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目的 了解卡介菌纯蛋白衍生物(BCG-PPD)和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TB-PPD)在高中生及大学新生中结核病筛查效果,为今后做好学校结核病筛查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方法 2016年随机抽取一所高中和大学,对高一、高二2 884名学生和大学4 591名入学新生按班级随机使用5IU BCG-PPD和2IU TB-PPD进行皮肤试验, 72 h查验结果,对BCG-PPD和TB-PPD阳性率和强阳性率分别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不同剂型PPD阳性率在高中组和大学新生组、同性别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同种剂型PPD阳性率高中组与大学新生组、同性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1)。不同剂型、同性间PPD强阳性率在高中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大学新生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剂型、同性间,BCG-PPD强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B-PPD强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2IU TB-PPD 的阳性率和强阳性率均低于5IU BCG-PPD,2IU TB-PPD更适用于大规模学校结核病的初筛。  相似文献   

2.
目的 分析苏州市学校结核病聚集性疫情接触者筛查结果,为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提供依据。方法 以苏州市2016—2018年间发生的11起学校结核病聚集性疫情接触者为研究对象,回顾性收集和分析肺结核可疑症状调查,结核菌素试验,X线胸片及结核分枝杆菌检查等筛查资料。结果 11起聚集性疫情共判定接触者5 443例,PPD强阳性率为14.73%,续发患者检出率为0.97%。其中,密切接触者577例,PPD强阳性率为39.51%,续发患者检出率为6.24%;一般接触者4 866例,PPD强阳性率为11.80%,续发患者检出率为0.35%。密切接触者强阳性率和续发患者检出率均显著高于一般接触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01)。在签署知情同意书基础上共有81例单纯PPD强阳性接触者接受了预防性服药治疗,筛查检出的53例活动性肺结核均在定点医院进行了规范治疗。结论 学校结核病聚集性疫情接触者的结核菌潜伏感染及患病风险较高,应及时准确判定接触者,分级逐步扩大筛查范围,对筛查后的感染者应有效落实预防性治疗,有效控制学校结核病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3.
大学生肺结核发病情况的回顾性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对大学生结核感染与发病情况进行调查分析,了解高校结核病疫情及防治工作效果,为加强高校结核病控制提供决策依据。方法:新生入学时做结核菌素(PPD)试验和胸透,PPD强阳性(注射局部硬结直径≥20mm)者在知情同意基础上开展预防性治疗,并对治疗与未治疗组进行发病情况的追踪观察及对比分析。结果:大学生结核感染情况较严重,结素阳性率平均74.2%,强阳性率平均12.4%;高校学生肺结核平均年发病率116.84/10万,结素强阳性未治疗者肺结核年发病率高达607.29/10万,是结素阴性及一般阳性者(69.81/10万)的8.7倍。结论:新生入学体检、学生中结核病防治基本知识的宣传普及以及对结素强阳性者开展预防性治疗,可减少结核病的发病率,发病的保护率高达74.41%;对结素强阳性者进行预防性治疗、因症就诊为主的病人发现方式、肺结核病人定点规范诊治,是控制大学院校结核病疫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γ-干扰素释放试验(interferon-γ release assay,IGRA)在儿童肺结核中的检测效果,评价其用于儿童结核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儿童肺结核患者507例为儿童肺结核组、52例儿童非结核肺部疾病组和247例健康儿童对照组,采用IGRA方法,并比较三组IGRA的阳性率,评价IGRA在结核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结果 在健康儿童IGRA阳性率为21.05%(52/247),其中有结核病人接触史儿童IGRA阳性率为30.76%(16/52),无结核接触史儿童IGRA阳性率为18.46%(36/1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74,P<0.05);结核病患儿和肺炎患儿IGRA阳性率分别为72.39%(367/507)和17.31%(9/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4.97,P<0.01);菌阳结核病患儿和菌阴结核病患儿IGRA阳性率分别为82.28%(209/254)和62.45%(158/2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4.94,P<0.01)。结论 IGRA对有结核病人接触史儿童IGRA阳性率较高,显示可用于诊断结核潜伏感染,且显示对菌阳结核病患儿也有较高的阳性率,也可用于儿童结核病诊断。IGRA可在儿童结核病中成为一种的辅助检查手段。  相似文献   

