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寰椎椎动脉沟环综合征的防治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目的 研究寰椎椎动脉沟环激压椎动脉引起供血障碍导致以眩晕为主的供血区组织器官功能障碍 ,称之为沟环综合征及其防治办法。方法 通过 2 0 0具成年尸骨形态学的观察 ,沟环出现率为 2 8.5 % ,临床 170 0 0例颈性眩患者沟环发病率为 7.4 % ,进一步从临床症状研究 ,12 5 8例沟环患者都有枕颈失稳 ,而 5 0 0例无症状者 2 .4 %有沟环皆无枕颈失稳 ,证明枕颈失稳是沟环发病的主要原因。用 D.S.A.MRA.CT,脉冲多普勒检测成年活弥猴 8条椎动脉 ,成年患者 18条椎动脉和手术治疗患者所见得知沟环激压椎动脉外膜上的椎神经使椎动脉痉摩血流梗阻导致的眩晕 ,结果 发病机制为 :沟环 枕颈失稳 头颈转动至某种特定姿位→椎动脉外膜上的椎神经受刺激→椎动脉痉挛→供血障碍→眩晕”。结论 根据发病机制制定的治疗原则疗效优良率 98%以上。沟环综合征不是久治不愈的疾患。  相似文献   

2.
颈性眩晕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刘青云 《中国骨伤》2000,13(1):36-36
颈性眩晕为椎动脉颈段受颈部疾病影响造成血流障碍所致。颈性眩晕在临床上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现将我们四年来对椎动脉第2、3段引起颈性眩晕的诊断体会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本组160例中第2段80例,第3段80例;门诊病人154例,住院病人6例;男68例,女92例;第2段最小年龄50岁...  相似文献   

3.
<正>临床中多种疾病都可引起眩晕,颈性眩晕(cervical vertigo,CV)多是在颈椎运动中发生的,同时伴有颈肩背痛、头痛、恶心呕吐、心悸、耳鸣、乏力,甚者意识障碍或跌仆等症状。发病以中老年人居多,但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工作方式的转变,有年轻化趋势。多数学者曾考虑颈性眩晕与椎动脉供血不足相  相似文献   

4.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按摩疗法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张春生 《中国骨伤》1997,10(1):25-25
当患者感到头痛、眩晕,甚至恶心时,往往多考虑内科疾患,五官科疾患等,而忽视了颈椎疾患。基实颈椎病也是引起头痛、眩晕的最常见的一种病因。临床上,目前颈椎病一般分为脊髓型、神经根型、推动脉型、交感型等。其中椎动脉型颈椎病最容易引起头痛、眩晕。其原因是由于推动脉受到压迫或刺激,引起脑供血障碍而出现头痛、眩晕、恶心等一系列临床症状。从解剖来分析,椎动脉一般来自锁骨下动脉,自该动脉发出后,第一段在颈长肌和前斜角肌之间上行,进入颈6横突孔。当前斜角肌痉挛时,亦可压迫推动脉而影响其供血。第二段自颈6至颈1的横突…  相似文献   

5.
寰椎椎动脉沟环所致颈性眩晕患者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寰椎椎动脉沟环是引起颈性眩晕的原因之一。作者经治7例沟环所致颈性眩晕患者,经3-6年随访,优良者6例,疗效满意,文内探讨了沟环引起颈性眩晕的机制、诊断、鉴别诊断及手术适应证。作者认为手术切除沟环是治疗该病的有效手段之一  相似文献   

6.
张军  齐越峰  孙树椿 《中国骨伤》2001,14(12):737-738
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发病机理较为复杂 ,以往多考虑颈椎间盘后侧方突出粘连并固定于椎动脉上 ,钩椎关节骨质增生刺激或压迫 ,椎间盘退行性改变使椎间隙和横突间距缩小 ,导致椎动脉扭曲以及颈椎力学平衡失调等。但目前许多临床研究证据表明 ,在椎动脉型颈椎病中病理因素对椎动脉刺激比对椎动脉的压迫更能够引起椎动脉系统的血流障碍 ,机械性压迫可能不是造成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根本原因 ,而交感神经受到激惹才是引发椎动脉供血不足的主要原因[1~ 3 ] 。下面我们就椎动脉与颈交感神经的解剖关系 ,对椎动脉型颈椎病的发病原因加以论述。1 椎动脉的…  相似文献   

7.
辩证推拿治疗颈性眩晕王洪林,刘凤云颈性眩晕系指椎动脉或颈交感神经受到压迫和刺激,导致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所引起的眩晕综合征。临床十分常见,笔者辩证推拿施治52例,收到满意疗效。临床资料本组52例,男18例,女34例;年龄最小20岁,最大74岁;其中<4...  相似文献   

