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药汤剂是最具中医药特色的中药剂型,以其随证加减、灵活组方、吸收较快等优点深受广大患者的欢迎,但因调配、煎煮、携带不便等缺点阻碍了它的发展.改革汤剂势在必行。中饮片颗粒剂的研制和应用是对汤剂改革的一种可喜的尝试。  相似文献   

2.
中药汤剂是中医药最古老的剂型之一,由于符合中医辨证施治、随证加减、灵活用药的要求,与中成药比有制备方便、吸收快、剂量大等优点,成为中医临床应用最多的剂型之一;一般占整个中药处方量的50%,本院汤剂处方占整个中药处方的45%(不包括配方颗粒)左右。故汤剂的质量对中医临床而讲至关重要。它不仅直接影响着中医临床的疗效,重要的是中医药的社会信誉和中医药事业的未来。由于汤剂制备是个很多人参与、多个环节的系统工程,故影响汤剂质量的因素很多。如药材的来源、种植、采集,饮片的加工炮制,中药调剂及汤剂的制备过程等。本文从调剂操作的处方应付、汤剂制备两个环节对汤剂质量进行调查。  相似文献   

3.
中药汤剂的发展与剂型改革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丽坚  杨剑 《中国药房》1998,9(1):44-45
汤剂,古称汤液,始创于殷商时代,是将药物用煎煮或浸泡经会渣取汁而制成的液体剂型,是中医应用最早、最广泛的剂型。由于汤剂能适应中医辨证论治、随证加减、灵活用药的需要,药效显著,作用快捷,因此金代李杲称:“汤者荡也,去大病用之。”在中医几千年防病治病的用药实践中,汤剂始终作为中药最重要剂型发展运用。但汤剂存在着临时煎煮麻烦、使用和携带不便、剂量大、不易保存、药材利用率低的缺点,阻碍了汤剂在临床上的广泛运用,尤其是急诊用药。因此改革中药汤剂是发展中医药的迫切需要,保持汤剂特色,克服汤剂缺点,是中药汤剂…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分析中医病房患者服用中药汤剂依从性的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提高中医药患者服用中药依从性提供策略依据,方法选取2013年5月~2015年5月小橄人民医院中医科住院患者服用中药汤剂依从性进行调查问卷,结果在616例中医病房患者中,有365例依从性好,251例不依从,患者依从的原因是中药汤剂疗效佳,毒性小,患者的病情用中药汤剂治疗疗效更好,不依从的原因为中药汤剂服用之前太浪费时间,味道太苦。此外年龄、病程对服用中药汤剂也有一定的关联性。结论中医病房患者服用中药汤剂依从性需要引起重视,正确的服用方式,有针对性的对患者进行依从性的干预可提高患者的依从性。提高中医药的服务质量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5.
正确煎煮中药的重要性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汤剂是中药临床常用的剂型之一,具有吸收快、作用好、随症加减药物灵活等特点。因此,煎药是提高中医药疗效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环节。煎煮不当,会直接影响临床医疗效果。然而,从目前医院煎药工作的现状来看,中药汤剂煎煮在中医药治疗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往往被人们忽视,许多医院随便安排个勤杂工从事煎药工作,真正具有临床经验和专业知识的煎药工已寥寥无几。  相似文献   

6.
从中医药理论出发,阐明以中药单煎颗粒剂混合冲服替代汤剂,同传统汤剂及中医药基本理论并无悖逆之处,它是融中医药理论和现代药学技术于一体、适宜中药剂型改革的形式。  相似文献   

7.
赵文瑞 《黑龙江医药》1996,9(5):248-249
中药汤剂起源于夏商时代,自此汤剂就成为我国应用最早,最广泛的一种剂型,深受患者的欢迎。随着社会的发展,这种古老剂型逐渐暴露出许多缺点和不足。70年代以后,世界上普遍重视传统医学的发展,我国是中医药的发源地,而中药汤剂却停留在使用饮片煎汤的单一剂型,很难进入国际市场。因此,推广使用中药汤剂新剂型,使中药汤剂向成药化发展,是我国中药汤剂走向市场的关  相似文献   

8.
杨琳 《海峡药学》1996,8(4):92-93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国际市场的要求,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生活节奏亦不断加快,古老、传统的中药业的改革与各行业一样正在中医药界蓬勃兴起,尤其中药汤剂的弊端日渐突出,使汤剂改革势在必行。近年来中药界人士正探索各种方法,力求改进这古老、传统的剂型,以适应人们生活的需要,笔者就汤剂改革谈两种方案,供同行们参考。1.从汤剂的制备方法及煎煮容器上加以改进:1.1用电代替柴炭加热。包括砂浴,水浴、电热板、电炉、红外线等煎煮中药工具,有的还安装有定时、调温。电加热减少了操作人员劳动强度,改善工作环境,加水量、…  相似文献   

