状、体征、呼吸道感染复发次数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在缓解咳嗽、喘息方面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在呼吸道感染复发次数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白葡奈菌片防治儿童反复呼吸道感染合并支气管哮喘,可有效缓解症状,预防呼吸道感染,从而减少哮喘发作的次数。  相似文献   

17.
目的观察六君子汤合玉屏风散治疗婴幼儿哮喘并反复呼吸道感染的疗效。方法61例婴幼儿哮喘并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西医组31例和中西医结合组30例。西医组给予布地奈德气雾剂吸入治疗,中西医结合组在此基础上缓解期加用六君子汤合玉屏风散治疗。随访1年,观察呼吸道感染次数和哮喘发作次数,并行免疫功能检查。结果中西医结合组呼吸道感染次数和哮喘发作次数分别为(4.53±1.59)次/年和(1.53±0.97)次/年,西医组为(6.87±1.48)次/年和(2.48±1.06)次/年;中西医结合组血清IgG、IgA浓度,CD3、CD4细胞亚群及CD4/CD8明显高于西医组,而CD8亚群低于西医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意义(P0.05或P0.01)。结论六君子汤合玉屏风散用于婴幼儿哮喘并反复呼吸道感染缓解期患儿可减少呼吸道感染次数和哮喘发作次数,并改善其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阶段性护理在儿童哮喘中的应用。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护理基础上给予阶段性护理,对比分析两组患儿住院时发作次数、每次持续时间、平均住院天数、1年内再住院率。结果观察组住院时发作次数、每次持续时间及平均住院天数均少于对照组,1年内再住院率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哮喘患儿给予阶段性护理,可取得满意的护理效果,减少哮喘发作次数,促进疾病治疗。  相似文献   

19.
目的观察乌体林斯注射液对反复呼吸道感染的临床疗效及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将106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3例)和对照组(53例)。对照组根据所患疾病及咽拭子培养结果、血清学检验结果,选用适当的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及对症处理。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乌体林斯注射。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的有效率分别为92.5、24.5,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乌体林斯可明显提高IgG、IgM水平,调整机体T细胞亚群的含量,与治疗前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乌体林斯能提高反复呼吸道感染患者的临床疗效并能改善其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20.
乌体林斯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免疫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文胜 《海峡药学》2011,23(6):189-190
目的观察乌体林斯注射液对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将68例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随机分为乌体林斯组(n=34)和对照组(n=34),乌体林斯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乌体林斯注射液,每1次1.75ug肌肉注射,1周1次,8周为1个疗程。检测患儿免疫球蛋白水平、淋巴细胞亚群、NK细胞活性值。结果乌体林斯组患儿在治疗后12个月感染次数比对照组明显减少(P〈0.01);乌体林斯组治疗后IgAI、gG含量较治疗前明显增高(P〈0.05),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无变化(P〉0.05),乌体林斯组治疗后CD4+、CD4+/CD8+、NK明显升高(P〈0.05),CD8+明显下降(P〈0.01),而对照组治疗前后CD4+、CD4+/CD8+、NK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乌体林斯能提高反复呼吸道感染患儿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