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脑卒中与上消化道出血的关系。方法对急性脑卒中的病变性质及部位与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及病死率以及上消化道出血与意识障碍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急性脑卒中患者692例中68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意识障碍与上消化道出血关系密切,随意识障碍程度加深,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升高。结论出血性脑卒中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比率明显高于缺血性脑卒中,合并意识障碍则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高,急性脑卒中如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则预后差。  相似文献   

2.
243例上消化道出血临床分析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目的探讨我院消化科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原因和诱因及各月分布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3年1月份至2007年12月243例上消化道出血并经胃镜检查的临床病历资料。结果男性明显高于女性,在上消化道出血原因中消化性溃疡最多,依次是急性胃黏膜病变、食管静脉曲张、胃癌。上消化道出血中多数无明确诱因,有明确诱因的以非类固醇抗炎药(NSAID)最常见。消化性溃疡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在4月、8月、10~12月显著增高,2月和9月显著降低,急性胃黏膜病变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在各月分布无显著差异,食管静脉曲张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2月最高。结论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原因是消化性溃疡,最常见诱因是NSAID类药物,每年4月出血发生率最高,避免使用NSAID类药物可减少上消化道出血。  相似文献   

3.
高血压性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杨阳 《山东医药》2011,51(43):76-77
目的探讨高血压性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及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3月-2010年3月收治的278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出血部位、出血量等指标与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性。结果本组58例(20.86%)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单纯基底节脑出血者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显著低于基底节出血破入脑室及丘脑、脑叶、脑干出血者,脑出血量〉30ml者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显著高于脑出血量≤30ml者;并上消化道出血者病死率显著高于无上消化道出血者(P〈0.05、0.01)。结论出血破入脑室或位于丘脑、脑干及出血量〉30ml为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发生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高血压性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可增加病死率。  相似文献   

4.
魏兆勇  张分明  诸廷广  南倩倩 《肝脏》2009,14(4):351-351
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死亡率较高,病情凶险。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并发急性脑梗死的病例较少见。2004年2月~2007年10月我院收治10例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并发急性脑梗死患者,现将其临床特点作回顾性分析,探讨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与急性脑梗死的关系,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上消化道出血为老年人常见消化道疾病。本文收集了南方医院消化病研究所96至97两年收治的上消化道出血322例,占全院同期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63.4%,其中老年108例,占该所上消化道出血病人的33.5%,并与214例中青年为对照,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胆道及胰管的出血,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上段出血也包括在内。上消化道出血为临床常见急症,以呕血、黑便为主要症状,常伴有血容量不足的临床表现。上消化道疾病和全身性疾病均可引起上消化道出血。临床上最常见的  相似文献   