8.
眩晕是一种常见病,多种原因可引起.本文只讨论颈源疾患和椎动脉病变引起的眩晕.椎动脉型颈椎病是颈椎增生压迫椎动脉而产生眩晕故一并讨论.颈1-2间不稳和半脱位椎动脉三段,锁骨下动脉逆流(偷窃)综合症引起的症状作了介绍,最后介绍了保守治疗和根治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索颈性眩晕的椎动脉寰枕段(V3段)血管形态病理学改变.方法:1999年6月至2011年11月,采用椎-基底动脉CT血管造影三维重建技术(3D-CTA)对1 680例颈性眩晕患者的血管形态影像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其椎动脉V3段血管形态病理学改变情况.其中男783例,女897例;年龄22~70岁,平均52.8岁,所有病例经多普勒检查显示椎基底动脉流速加快或减慢.结果:1 680例颈性眩晕患者在V1-V4段有3 360支血管被检测,血管异常支数有2 778支,其中V1段有829支,V2段有421支,V3段有328支,V4段有1 190支.颈性眩晕患者椎动脉V3段血管形态病理学有椎动脉血管痉挛(232支)、椎动脉血管缺如(37支)、椎动脉血管出孔异常(31支)、椎动脉血管局限性狭窄4种改变.结论:颈性眩晕的椎动脉V3段存在4种血管形态病理学改变,可以以3D-CTA检查结果来判断预后并采取适当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0.
穴位植线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椎动脉型颈椎病是临床常见疾病之一,颈性眩晕是其最为常见的症状,为临床学者的研究热点。近年来采用穴位植线法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108例,疗效颇佳,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共108例,男66例,女42例;年龄23~71岁,平均44.5岁;病程2d~12年。所有入选病例均符合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即全国第二届颈椎病专题座谈会纪要中提出的椎动脉型颈椎病的诊断标准[中华外科杂志,1984,22(12):719]。诊断依据:①曾有卒倒发作并伴有颈性眩晕:②旋颈试验阳性:③X线片显示节段性不稳或钩椎关节骨质增生;④多伴有交感症状,除外眼源性和耳源性眩晕。对患有心…  相似文献   

11.
推拿对颈性眩晕的椎动脉形态学及血流速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范炳华  王鹏  徐泉珍 《中国骨伤》2009,22(5):354-356
目的:通过观察疗前疗后颈性眩晕患者椎动脉血流速以及椎动脉形态学改变情况,探讨推拿对颈性眩晕的治疗效果。方法:颈性眩晕患者45例,男27例,女18例;年龄25~60岁,平均41.6岁;病程2周-5年。采用TCD检测椎动脉血流速,3D—CTA检查椎动脉形态学作为观察指标。根据其形态学改变不同节段定位,采用三部推拿法观察对椎动脉血流速及形态学的影响。结果:45例推拿前后眩晕主症评分明显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血流减慢患者及血流增快患者推拿前后Vm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部分患者椎动脉形态学有改变。结论:推拿对颈性眩晕椎动脉形态学改变所致的血流速异常有双向调节作用,并能使部分血管形态发生逆转性改变。  相似文献   

