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 股骨干骨折约占全身骨折的6%,成人多需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而膝关节屈曲活动受限则是股骨干中、下段骨折术后常见的并发症。我科自1993年5月开始术后采取患髋、膝屈曲90°/90°体位固定于支架上,期间与CPM锻炼相结合,有效地防治了股中间肌的粘连,取得了明显的临床效果,现报告如  相似文献   

2.
我院1985年采用内固定治疗同侧股骨颈并股骨干中上段粉碎性骨折2例。经随访效果满意,报告如下。例1 男,20岁。因塌方致右股骨颈经颈性骨折合并股骨干中上段粉碎性骨折。入院7天行手术治疗。例2 男,19岁。因车祸致左股骨颈基底部骨折合并股骨干中上段粉碎性骨折,脑挫裂伤。经治疗25天后头伤基本恢复,行手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骨折。手术方法:硬膜外麻醉下,取大腿外侧切口入  相似文献   

3.
伸直型膝关节纤维性僵硬松解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骨科自1989年以来,应用伸膝装置粘连松解及术后应用下肢功能康复机活动膝关节防止粘连,治疗膝关节僵直30例,效果良好。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组男23例,女7例;年龄23~50岁;病程6个月~2年。病因:股骨干或股骨下端骨折15例,骸骨骨折3例,胫腓骨骨折5例,股骨干骨折并胫腓骨骨折5例,股骨颈及股骨干骨折2例。2.手术方法,大腿中部起绕髌骨内侧至胫骨结节“S”形切口。先将股直肌与股内、外侧肌分离,探查股中间肌及髌上囊,松解粘连,沿股四头肌与股骨骨膜之间向远端分高粘连.将骸骨两侧挛缩的支持带…  相似文献   