5.
目的 了解影响高一新生结核潜伏感染的因素,为制定学校结核病防治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21年9月开始在山西省内选取2021级入学的高一新生进行问卷调查,结合结核菌素皮肤试验(PPD)及胸部X光片结果来判断结核菌潜伏感染,分析性别、年龄、生活行为方式等因素对高中生群体结核菌潜伏感染的影响。统计分析采用χ2检验和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 研究共纳入山西省19所高中14~18岁高一新生12 908人,PPD试验强阳性102例,强阳性率为0.79%;结核菌潜伏感染102例,潜伏感染率为0.79%;胸片未见活动性肺结核患者。性别、饮酒、慢性病、结核病史、直系亲属结核病史、密切接触史、免疫系统疾病、结核病预防性治疗、结核病可疑症状均与结核菌潜伏感染有关(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饮酒(OR=1.741,95%CI=1.005~3.014)、慢性病史(OR=2.319,95%CI=1.453~3.702)、结核病可疑症状(OR=100.374,95%CI=54.463~184.985)是高中新生结核潜伏感染的影响因素。结论 山西省学生结核病潜伏...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本地和外地生源高中新生在入学时和入学一年后的结核感染状况及其动态变化。方法 于2019年在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选择两所示范性寄宿制高中入学的全体新生,采用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uberculin skin test,TST)进行入学时结核病筛查,连续观察1年后再次进行TST试验和现场调查。结核感染状态变化用TST试验转阳来表示。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不同生源地对学生TST试验转阳的影响。 结果 总共1 877名学生接受TST试验,其中本地生源学生1 482名,外地生源学生395名。在入学时,外地生源学生TST总阳性率(8.6%)低于本地生源(10.7%),非参数秩和检验显示,入学时本地生源和外地生源高中生TST试验结果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入学一年后,外地生源学生有78人TST试验出现转阳情况,估算结核新发感染率为21.0% (95%CI:16.99%~25.53%)。本地生源学生有167人TST试验出现转阳情况,结核新发感染率为11.8%(95%CI:10.15%~13.58%)。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相比于本地生源学生,入学一年后外地生源学生的TST试验出现转阳的风险显著增加了1.67倍(95%CI:1.22~2.28)。结论 入学一年后,本地、外地生源结核感染增加,且外地生源的结核新发感染风险明显高于本地生源学生。  相似文献   

