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间隔感知测试是一项反映受试者听觉灵敏度的临床测试。本研究主要是对不同类型及程度的听力损失伴耳鸣患者进行间隔感知测试,包括在噪声中的间隔测试及500Hz、1000Hz、2000Hz频率的间隔阈值测试,并探索听力损失及耳鸣对间隔感知测试结果的影响。方法本研究选取听力正常者20例(40耳),听神经病患者15例(30耳),其中有耳鸣患者18耳,无耳鸣患者12耳。感音神经性聋患者36例(45耳),其中有耳鸣患者28耳,无耳鸣患者17耳。对所有受试者进行时域和频域间隔感知测试,并对其中的耳鸣患者进行耳鸣评估测试。结果①AN组间隔感知阈值显著高于听力正常组和感音神经性聋组(P<0.01)。②感音神经性聋组中,听损程度≤60dB患者的间隔感知显著小于听损程度>60dB的患者(P<0.01)。③将500Hz、1000Hz、2000Hz频率下的间隔感知测试结果进行组间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④对听神经病患者和感音神经性聋患者分别进行有耳鸣组和无耳鸣组分析,时域和频域间隔感知测试结果显示,有耳鸣组和无耳鸣组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⑤不同类型的耳鸣声在感音神经性聋患者中的间隔感知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间隔感知测试结果与有无耳鸣无关,与耳鸣声类型无关,与听力损失程度及病变部位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准确评定外伤后听力损失程度的方法. 方法测试主诉外伤后听力下降的85例、97耳的纯音测听、听性脑干反应(ABR)及40Hz听觉相关电位(40HzAERP),并综合分析测听结果.结果97耳均测试出真实听力,其中反应真实23耳(23.71%),夸大性聋58耳(59.79%),伪聋16耳(16.49%).结论采用多种听力学检查方法综合评估能鉴定伤耳的真实听力.  相似文献   

3.
听神经病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介绍一种特殊的感音神经性听力疾患-听神经病,探讨其临床特征及听力学特点.方法报道5例听神经病患者,2例为成人;3例为儿童.记录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对患者进行纯音测听、脑干电反应测听、耳声发射、耳蜗电图及语言辨别率等听力学检查.结果5例均主诉听力下降,听力学检查纯音听阈为轻、中度感音神经性聋,与纯音测听不相符的语言辨别率明显下降,不能引出脑干诱发电位(ABR),耳蜗电图基本正常,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POAE)基本正常.提示外毛细胞功能正常,病变可能在听神经.结论听神经病是一种主诉听力下降,纯音听阈为轻、中度感音神经性聋,不能引出脑干诱发电位(ABR),畸变产物耳声发射正常的听力疾患,临床上应与其他感音神经性聋区别.  相似文献   

4.
听神经病患者最大言语识别率与纯音听阈的相关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听神经病患者最大言语识别率与纯音测听之间的相关性,探讨听神经病患者与言语识别率不成比例的临床意义.方法 对106例(212耳)经纯音测听、声导抗、畸变产物耳声发射、听件脑干反应测试确诊为听神经病的患者,行最大言语识别率测试,并与不同程度损失及不同类型听力曲线进行分类、分型比较.依据损失分出轻度、中度、中重度和重度;依据听力曲线分为平坦型、低频上升Ⅰ型、低频上升Ⅱ型、山型、谷型、不典型.统计数据应用SPSS 11.0对不同程度的损失、最大言语识别率采用方差分析和相关性分析.结果 106例(212耳)具有相同听力损失或相同类型听力曲线的听神经病患者,可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最大言语识别率,在听神经病患者群体水平整体评估,最大言语识别率百分比与全频听力阈值旱负相关(r=-0.602;P<0.01),另外,听力损失程度较接近的听力曲线类型,高频听力损失程度轻者其最大言语识别率也相对较好;106例听神经病患者中有26例(52耳)患者双耳分别记录逐步递增的6个刺激声级的言语识别率曲线,其中平均阈上10 dB出现的最大言语识别率频次最高.结论 听神经病患者最大言语识别率在个体问存在明显差异,相同的听力损失,可以出现不同的最大言语识别率;但在群体水平上最大言语识别率与阈值有一定相关性,即听力阈值越大,言语识别率百分比数值越小,且当听神经病患者听力损失在同一水平时,其最大言语识别率程度与听神经病患者听力曲线类型相关.  相似文献   

5.
对梅尼埃病患者听力下降情况进行研究,把111例梅尼埃病患者分组和对照,进行纯音测听和语言测听,发现了一些未曾报告的现象。这是一种前瞻性临床群体研究。梅尼埃病者患耳的纯音测听和语言测听两方面均有下降。结果:①听力图形表明听力损失多见于“低频”或“低频+高频”听力下降类型(P=0.006);②并且发现听力曲线形态不取决于病期;③平均听力……  相似文献   

6.
听神经病病损部位分析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目的:探讨一组以言语听力下降为主的听力损失的命名、临床特点、病损部位。方法:分析11例低频或以低频为主的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者的临床症状、纯音测听、声导抗测试、听性脑干反应、耳蜗电图、畸变产物耳声发射~CT和(或)MRI资料。结果:本组病例具有下列矛盾现象;主诉进行性听力闰退,尤其听不清语言,纯音听阈呈上升型听力图,听性脑干反应引不同或明显异常,甚经4000Hz纯音听琢怕主观阈严重镫骨肌反引不出;  相似文献   

