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罗梅萍  缪文 《护理学杂志》2005,20(12):54-55
目的探讨腹膜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的评估及护理。方法对38例行葡萄糖腹膜透析液(乳酸液)进行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的患者采用综合性营养评估法进行营养状况评估及护理。结果38例腹膜透析患者中,16例营养不良,占42.1%。结论腹膜透析患者普遍存在营养不良。提出重视透析前营养状况,掌握好透析时机,注重蛋白质和维生素的补充是营养护理的重点。  相似文献   

2.
刘晓琴  张春秀 《护理学杂志》2020,35(18):103-106
目的 对腹膜透析患者实施多学科协作营养管理,以改善其营养状况。方法 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将首次置管行腹膜透析患者分为两组,2018年1~5月收治的42例患者为对照组,按腹膜透析管理流程实施常规护理,由腹膜透析护士负责腹膜透析治疗、营养管理、延续护理等;2019年1~5月收治的45例患者为干预组,组建多学科营养管理团队,实施多学科协作营养管理。结果 干预组出院后1个月和6个月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总铁结合力、BMI、上臂肌围及营养不良炎症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蛋白质-能量营养不良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 对腹膜透析患者进行多学科协作营养管理,能有效改善腹膜透析患者营养水平,并能够强化护士在营养管理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腹膜透析充分性与营养状况的改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营养不良与尿毒症患者腹膜透析(CAPD)并发症的高发生率及病死率明显相关。CAPD患者营养不良应首先考虑透析不充分的可能性。笔者前瞻性地增加患者透析剂量,根据测量蛋白质呈现率(PNA)、蛋白质分解代谢率(PCR)、综合营养评估(SGA)法,探讨增加透析剂量与改善CAPD患者营养状况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目的 评价不同腹膜转运特性的持续性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的营养不良-微炎症状态.方法 选择本院稳定腹膜透析半年以上的患者170例,按照腹膜平衡试验计算结果,将患者分为高转运组、高平均转运组、低平均转运组和低转运组.对各组患者的营养及炎症指标进行检测,检测指标包括人体测量指标和生化指标,并根据营养不良-炎症评分表,对每组患者进行评分.对四组患者的各项指标进行方差分析,对各组间指标的均数进行两两比较,并将腹膜平衡试验的D/Pcr与营养不良-微炎症指标进行相关性分析,综合评估各组患者的营养不良-微炎症状态严重程度.结果 符合纳入标准的患者中高转运组24例、平均转运组42例、低平均转运组50例、低转运组54例.MIS分值越高,患者的营养状况越差,微炎症状态越严重,D/Pcr与PD患者人体测量指标、贫血指标和营养指标呈负相关,与炎症指标呈正相关.四组患者的相关指标均有显著性差异,按营养不良-微炎症状态的严重程度排列为:高转运>高平均转运>低平均转运>低转运.结论 不同腹膜转运特性对腹膜透析患者的营养不良-微炎症状态有不同的影响,高通透性腹膜功能患者营养不良-微炎症状态较低通透性者差,故应加强对高通透性CAPD患者的腹透方案调整及营养管理.  相似文献   