12.
颈部旋转与侧屈活动对椎动脉血供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了解颈部旋转和侧屈活动对椎动脉血供的影响,探讨椎动脉血供与颈性眩晕的关系。方法实验组30例颈性眩晕患者均排除耳源性眩晕,且无需要治疗的心、脑血管疾病,男18例,女12例;年龄42~73岁,平均52.13岁;均有不同程度的颈椎退行性改变和颈、肩、背部疼痛史。对照组15例无眩晕症状,无需要治疗的心、脑血管疾病的自愿者,男8例,女7例;年龄38~70岁,平均49.47岁;均有不同程度的颈椎退行性改变。颈椎分别在中立位、左右旋转15°、30°、45°、60°及左右极度侧屈体位,运用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双侧椎动脉颅内段TCD观察,了解不同颈位对椎动脉血供的影响。结果中立位时,实验组椎动脉血流低于对照组(P<0.01)。与自身中立位时血流作对照,实验组转颈到30°时同侧椎动脉血流开始有较明显下降(P<0.01),对照组转颈到45°时同侧椎动脉血流开始有较明显下降(P<0.01),转颈过程中实验组较对照组血流下降幅度更明显(P<0.01)。侧屈时,实验组有24例、对照组有3例出现同侧椎动脉血流下降(P<0.01)。结论颈性眩晕有静态椎动脉血流下降的基础,即椎动脉血流在中立位时就低于正常,并随着颈椎的活动,出现动态的下降。颈性眩晕的发生可能与转颈过程中椎动脉血流下降幅度或速度超出其代偿能力有关。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索一站式颈动脉内膜剥脱术联合椎动脉转位术在同侧颈动脉重度狭窄至闭塞合并椎动脉V1段重度狭窄至闭塞患者中的治疗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2020年9月阜外医院采用一站式颈动脉内膜剥脱术联合椎动脉转位术治疗同侧颈动脉重度狭窄至闭塞合并椎动脉V1段重度狭窄至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而分析一站式颈动脉内膜剥脱术联合椎动脉转位术在同侧颈动脉重度狭窄至闭塞合并椎动脉V1段重度狭窄至闭塞治疗中的意义。结果 纳入患者12例,其中男10例、女2例,平均年龄(67.8±6.0)岁。全部患者手术均成功。随访时间为1~3年,术后患侧椎动脉V1段的狭窄程度由83.5%±11.8%下降至24.9%±14.3%(P<0.001),术后患侧颈动脉狭窄程度由85.6%±11.0%下降至0%(P<0.001)。术后随访显示术前有症状的患者症状较术前均有改善,1年和3年通畅率均为100.0%,未出现周围神经损伤、围手术期死亡、卒中等。结论 一站式颈动脉内膜剥脱术联合椎动脉转位术能同期处理同侧颈动脉狭窄和椎动脉狭窄病变,改善脑部血供,改善患者症状,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4.
颈性眩晕的椎动脉形态学改变及其对血流速的影响   总被引:29,自引:3,他引:26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观察颈性眩晕患者椎动脉的形态学改变及其对血流速的影响。方法:对84例颈性眩晕患者168支椎动脉进行TCD检测和3D-CTA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168支椎动脉中有形态学异常改变的126支,异常率为75%。有形态学改变的126支椎动脉,TCD检测有血流速异常的111支,检出率为88.1%。椎动脉形态改变依次为椎动脉不规则狭窄,椎动脉纤细,骨质增生压迫,椎动脉走行异常,纤维束带牵拉椎动脉移位,骨质畸形压迫,椎动脉闭塞不显示。结论:与TCD检测结果比较显示,椎动脉不规则狭窄,椎动脉纤细,闭塞不显示,TCD检测以低流速表现为主;骨性因素压迫椎动脉,椎动脉走行异常,其血流速呈双相性表现。  相似文献   

15.
环枢关节错缝与上颈段解剖的关系   总被引:23,自引:2,他引:21  
通过对三具尸体上颈段的介剖观察和分析,认为:1)枢椎是上颈段运动的应力中心,环枢关节错缝以旋转和侧方移位为主;2)对第一至第三颈神经后支的卡压和刺激是颈性头痛的主要原因;3)椎动脉的环枢横突间段在头颈旋转时受到明显牵拉和扭曲,是引起颈性眩晕的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6.
<正>椎动脉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sis of vertebral Artery type,CSA)是临床常见的颈椎病类型,是因各种机械性与动力性因素所致颈椎不稳、退变等刺激或压迫椎动脉,从而引起的以眩晕、平衡和运动功能障碍等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综合征。  相似文献   

17.
星状神经节配合椎旁阻滞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椎动脉型颈椎病(Cervical Spondylotic Vertebral Arteriopathy,CSA)是影响人类健康的常见病、多发病,是由多种原因引起椎动脉受压和发生弯曲、痉挛,或伴有椎动脉粥样硬化及转动牵拉椎动脉时,引起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的症状。星状神经节阻滞能改善颈总动脉血流量,  相似文献   

18.
椎动脉损伤致颈髓缺血性损伤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椎动脉是脊髓的主要血供来源,颈髓、脊神经根血流量的90%由椎动脉供给,所以椎动脉损伤后,会对颈髓的血供产生一定影响,甚至影响颈髓的功能。目前,椎动脉损伤对颈髓是否产生明显影响,尚无定论。椎动脉损伤患者,颈髓有无继发性病变,目前也未见翔实的文献报道。国内外学者  相似文献   

19.
颈性眩晕是指椎动脉颅外段受颈部病变影响导致血流障碍引起的眩晕综合征,又称椎动脉压迫综合征、椎动脉缺血综合征、颈后交感神经综合征等。颈性眩晕是临床上一种常见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目前,其具体发病原因尚不清楚,可能与椎一基底动脉供血不足、神经、体液以及血管本身的病变有关,国内外大多数学者亦持此观点拉。治疗包括药物、中医、理疗、外科手术等,但疗效都不肯定。  相似文献   

20.
双侧椎动脉颈段完全栓塞早期对兔颈髓血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椎动脉颈段栓塞对颈髓血流量的影响。方法 :结扎兔双侧C6、C7处椎动脉 ,在术后 4、 8、2 4h观察行为学、细胞形态学 ,并采用激光多普勒血流测定仪测定颈髓血流。结果 :术后 4、 8、 2 4h组颈髓血流量明显下降 ,8、 2 4h组呈急性缺血性改变。结论 :椎动脉供血区血流量减少可导致颈髓相应区域急性缺血损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