7.
张云芳 《吉林医学》2011,(24):5057-5057
目的:了解高校结核病疫情,探讨结核病防制的有效措施。方法:新生入学时做结核菌素(PPD)试验、胸透、B超等检查,对PPD强阳性者分为治疗组和未治疗组,治疗组400例在知情同意基础上采取H预防治疗、28例采取HR预防治疗,随访治疗组与未治疗组学生在校期间发病情况。结果:大学生结核感染情况较严重,PPD强阳性者483例,阳性率为60.15%,强阳性率为8.67%;对强阳性者采取预防性治疗者无发病情况,未采取防治措施者有3例发病。结论:高校卫生工作者应高度重视结核病的防治工作,PPD试验、胸透等检查是新生筛查结核病的重要手段,定期对学生进行健康体检、对PPD强阳性者采取预防性措施、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定点规范诊治,是控制高校结核病疫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8.
目的 分析南通市某中学一起结核病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探讨疫情扩散的原因,为科学制定学校结核病疫情的防控措施的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该起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调查、疫情处置等相关资料,对疫情的流行病学特征采用描述性分析。结果 首发病例症状不典型,非结核定点医疗机构对肺结核诊断的敏感性不高,以及对结核病患者报告、转诊不及时,导致传染源的长期存在,引发本次疫情在校园内的广泛传播。本次疫情共确诊肺结核病例26例,其中女性16例,男性10例,主要集中在高一(1)班(学生21例,教师1例)和高一(2)班(学生4例),具有班级聚集性。本次疫情先后对密切接触者进行PPD/胸片筛查4次,共计406人次,随访监测2次,共计189人。其中第1、4次筛查中共发现胸片异常者20例,第2、3次筛查中发现PPD强阳性20例,预防性服药率为94.12%。2次随访监测发现胸片异常者2例,PPD强阳性/T-Spot阳性/一年内PPD净增≥10 mm者共31人,应预防性服药25人,实际预防性服药25人,预防性服药率为100%。结论 应加强非结核定点医疗机构的培训和督查,全面实行新生入学肺结核筛查工作,尤其是对高感染生源地学生健康的监测及症状筛查,夯实学校主体责任制,规范疫情处置流程,加强学校健康教育,做好师生及家长的情绪稳定及心理支持工作,提高结核病防病意识,防止疫情的扩散。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高校新生结核菌素(PPD)试验结果,为学校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取晋中市某高校2012年—2014年入学新生共计5830名,应用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TB-PPD)进行注射并判断结果。对筛查出的强阳性者,摄胸部X线片以确诊。结果新生PPD阳性率为24.79%,强阳性率为7.77%。强阳性者经摄胸部X线片确诊活动性肺结核2例。结论通过PPD初筛,再行胸部X线片检查是高校发现结核病患者行之有效的方法。应加强入学时的检查,及时发现患者,彻底治疗,预防传染。  相似文献   

10.
目的了解2009年至2011年保定市辖区小学至大学不同学段新生结核菌感染与患病情况,为保定市结核病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市辖区学校按50%比例,整群随机抽取10所小学、5所初中、4所高中、4所大学,对入学新生进行结核病专项检查,将体检结果按年度、学段分别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09年至2011年入学新生结核菌感染率及总患病率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均P〈0.005)。各年度小学至大学不同学段新生PPD阳性率及强阳性率均逐渐增高(均P〈0.001)。结论近几年入学新生结核菌感染及患病有逐渐增加的趋势,应重视和加强大学和中学新生结核病筛查及预防工作。  相似文献   

11.
收集2007-2010年某高校13 360名新生入学时的结核菌素试验(PPD)和胸片资料,在新生中检出结核病25例(患病率0.18%),PPD强阳性组1 790例(13.40%).将X线胸片无异常、PPD强阳组的学生,在知情同意的基础上分为两组,治疗组(814例)予以预防性抗结核治疗,非治疗组(976例)不予干预.4届学生在校4年期间共检出结核病34例,患病率0.25%.除2008年学生外,各年级不同PPD结果组学生患病率均为强阳组明显高于阳性组和阴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分别为x2=23.20、10.58、18.80,P<0.05).提示PPD试验、胸片仍是新生结核病筛查的重要手段,高校对PPD强阳性者采取预防性治疗,定期健康体检是控制学校结核病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12.
13.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onstruction of tuberculosis(TB) prevention and control system in schools in Jiangsu Province and the implementation of routine measures for TB prevention and control, and to provide evidence for further improvement of strategy of school TB control and prevention. Methods With the method of typical sampling, 36 middle schools and 6 universities were selected from 3 cities of Jiangsu Province. A survey was carried out for TB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 schools with the unified form. Results All schools had established school responsibility system for tuberculosis prevention and control. All schools equipped with health care workers. In 2015, 64.60% of middle school students, 54.15% of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85.66% of college students were screened for tuberculosis. In 2020, the tuberculosis screening rate rised to 100.00% for middle school students, 98.67% for high school students and 100.00% for university, which showing an increasing trend year by year,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8 993.22,9 594.33,10 431.92,P<0.001 ). Tuberculin skin test (TST) was carried out in only 2 boarding middle and high schools in 2015 to 2020, showing an increasing trend year by year,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χ2=34.55,27.67,P<0.001).From 2015 to 2020, 38 002, 33 507, 42 376, 50 418, 58 235 and 66 006 freshmen were screened for TB with 17 patients were found, and the number of diagnosed TB patients was 0, 1, 3, 6, 2 and 5, respectively in each year. Conclusions The overall situation of TB prevention and control in school was good in Jiangsu Province. The screening rate for TB among freshmen in 2020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in 2015. We should still strengthen the building of health professionals and implement prevention and control measures to control the transmission of TB in schools. © 2022 Editorial Office of Chinese Journal of Schistosomiasis Control. All rights reserved.  相似文献   

