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随着人民生活的不断提高,人的寿命明显延长,使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加。据观察60岁以上老人80%以上都患有不同程度的慢性病。有的甚至患有多种疾病。其用药品种和用药量也相应增加。老年人随着年龄的增加,机体的生理功能也随之变化衰老。从而影响着药物在体内过程中的各个环节的作用及不良反应。1 老年人药物动力学1.1 药物的吸收 由于老年人胃肠系统出现的形态和机能的改变,胃肠的活动减慢,胃粘膜萎缩,分泌液减少、胃肠血流量减  相似文献   

2.
老年人合理用药的注意事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晓洁 《职业与健康》2005,21(8):1236-1237
由于老年人(一般指60岁以上人群)机体各系统退行性变,导致体弱多病,用药品种多,剂量相对大,不良反应发生率高,由此而致的药源性疾病发生率也高,故老年人合理用药备受关注.根据一些常用药物在老年人中的研究资料,主要包括药物在老年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方面的一些变化特点,及其对药物治疗的影响,结合老年人用药的一些特殊性和应该注意的问题,现进行简要讨论,以期为老年人药物治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本文根据老年人生理功能逐步减退的特点,主要从老年人胃肠功能减低而影响药物吸收;生理机能改变,特别是机体组分改变影响药物在体内分布;肾功能减退而致药物在血中半衰期延长和肝功能减低时药物在体内代谢改变等几方面,结合本单位实际工作中老年人常用药物的使用经验和体会,讨论了这一年龄组安全合理用药问题。  相似文献   

4.
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的原因及预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药物不良反应是指在常规用量的情况下,由于药物对机体或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而产生的与治疗目的无关的对机体不利的或有害的反应。老年人随着增龄,在生理上出现退行性改变,如胃酸减少、血浆蛋白含量降低、肝肾等脏器血流量减少、肾小球滤过率及肾小管分泌功能逐渐下降,从而影响药物在体内的转运过程。老年人对药物的吸收速率与成年人相比无明显差异,主要是消除速度减慢,使血药浓度升高,药物作用时间长,易在体内蓄积,加之老年人由于多种疾病并存,不仅用药机会多,而且多种药物合用,从而导致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老年人发生药物不…  相似文献   

5.
姜春霞  徐立国 《现代保健》2009,(35):178-178
随着人均寿命的延长及老年人所占人口比例的逐渐增加,老年人因机体和脏器的衰老,往往易患多种疾病,病因复杂,久治不愈,需反复用药。治病时为了取得药物的协同作用,增强疗效,常采用联合用药的方法。因老年人的许多重要器官储备能力和内环境调节功能减弱,药物反应的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显著上升。因此,对老年人的合理用药应引起医务人员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6.
<正>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寿命不断延长,我国即将进入一个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由于各组织器官随年龄增长而衰退,尤其因肝肾功能减退而影响机体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因此对药物的耐受程度及安全程度均明显下降。许多老年人同时  相似文献   

7.
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的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类寿命不断延长,我国即将进入一个老龄化社会。老年人由于各组织器官随年龄增长而衰退,尤其因肝肾功能减退而影响机体对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因此对药物的耐受程度及安全程度均明显下降。许多老年人同时患有多种疾病,[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药物治疗疾病是常见的重要手段。临床治疗所用的药物也越来越丰富。老年人用药易产生不良反应,其主要原因有:①老引起的机体结构及功能的低下,使老年人的体内药物动力学减慢。②老年人疾病增多,合并用药的种类也增多。现就部分药物对老年人引起的不良反应作一浅述。  相似文献   

9.
<正>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由于老年人年纪大、记忆力减退,加之多数老人同时患多种疾病,用药品种多、持续用药时间长等原因,其用药依从性在各个年龄层次中相对较差,其结果往往会导致药物的不良反应增加,用药疗效降低甚至造成病情的加重[1]。而老年人的用药状态关系到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而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又与整个社会的和谐息息相关,所以对老年人合理  相似文献   

10.
刘俊杰  马艳杰  秦玲 《药物与人》2014,(10):285-285
老年人由于生理改变为慢性退行性变,各组织器官功能衰退,易引发多种疾摘,使用多种药物。而老年人机体内环境的稳定性衰退,造成药物在体内的吸牧、运转、分解、排泄功能降低,极易在体内蓄积,产生毒性。因此,老年病人用药安全管理更应受到特别的重视。本文着重探讨护理人员如何采取有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从而进一步提高老年人用药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1.
张继彩 《家庭医学》2006,(11):37-39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事业的迅速发展,人类的寿命逐渐延长,由于人口老龄化,许多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多,特别是慢性疾病.因此,老年医疗保健已成为社会广泛研究并日益受到重视的问题.下文就老年人的生理变化、用药原则及药物相互作用方面,谈谈老年人合理用药需注意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2.
由于人体老化,机体组织结构和物质代谢变异,导致药物吸收、代谢、排泄以及机体对药物敏感差异,老年人临床用药必须注意老人特点,才能增强疗效,避免老年病人用药事故的发生。本文就老年病人临床用药特点,讨论如下: 一、胃肠道吸收特点口服药物经胃肠道吸收。一般药物可通过扩散被吸收,弱酸性药物如水杨酸类和巴比妥类在酸性胃液中不解离而易于吸收,弱碱类药物如生物碱类可解离而不易于吸收。弱酸、弱碱性药物都易被小肠吸收。药物吸收不仅受消化液的酸碱性能影响,也受胃肠机械运动状态的影响,如胃排空减慢.  相似文献   