4.
股骨干被丰厚的肌群所包绕,肌肉收缩使股骨干承受强大的应力,因此股骨干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不当很容易造成骨不连。自1997年10月~2002年10月,收治股骨干骨折术后12个月以上骨不连患者15例,手术取全层髂骨髓内植骨结合单臂外固定架固定,全部获得愈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应用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多段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0年3月~2016年5月期间使用髓内钉治疗的13例股骨干多节段骨折患者的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手术采用闭合复位或合并小切口有限切开复位股骨干多段骨折,采用髓内钉固定。[结果]13例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11.5个月。13例患者全部骨折愈合,平均临床愈合时间18周。疗效评定:优10例,良2例,差1例,优良率达92.31%。[结论]髓内钉固定是治疗股骨干多段骨折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八例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总结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经验教训,报道8例患者的诊治经过,并提出在高能量损伤时应注意的问题。本组均为高能量创伤所致。股骨颈骨折为基底部无移位性;股骨干骨折为粉碎性,7例位于中段,1例位于上段。一次手术同时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7例,骨牵引治疗1例。平均随访3年,手术复位除1例股骨干骨折未愈合,再次手术外,7例均满意愈合,功能良好。认为对有股骨干骨折的患者,均应提高警惕,注意有无股骨颈合并损伤。一旦确诊,应尽早手术治疗,手术方式以两处骨折分别切开复位内固定为宜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使用Russell-Taylor股骨重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多节段骨折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手术要点和围手术期注意事项。方法 对1998年6月~2002年10月使用股骨重建钉静力固定治疗7例的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手术采用闭合穿钉、小切口切开复位。结果 平均股骨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5.2个月、股骨干骨折7.3个月,一期骨折愈合率达到71.4%(5/7),其中2例术后12、15个月远端骨折段骨延迟愈合改为动力固定,4~6个月后骨折愈合。无股骨头坏死征象。1例浅表感染。结论 股骨颈骨折强调不切开复位,并争取解剖复位;股骨干骨折则常规闭合穿钉、小切口复位、有限扩髓、静力固定。认为股骨重建钉是目前治疗股骨干多节段骨折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8.
股骨干骨折交锁髓内针固定术后局部出现骨化性肌炎(Myositis ossificans)鲜有报道,我科自2003年1月-2005年9月共发生5例,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针内固定治疗股骨干骨折患者61例,术后均放置引流管(24~72h拔管)。术后发生局部骨化性肌炎的5例,均为男性,年龄22~46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使用Russell-Taylor股骨重建钉内固定治疗股骨干多节段骨折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手术要点和围手术期注意事项。方法 对1998年6月~2002年10月使用股骨重建钉静力固定治疗7例的疗效进行回顾性分析。手术采用闭合穿钉、小切口切开复位。结果 平均股骨颈骨折临床愈合时间5.2个月、股骨干骨折7.3个月,一期骨折愈合率达到71.4%(5/7),其中2例术后12、15个月远端骨折段骨延迟愈合改为动力固定,4~6个月后骨折愈合。无股骨头坏死征象。1例浅表感染。结论 股骨颈骨折强调不切开复位,并争取解剖复位;股骨干骨折则常规闭合穿钉、小切口复位、有限扩髓、静力固定。认为股骨重建钉是目前治疗股骨干多节段骨折并同侧股骨颈骨折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0.
股骨干骨折术后合并膝关节粘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股骨干骨折术后合并膝关节粘连在临床上并非少见 ,我们自 1994年起先后对 6例这种病人采用加压钢板[1] 治疗骨折的同时行股四头股成形术 ,关节囊内置入预防粘连的医用几丁糖[2 ] 2ml~ 4ml,术后即行CPM[3] (ContinuousPassiveMo tion)机锻炼取得较好疗效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 1 一般情况 本组 6例 ,5例为男性 ,1例为女性 ,年龄 2 3~ 42岁 ,平均 31岁 ,6例均为股骨干中下段骨折 ,伤后均已经过普通钢板或V形钢针内固定 ,钢板折断 ,V形钢针弯曲 ,畸形愈合 5例 ,不愈合 1例 ,均合并膝关节粘连。2 手…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可消毒止血带在股骨干中下段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同一手术组使用(试验组,45例)和不使用(对照组,45例)可消毒止血带行股骨干中下段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的资料。结果2组切口均一期愈合,无血管神经损伤和感染发生。患者均获随访12~32个月,平均16.7个月。骨折均愈合,无内固定断裂、再骨折和骨不连等并发症发生。2组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试验组膝关节功能HSS评分优14例、良31例,对照组优13例、良32例,2组HSS评分优良率均为1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输血量和实际总失血量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使用可消毒止血带行股骨干中下段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对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骨折愈合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无影响,但可以有效减少出血和输血量.缩短手术时间。  相似文献   

12.
股骨干骨折并同侧股骨颈骨折漏诊2例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1病例资料例1,男,33岁。因车祸致伤。体检:左下肢外旋畸形,大腿肿胀并有异常活动。X线提示左股骨干上、下两段骨折。诊断为左股骨干多段闭合性骨折。抗休克治疗后,急诊行股骨干切开复位梅花针内固定,术后骨牵引5周,其间曾诉左髋部疼痛,疑为梅花针尾刺激所致...  相似文献   

13.
新鲜闭合性股骨干骨折多可用骨牵引、手法整复、双针撬拨(股骨近段骨折)、小夹板固定而治愈。但有些同道不论新、陈股骨干骨折均喜作切开复位内固定。虽然手术本身无可非议,但因内固定物选择应用不当和术后处理欠妥,导致内固定后继发弯曲、折断,骨折畸形愈合,病人不得不再次住院治疗者也时有发生。1985年11月以来,我科收治这类病人25例,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比研究不同手术方式治疗股骨干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106例股骨干骨折分为3组,A组(23例)采用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固定,B组(61例)采用切开复位交锁髓内钉固定,C组(22例)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结果 3组骨折愈合时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手术时间、出血量、膝关节功能障碍发生率、切口感染率、骨不连发生率等方面存在不同的差异。结论股骨干骨折闭合复位宜选用交锁髓内钉固定,而切开复位宜选用钢板内固定。  相似文献   

