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宫颈癌患者腹腔镜广泛子宫切除术中盆腔自主神经功能保留对患者性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4年6月至2015年6月在院并经病理证实为宫颈癌并行腹腔镜下广发全子宫切除术的患者7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术,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术并保留盆腔自主神经,比较两组术后性功能、生命质量及尿流动力学。结果:两组患者术前性功能FAFI评分无明显差异,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FAFI评分均较术前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术后1年FAFI评分与治疗前无明显差异,对照组术后1年FAFI评分较术前下降,观察组术后6个月、术后1年FAFI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躯体功能及情绪功能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社会功能评分、认知功能、角色功能及症状子量表总评分、总健康状况评分及总生命质量评分在两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尿意初始时的膀胱容量、最大排尿量、排尿次数、残余尿体积、尿意强烈的膀胱容量等尿流动力学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腹腔镜下广泛子宫切除术有利于宫颈癌患者术后性功能的恢复。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子宫肌瘤患者不同腹腔镜手术方式子宫切除的疗效、卵巢功能及患者性功能状况。方法: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9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5例。观察组采用传统腹腔镜子宫切除术治疗,对照组采用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卵巢功能以及性功能状况。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83.44±10.21)min、(59.38±14.59)m L、(6.03±1.98)d均少于对照组的(92.72±12.49)min、(77.83±16.54)m L、(7.12±1.54)d,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种患者术后排气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术前和术后6个月的FSH、LH、E2水平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观察组和对照组性欲、性唤起、性高潮、性心理、性行为中异常症状、射精时间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性功能各项指标评分均有所上升,但观察组和对照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两种腹腔镜手术方式均对患者卵巢功能影响较小,可改善患者性功能,但腹腔镜子宫切除术较腹腔镜辅助阴式子宫切除术具有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恢复快等优点,选择术式时可优先考虑。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对患者性激素水平及术后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渭南市妇幼保健院诊治的140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7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开腹子宫切除术治疗,研究组患者采用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治疗,治疗后比较两组患者一般指标、性激素水平、生活质量与性生活质量。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及肛门排气时间均较对照组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前两组患者性激素水平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患者FSH和LH水平均低于对照组,E2水平较对照组高,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研究组患者躯体疼痛评分较对照组低,其他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前两组患者性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研究组性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与开腹子宫切除术相比,腹腔镜下全子宫切除术对患者性激素水平影响相似,但对生活质量及性生活质量改善效果更好,且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后对手术参数、淋巴结切除数量以及疾病转归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至2016年6月荆州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92例,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入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6例,观察组患者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开腹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相关手术指标以及淋巴结切除数量,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性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盆腹腔引流量(126.89±23.12ml、258.12±34.12ml)低于对照组患者(159.78±25.45ml、297.12±34.89ml),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以及术后住院时间(32.12±5.12h、48.37±6.21h、5.23±0.54d)显著短于对照组患者(39.40±5.28h、59.78±5.88h、9.23±0.34d),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盆腔淋巴结切除数以及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出现淋巴囊肿、切口愈合不良、尿潴留、下肢静脉血栓以及淋巴结转移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性欲、性唤起、性高潮以及性心理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性行为异常评分(56.12±5.07分)显著低于对照组(65.12±6.02),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对患者产生的损害较小,患者术后恢复快,同时也能够达到开腹手术切除淋巴结清扫效果,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腹腔镜下阴式子宫切除术对子宫肌瘤患者子宫保留程度和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陕西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诊治的117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进行分组,对照组行腹腔镜下阴式子宫全切术,观察组行腹腔镜下阴式子宫次全切术,观察两组患者的基本手术资料,卵巢功能情况、恢复排卵情况及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的围术期术后镇痛(6.8±1.7)d,肛门通气(14.8±0.4)h,住院(4.3±0.7)d,尿潴留2例,均分别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月末,观察组E2(93.6±15.4)pmol/L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月末观察组FSH(13.4±2.31)U/L、LH(24.71±7.26)U/L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3个月内QOL生活质量评分(52.62±2.90)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990,P<0.05)。观察组患者术后HAMD评分(16.51±1.59)分、HAMA评分(10.75±1.44)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观察组FSFI评分(24.52±0.74)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腹腔镜下阴式子宫切除术,采用次全切,保留宫颈,能一定程度上加速患者术后恢复,提高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同时,对维持卵巢功能,发挥患者体内甾体激素的合成及个体卵巢卵泡的发育有积极意义,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早期宫颈癌行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腹腔镜广泛子宫切除术后患者性功能障碍及恢复情况。方法:52例Ⅰb_1~ Ⅱa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6例,研究组行腹腔镜下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广泛子宫切除术,对照组行常规的腹腔镜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比较两组术后性功能障碍及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术后性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为23.1%,对照组术后性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为80.8%。