9.
黄云华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7):1079-1080
中药汤剂作为中药的传统剂型,具有制备简便、易吸收、灵活加减等优点,因此被广大医患人员所喜爱[1].中药煎药室是中医院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住院患者的康复及中医药文化传播,中药汤剂的煎煮是中医诊疗中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服用汤剂是治疗疾病的主要途径,煎煮不当,就不能最大限度发挥药物疗效,从而直接影响临床的治疗,再准确的诊断也难以达到药到病除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咽喉炎是耳鼻咽喉科常见疾病之一,中医药在治疗咽喉炎进展上显示了其独特的疗效。我科于2009年3月开始已采用了自制中药汤剂雾化,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1.
中药饮片应用现状与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药饮片”是指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 ,根据辨证施治及调剂、制剂的需要 ,对中药材进行特殊加工炮制后的制成品 ,是中药汤剂的基础。中药汤剂是体现中医辨证施治、复方给药、随症加减 ,快速奏效而长期使用的主要给药形式 ,颇得医师与患者的欢迎。但传统用药都是饮片入药 ,临用煎汤。由于中药煎煮比较耗时 ,一方面无法应用于急症救治 ,另一方面无法适应现代生活节奏和年轻人的生活方式 ,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中药饮片在临床上的应用及中医药的发展。据有关部门调查 ,中药汤剂在全部中药处方中所占比例从建国初期的绝大部分降至近期的 15 %~ 3 …  相似文献   

12.
李秀敏 《首都医药》2006,13(8):51-52
中药汤剂是传统中医药的临床常用剂型之一,在我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至今也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剂型。中药汤剂的煎煮、服用方法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则使汤剂中所含化学成分及药效难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笔者结合有关资料及工作实践,对中药汤剂的煎煮及服药方法进行了总结。1.煎煮容器的选择中药汤剂煎熬煮药时,宜选用砂锅、陶罐、搪瓷锅,忌用金属器具。梁代的陶弘景说:“温汤忌用铁器”,明代的李时珍说:“汤剂忌用钢铁器,宜用瓦罐银器”。这是因为砂锅、陶瓷罐化学性稳定、受热均匀,传热缓慢保温性强,能使煎出液保持原汁原味。根据化学分析金…  相似文献   

13.
汤剂是我国最古老、应用最广泛的传统中药剂型,在中医治疗疾病方面的重要地位无可非议.由其制法简便、容易吸收、见效快,特别是适应中医辨证施治的需要,能充分发挥药物配伍的灵活性,使得汤剂在中药治疗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前各大中小中医医院正在广泛使用.虽然在中医药迅速发展的今天,中成药、中药颗粒剂在不断推出.汤剂作用是大,但在临床服用次数方面值得探讨.  相似文献   

14.
目的观察针灸为主中医药疗法对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疗效,探讨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合理治疗方式。方法对120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分别给予3种治疗方案,其中A组(n=40,采用中药汤剂内服),B组(n=40,采用中药汤剂内服+手法),C组(n=40,采用中药汤剂内服+针灸),对比3组疗效。结果 A组总有效率57.5%,B组总有效率72.5%,C组总有效率92.5%,C组总有效率高于A组与B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针灸为主配合中医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可获得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15.
<正>中药汤剂是我国中医药治病最早的一种剂型,具有制备简单易行、服用方便、吸收快、发挥药效迅速等特点,至今临床应用仍十分广泛。然而,笔者调查发现目前汤剂煎煮的操作方法比较笼统,存在许多不规范之处,缺乏质量评价的控制点,导致汤剂质量无法得到保障。笔者结合工作实践,从以下几个方面讨论中药汤剂煎服中易被忽视的宜与忌。1煎煮前准备工作方面1.1煎煮器具的选择煎煮器具对煎药质量有较大的影  相似文献   

16.
林爱金 《海峡药学》2002,14(4):89-90
对中药汤剂中特殊煎法的中药处理方法的变革探讨,最大限度地提高汤剂质量,保证中药汤剂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7.
列举中药汤剂、针剂及外敷制剂等试述中药制剂现代化的形式与可行性。中药制剂现代化的总思路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改造传统剂型,创制新式剂型,提高临床疗效。容纳现代科学技术是继承发展中医理论,实现中医药现代化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8.
中药煎煮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汤剂疗效。由于传统方法煎药费时费力,且患者携带、服用不便,使部分患者放弃服中药的愿望,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中医药事业的发展。近年来,高压煎药机以其方便卫生、减少工作量、提取效率高等诸多优点而被许多医院、药店广泛使用,这种现代科学的煎药技术不但给患者带来了方便,还省去了药剂人员配药分剂的繁琐过程,更好地体现了中药的组方原则。  相似文献   

19.
抗病毒新药复方黄芪颗粒的剂型改造与初步疗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建立复方黄芪颗粒的新剂型。方法 根据中医药理论,通过现代药学、药剂学等技术手段,对处方及生产工艺进行优化。结果 由传统的抗病毒中药汤剂成功地转变成现代剂型--中药复方颗粒剂。结论 该剂型携带、服用方便,生产成本合理,初步临床观察显示有较高的抗乙肝病毒活性,耳反跳率低,有良好的市场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0.
中药配方颗粒制备工艺研究思路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陈天朝 《中国药业》2003,12(7):23-25
目的:探讨中药配方颗粒的制备工艺。方法:时中药配方颗粒的生产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其制备工艺的基本原则进行了探讨。结果:以水为溶媒、煮提方法制备配方颗粒不完全符合中医药特点。汤剂中中药成分间的相互作用是达到增效降毒目的的重要途径之一。结论:为中药配方颗粒的制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