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1例60岁女性患者因面部渐渐增大的红色丘疹就诊。9月前,患者面部中央出现直径1~2cm无痛性红色丘疹,偶尔增大并波及鼻、双颊和眼睑。诊断为表浅皮肤感染,局部系统应用抗生素,但是无效。最近2月,鼻子中央疼痛。患者居住于东安那托利亚的东部,该地区近20年无皮肤利什曼病的病例。皮肤科检查见双颊部、下眼睑、整个鼻子10cm×5cm的红色蝴蝶形斑块,质硬,表面轻度鳞屑,边缘清楚。皮损涂片检查细胞内外可见大量利什曼原虫的无鞭毛体。皮损组织病理检查,可见单核细胞、组织细胞、浆细胞散在浸润和小肉芽肿。皮损涂片革兰染色和厌氧菌需氧菌培养阴性…  相似文献   

2.
1病例报告 患者,男,60岁。因躯干、四肢、散在地图状皮损,于2000年4月23日来我院就诊。患者自去年8月开始四肢、躯干出现散在红色丘疹,以后逐渐扩大,部分融合成红色斑块,表面覆盖多层干燥的银白色鳞屑,未予治疗。2个月前,皮强处及皮损周围色素完全脱失,呈白色,腹部左侧皮损处出现两处直经约0.5cm大小乳头样增殖。  相似文献   

3.
患者女,52岁,来自农村。因左侧面颊反复红斑14年,再发1月入院。14年前患者左侧颊部出现一黄豆大红色扁平丘疹,逐渐扩大成斑块,以后中央缓慢消退,皮损呈环状,表面光滑无鳞屑,无瘙痒。日晒后皮损不加剧。无发热及关节疼痛。数月后皮损自行消失,不留痕迹。以后上述皮疹在同一部位反复发作多次,无明显诱因及季节。1月前左侧颊部红色斑块再发,于1997年12月23日收住院。平素体健。家族中无类似病史。体检:一般情况好,系统检查无异常发现。左侧面颊见2cm×1 cm稍隆起的环状斑块,边界清楚,中央颜色略  相似文献   

4.
病史:脱发2年。后背于10d前出现数个红色丘疹,发病2d后融合成红色斑块,并出现皮损区疼痛。应用青霉素静脉滴注(800万U/d),外用雷氟诺尔湿敷,治疗3d无效。近日红色斑块逐渐增大,并且在皮损表面出现数个脓头。近日患者出现发热、乏力、饮食睡眠不佳。再次来门诊诊治。过去无多食、多饮、多尿及体重减轻等临床表现。否认糖尿病史,家族成员无糖尿病患者。  相似文献   

5.
1病例资料患者,女,35岁。主诉:后背疼痛8d。病史:脱发2年。后背于10d前出现数个红色丘疹,发病2d后融合成红色斑块,并出现皮损区疼痛。应用青霉素静脉滴注(800万U/d),外用雷氟诺尔湿敷,治疗3d无效。近日红色斑块逐渐增大,并且在皮损表面出现数个脓头。近日患者出现发热、乏力、饮食睡眠不佳。再次来门诊诊治。过去无多食、多饮、多尿及体重减轻等临床表现。否认糖尿病史,家族成员无糖尿病患者。  相似文献   

6.
报道变应性皮肤血管炎1例.患者男,26岁,以"右小腿红斑、结节3个月,溃疡1周"为主诉入院.3个月前右小腿出现红斑,伴瘙痒,经治疗后病情无好转,且局部出现结节并溃破形成溃疡伴疼痛.皮肤科检查:右小腿下1/3外侧可见大小约8cm×10锄黯红色斑块,斑块上可见散在皮下淤血,斑块上胫骨外侧可见两约1.5cm×1cm大小溃疡面,两溃疡面基底部贯通形成窦道,部分溃疡面结痂.病理检查:符合皮肤血管炎的病理改变.诊断:变应性皮肤血管炎,予以中西医结合治疗,疗效较好且副作用小.  相似文献   

7.
患者,女,45岁,因下颌、躯干、四肢红斑、丘疹、鳞屑伴瘙痒1年余于2013年3月1日入院.1年余前,患者无明诱因于双上肢出现大小不一圆形红斑、丘疹,略感瘙痒,但无畏寒、发热、关节疼痛等不适,未引起其重视.不久上述皮损逐渐离心性向周围扩大,形成斑块,边界清楚,上覆银白色鳞屑,略感瘙痒,搔抓后部分出现黄色渗液,并于下颌、躯干、四肢其他部位出现类似皮损,呈圆形红色斑块.曾在院外治疗(具体不详)后,上述皮损略有消退,呈圆形色素脱失或沉着斑.不久又出现新发皮损,仍无脓疱、水疱、全身皮肤潮红等.自患病以来,患者精神尚可,体重无减轻.  相似文献   

8.
临床资料:患者男,45岁,因“面颈、躯干红斑、萎缩20余年,背部、双上肢结节、斑块、萎缩半年余”就诊。患者20余年前无明显诱因于面、颈、双耳廓出现类圆形红色斑块,皮损中央逐渐出现萎缩,并有少许鳞屑,无特殊不适,常于日晒后加重,曾行皮损病理检查,诊断为“盘状红斑狼疮”,给予“反应停”口服后皮损曾好转。  相似文献   

9.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54岁。因双侧腋下、腹股沟红色斑块半年,于2006年12月就诊于本科室门诊。患者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双侧腋下皮肤出现绿豆大红斑,伴搔痒,未治疗。皮疹逐渐增多,面积扩大,融合成大片状,且搔痒加剧。3个月前满布双腋、腹股沟及后枕部,皮损持续不退,且逐渐增多,高出皮肤表面。家族中无类似患者。,皮科情况:双腋下、腹股沟处及后枕部皮肤分布境界清楚、扁平隆起的红色斑块、覆有银白色鳞屑,无糜烂及渗出(图1、2)。  相似文献   

10.
<正> 一例额部化学感受器瘤:患者男,51岁,因前额部肿块2年,近逐渐增大于1980年2月入院。检查;前额正中4×4×3cm半球形隆起,质韧,固定,表面光滑,边缘清晰,无压痛。行肿瘤切除术,见肿块位于额部皮下,灰红色,包膜完整,表面有较多血管盘绕,基底部浸润颅骨,并部分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