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冠心病超声诊断的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非侵入性检查,二维超声心动图直观心肌的收缩状况,无论是心肌梗死急性期还是慢性冠状动脉供血不足,能识别缺血心肌、冬眠或顿抑心肌。近10年,负荷超声心动图(StresEchocardiography,SE)和休息超声心动图已经成为冠心病诊断及预后评价...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左心室17节段时间-容积曲线及牛眼图技术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0年3-7月本院心内科收治的心脏病患者197例,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技术对197例拟行冠脉造影的有明确冠心病史或临床疑诊为冠心病的患者进行检测,使用Qlab 3DQA软件得出197例患者的左心室17节段时间-容积曲线和牛眼图。所有患者于超声心动图检查后行冠脉造影术,将造影结果与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作对比研究。结果197例患者经冠脉造影证实178例为冠心病。与冠脉造影结果对照,冠状动脉某1支狭窄程度≥90%冠心病组和狭窄程度<90%冠心病组的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左心室17节段时间-容积曲线和牛眼图均可以直接显示运动异常的心肌节段,同时能根据冠状动脉不同分支对心肌不同节段的供血关系,进一步明确病变的冠状动脉,其中单支病变灵敏性>79%,特异性>97%,多支病变灵敏性>79%,特异性>72%。结论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能够直观地显示出运动异常的左心室心肌节段,发现缺血病变的冠状动脉,诊断冠心病准确、无创。  相似文献   

3.
超声心动图心功能测定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超声心动图包括:M-型超声心动图,二维超声心动图,多普勒超声心动图,经食道超声心动图以及近几年发展起来的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三维超声心动图,已广泛应用于临床,为临床提供了一种准确、快捷、无创的诊断方法,本文仅就超声心动图在心功能测定方面的应用作简要综述。[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John  Chambers  Kevin  Fox  Alan  Fraser  杨靓 《英国医学杂志》2005,8(4):255-255
近期Prasad等人关于无创心脏病学进展的综述并未探讨超声心动图,仅仅在电子附录中有所提及。一个十分显著的遗漏就是三维超声心动图,在评价左室容量、同步性以及先天性心脏和瓣膜疾病方面相比二维超声有着许多优势。机器的小型化令我们可以在任何地方进行研究,因而超声心动图正越来越多地被非心脏病学家应用。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在房间隔缺损封堵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利用二维与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监测16例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患者,术前评价缺损的面积大小,并与导管测值相对照,术后评价封堵效果。结果二维与实时三维超声相比较,三维超声能够更清楚地显示房间隔缺损的整体形态以及与周邻结构的相对位置关系结论三维超声心动图对指导与评价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有更重要的价值。  相似文献   

6.
韦馨 《西部医学》2017,29(5):729-732
【摘要】 超声心动图是新生儿心室功能评价的最简便可靠的无创性方法,已被临床广泛应用。M型超声心动图可通过测量室壁振幅、EF值等评价心室的收缩功能,也可通过左心室充盈血流传播速度、三尖瓣环收缩期位移分别反映心室的舒张、收缩功能。二维超声心动图主要反映心室的整体收缩功能。多普勒超声通过测定瓣膜口的血流速度及瓣环的运动速度从而进一步评估心室的舒张及收缩功能。组织追踪技术能较准确地反映心肌的整体、节段及旋转运动。三维超声心动图不仅可测量整体心功能,还可测量局部心肌功能。声学定量技术克服了手工测量心内膜的不足,可实时检测心腔面积、容积及心功能,其各项测值与心导管有良好的相关性。经食管超声心动图避免了肥胖、胸廓畸形及肺气等因素的干扰,故可显示更为清晰的图像,对心血管疾病诊断的敏感性和可靠性更高。本文就超声心动图在新生儿心室功能检测中的应用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陶炜伟 《安徽医学》2010,31(5):538-540
心力衰竭患者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心室内或心室间的不同步运动,现代影像学尤其是超声心动图新技术在评估心脏机械不同步运动的部位、范围及程度等方面日益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着重介绍了超声心动图新技术包括组织多普勒、斑点追踪、速度向量成像和实时三维超声在评价心肌运动的同步性方面的研究和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8.
目的:将人体冠状动脉三维可视化模型应用于经胸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T-3DE-TTE)诊断冠心病中,探讨人体冠状动脉三维可视化模型在RT-3DE-TTE定位诊断病变冠脉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西南医院心内科收治的心脏病患者182例,均有明确冠心病史或临床疑诊为冠心病.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技术对该182例冠心病患者进行检测,使用Qlab 3DQA软件得出182例患者的左室17节段时间-容积曲线和牛眼图,同时应用人体冠状动脉三维可视化模型分析病变节段所对应的病变冠脉.所有患者均于超声心动图检查后行冠脉造影术,将造影结果与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作对比研究.结果:182例临床疑诊冠心病患者经冠脉造影证实158例为冠心病.与冠脉造影结果对照,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的17节段时间-容积曲线和牛眼图均可直接显示冠心病患者运动异常的心肌节段,包括狭窄程度〈90%的患者.同时冠状动脉三维可视化模型能清晰显示冠状动脉及其分支的二维和三维立体结构,并显示RT-3DE-TTE左室立体17节段与冠状动脉及其三级分支供血关系.二者结合诊断单支病变的灵敏性〉80%,特异性〉90%,多支病变灵敏性〉87%,特异性〉70%.结论:人体冠状动脉三维可视化模型能明确冠脉分支与节段心肌的供血关系,有利于经胸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技术准确定位诊断病变冠脉.  相似文献   