在术后6个月,研究组和对照组的FSFI总分分别为(21.98±4.17)分和(16.92±4.15)分;两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1年,研究组的FSFI总评分为(26.97±4.43)分,显著高于观察组(18.23±4.13)分,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取保留盆腔自主神经的广泛性子宫切除术,患者术后性功能障碍的发生率低,术后性功能恢复早,且恢复满意。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全子宫加双附件切除术对中年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临床预后的影响,以期为临床术式的选择提供参考借鉴。方法选取医院2012年1月至2014年6月期间大连市妇幼保健院诊治的中年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14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进行腹腔镜下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和全子宫加双附件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住院时间、并发症、生活质量以及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和生存率等临床预后指标。结果治疗前观察组与对照组HAMA、HAMD及FACT-G评分无统计学差异,治疗后两组HAMA、HAMD及FACT-G评分均有明显的降低,其中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术后住院时间(13.24±3.18)d明显短于对照组(14.62±3.42)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57%,明显低于对照组21.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3年后,观察组复发率、远处转移率和生存率分别为11.43%、10.00%和95.71%,与对照组18.56%、14.29%和91.43%相比,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中年Ⅰ期子宫内膜癌患者的治疗中,腹腔镜下全子宫加双附件切除术治疗患者临床预后优于腹腔镜下广泛性全子宫切除术治疗患者。  相似文献   

8.
《中国性科学》2019,(12):62-66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阴式次全子宫切除术治疗中年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1月至2018年10月重庆市开州区人民医院诊治的122例中年子宫肌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1例患者。观察组患者行腹腔镜辅助阴式次全子宫切除术,对照组患者行经阴道全子宫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指标、术后康复情况、术后不同时间段疼痛(VAS评分)情况、并发症发生率,随访至术后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性功能(BISF-W评分)。结果①手术指标:两组患者肌瘤清除数目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手术用时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均P<0.05)。②术后康复:观察组患者术后首次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患者(均P<0.05)。③疼痛:术后两组患者VAS评分均呈下降趋势,且观察组患者下降幅度大于对照组患者,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④并发症:观察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3.3%,2/61)低于对照组患者(14.8%,9/61),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⑤性功能:手术前,两组患者BISF-W各维度评分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手术后3个月,观察组患者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腹腔镜辅助阴式次全子宫切除术治疗子宫肌瘤,更具有微创优势,且术后疼痛轻、并发症少,有利于患者早期康复,对改善中年患者性功能亦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治疗重度前列腺增生的疗效,并分析其对患者性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阆中市人民医院诊治的80例重度前列腺增生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按手术方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观察组则为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比较两组手术、围手术期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治疗前后的前列腺症状评分和性功能相关指标。结果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但观察组切除增生组织重量明显比对照组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的膀胱造瘘管、尿管留置和住院天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的IPS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MFR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IPS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MFR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对照组治疗后的性欲、性高潮、勃起功能、高潮满意度和总体满意度均明显低于治疗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治疗前后的性欲、性高潮、勃起功能、高潮满意度和总体满意度均无明显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各项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经尿道前列腺剜除术治疗重度前列腺增生疗效确切,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相比,对机体创伤更小,患者恢复更快,对患者性功能影响较小,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腹腔镜下早期宫颈癌患者根治术后对患者盆腔功能及性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2月至2016年11月海南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妇科诊治的92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6例患者。观察组患者给予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给予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相关手术指标变化情况、并发症发生率、性功能、盆腔功能改善情况以及满意度情况。结果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淋巴结清扫数比较,其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术后盆腔引流量(312.02±21.56ml、126.78±12.56ml)均低于对照组患者(332.78±22.58ml、220.15±32.02ml),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下床活动时间[(42.13±6.02)h]短于对照组患者[(56.12±6.68)h],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术后住院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9.56±2.60)d、(28.12±3.29h)]均短于对照组患者[(12.12±3.78)d、(36.12±5.02)h],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13.0%)低于对照组患者(37.1%),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性欲、性唤起、性心理、射精时间和性行为异常症状评分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满意率(91.3%)高于对照组患者(76.1%),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阴道静息压(Vaginal resting pressure,VRP)、阴道收缩压(Vaginal systolic pressure,VSP)均有所提高,观察组患者高于对照组患者,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采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早期宫颈癌,对患者产生的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降低了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改善了患者的性功能和盆腔功能,取得了显著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