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临床资料本组 85例 ,年龄 9~ 5 5岁 ,平均 35 3岁 ,病程 2个月~ 7年 ,平均 1 2年。诊断标准 :症状 :周期性或无周期性乳房胀痛 ,疼痛常发生或加重于月经前或月经期。体检 :肿块常为多发性 ,扁平状或串珠状结节 ;结节大小不一 ,质软而不硬 ,于周围组织界线不清 ,于皮肤及深部组织无粘连 ,推之能活动 ,经前增大 ,经后缩小。B超或钼靶乳房检查 :乳房内可见密度增高模糊影 ,乳腺组织结构紊乱 ,囊性增生为圆形或不规则弧形的边缘整齐的阴影 ,周边有一透亮区。2 治疗方法 基本方 :柴胡 10g、当归 10g、白芍 12g、川芎 12g、丹参 30g…  相似文献   

2.
1一般资料 300例观察对象均为妇科门诊患者,符合乳腺小叶增生诊断标准:(1)周期性乳房胀痛,多发生或加重于月经前期;(2)一侧或舣侧乳房出现大小不等条索状或弥漫性片块状、质韧,边界欠清,具有压痛的结节。与周围组织无粘连;(3)局部皮肤无红肿,腋下淋巴结无肿大;(4)乳腺红外线扫描、乳房铜钯照相、结节穿刺细胞学检查均提示乳腺囊性增生病。中医辨证属肝郁气滞、痰瘀瓦结型^[1]。随机分为治疗组200例,年龄18~56岁,平均33.62岁;病程7天~12年,平均17.25个月。对照组100例,年龄17~58岁,平均34.67岁;病程9天~19年,平均19.21个月。两组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3.
小针刀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病23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乳腺囊性增生病是一种乳腺组织异常增生性疾病 ,属中医乳癖的范畴。1997~ 2 0 0 0年 ,我们采用小针刀治疗乳房囊性增生 2 3例 ,疗效满意 ,现报道如下。1 一般资料1.1 一般情况  2 3例均为女性 ;年龄最小 2 7岁 ,最大 48岁 ;双侧乳腺囊性增生16例 ,单侧乳腺囊性增生 7例 ;病程最短1年 ,最长 5年。1.2 临床表现  2 3例病人均经红外线乳腺检查仪检查 (其中 2例活检 )确诊。主要表现为乳房胀痛 ,但程度不一 ,具有周期性 ,常发生在月经前期 ,月经后期胀痛减轻或无疼痛 ,6例胀痛时可波及肩部及腋下 ,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 2 3例均可触到乳房…  相似文献   

4.
美迪克治疗仪与乳增宁治疗乳腺增生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999年 1月~ 2 0 0 0年 12月 ,我科分别采用美迪克治疗仪与口服乳增宁对 30 2例乳腺增生患者进行治疗 ,并对两种治疗方法的治疗结果进行比较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30 2例女性患者在征得同意后采用投硬币方法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组年龄 :治疗组182例 ,年龄 2 1~ 5 5岁 ,平均 33.5岁 ;对照组 12 0例 ,年龄 2 3~ 5 4岁 ,平均 33.8岁 ,两组之间无显著差异。各组病例均有周期或非周期性持续乳房疼痛 ,自触及结节或肿块而来院求治或经集体健康体检而获得。1.2 主要检查方法 :多数患者为临床体检触及乳腺结节或肿块 ,…  相似文献   

5.
李王华 《河北中医》2000,22(12):943
1990~ 1998年 ,我们运用自拟疏肝活血散结汤治疗乳腺增生病 6 6例 ,取得较好疗效 ,现介绍如下。1 一般资料1.1 一般情况 本组均为女性 ,年龄 2 2~ 30岁 2 4例 ,30~ 45岁 42例 ;未婚 3例 ,已婚 6 3例 ;病程最短 1个月 ,最长 5年。1.2 诊断标准 所有病例均符合《外科学》[1] 诊断标准 :①乳房胀痛 ,有周期性 ,常发生或加重于月经前期 ;②乳房肿块 ,扪查时感肿块呈片块状或结节状 ,质韧而不硬 ,与皮肤和深部组织之间无粘连而可被推动 ,但与周围组织的分界并不清楚 ;③病程较长 ,发展较慢 ,有时可有乳头溢液等表现。本组病例均除外乳房…  相似文献   