13.
据报道,老年人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青年人,并随年龄增长而增多。研究表明,40~50岁组发生率为11.8%,51~60岁组发生率为14.3%,61~70岁组为15.7%,70~80岁组为18.3%,81岁以上组高达25%。什么原因造成老年人用药不良反应率如此之高呢? 多种疾病与繁杂用药 据一项对200例老年病人的统计,78%的人同时患有4种疾病,38%患有6种或以上的疾病,13%患有8种或以上的疾病。由于老人病种多,用药也多,各种药物各自的不良反应及药物相互作用引起的不良反应就增加了。 剂量过大 老年人机体的脂肪相对增加,溶解在脂肪内的亲脂性药物就可能在体内蓄积。同时摄入蛋白质减少,蛋  相似文献   

14.
一、药物反应上的病理生理特点老年人机体的生理性老化、动脉硬化、各脏器重量减轻、血流量减少、功能减低,因而,药物的吸收、分布、代谢、排泄时间及清除速度、血浆白蛋白浓度、免疫功能和耐受能力等都有下降。生理性老化与病理性老化往往交错在一起,互相影响、互相促进、互有制约。这就要求在对老年患者药物治疗时,必须正确选择药物品种、剂量恰当、给药途经适宜,合并用药合理,尽量减少药物所产生的不良影影。口服药物,由于老年人胃肠蠕动减弱,排空速度缓慢,胃酸及各种消化酶分泌降低,肠血流量减少。因此,药物的吸收速度及程度差,所以效应较青壮年人差。药物在体内的分布多不均匀,由于老年人细胞数量减少,细胞内水分丧失及无脂体质而体重减轻。药物在体内分布容积比青壮年人小,摄取药物能力大的器官,如心、肝、肾含药物浓度较高、蓄积量也多。药物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高的,易于蓄积于某亲和力大的器官,而出现毒性反应。二、药物代谢上的特点药物主要在肝内通过氧化、还原、分解、结合等方式进行代谢,肝脏是经氧化酶或微粒体酶作用而进行的,由于老年人的微粒体酶的活性减低,而导致药物的半衰期延长,解毒功  相似文献   

15.
张继彩 《家庭医学》2006,(22):37-39
在现代社会中,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医疗卫生事业的迅速发展,人类的寿命逐渐延长,由于人口老龄化,许多疾病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多,特别是慢性疾病,因此,老年医疗保健已成为社会广泛研究并日益受到重视的问题,下文就老年人的生理变化,用药原则及药物相互作用方在,谈谈老年人合理用药需注意的一些问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16.
一般人都知道,在给小儿用药时剂量要按年龄或体重来计算,但对老年人的用药剂量往往重视不够。其实,老年人用药也有许多讲究。老年人用药需减量药物在老年人体内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的过程和青壮年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口老龄化,用药人群中老年人所占比例也在上升,随之而来的关于老年人的合理用药问题日益受到关注.老年人体内各组成成分、血流量和生理功能均有较大变化,除脂肪组织增多以外,其它各方面如肝、肾、脑等器官的血流量、心输出量、全身含水量、血浆白蛋白等都有所减少,脏器功能随年龄的老化而下降,代谢功能减慢,药物的体内药代动力学与药效学均会有所改变,对药物处置能力及药物的反应性相应降低.  相似文献   

18.
老年人往往同时患多种慢性疾病,因而用药量及种类比青、壮年患者要多。药物的不良反应随年龄而增加,药物的滥用及危害性,也是显而易见的,因此老年人用药安全须警惕。前段时间出现刺五加、痔血胶囊等用药安全事件,严重危害人们健康。老年人往往同时患多种慢性疾病,因而用药量及种类比青、壮年患者要多。由于存在生理、社会、心理、环境等多种因素,药物的不良反应随年龄而增加,药  相似文献   

19.
催眠药是老年人常用的药物,50岁以上的老年人长期服用催眠药的人数随年龄的增长而增加。由于老年人全身机能衰退,催眠药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及排泄过程均随年龄增长而变化,容易受到该药的影响。特别是长期使用时会出现后遗效应、停药反应及多种反应。 后遗效应 表现为白天嗜睡,反应迟钝,判断力下降,意识模糊乃至精神紊乱等。 焦虑和早醒失眠 部分老年人服用短效催眠药后可加重白天的焦虑,主要因机体对药物产生的耐受性,或是该药从中枢内的受体  相似文献   

20.
<正>年老体弱,多病并存,对药物的中药种类多,而耐受力又差,这是老年人用药的特点。由于老年人在生理上、病理上的某些改变,对药物有高度敏感性,处置药物的能力低于青壮年,因此药物的不良反应较青壮年明显。据一些报道,老年人用药后不良反应机会要比青壮年增加七倍。1机体代谢能力低下众所周知,肝脏和肾脏是药物代谢和排泄的主要器官。随着人年龄的增加,肝脏血流量减少,是药物代谢降低的一个因素。二十五六岁以后,肝血流量每年递减0.05%--1.5%。六十五岁老年人的肝血流量仅及年轻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