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失血性休克病人病情紧急,靠单纯输血输液不能维持正常生命体征,需立即手术止血。所以如何尽快进行有效的抗休克治疗,以及选择安全、快捷的麻醉方法至关重要。我院于2005年1月-2007年12月,处理失血性休克病人的麻醉24例。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2.
失血性休克病人的麻醉处理与急救是临床麻醉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近年来我院共对28例失血性休克的病人进行了手术治疗,收到了良好效果。本文就28例病人的麻醉处理作一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宫外孕失血性休克手术的麻醉处理。方法40例宫外孕失血性休克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前应用麻醉处理,分析麻醉方法及效果。结果经合理麻醉处理后,手术均成功完成且患者均顺利获救。结论宫外孕失血性休克患者手术治疗前予以合理麻醉处理可以提高手术治疗效果,临床中应合理应用。  相似文献   

4.
静脉通路的畅通是保证紧急抢救和手术成功的关键措施之一,尤其在血源不充足的条件下,应用静脉套管什输入大量液体;输血抢救病人至关重要,根据病情及年龄选择套管针型号,一般使用16G-22G号套管针,临床体会如下。1临床资料 我院手术室从1997-10~1999-10共做妇产科手术1260例,使用静脉套管针患者840例,其中抢救妇产科失血性休克病人23例。其中破裂型官外孕并失血性休克6例;前置胎盘并失血性休克3例;胎盘早剥并失血性休克1例;剖腹产术后子宫收缩乏力出血并失血性休克6例;妊娠高血压综合征剖腹…  相似文献   

5.
失血性休克患者病情紧急,靠单纯输血输液不能维持正常生命体征,需立即手术止血,所以如何尽快进行有效的抗休克治疗,以及选择安全、快捷的麻醉方法至关重要。本研究采用喉上神经阻滞联合气管表面麻醉及小剂量镇痛镇静药,进行半清醒清导插管,取得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宫外孕并失血性休克患者手术麻醉及补充血容量的问题。方法根据患者病情选择适合的麻醉方法,轻度及中度休克患者在抗休克同时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重度休克患者选用气管插管静吸复合麻醉,同时回输自体血补充血容量。结果本组63例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无并发症。结论宫外孕失血性休克患者在基层医院无血库设备条件下,采用回输自体血方法有利于节约血源,无传染病,不需作血型化验与交叉配血等优点。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创伤性失血性休克麻醉处理方法。方法:回顾救治的82例失血性休克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总结分析。结果:82例患者,术中发生心跳骤停6例,经给予肾上腺素,心脏按压后,5例恢复心跳,继续手术,3例抢救无效死亡。9例因出血量大伴有严重的复合伤,术后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结论:应积极全面地正确评估,采取早期、快速、足量补充液体,纠正低血容量,同时积极准备手术,手术本身即是根本的抗休克措施。正确选择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方式,合理选择麻醉药品,妥善处理术中情况。通过我们全面细致的麻醉,可以明显降低创伤性失血性休克麻醉的风险。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41例失血性休克患者的麻醉处理和成功救治过程。方法:对41例失血性休克患者实施一系列救治措施:①缩短手术等待时间;②快速建立多条静脉通路其中包括深静脉置管、快速扩容。维持最低有效灌注压,缩短低血压时间,尽可能不用或少用缩血管活性药;③麻醉诱导要求占时短,循环干扰少,又保证氧供和提高动脉血氧,同时能有效抑制有害应激反应和消除病人的精神紧张和不安,避免或慎用对循环有抑制作用的麻醉药和扩血管药;④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结果:41例病人抢救、手术和麻醉管理均获得成功,经术后进一步积极支持治疗后全部康复。结论:对失血性休克患者处理得当,是完全可康复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失血性休克患者的麻醉处理以及救治措施。方法对56例患者实施麻醉处理,入室快速建立多条静脉通路其中包括深静脉置管、快速扩容,维持最低有效灌注压,缩短低血压时间,尽可能不用或少用缩血管活性药;麻醉选择要求占时短,循环干扰少,保证氧供和提高动脉血氧,同时能有效抑制有害应激反应和消除患者的精神紧张和不安,避免或慎用对循环有抑制作用的麻醉药和扩血管药;早期应用糖皮质激素。结果56例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抢救、手术和麻醉管理均获得成功,经术后进一步积极支持治疗后全部康复。结论对失血性休克患者采用合理有效的容量复苏,选择适当的麻醉方法和药物,为手术止血创造良好条件,是失血性休克患者麻醉处理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创伤性休克手术中的麻醉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其书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16):2497-2497
我院2005年收治创伤性休克手术病人25例,现将麻醉管理的体会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25例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手术病人均为男性,年龄22巧2岁。腹腔脏器损伤肝脾破裂15例,颅脑伤2例,胸外伤3例。四肢骨折5例。25例病人休克程度见表1。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对上消化道出血合并失血性休克的患者采取不同的麻醉处理方式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ar7-2012年我院治疗的上消化道出血合并失血性休克的患者84例,研究不同的麻醉处理方式对患者血压的影响。结果患者在术中血压、脉搏、呼吸等都比较稳定,但也有患者血压出现了波动,在进行处理后也能恢复正常,有1例患者死于术后的呼吸窘迫综合征,与麻醉无关。结论对于上消化道出血合并失血性休克的患者来说,要根据患者的血压、脉搏、出血量以及各器官的功能状况等选择是否进行手术,术前要进行一定的补液,扩充血容量,而且要根据患者休克的严重程度,选择合适的麻醉方式。两种麻醉均能很好保证有利于患者手术的进行,同时不会对患者的功能状况造成太大的影响,使患者顺利度过手术。  相似文献   