7.
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与口服NSAIDs、Hp感染相互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目的 探讨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与服用NSAIDs、Hp感染之间的关系。方法 采用病例对照分析的方法对146例老年上消化道出血的病例组及非上消化道出血的对照组进行胃镜检查和Hp感染检测,并统计NSAIDs服用史。结果 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者(包括胃镜疡和十二指肠溃疡)服用NSAIDs较对照组明显增加;胃溃疡病例组Hp感染明显低于对照组;而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两组之间Hp感染率无明显差异,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证明,服用NSAIDs可以增加老年人(包括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性;Hp感染与胃溃疡所致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性呈负相关,而与十二指肠溃疡所致上消化道出血无明显关系。偶尔服用NSAIDs同样可以增加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性。结论 服用NSAIDs可增加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性;Hp感染可减少胃溃疡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性,而与十二指肠溃疡关系不明显。服用NSAIDs与Hp感染是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两个独立因素。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464例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病因、临床表现、并发症、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病因依次为十二指肠球部溃疡、急性胃黏膜病变、胃溃疡;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以无症状黑便为首发症状较多见;大多数患者预后良好.结论 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是老年疾病的急重症,病因以酸相关疾病为主,积极的内科治疗和内镜下止血治疗,能控制大多数患者的出血.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与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AOPP)所致上消化道出血相关的临床因素,寻找防治上消化道出血的有效措施。方法选择2005年1月至2009年9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急诊科收治的重度AOPP患者49例,根据临床症状分为上消化道出血组(A组,26例)和非上消化道出血组(B组,23例),观察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的时间、次数、原因,两组血糖、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Ⅱ(APACHEⅡ评分)、血清胆碱酯酶及预后的差异。结果 AOPP致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依次为毒物损伤胃黏膜、洗胃损伤、应激性溃疡;A组APACHEⅡ评分明显高于B组,血清胆碱酯酶明显低于B组;APACHEⅡ评分与上消化道出血呈正相关,血清胆碱酯酶与上消化道出血呈负相关。结论 APACHEⅡ评分及血清胆碱酯酶都可用于反映AOPP时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情况。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老年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因素。方法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395例,研究其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情况。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老年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危险因素。结果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214例,占54. 18%。单因素分析结果表明,性别、肝功能分级、肝硬化病因与是否合并上消化道出血无关(P>0. 05);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食管胃底静脉曲张多于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门静脉内径高于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不良饮食习惯多于无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且有统计学差异(P<0. 05)。将单因素分析具有统计学差异的因素纳入多因素回归分析,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门静脉内径和不良饮食习惯为影响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合并上消化道出血相关影响因素中,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门静脉内径和不良饮食习惯为其独立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1.
本文通过对76例上消化道出血儿童的纤维胃镜检查结果分析,探讨小儿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其与临床症状的关系。76例上消化道出血的儿童,男性48例,女性28例,突然起病35例,出血前有消化道症状41例,以便血为主要表现51例(67.11%),呕血13例(17.11%),呕血便血同时出现12例(15.79%)。76例上消化道出血儿童中,7例是服用阿斯匹林后发病。结果提示:小儿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常见于消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少见病因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以提高对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治。[方法]回顾性分析2003年6月~2009年5月间53例少见病因导致上消化道出血住院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上消化道出血少见病因中以钩虫病、流行性出血热、十二指肠憩室、Dieulafoy病、胃手术后吻合口炎多见。[结论]少见病因引起的上消化道出血各有特点,其内镜和抑酸治疗仍占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13.
目的对208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病因进行分析,探讨胃镜的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6月-2012年6月收治的208例上消化道出血患者胃镜诊断结果。结果消化性溃疡是不同年龄组上消化道出血的主要病因,中青年组消化性溃疡出血比率(42.4%)高于老年组(27.7%,P<0.05)。消化道肿瘤在老年组上消化道出血中所占的比例为23.7%,明显高于中青年组的7.6%(P<0.01),是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常见原因。急诊胃镜组病因检出率为97.5%,高于非急诊胃镜组的87.5%(P<0.05)。结论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较多,以消化性溃疡最为常见。胃镜对上消化道出血病因诊断有较高价值,可作为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14.
慢性严重肝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处理极为复杂。许多人包括经典的教科书认为,食管静脉曲张患者的上消化道出血常并非曲张静脉破裂所致。但作者经验与之相反。本文复习了46个月中连续记录的127例共165次上消化道出血资料,对食管静脉曲张患者的上消化道出血原因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39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杨卓 《中国老年学杂志》2008,28(24):2483-2485
上消化道出血可由多种因素引起,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上段病变所致出血亦属此范围[1].临床上表现为呕血、黑便,并可伴有发热、氮质血症及血容量减少引起的急性周围循环障碍等症状.消化性溃疡、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急性胃黏膜病变、胃癌为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的原因,同时生活方式的改变、性别、年龄等也为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因素.有关研究[2,3]表明:上消化道出血与患者的年龄关系密切,年龄越大,出血的危险性越大,出血的程度越重、死亡率就越高.本文就我院上消化道出血的396例老年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主要是将中青年人与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进行比较,进一步了解不同年龄组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以便提高今后的诊治水平.  相似文献   

16.
目的 分析门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的诱发因素,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提高救治成功率。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0-02/2002-12门脉高压上消化道出血98例住院病人的发病诱因,针对性采取护理措施。结果 门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主要诱因是:服用刺激性药物、不当饮食、劳累、激动等,疾病本身的发展也可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结论 针对门脉高压症上消化道出血的诱发因素,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对预防上消化道出血及并发症的发生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17.
本文通过对76例小儿上消化道出血的纤维胃镜检查结果分析,探讨小儿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及病因与临床症状的关系.76例上消化道出血的儿童,男性48例,女性28例,突然起病35例,出血前有消化道症状41例,以便血为主要表现51例,呕吐便血同时出现12例.76例上消化道出血儿童中,7例是服用阿斯匹林后发病的.结果提示:小儿上消化道出血的病因,常见为消化性溃疡(55.26%)、食管胃粘  相似文献   

18.
上消化道出血是慢性肺原性心脏病的严重并发症之一,其早期诊断困难,预后差。本文通过143例慢性肺原性心脏病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资料分析,就上消化道出血的早期预测指标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对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上消化道出血风险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963例患心脑血管疾病,且服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患者的资料,以是否出现上消化道出血为因变量,以年龄、性别、吸烟史、饮酒史、消化道出血或溃疡史、幽门螺杆菌(HP)感染、联用质子泵抑制剂(PPI)等临床因素作为自变量,比较不同临床因素下的上消化道出血情况,采用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服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出现上消化道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963例服用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的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中有68例(7.06%)发生上消化道出血,单因素分析显示老年(≥65岁)、有吸烟史、饮酒史、消化道出血或溃疡史、HP感染及不联用PPI患者的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显著较高(P均=0.001);经Logistic多元回归分析,老年(≥65岁)、吸烟、有消化道出血或溃疡史、HP感染是上消化道出血的独立危险因素(OR=1.860~5.730,P0.05或0.01),而联用PPI是上消化道出血的独立保护因素(OR=0.116,P=0.001)。结论:对老年、吸烟、具有消化道出血或溃疡史,且感染HP的心脑血管病患者,应警惕上消化道出血,及早联用PPI,以减小上消化道出血风险。  相似文献   

20.
甲氰咪呱预防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甲氰咪呱预防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80例脑出血病人随机分为甲氰咪呱组(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是在基础治疗上加用甲氰咪呱,而对照组未使用任何预防上消化道出血的药物,观察两组上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结果甲氰咪呱组上消化道出血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甲氰咪呱在预防脑出血并发上消化道出血中有明确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