6.
笔者用消癖系列口服液治疗乳腺增生病 4 7例 ,疗效满意 ,报道如下。1 临床资料1.1 病例选择 :在门诊病例中 ,随机抽取 4 7例女性乳腺增生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 ,年龄最小 17岁 ,最大 5 2岁 ,平均 36 .0 8岁 ;已婚 39例 ,未婚 8例 ;病程最短 6天 ,最长 17年 ,平均 2 4 .17个月。1.2 临床表现 :病变发生于单侧 10例 ,双侧 37例。以两侧或一侧乳房胀痛为主 ,多随月经或情绪变化而变化。乳房结节 (或团块 )多见于乳房外上象限 ,常呈扁平状、条索状或豆粒状 ,边界清楚 ,与周围组织无粘连。所有病例均经乳腺高频 X线或近红外线乳腺检查而确诊。1…  相似文献   

7.
金强 《河北中医》2006,28(1):38-38
1998~2004年,笔者采用蜂慈散治疗乳腺囊性增生病100例,并与乳增宁合逍遥丸治疗100例进行对照观察,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全部200例均为本院门诊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100例,年龄18~49岁,平均36.8岁;病程8个月~5年.对照组100例,年龄20~54岁,平均35.3岁;病程10个月~4.5年.均表现为乳房胀痛轻重不一,胀痛具有周期性,常发生或加重于月经前期.乳房肿块呈结节状或条索状弥漫性分布,质韧、触痛、边界欠清,与皮肤和深部组织之间无粘连,或伴有乳头溢出淡黄或乳白色液.以上病例均经红外乳腺诊断仪或X线钼靶检查,并排除其它乳腺良恶性病变.2组病例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处理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相似文献   

8.
海藻玉壶汤加减治疗乳腺增生症104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乳腺增生病是女性乳房非炎症性疾病 ,临床以乳腺肿块和发作性疼痛为特点。 1 998~ 2 0 0 21 0 ,我们应用海藻玉壶汤加减治疗乳腺增生病 1 0 4例 ,现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本组 1 0 4例均为门诊患者 ,年龄2 0~ 30岁 2 5例 ,30~ 40岁 42例 ,40~ 5 5岁 37例 ;病程 3个月~ 3年 39例 ,3~ 5年 40例 ,5~ 8年 2 5例 ;双侧乳房肿块 78例 ,单侧肿块 2 6例。1 .2 诊断依据 ①乳房肿块 :双侧或单侧乳房内有大小、形状不一的片状或颗粒状结节 ,与周围组织分界不清 ,与皮肤及基底部无粘连 ,质中或韧实 ,同侧腋窝及锁骨上淋巴结…  相似文献   

9.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80例均为女性 ,年龄 2 0~ 30岁 15例 ,31~ 40岁 5 2例 ,41~ 5 0岁13例。病程最短 1个月 ,最长 3年半 ,其中 ,1年以上 5 2例 ,占 65 %。1 2 临床表现病人自觉在月经周期乳房单侧或双侧胀痛 ,尤以月经来潮后诸症俱减或消失。查体乳房可触及索条状 ,扁平状肿块或伴有大小不等结节。肿块边界不清 ,质地多韧实 ,可有轻微触痛 ,无明显活动度。1 3 X线检查病人均用意大利GIOTTOHI-TECH智能型钼靶高频乳腺X线机检查。每个病人于治疗前及治疗后分别照双乳轴斜位片 ,其拍摄的曝光条件相同。首先除外引起乳…  相似文献   

10.
甲蛭胶囊治疗乳腺增生病112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 0 0年 6月~ 2 0 0 2年 6月自拟甲蛭胶囊 ,治疗乳腺增生病 112例效果满意 ,总结如下。1 一般资料共 112例 ,均为已婚妇女。年龄 2 4~ 30岁 2 5例 ,31~ 4 0岁 70例 ,4 1~ 5 0岁 17例 ;病程最短 6个月 ,最长 8年 ,平均2 8个月 ;单侧患者 4 8例 ,双侧患者 6 4例。诊断标准参照 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颁布实施的《中医病证诊断标准》。表现为一侧或双侧乳房发生单个或多个大小不等的圆形肿块 ,质韧不坚 ,可有触痛 ,肿块边界欠清 ,与周围组织不粘连 ,分散于整个乳房或局限于某一象限 ,始终不溃破 ,肿块胀痛在月经前加重 ,月经后减轻 ,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