15.
骨折内固定取出再骨折原因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张衍景  马孟山 《中国骨伤》2000,13(3):183-183
自 1992年至 1997年本院对 2 76例骨折患者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术后内固定物取出后发生再骨折 3例 ,3例皆为男性。 2例为股骨干再骨折 ,1例为尺骨再骨折 ,尺骨再骨折与1例股骨干再骨折 ,行第二次切开复位内固定后痊愈 ,1例给床制动后骨折痊愈。1 典型病例患者男性 ,18岁 ,因车祸致左股骨中段粉碎性骨折 ,在连硬麻醉下行左骨干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钢板内固定 )。术后摄片对位对线良好 ,于一年后骨痂生长良好 ,骨折线消失 ,无任何不适主诉 ,取出Ao钢板 ,拆线后患者活动自由 ,于 2周后主诉左大腿部疼痛不能用力 ,摄片示左股骨干出现裂缝骨…  相似文献   

16.
正强大暴力导致的复杂多段粉碎性骨折占股骨干骨折的3%~7%~([1-2])。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是治疗股骨干骨折的金标准~([3]),但在临床上仍有部分患者术后出现骨折不愈合。Shroeder等~([4])报道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后骨折不愈合的发生率为1.1%~12.5%。股骨干多段骨折波及范围广,靠近股骨粗隆下的骨折,骨折近端受到髂腰肌牵拉的作用,向前方移位明显,闭合复位难度较大,往往需要小切口辅助复位,因而破坏髓外  相似文献   

17.
下肢     
股骨干骨折合并同侧隐性股骨颈骨折的诊治分析;手术治疗股骨距碎裂的股骨颈骨折;股骨转子间骨折外同定穿针设计及临床应用;老年骨质疏松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的内固定治疗;正常成人股骨远端后髁角的测量及其临床意义;股骨干骨折交锁髓内钉内固定术后膝关节功能障碍原因分析及预防;外固定架治疗儿童股骨干骨折30例;带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骨折失败原因分析及其对策;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股骨髁部粉碎骨折  相似文献   

18.
股骨干骨折梅花针内固定术后滑入髓腔1例沈阳市苏家屯区中心医院(110101)吴江,王文生,孙宇哲患者男性,56岁。于1991年6月右大腿外伤致股骨上段骨折,当地医院手术切开复位梅花针内固定,术后摄X线片示梅花针前端过骨折线10cm,其尾端露于股骨外0...  相似文献   

19.
切开复位髓内针固定治疗小儿股骨干骨折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目的 观察切开复位髓内针固定治疗小儿股骨干骨折的疗效。方法 对26例儿童股骨干骨折采用切开复位髓内针内固定,术后下肢皮肤牵引或穿“T”形鞋3~4周。结果 随访6~48个月,无一例出现骨折不愈合、延迟愈合或拔针困难等。有2例患侧肢体较健侧短1.0~1.5cm,5例长0.6~1.8cm,无明显跛行,下肢功能完全正常。结论 儿童股骨干骨折不应-概列为髓内针内固定治疗的禁忌证。只要病例选择恰当,髓内针内固  相似文献   

20.
目的回顾性分析肱骨近端骨折的手术方法及疗效。方法肱骨近端移位骨折36例,其中二部分骨折22例,三部分骨折9例,四部分骨折5例;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固定7例,切开复位不可吸收缝线固定1例,单纯螺钉固定6例,普通4孔钢板固定3例,张力带固定2例,髓内针张力带固定5例,“T”形钢板固定5例,带锁钢板(LPHP)内固定7例。结果平均随访18个月,采用Neer分类及评分对各手术疗效进行评价。其中二部分骨折优良率为95.4%;三部分骨折优良率为66.7%,未出现骨折不愈合及肱骨头坏死;四部分骨折优良率为40.0%,肱骨头坏死率20.0%。结论有限切开复位加各种适合不同骨折类型的小型内植物固定,有助于早期功能锻炼,减轻术后肩关节粘连,预防肩关节僵硬、肱骨头缺血坏死及畸形愈合,提高治疗效果。对于较复杂的三、四部分骨折采用LPHP内固定可提高骨折复位的有效性和固定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