12.
目的 探讨颅脑损伤伴失血性休克的早期诊断及急救治疗。方法 对38例伴有失血性休克的颅脑损伤病人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失血性休克的原因、临床特点、早期诊断及治疗方法。结果 合并伤失血是失血性休克的主要原因,38例病人轻度休克7例,中重度休克31例,27例休克得到纠正。开颅手术治疗19列,开颅并开腹手术11例,8例保守治疗,死亡11例占28.9%,其中死于脑干功能衰竭7例,死于休克4例。结论 熟悉颅脑损伤伴失血性休克的临床特点,早期诊断并及时准确处理是挽救此类病人生命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失血性休克病人 ,如果出血未能及时控制 ,将会危及生命。本文针对基层医院医疗条件差 ,无法在全麻插管下手术抢救病人 ,危急时 ,以硬膜外麻醉抢救病人作一探讨。1 临床资料选择ASAⅡ~Ⅲ级病人 2 6例 ,均为失血性休克手术治疗者。年龄 2 1~ 64岁 ,体重 45~ 76kg ,出血量达血容量的2 5 %~ 45 %。随机分为两组。硬膜外麻醉组 (A组 ) ,穿刺点从腰 2、3到胸 7、8间隙 ,向头侧置管。麻醉药以 1 5 %~2 0 %的浓度的利多卡因 ,剂量按 8mg/kg体重计算 ,极量为40 0mg。局麻组 (B组 )用 0 2 5 %利多卡因局麻 ,以 8mg/kg体重计…  相似文献   

14.
陈福华  郁士新 《河北医药》1995,17(6):384-385
创伤性重度失血性休克患者52例即刻手术的麻醉处理064100河北省玉田县医院麻醉科陈福华,刘金成河北省玉田县医院外科郁士新严重创伤可致病人活动性出血、休克,使病情危重.因基层医院血源困难,单纯输注液体不能维持生命体征,需即刻手术止血,以免延误治疗时机...  相似文献   

15.
失血性休克具有病情紧急、失血量大、凶险危重等特点,需要手术医师、麻醉医师及护士之间的密切配合,及时准确处置。对失血性休克手术室抢救措施进行了探讨,包括选择合适的手术时机、麻醉处理的原则、手术室抢救措施和手术护理措施等。其中,手术室抢救措施包括抢救原则、立即建立多路输液通道、补充血容量及液体选择、病因治疗、防治心功能不全和肾衰竭、补充钙剂、成分输血和应用凝血因子。  相似文献   

16.
20例重度失血性休克手术室救治护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重度失血性休克的手术室救治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例重度失血性休克手术室救治护理病例;结果19例休克得以纠正,手术后患者痊愈出院。1例术中死亡。救治成功率95%;结论对重度失血性休克患者手术室抢救治疗,做到紧张有序、积极迅速,积极做好与手术医师及麻醉医师的配合工作,能很好地提高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严重创伤失血性休克围术期的麻醉与急救处理。方法:对80例严重创伤病人的麻醉与急救处理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麻醉及急救处理方法,比较各种方法产生的效果。结果:2例严重创伤病人因血源因素死亡,其余病人均得到恰当的麻醉处理和有效的救治。结论:严重创伤性休克病人的麻醉方式应选择气管内插管全身麻醉,及时处理原发病、快速液体复苏是急救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18.
刘素琴 《淮海医药》1998,16(4):20-20
10年来,我们为262例失血性休克患施行麻醉手术,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9.
目的评价与分析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麻醉处理临床观察及效果。方法100例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按照失血量分级情况分为A组(Ⅰ~Ⅱ级,64例)和B组(Ⅲ~Ⅳ级,36例)。均给予麻醉、监测及抗休克治疗。观察麻醉方法,比较两组患者复苏成功情况。结果100例患者局部麻醉加强化3例、神经阻滞麻醉3例、全身麻醉84例、持续硬膜下麻醉10例。经抗休克治疗后,成功复苏共96例(96.00%),死亡4例(4.00%)。A组患者复苏成功率96.88%与B组的94.4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救治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过程中,其重点在于选择科学麻醉方案、合理用药、早期足量扩充血容量,严密的术前评估、麻醉前准备以及适宜的麻醉方式选择与用药,可以最大限度的保障患者生命安全与手术顺利进行。在救治得当的条件下,患者复苏成功率受失血量的影响较小,且死亡率大大降低。  相似文献   

20.
目的 探讨电视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并发失血性休克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36例电视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所致失血性休克(〉1000m1)患者的手术方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排气平均时间,术后住院天数等。结果 36例休克患者均抢救成功,无一例中转开腹。结论 电视腹腔镜手术治疗异位妊娠所致失血性休克在条件具备的医院,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