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研究后颅窝扩大成形术治疗Chiari Ⅰ型畸形的手术方法.方法:对Chiari Ⅰ型畸形行后颅窝扩大成形术(后颅窝C1椎板减压加硬膜扩大修补加下疝下脑扁桃体切除),结果:21例Chiari Ⅰ型畸形,单纯小脑扁桃体下疝畸形6(28.6%),合并脊髓空洞症15例(71.5%),均行后颅窝扩大成形术,术后症状改善率100%,15例合并脊髓空洞症中10例得到随访,一年内总体有效率(空洞缩小和空洞消失)90%,有1例还合并胸4椎体后脱位压迫脊髓,空洞无改善,结论:后颅窝扩大成形术治疗ChiariⅠ型畸形具有解除本病病因,有效,并发症少,副反应少等特点.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后颅窝减压加硬膜扩大修补术治疗Chiari畸形伴脊髓空洞症患者有效的护理措施。方法通过对Chiari畸形伴脊髓空洞症的治疗及护理,观察其疗效。结果本组16例患者采用后颅窝减压加硬膜扩大修补术,15例临床症状有不同程度改善,空洞也有所改善;1例症状无明显改善,无死亡病例。结论 Chiari畸形伴脊髓空洞症患者采用后颅窝减压加硬膜扩大修补术,同时给予正确的护理,可以有效缓解Chiari畸形患者的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3.
目的手术治疗Chiari s畸形并脊髓空洞是迄今惟一有效的方法,目前尚无统一的、标准的外科手术方案,探讨手术治疗Chiari畸形并脊髓空洞最合理有效的手术方式。方法回顾性分析我科85例Chiari畸形并脊髓空洞患者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及手术方式与临床疗效。结果 85例患者感觉障碍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和改善,其中76例症状改善明显,9例病情缓解。结论后颅窝减压、松解并还纳下疝的小脑扁桃体于减压扩大的后颅窝腔,恢复小脑扁桃体正常的解剖位置,改善枕骨大孔区CSF循环通路并枕大池重建是治疗Chiari s畸形并脊髓空洞最佳的外科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Chiari畸形的外科治疗。方法:对Chiari A型采用充分后颅窝减压,脊髓空洞穿刺,软膜下吸除下疝的下半部小脑扁桃体,枕大池重建;对Chiari A型采用后颅窝减压。结果:35例患者术后按Tator结果评定,优24例、良7例、无变化3例、恶化1例。结论:对Chiari畸形并脊髓空洞症行后颅窝减压有效,应根据畸形特点采取相应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5.
枕颈部位于颅枕交界处,是指寰枢椎和其附属结构及与之相连的枕骨以及其包含的神经组织等,该部位畸形可致寰枢椎不稳和脊髓压迫,轻者可出现轻度肢体感觉运动障碍,重者出现高位截瘫,呼吸肌麻痹而死亡。手术治疗枕颈部畸形在临床上病例较少,我科自1993年8月至2003年2月成功地对9例枕颈部畸形和6例枕颈部创伤患者进行手术治疗,均进行随访。现将其围手术期护理和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寰枕融合     
寰枕融合即寰椎枕骨化,指寰椎和枕骨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未能如期分离形成的解剖形态,包括寰椎前弓、后弓、侧块部分或全部与枕骨骨性或纤维性融合,常合并颅底凹陷、寰枢关节脱位、枕骨发育不良、Kleipper-Feil综合症等畸形,为临床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Chiari畸形的外科治疗。方法 对ChiariA型采用充分后颅窝减压 ,脊髓空洞穿刺 ,软膜下吸除下疝的下半部小脑扁桃体 ,枕大池重建 ;对ChiariA型采用后颅窝减压。结果  3 5例患者术后按Tator结果评定 ,优 2 4例、良 7例、无变化 3例、恶化 1例。结论 对Chiari畸形并脊髓空洞症行后颅窝减压有效 ,应根据畸形特点采取相应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探讨一种小脑扁桃体切除+枕大池成形术治疗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症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采用枕下正中入路,咬开枕骨大孔后缘下至下项线,两侧至枕骨大孔4、8点钟位置大小约2.5cm×4.0cm,咬除寰椎后弓,"T"形切开硬脑膜和蛛网膜。软脑膜下切除两侧小脑扁桃体,开放正中孔直至四脑室底并且打通两侧小脑延髓池。取肌筋膜行硬脑脊膜连同蛛网膜的扩大修补,形成新的枕大池。结果本组病例术后两年均得到随访,MRI复查示空洞腔都明显缩小,其中2例空洞消失,感觉恢复较肌力恢复良好。结论此手术方法效果满意。其要点是:①小脑扁桃体在软膜下切除并行软膜缝合。②四脑室正中孔开放并和两侧小脑延髓池相通。③枕骨大孔区蛛网膜下腔扩大修补缝合,无须行后颅窝减压术。  相似文献   