5.
目的通过营养不良-炎症评分系统探讨腹膜透析患者的营养状态及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对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腹膜透析中心行维持性腹膜透析的患者进行营养不良-炎症评分(malnutrition-inflammation score,MIS),同时检测腹膜透析患者人体测量指标、握力、生化指标(包括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前白蛋白、转铁蛋白、总铁结合力、钠、超敏C反应蛋白、β2微球蛋白),并分析MIS与各项指标的相关性。结果符合纳入标准的腹膜透析患者共91例,其中男43例,女48例,平均年龄为(49.3±17.2)岁,均为营养不良者,其中轻度43例,中度46例,重度2例。中重度营养不良患者的体质量指数、上臂肌围及握力均较轻度营养不良患者明显下降(P0.05);与营养相关的生化指标包括白蛋白、前白蛋白亦明显下降(P0.05);在铁代谢指标中总铁结合力和转铁蛋白饱和度明显降低(P0.05);而微炎症指标超敏C反应蛋白在中重度营养不良患者中则明显升高。MIS与体质量、上臂肌围、白蛋白、前白蛋白、尿酸、握力、转铁蛋白、总铁结合力呈负相关,而与铁蛋白、超敏C反应蛋白、甲状旁腺素呈正相关。而性别、握力及白蛋白对MIS有显著影响。结论 MIS可用以评估腹膜透析患者的营养状态,随着MIS分值的增加,患者的营养不良炎症状态也越重。而高龄、白蛋白水平低或握力低的患者有较高的MIS分值,营养状况更差。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中药组方养营汤和重组人生长激素对维持性腹膜透析患者的营养不良的改善作用.方法:用主观综合评估法(SGA)结合生化方法对腹膜透析患者的营养状态进行评估,如出现轻、中度营养不良用中药养营汤治疗,重度营养不良用中药养营汤结合重组人生长激素进行治疗,1个月为1疗程,最多3个疗程,以同期未做营养治疗的患者作对照.结果:用上述方法共治疗营养不良26例,经1个疗程治疗后,营养状态明显改善者有19例,经2个以上疗程治疗者有25例(96%)获得明显改善.结论:腹膜透析中并发营养不良者较为常见,用中药养营汤和重组人生长激素治疗可使大部分患者营养不良状态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患者体内炎症因子与营养状况及贫血的关系。方法测定87例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患者的血红蛋白、血肌酐、血白蛋白及超敏C反应蛋白表达水平,按超敏C反应蛋白〈5mg/L和超敏C反应蛋白≥5mg/L将患者分为两组,并选择20例同龄健康人作为对照。同时进行改良主观综合营养评估,分析两组患者炎症指标与贫血及营养指标的变化的关系。结果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患者微炎症发生率为45.97%,超敏C反应蛋白升高组患者血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明显低于超敏C反应蛋白正常组;促红细胞生成素每周用量及改良主观综合营养评估评分明显高于超敏C反应蛋白正常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超敏C反应蛋白水平与血白蛋白、前白蛋白、血红蛋白及血肌酐水平呈负相关(P〈0.05),与改良主观综合营养评估评分呈正相关(P〈0.05)。结论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患者存在微炎症状态。微炎症状态在持续不卧床腹膜透析患者营养不良及贫血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营养不良是老年腹膜透析患者的常见并发症之一,且与患者预后不佳有关。老年腹膜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原因多样,除尿毒症毒素影响食欲及腹膜透析造成的营养物质流失外,老年患者由于心血管、糖尿病等合并症增多,且存在生理、心理以及社会学等方面的特殊因素,更易发生营养不良。定期合理评估老年腹膜透析患者的营养状态有助于及时发现诱因,预防营养不良发生。治疗需根据个体情况制定具体干预方案。  相似文献   

9.
炎症因子在长期腹膜透析患者营养评估中的意义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目的:探讨慢性肾衰竭(CRF)腹膜透析患者血液中炎症因子IL-6、TNF-α、CRP的水平及与营养不良的关系.方法:采用主观综合性营养评估法和血浆白蛋白值结合人体测量对41例患者进行综合性营养评估,并将患者分为营养良好组与营养不良组,检测两组腹膜透析患者血液的IL-6、TNF-α、CRP水平,并分析它们之间关系.结果:发现营养不良患者血液的IL-6、CRP、TNF-α水平明显升高(P<0.01),营养不良患者的血浆白蛋白、前白蛋白、nPNA明显下降(P<0.01).相关性检验发现IL-6、CRP 、TNF-α与血浆白蛋白明显负相关,P值分别为0.005、0.000、0.007,IL-6、CRP与小腿围明显负相关,P值分别为0.048,0.004.结论:炎症因子IL-6、TNF-α、CRP在腹膜透析营养不良患者明显升高,提示炎症因子可能是导致CRF腹膜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重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具有健脾益肾、和中降浊、活血化瘀功效的扶肾颗粒对慢性肾衰竭腹膜透析患者营养不良的疗效.方法:102例长程CAPD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2例,对照组50例.对照组为基础治疗,治疗组为基础治疗加用扶肾颗粒.结果:扶肾颗粒能明显改善慢性肾衰竭腹膜透析营养不良患者的营养状况,能改善患者食欲,降低主症评分及SGA评分(P<0.05),升高血清白蛋白、血红蛋白水平(P<0.05).结论:扶肾颗粒能有效改善慢性肾衰竭腹膜透析营养不良患者的营养状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