9.
程素萍 《医学综述》2009,15(2):297-300
心脏同步化运动目前评价的方法很多,但是诊断标准不统一,临床实用价值未被肯定,本文归纳了超声心动图评价心脏同步化运动的几种模式:二维超声心动图、M型超声心动图、脉冲多普勒、多普勒组织成像、彩色室壁动态定量分析、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定量分析。认为,组织多普勒超声心动图在评价心肌不同步运动的部位、范围及程度方面具有重大作用,在评价左室整体收缩和舒张功能时推荐心尖四腔切面为最佳切面,二尖瓣环侧壁缘为最佳阶段。  相似文献   

10.
用总体重建法对12正常人,14例风心病二尖瓣关闭不全,20例二尖瓣脱垂患者的二尖瓣解剖结构及二尖瓣返流束进行了动态三维超声心动图重建,结果显示:动态三维超声心动图从左室或左房侧显示二尖瓣装置的整体三维空间结构及动态变化,并且可显示二尖瓣关闭不全血液返流束的立体形态,横截面形状及左室内的空间走向。研究表明;动态三维超声心动图能获得二尖瓣装置空间解剖结构的鸟瞰图并显示其活动,图像直观,逼真,立体感强,  相似文献   

11.
目的:对比研究二维和三维超声心动图技术诊断右室肥厚的敏感性和相对准确性。方法:在32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中行经胸二维(2DE)和多平面经食管三维超声心动图(3DE)检查,分别测量其右室心肌重量,评价二种超声心动图技术对右室肥厚的阳性检出率,并以3DE所测右室心肌重量超过36g/m2(男性)和32g/m2(女性)为心肌肥厚标准,评价2DE对右室肥厚诊断准确率。结果:3DE对右室肥厚的阳性检出率为18.75%,2DE的检出率为15.63%。以3DE所测右室心肌重量为标准,2DE对左室肥厚的诊断准确率为84.38%(P<0.05),漏诊率为9.38%,误诊率为6.25%。结论:2DE在估测右室心肌重量方面准确性较差,应将3DE作为评价右室肥厚首选的诊断技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超声心动图联合心电图对心肌淀粉样变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分析高度疑似心肌淀粉样变患者共142例,142例患者在入院后先后进行了单一超声心动图和超声心动图联合心电图检查两种检查,本次研究以心肌淀粉样变病理学检查作为诊断的金标准,比较两种检查方式的检测效度和信度.结果 142例高度疑似心肌淀粉样变患者在经过病理学活检后确诊为心肌淀粉样变的患者有129例,非心肌淀粉样变患者13例,142例患者在经过单一超声心动图检查后,确诊为心肌淀粉样变的患者有110例,非心肌淀粉样变患者32例,检验准确度为77.5%;142例患者在经过超声心动图联合心电图检查后,确诊为心肌淀粉样变的患者有127例,非心肌淀粉样变患者15例,检验准确度为89.4%;两种检查方法的检测准确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临床上在诊断疑似心肌淀粉样变的患者时,可以采用超声心动图联合心电图的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13.
心肌造影超声心动图的新进展及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解俊敏  唐红 《西部医学》2005,17(4):394-396
心肌造影超声心动图(myocardial contrast echocardiography,MCE)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开始在临床上应用。随着超声技术的发展和造影剂的研制,目前心肌造影超声心动图已经成为一种评估冠状动脉疾病的重要方法。本文拟就MCE的新进展及其临床应用情况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应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方法,诊断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左心室容积的价值,为该病的临床诊断提供新思路。方法选择扩张型心肌病患者41例,分别进行二维超声心动图、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和心脏磁共振检查。应用辛普森法测量二维超声心动图下EDV、ESV;应用QLAB软件分析心脏三维图像并完成EDV、ESV的测量;应用Argus软件分析磁共振图像,分别获得EDV、ESV的数据。以心脏磁共振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对二维超声心动图和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两种方法测量EDV、ESV的准确性作比较。结果二维超声心动图测得的EDV、ESV与MRI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二维超声心动图测得的EDV、ESV均低于相应的MRI测定的结果。结论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与MRI比较,两种方法测得的EDV、ESV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测量EDV、ESV较二维超声心动图准确可靠,更接近MRI的测量值。  相似文献   

