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综述了近年来在核医学中利用剂量学实验方法和射性药物性在生物体内微剂量分布的工作,介绍了微观放射自显影术,这里的微剂量分布是指细胞与亚细胞水平的剂量分布,只有掌握了准确的微剂量分布信息,才能较好地预测及评价放射性药物的诊断和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2.
99mTc-DTPA细胞水平分布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核医学中传统的MIRD剂量估算方法是假设放射性药物在器官内均匀分布,用器官的平均剂量描述每个细胞及细胞核的剂量.基于核素的微观分布数据,建立微剂量的剂量估算模式,从而为核医学中诊疗计划的制定、放射药物效果和危害的预测及评价、分子核医学研究提供基础的微剂量估算及其分布研究的方法和基础数据.方法采用了放射自显影术和冰冻切片技术,建立自显影银颗粒密度与放射性药物强度的刻度曲线,确定放射性药物99mTc-DTPA的微观分布.结果银颗粒密度与施入比活度的相关系数为0.9915,刻度系数为6.48×10-5Bq.细胞浆与细胞核的分布比为1.78.结论放射性药物在细胞水平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因此在计算细胞水平的剂量时应考虑到其分布的不均匀性.  相似文献   

3.
放射自显影术用于细胞水平微吸收剂量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研究放射性药物在小鼠肝脏细胞的微吸收剂量分布,试图建立估算的数学模式。方法:采用冰冻切片光阄放射自显影技术,研究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在小鼠肝脏细胞内细胞水平的分布。结果:99Tc^m-MIBI在肝脏细胞水平的分布是不均匀的,肝细胞核微吸收剂量数值与利用医学内照射剂量(MIBI)模式估算的结果差异较大。结论:该方法不仅可弥补MIRD模式的不足,而且可评估临床放射性药物治疗效果及剂量数据。  相似文献   

4.
131I在细胞水平分布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用131I放射自显影技术观察其在细胞水平的分布,探讨放射性药物效果预测及评价.方法 采用放射自显影和冷冻切片技术,建立银颗粒密度与放射性药物强度的刻度曲线,确定放射性药物131Ⅰ的微观分布,基于核素的微观分布数据,建立微剂量的剂量估算模式.结果 银颗粒密度与施入放射性药物比活度的相关系数为0.9963,刻度系数为1.59×10-4Bq.结论 131I在细胞水平的分布是不均匀的,银颗粒多数是分布在细胞浆中.因此在计算细胞水平的剂量时应考虑到其分布的不均匀性.  相似文献   

5.
目的 用放射自显影技术观察放射性核素在细胞水平的分布。方法 采用放射自显影和冰冻切片技术,建立银颗粒密度与放射性药物强度的刻度曲线,确定放射性药物131I和99mTc的微观分布,基于核素的微观分布数据,建立微剂量的剂量估算模式。结果 银颗粒密度与施入放射性药物比活度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9915和0.9963,刻度系数分别为1.59×10-4Bq和6.48×10-5Bq。结论 131I和99mTc在细胞水平的分布是不均匀的,银颗粒多数分布在细胞质中,因此在计算细胞水平的剂量时应考虑到其分布的不均匀性。  相似文献   

6.
99Tcm-MIBI在小鼠肝脏细胞核内的吸收剂量分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尝试建立了一种微剂量估算模式,评估靶细胞核对放射性红物的准确吸收剂量率。方法:以^99Tc^m-甲氧基异丁基异腈(MIBI)为例,运用冰冻切片光镜放射自显影技术。观察小鼠尾静脉注射^99Tc^m-MIBI2h后,肝脏内放射性药物在亚细胞水平分布情况,探索一种符合实际分布情况的数学模式来估算肝细胞核的微剂量率,并与医学内照射剂量(MIRD)估算方式比较,判断两种剂量率估算方法的准确性。结果:^99Tc^m-MIBI在肝脏亚细胞水平的分布是不均匀的,实际肝细胞核微剂量率数值与利用MIRD模式估算的结果差异有非常显著性(P<0.01).结论:在^99Tc^m标记药物非均匀分布情况下,本文作者所建立的微剂量率估算模型,可替代MIRD模式,较准确地估算微剂量率。  相似文献   

7.
许多诊断用的放射性核素,在诊断过程中同时伴有俄歇电子发出,这些单能电子引起了亚细胞水平的剂量分布不均,并且当这些俄歇电子参入DNA时引起严重放射生物学毒性,其相对生物效应大于1.为此,根据放射性药物在亚细胞分布提出了恰当的剂量计算模型(细胞型或传统型MIRD),讨论了设计新的放射性诊断药物时核素的选择及其原则。  相似文献   

8.
许多诊断用的放射性核素,在诊断过程中同时伴有俄歇电子发生,这些单能电子引起了亚细胞水平的剂量分布不均,并且当这些俄歇电子参入DNA时引起严重放射生物学毒性,其相对生物效应大于1。为此,根据放射性药物在亚细胞分布提出了恰当的剂量计算模型(细胞型或传统型MIRD),讨论了设计新的放射性诊断药物的核素的选择及其原则。  相似文献   

9.
正电子放射性药物的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周克  杨勤  向燕 《西南军医》2005,7(2):47-48
PET/CT是一种完全正电子放射性药物依赖型设备,正电子放射性药物用于PET/CT显像是在分子水平上反映细胞代谢、细胞受体活性和细胞核内的核酸合成与细胞基因的改变,从而达到早期分析和判定组织病变。没有必须的正电子放射性药物,PET/CT是无法发挥临床作用的。目前临床使用的正电子放射性药物分为血流灌注型显像剂、  相似文献   