9.
鲁亚君  徐瑞生 《中国基层医药》2007,14(11):1779-1780
目的观察寰椎后弓和枢椎椎板的形态学特征后设计出相应的引导器,以更为安全、方便地开展颈后路寰枢椎Atlas钛缆固定术。方法观察100套寰椎后弓和枢椎椎板的形态学特点并进行解剖学测量,针对其形态学特征设计了引导钛缆穿绕的引导器并应用于上颈椎的手术操作。结果(1)寰椎后弓横截面呈扇形,内侧面从后上方向内下方倾斜;枢椎椎板较粗大,上窄下宽,内侧面基本垂直,内侧面下缘多形成一骨嵴;(2)寰椎后弓的引导器设计成头端折弯的弧形,枢椎椎板引导器则头端圆钝的弧形,以适应寰椎后弓和枢椎椎板的形态学特征;应用于61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未发生手术损伤。结论根据寰椎后弓和枢椎椎板的形态学特征.设计专用的钛缆引导器后可以使颈后路寰枢椎Atlas钛缆固定术的操作更为安全、方便。  相似文献   

10.
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21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对手术治疗的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21例进行分析。结果全部患者无一例死亡,亦无感染及脑脊液漏。术后2周随访肌力均有明显恢复。术后3个月随访,绝大多数患者感觉减退明显改善。结论适度后颅窝减压,小脑扁桃体解剖复位或部分切除,四脑室正中孔开放,枕大池扩大重建是目前治疗Chiari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的首选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Chiari畸形的外科手术治疗.方法 回顾分析21例Chiari畸形(18例合并脊髓空洞)的外科治疗经验,全部病例均行后颅窝减压术,小脑扁桃体下疝切除术或电灼术.结果 全部病例随访6个月~2年,术后症状与体征均有不同程度好转.结论 后颅窝内减压术治疗Chiari畸形有一定疗效.  相似文献   

12.
Chiari畸形并脊髓空洞症的显微外科治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技术对Chiari畸形并脊髓空洞症的治疗效果。方法127例Chiari畸形并脊髓空洞症经MRI确诊后应用显微外科技术,采用颅后窝减压术,并进行平均1.5年以上随访以判断治疗效果。结果颅后窝减压术后随访89例,术后临床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的缓解,并存疾病如脊髓空洞症明显改善。结论对Chiari畸形并脊髓空洞症宜采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可根据病情特点选择小范围颅后窝减压、恢复脑脊液循环、枕大池扩大修补术等外科术式。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ChiariⅠ畸形合并脊髓空洞的手术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对39例ChiariⅠ畸形合并脊髓空洞患者采用后颅窝减压术、脊髓空洞切开引流术、小脑扁桃体切除术等综合手术治疗。结果39例ChiariⅠ畸形合并脊髓空洞患者中,术后症状改善明显者27例,轻度改善者9例,无变化者3例。结论后颅窝减压术、脊髓空洞切开引流术、小脑扁桃体切除术及其不同组合手术治疗ChiariⅠ畸形合并脊髓空洞可获得良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14.
目的 通过对38例Arnold-chiari畸形的显微外科治疗的分析。探讨其及合并有脊髓空洞症及颅底凹陷症的不同手术方法。方法 38例Arnold-chiari畸形合并有脊髓空洞症26例,伴有颅底凹陷4例。37例行纤维支气管导引插管复合麻醉,1例气管切开插管复合麻醉,36例行枕下开颅后颅凹减压及上颈椎板切除术,2例行口腔入路齿状突切除术,14例行脊髓空洞症分流术。结果 经数年随访,据尹昭炎的4级疗效主定标准,甲级2例,乙级5例。丙级9例。丁级1例,无一例死亡。结论 单纯Arnold-chiari畸形行枕下开颅后颅凹减压术及上颈椎板切除术|下疝的小脑扁桃体及下蚓部切除;合并脊髓空洞症,空洞与脊髓比值大于35%行分流术,小于30%不行分流,对合并颅底凹陷症,应通过相应检查后了解其是环枕性畸形或斜坡齿状突型,以明确手术应作前路减压抑或后路减压。  相似文献   

