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探讨中医结合内科急症诊疗的工作现状,本文以历史资料文献为基础,对临床上病症进行研究并总结分析,发现我国当前的中医在临床内科急症的治疗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在总结中发现中医在临床的治疗上也具有它本身优良的特点,在一些内科疾病的诊疗中也发挥着及其重要的作用。中医治疗的注重点在于辨证论治、整体治疗、治本的方面等方面,这些优良的治疗原则都对提高临床上疾病的治疗疗效有着关键的作用,中医也应加强对药物的研究,注重多中医类人才的培养。近年来医学诊疗的技术飞速发展,传统的中医诊疗在医学诊疗的舞台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在内科急症诊疗中有着优良的表现,我国传统中医还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2.
张泽福 《中外医疗》2012,31(23):174+176-174,176
该研究首先指出中医治疗内科急症的特色,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当前中医内科急症治疗发展缓慢的原因并为中医内科急症治疗的发展指明方向。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分析目前采用中医治疗内科急症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相关的文献并结合临床的现状进行分析、归纳和探讨。结果对于内科急症的治疗,中医讲究实施辨证论治,治标治本,整体治疗,临床效果比较好,但是也存在临床上的不足之处,治疗时需要和当代医学的新科技相互结合,要着重培养中医药物和人才,让中医在内科方面的发展取得突破性的进展。结论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中医治疗也在不断的更新,传统的中医在治疗内科急症中的优势也被逐渐的体现出来,因此,我们要更加注重中医治疗的发展。  相似文献   

4.
初岩  邱洪波 《黑龙江医学》2004,28(5):380-381
中西医结合内科急症诊疗工作可分为诊断和治疗两部分。中西医结合内科急症诊断采用西医病名、中医证型形式。中西医结合内科急症取中西医特长拟定治疗方案 ,并从西医治标 ,中医治本 ;西医补液 ,中医补气 ;西医升压 ,中医稳压 ;西药脱水 ,中药开窍 ;中西合用 ,治疗高热等 5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5.
目的:本文主要研究的是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于2017年接收的16例偏头痛患者,对其进行中医内科治疗,命名为中医治疗组,另外选取16例偏头痛患者,对其进行普通治疗,命名为普通治疗组,随后对比两组患者头痛症状的消失概率,并在此基础上判断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的临床疗效。结果:中医治疗组患者头痛症状的消失概率大于常规治疗组,说明中医内科治疗偏头痛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各级医院可以在治疗偏头痛的过程中加强对中医内科治疗方式的应用力度。  相似文献   

6.
设想中西医结合内科急症诊疗工作可分为诊断治疗两部分。中西医结合内科急症诊断采用西医病名,中医证型形式,中西医结合内科急症取中西医特长拟定治疗方案,并从西医治标,中医治本,西医补液,中医补气;西医升压,中医稳压;西药脱水,中药开窍;中西合用,治疗高热等五个方面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7.
在中医内科肾病学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对中医肾的概念进行了重新的定义。本文基于中医内科肾病学理论,对各种类型的肾脏疾病进行分析,从病理、诊疗、预防等角度深入探析肾病的临床治疗,明确了中医内科肾病学的内涵与外延,为中医内科肾病学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8.
本文展开对中医内科呼吸学科的的学科研究思路与实践分析,其主要目的在于了解当前中医内科呼吸学科发展现状,明确呼吸学科的中医研究思路.在当前经济文化快速发展的现阶段社会种,医疗卫生事业得到显著的发展,并取得了较为突出的成就.尤其以中医学为主,根据对呼吸学科的分析,发现呼吸学科中医学的学术历史研究时间较为久远,但其研究内容不够全面,内科呼吸的较多中医学理论需要进一步完善.本文在研究中,首先对中医内科呼吸学科研究的发展情况加以分析,同时重点研究中医内科呼吸学科的研究思路和实践.  相似文献   

9.
<正> 中医在内科急症救治方面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经验,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由于种种原因,有关中医急症的研究工作一度受到很大影响,近年各地在开展中医治疗急症工作中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不仅治疗病种广泛,而且方法、手段多样,使某些病症提高了治愈率,降低了病死率。本文仅就中医内科高热、昏迷、厥脱、急黄、暴喘、暴痢、出血、卒痛、癃闭等证之治疗进展作一综述,以供开展急症研究和临床工作参考。  相似文献   

10.
随着我国综合实力不断增强,中医治疗在我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为我国人民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医是我国最早、最古老的医术,是当今世界最值得研究和发展的一门重要学科,是历代先人智慧的结晶。中医治疗技术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历史,经过诸多先人不断创新、改进、总结,才有了今天著名的中医。在中医治疗当中,最为出名的科目为中医内科,这个科目能够治疗多种疾病,被广泛的应用在内科的治疗当中。中医内科治疗的过程中,经常用到辨证治疗,通过辩证治疗来确定患者的病因,从而提出有效的治疗措施,使用合适的药物。基于此,本文对中医内科中的辩证治疗进行了研究,通过对某院的病历进行分析,从而统计出辨证治疗在中医内科治疗中的作用。同时,加强对辩证治疗的研究和创新,不断发展我国中医内科,从而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  相似文献   