10.
研究核动力堆排放废液中常见核素60CO、59Fe、51Cr、85Sr在两种年龄大鼠体内的分布、剂量及细胞遗传效应。方法予动物一次静注或口服放射性核素,定期进行全身及器官放射性测量和染色体畸变分析。结果85Sr主要聚集于骨骼;59Fe、51Cr全身广泛分布,但以肝、骨髓、红细胞含量最高;60Co主要分布于肝、肾、肺和皮毛。85Sr、59Fe、60Co在本实验条件下都能诱发骨髓和血淋巴细胞染色体畸变。结论四种核素在动物体内分布有年龄差异,摄入同量放射性核素,幼年鼠较成年鼠受到较大的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1.
乳腺癌放、化疗致放射性肺炎与相关因素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观察乳腺癌放疗的患者使用化疗药物及其他因素与放射性肺炎发生率的关系。方法 采用回顾性85例术后辅助放、化疗的乳腺癌患者放疗的照射剂量,使用化疗药物的时间、种类、患者的年龄和肺部疾病与放射性肺炎发生率的关系。结果 临床有放射性肺炎症状者5例,其中1例需要积极治疗;有影像学改变的放射性肺炎共16例,为18.8%,与放疗剂量、化疗时间、药物种类和肺部疾病史有关。结论 照射剂量、放疗后化疗、肺部原有疾病增加了放射性肺炎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12.
~(99m)Tc标记核素显像剂所致内照射剂量陈方,李方,孙平侠99mTc标记核素显像剂是临床核医学最常用的体内放射性药物,其对人体所致的内照射剂量,是该类放射性药物安全性的重要指标之一,业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并将成为我国放射性新药申报审批的必需数据?..  相似文献   

13.
β源支架剂量分布的蒙特卡罗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比较数值积分和蒙特卡罗方法计算的放射性支架的剂量率分布。方法 以3种有代表性的剂量点核函数为计算模型,计算支架的剂量率分布。结果 分别计算了中心面的径向,支架表面及离支架表面0.5mm处的轴向剂量分布,径向最大差异为1.5%,轴向的差异也有1.5%之内。结论 3种函数用数值积分和蒙特卡罗方法计算的剂量分布是一致的,蒙特卡罗方法可用来计算放射性支架的剂量分布。  相似文献   

14.
诊断核医学使用的放射性药物具有电离辐射效应,有可能损害核医学工作人员和受检者的健康或危及生命。笔者介绍了国内外诊断核医学近年来的发展趋势,并对核医学工作人员和受检者在不同检查项目中的辐射剂量进行重点分析,评估他们的辐射防护状况。笔者分析了近年来核医学辐射防护领域的研究,结果表明在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的情况下,核医学工作人员的年有效剂量低于放射性工作人员的年剂量限值。受检者接受SPECT检查所致的辐射剂量主要来自99Tcm标记的单光子放射性药物,接受PET/CT检查所致的辐射剂量绝大部分来自CT扫描,所以选择合适的放射性药物活度和CT采集条件可以显著降低受检者的辐射剂量。  相似文献   

15.
采用放射性^125I粒籽源永久性植入治疗恶性肿瘤,使肿瘤部位受照剂量高,有助于肿瘤的整体杀灭,而对周围正常组织造成损伤较小,在我国已有研究报道。本研究采用热释光剂量学方法,研究放射性^125I粒籽源治疗恶性肿瘤的剂量及剂量分布,为临床近距离治疗提供科学的剂量依据。现将单颗^125I粒籽源的剂量分布结果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简述核素标记微球内照射治疗肝癌的概况,评价各种核素及其微球载体的特点和选择,比较放射性微球治疗肝癌的给药方法及临床疗交衷肠上剂量的估算方法和正常肝的耐受剂量。  相似文献   

17.
微流体芯片在有机合成领域显示了它独特的优势,而应用到放射性药物合成领域却很少.最近,国际上几个科研小组证实了微流体芯片在放射性药物合成上的潜力,并证实传统放射合成的许多步骤均可被微流体芯片所取代.同时也证实以微流体芯片为基础的放射性化学合成比传统的放射性化学合成使用的前体量更少,反应速度更快,合成出的药品有更高的比活度和产率,纯化过程也更简单,同时对放射性的防护也更容易.尽管有如此多的优点,但目前还没有被广泛的商业开发.本文对目前国际上主要的几种微流体芯片的优缺点及其在PET药物合成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18.
内服放射性药物(非封闭的放射源)有取代现在放射治疗和化疗的可能性,其理由如下: 1.给予大剂量的放射性药物,靶组织选择性吸收得到的拉德剂量比常规放射治疗要多。2.经40余年的随访,用放射性药物治疗后,白血病和癌的发生率十分低。3.放射性药物治疗属相对的无创伤性。以发病率和死亡率对~(131)Ⅰ、~(83)P治疗与放疗、化疗进行了比较,得到了新的评价。这些比较使我们有兴趣重新使用放射性药物治疗。Saeger等最近评论了各种放射治疗方法,结论是放射性药物比常规体外放射治疗能给予靶组织以更特异和更大的拉德剂量。  相似文献   

19.
通过对放射性药物的给药途径、转运方式、体内分布和排出方式的描述,引进动力学参数,详细叙述了放射性药物给药后的生物归宿,并对影响其生物学分布和消除方式的诸多因素加以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放射性药物的给药途径、转运方式、体内分布和排出方式的描述,引进动力学参数,详细叙述了放射性药物给药后的生物归宿,并对影响其生物学分布和消除方式的诸多因素加以分析说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