15.
小脑扁桃体下疝合并脊髓空洞症治疗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温贵伟 《中国医药》2014,(5):653-656
目的 探讨小脑扁桃体下疝合并脊髓空洞症的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1995年8月至2010年8月经治的29例小脑扁桃体下疝合并脊髓空洞症患者,均采用手术干预治疗,单纯行枕大孔减压术16例,行枕大孔减压加空洞-蛛网膜下腔分流术13例.术后随访6个月~3年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随访6个月~3年,单纯行后颅窝减压组中显效8例,有效6例,无效2例,恶化0例,总有效率为87.5%;后颅窝减压空洞-蛛网膜下腔分流组中显效6例,有效4例,无效2例,恶化1例,总有效率为76.9%,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术是小脑扁桃体下疝合并脊髓空洞症的首选治疗,因下疝和空洞致脊髓受损轻者减压术后恢复较好,而脊髓受损明显者则手术效果差.  相似文献   

16.
【摘要】目的分析小脑大面积脑梗死的外科手术治疗方法。方法本文选择了90例小脑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进行研究,将这些患者随机分成3组,A组患者通过脑室穿刺外引流术合并后颅窝开颅单纯外减压术进行治疗.B组患者采用脑室穿刺外引流术和后颅窝开颅内外联合减压术进行治疗,而C组患者则采用后颅窝内外联合减压术进行治疗,对比3组治疗效果。结果对所有患者进行6个月日常生活活动随访计分.A组(43.14±27.96)分;B组(65.40±30.84)分;C组(64.61±28.51)分。A组与其他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后颅窝开颅内外联合减压术是治疗小脑大面积脑梗死的理想方式。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应用幼女型电子宫腔镜监视下进行阴道后穹窿穿刺术在未婚女性妇科疾病诊治中的价值。方法随机选择2005年01月—2013年07月以腹痛在济南军区总医院妇产科就诊,肛诊有宫颈举痛同时腹部彩色超声提示子宫直肠窝积液的52例未婚患者,年龄1235岁,平均18.6岁。经阴道在无损处女膜的情况下,应用幼女型电子宫腔镜,在直视下进行阴道后穹窿穿刺术,了解积液性质,以明确诊断,并给予相应治疗。结果 52例患者均成功地进行了宫腔镜下阴道后穹窿穿刺术,明确了诊断并得到了良好的治疗,诊治成功率为100%。结论宫腔镜下后穹窿穿刺术用于未婚女性伴有盆腔积液疾病的诊疗具有明确的临床价值,是一种理想的检查和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8.
急性多灶性脑出血52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淼  赵为逊 《天津医药》2001,29(7):417-418
目的:探讨多灶性脑出血(AMCH)的临床特征、发病机理及预后。方法:分析52例AMCH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52例AMCH占同期脑内出血的8.0%,其中43例(82.7%)有高血压病史,其次为动脉瘤、AVM和脑动脉淀粉样变。依出血部位分幕上型16例,幕下型6例,混合型30例,幕上型死亡率为12.5%,幕下型及混合型死亡率为55.6%。结论:AMCH发病率低,高血压是其最常见原因。凡有幕下后颅窝出血者预后多凶险。  相似文献   

19.
目的 探讨后颅窝手术后并发颅内感染的相关危险因素,为临床防治颅内感染提供依据.方法 搜集2006年1月-2011年12月在我院神经外科接受后颅窝开颅手术后并发颅内感染的12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分析.结果 ①单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手术持续时间长、术后脑脊液漏、术中开放乳突气房、术中使用人工硬膜、使用吸收性明胶海绵、脑室外引流是后颅窝手术并发颅内感染的危险因素;②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术中开放乳突气房、术中使用人工硬膜、术后脑脊液漏是并发颅内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③12例经综合治疗后11例痊愈,1例死亡.结论 对于后颅窝手术除非不得已不要打开乳突、不使用人工硬膜(取自身筋膜代替)、加强切口管理、减少脑脊液漏是降低术后颅内感染的关键.一旦发生颅内感染,应采取综合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