11.
中医内科急症是指内科所属起病急暴 ,变化迅速 ,或慢性疾病积渐突变、病势危重的一系列病证。中医内科急症学则是应用中医理论和内科专业知识阐述常见急症病因病机、辨证救治规律的一门支学科。急症救治的目的 ,主要是通过对危重患者的紧急抢救 ,有效地纠正危及生命的病理和病理生理改变 ,保证生命器官(心、脑、肾 )维持其有效功能 ,使病人生命体征稳定 ,制止可能发生的死亡 ,为进一步治疗创造条件。但不包括疾病全过程的治疗。中医内科急症是中医急症医学的基础 ,是以多种综合疗法为特色的临床急救学 ,继承发展中医急症医学是振兴中医药的…  相似文献   

12.
创立中医内科急症学的意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医内科急症是中医急症医学的基础,它是以多种疗法为特色的一门临床急救医学。继承发展中医急症医学,是振兴中医药学的关键。指出发展中医内科急症学的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为进一步搞好中医急症研究 ,实现中医现代化 ,介绍《黄帝内经》、《金匮要略》、《肘后备急方》、《千金要方》、《温病条辨》等古代医著对中医内科辨证论治和急救技术的影响和贡献 ;回顾了清末以后中医内科急症发展概要 ;从研究机构和组织的成立、学术水平与学术地位的提高、中医急症用药的中医学特色三方面系统介绍了 80年代以来中医内科急症研究的飞速发展 ;对中医急症研究的未来进行了展望并提出一些可供探讨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4.
为进一步搞好中医急症研究 ,实现中医现代化 ,介绍《黄帝内经》、《金匮要略》、《肘后备急方》、《千金要方》、《温病条辨》等古代医著对中医内科辨证论治和急救技术的影响和贡献 ;回顾了清末以后中医内科急症发展概要 ;从研究机构和组织的成立、学术水平与学术地位的提高、中医急症用药的中医学特色三方面系统介绍了 80年代以来中医内科急症研究的飞速发展 ;对中医急症研究的未来进行了展望并提出一些可供探讨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5.
《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1(1):F0004-F0004
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于2001年被教育部批准为国家重点学科,由中医肝病、肿瘤、肾病、心血病和急症第五个重点研究方向组成。我校中医内科学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已成为我国中医内科学重要的临床和科研基地。[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究中医内科临床研究发展现状及其现状中存在的问题,从而能够有针对性的给出解决策略。方法搜寻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相关的中医内科临床文献,对其中的内容进行研究和分析,主要包括文献的一般信息,研究方向,治疗准则和工作现状及其存在问题等。结果本次研究中共检索出300篇文献,其中有30%左右的文章中涉及到了与中医的客观检测指标相关联的文献,70%的文章则没有涉及到与次相关的研究,其中,有比例在35%左右的文献引用了较为陈旧的诊断标准。还有一些文献中没有对疗效判断标准进行描述。结论我国中医内科临床研究现状还存在较多问题,需要行业内加强对问题的研究,从而具有针对性的进行解决和改善,促进中医内科的临床发展。  相似文献   

17.
《金匮要略》是《伤寒杂病论》中的杂病部分,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临床杂病治疗学专著,主要对中医内科、外科、妇科、急症等提供了辨病辨证及治疗方法,奠定了中医临床治疗学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中医治疗急症。方法回顾历代医家治疗急症的著作、案例及现代各地的经验。结果历代中医对急症的治疗和研究,大大发展和丰富了中医学术,有效的指导着对急症的诊疗工作。但由于西医传入中国加之各种因素的干扰,中医学术逐渐受到歧视,于是就形成“慢性病看中医,急性病看西医”的观念,致使中医急救发展缓慢。制约了中医事业的发展。结论望巾医界有志之士,以振兴中医为己任,继承和发扬祖国医学的宝贵遗产,勇于探索防治急症的治疗规律,促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全国中医内科急症经验交流会于1982年12月17日至22日首次在上海召开,大会共收到论文122篇,既有临床研究,也有理论探讨。治疗方法除使用传统的口服汤剂及膏、丹、丸、散外,还采用了各种中药针剂,从而使中医治疗急症的手段和方法不断改进提高了治疗效果。现将会议所得资料,对几种常见内科急症,介绍如下: 1、发热是内科疾病最常见的症状,也是急诊室最常见的急症之一。为了提高中医治疗急性热病的疗效,探讨某辨证论治规律。北京中医学院东直门医院急诊室对72例急性发热患者,采用卫、气、营、血辨证与定型方药相结合的方法,进行观察治疗。并  相似文献   

20.
在当今高压的社会环境下,越来越多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偏头痛,失眠现象也越来越频繁。本文搜集舟曲县人民医院近几年接诊的60名神经内科失眠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中医治疗神经内科失眠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别让30名患者进行内科治疗和中医治疗,对内科治疗组患者给予常规内科基础治疗,中医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中医治疗,从而观察患者的治疗效果。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总体疗效发现,中医组的效果明显比内科组的好,临床实践证明中医在治疗神经内科失眠患者方面具有不错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