7.
非器质性听力损失的纯音测听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纯音测听是主观测听,结果的准确性受诸多因素的影响,特别是受患者心理因素影响较大.本文探讨了患者心理因素对纯音测听结果的影响,以及纯音测听对非器质性听力损失诊断的可行性,现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临床资料 主诉为听力损失的41例57耳中,因外伤者10例14耳,因受爆震者31例43耳;男37例,女4例;年龄为9~60岁,平均26.31岁.1.2方法 应用美国GSI—10型听力计在标准隔声室内按常规(上升法)进行,背景噪声符合ISO 8253—1(1989)规定要求.详询有关病史,注意掌握患者的就诊目的和心理状态,对病人的大致的听力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再按常规给患者做听力测试.在测试中注意病人的反应和表现,如对测试结果有怀疑,则针对情况给患者做好解释工作,并给患者以适当的暗示,取得患者的配合,耳做第二次,甚至多次测听,其间需让患者稍事休息,以免疲劳,直到认为获得真实听阈,结果准确并与客观病情相符合为止.1.3 结果判定 其标准为听力损失的平均阈值:每个频率(0.125、0.25、0.5、l、2、4和8kHz)均测试五次以上,其中取至少有三次以上能够重复的阈值为真实听阈,用其平均值做为听力损失的评估.2结果57耳中经过反复检测,阈值可以从异常变为正常者(<25 dB HL),占56.1%;听力确有损失但在首次测试中套大其损失10dB以上者,占40.35%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白噪声掩蔽效应试验(Langenbeck 法) 检测蜗性聋重振现象的敏感性。方法 用德国产BOSCH 听力计对30 例(44 耳) 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患者作纯音测试和阈上测听( 包括Langenbeck ,SISI和ABLB 试验) ,比较三种试验相对于三种听力曲线及1 ,2 和4 kHz 三频率的阳性结果。结果 纯音听阈曲线:谷形15 耳,高频斜坡形下降16 耳,高频陡峻形下降13 耳。SISI 得分60 % ~100 % 36 耳(81-8 % ) ;ABLB 阳性35 耳(79-5 % ) ,两者互有重叠覆盖,未发现两者均阴性者;Langenbeck 法掩蔽无效34耳(77-2 % ,其中单纯4 kHz 掩蔽无效15 耳,4 kHz 合并2 kHz 掩蔽无效13 耳,4 kHz 合并1 kHz 掩蔽无效6耳) ,与SISI和ABLB 阳性率81-8 % 和79-5 % 相比,统计学上无显著差异。结论 白噪声掩蔽效应测试也是一种可靠的纯音阈上测试,可用于蜗性聋和蜗后聋的鉴别  相似文献   

9.
对梅尼埃病患者听力下降情况进行研究 ,把 111例梅尼埃病患者分组和对照 ,进行纯音测听和语言测听 ,发现了一些未曾报告的现象。这是一种前瞻性临床群体研究 ,梅尼埃病者患耳的纯音测听和语言测听两方面均有下降。结果 :1听力图形表明听力损失多见于“低频”或“低频 +高频”听力下降类型 (P =0 .0 0 6 ) ;2并且发现听力曲线形态不取决于病期 ;3平均听力下降程度与病期无关 ;4客观听力资料和病人主观耳聋分类之间有一定关联 ,但不是非常明显。而在梅尼埃病患者非受累耳的纯音测听和语言测听之间存在关联(平行关系 ) ,但并没有证据表明语言…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听神经病的听觉电生理特点。方法 总结了 10例听神经病患者的病史、纯音测听、镫骨肌反射、听性脑干反应 (auditorybrainstemresponse ,ABR)、耳蜗电图、畸变产物耳声发射(distortionproductotoacousticemission ,DPOAE)及对侧白噪声抑制试验、中潜伏期反应和慢皮层反应。 5例患者作了颅脑CT或磁共振成像 (magneticresonanceimaging ,MRI)。结果 患者男女兼有 ,平均年龄为 2 0 3岁 ,10余岁的青少年占多数。 9例主诉双耳听力下降 ,1例双耳鸣。纯音测听示 19耳为轻度至中度的低频下降型感音神经性听力损失 ,听力损失最严重的频率为 0 5kHz或 (和 ) 0 2 5kHz;1耳听力正常。 19耳镫骨肌反射消失 ,1耳纯音测听为上升型曲线者反射阈提高。ABR不能引出或仅出现波Ⅴ或 (和 )波Ⅰ。全部病例均可记录到DPOAE ,但不能被对侧噪声抑制。耳蜗电图示大部分病例动作电位 (actionpotential,AP)消失或振幅很小 ,负总和电位 (negativesummatingpotential,-SP)振幅绝对平均值为 0 5 95 μV ,慢皮层反应皆正常 ,6例测中潜伏期反应 5例正常。CT或MRI无异常发现。 结论听神经病早期纯音测听可正常 ,但其镫骨肌反射和ABR消失或阈值升高 ,其确切病变部位尚不明了 ,可能位于脑干平面以下的听觉系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