14.
目的了解贵港市中学生结核菌感染及肺结核患病情况。为做好学生结核病防治工作提供依据。方法对贵港市区11所中小学的11 204名新生进行结核菌素(PPD)试验,并对硬结直径/20mm或有水泡者进行X线摄片检查,对胸片异常者做痰抗酸杆菌涂片检查。结果 PPD试验阴性率为57.11%,阳性率为37.58%,强阳性率为5.30%。发现活动性肺结核18例,占0.16%,患病率为160.66/10万,其中涂阳3例,占0.03%,涂阳患病率为26.78/10万。结论贵港市中小学生PPD阳性率、强阳性率较高,中学生肺结核患病率也较高,应及时采取相应措施,防止结核病在校园内传播。  相似文献   

15.
目的 通过对2018年上海市青浦区某中学一起肺结核疫情密切接触者筛查处置情况及3年随访观察结果的分析,为学校结核病防控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8年青浦区某中学来沪少数民族班一起肺结核疫情中密切接触者筛查情况,探讨结核菌素试验强阳性的密切接触者3个月预防性抗结核治疗措施的实施并随访观察3年发病情况。结果 该起疫情的指示病例为1例来沪学习的少数民族学生,该生104例密切接触者中92例为学生,其中结核菌素皮肤试验(TST)强阳性6例(6.52%)。密切接触者不同性别、年龄、民族、接触地点、居住楼层及班级TST阳性、阴性组别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例单纯TST强阳性学生中5例(83.33%)全疗程完成异烟肼联合利福喷汀3个月的预防性抗结核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为0。所有密接3年均未发生肺结核可疑症状。5例接受治疗的密切接触者中1例停药7个月后诊断为肠结核,发病率为20%。结论 青浦区来沪少数民族班的密接人群具有较高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率,是学校结核病防控的重点人群。学校、疾控及定点医院三方密切配合可以提高预防性抗结核治疗接受度。密接人群的随访需要建立长效机制,针对特殊人群适当增加随访项目,高度警惕肺外结核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目的 通过筛查北京市部分学校结核病患者及其密切接触者,了解不同学生群体结核病的感染特征和趋势,为不同阶段的学校结核病防控提供理论指导。方法 以2015年至2018年不同适龄阶段的学校发现的结核病患者及其密切接触者为研究对象,共6 215例研究对象纳入到本研究,包括114例指示病例,6 101例密切接触者。密切接触者进行结核菌素纯蛋白衍生物(purified protein derivative, PPD)皮肤试验及X线胸片检查,确定潜在的结核病患者,分析密切接触者中结核病的检出情况及相关危险因素。结果 密切接触者中共筛查出29例结核病患者,其中男性22例(75.86%),女性7例(24.14%);职业学校和大学阶段中结核病患者的比例较高,分别为41.38%(12/29)和48.28%(14/29),主要以学生为主。密切接触者中PPD阳性(硬结直径≥5 mm)2 206例(36.16%),强阳性(硬结直径≥15 mm)676例(11.08%),从幼儿园到大学阶段的密切接触者的PPD阳性率呈上升趋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9.879,P<0.05),同时肺结核的检出率也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403,P=0.015)。随着PPD硬结的增大,肺结核检出率也在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8.509,P<0.05)。结论 对不同适龄阶段的学校的肺结核密切接触者的筛查显示,对职业学校和大学阶段的学生应重点进行筛查,同时应采用新方法提高结核病检测阳性率,及早发现感染者,避免学校出现结核病疫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