15.
杨四花  端木伟文 《医学综述》2012,(19):3262-3264
有效地评价心肌存活性对冠心病患者左心室功能状态的判断,治疗方案的选择和预后的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近年来,随着新的超声诊断技术的不断出现,超声心动图在识别存活心肌中的临床应用受到日益关注。目前,超声心动图主要是通过检测心肌收缩储备功能及心肌血流灌注显像等方法来评价心肌的存活性。现就超声心动图在评价存活心肌中的研究进展予以综述。  相似文献   

16.
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对儿童川崎病(KD)左室收缩不同步性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KD患者60例,健康志愿者40名.分析所有患者的二维经胸超声心动图Simpson法所测射血分数值并与三维超声心动图整体射血分数值比较.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分析患者左室17节段时间-容积曲线图,并与正常对照组对比.结果 KD患者二维Simpson法所测射血分数值与三维测量值呈中等程度相关.KD患者17节段时间-容积曲线呈方向不同的波形,其排列紊乱、不规则,到达最小容积的时间较离散.结论 17节段时间-容积曲线可作为评价左室心肌收缩不同步性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17.
二尖瓣病变的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范英  伍长学  高玉丽  廖斌 《西部医学》2009,21(12):2051-2053
目的应用实时三维超声显示二尖瓣的结构、形态及功能状态,以评价二尖瓣病变。方法随机选择我院61例二尖瓣病变患者,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二尖瓣结构、形态及功能状态,再应用实时三维超声显示二尖瓣的结构、形态,并以手术所见进行对比研究证实。结果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能够在常规二维超声心动图检查的基础上提供更多信息,且对二尖瓣病变部位定位更加准确。结论三维超声结合二维超声心动图能准确的显示二尖辩病变,可以作为外科手术重要的术前检测手段。  相似文献   

18.
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real-time three-dimensional echocardiography,RT-3DE)是近年来超声技术领域的重大进展,能直观地显示心脏结构的解剖特征和空间关系,准确定量测量心肌质量、腔室容积  相似文献   

19.
经静脉心肌造影超声显像评价冠状动脉微循环的研究现状王新明牟善初关键词静脉造影术;心肌;冠状动脉循环;研究中国图书资料分类法分类号R540.4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进步发展,图像质量逐渐提高,超声心动图已成为诊断局部室壁运动异常及显示左室各部位解剖情况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对儿童川崎病(KD)左室收缩不同步性评估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KD患者60例,健康志愿者40名。分析所有患者的二维经胸超声心动图Simpson法所测射血分数值并与三维超声心动图整体射血分数值比较。实时三维超声心动图分析患者左室17节段时间-容积曲线图,并与正常对照组对比。结果 KD患者二维Simpson法所测射血分数值与三维测量值呈中等程度相关。KD患者17节段时间-容积曲线呈方向不同的波形,其排列紊乱、不规则,到达最小容积的时间较离散。结论 17节段时间-容积曲线可作为评价左室心肌收缩不同步性的有效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