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选择性去除骨髓移植物中异基因反应性淋巴细胞,特异性抑制移植物抗宿主病(graft versus host disease,GVHD)并保留移植物的抗白血病(graft versus leukemia,GVL)作用。方法:分别把未经处理的、溶T淋巴细胞处理的和以FasL基因修饰树突状细胞(FasL-DC)处理的3组小鼠骨髓细胞移植物移植给已经接种P815肿瘤细胞的BALB/c受体小鼠,然后观察比较各组小鼠存活情况,并用51Cr释放法检测移植后2个月受体小鼠T淋巴细胞的CTL活性。结果:致死剂量(9Gy)照射的白血病受体鼠在接受经FasL-DC处理的供体骨髓细胞移植后,生存期显著延长,2个月时生存率为40%,对照组在1个月内全部死亡。51Cr释放法检测证实,FasL-DC处理组的T淋巴细胞对P815细胞保持较强的杀伤活性。结论:转染FasL基因的DC可有效去除骨髓移植物中异基因反应性T淋巴细胞,移植用该方法处理过的骨髓,不但能够有效抑制GVHD的发生,同时也可以保留移植物的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2.
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DCs)是体内惟一能使静息T细胞对新抗原致敏的抗原递呈细胞(APCs),在免疫反应中起着触发作用.近年来,关于DCs与造血干细胞移植(HSCT)后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发生及移植后免疫耐受的诱导成为研究的热点,本文就此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3.
4.
5.
NK细胞与异基因骨髓移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近年来研究发现,自然杀伤细胞在异基因骨髓移植中也起飞丰独特的作用,宿主的静息状态自然杀伤细胞能排斥异基因骨髓细胞;而供者的活化自然杀菌细胞输注宿主体内能促进骨髓植入和造血重建,还能够预防异基因骨髓移植的严重并发症-移植物抗宿主病,并增强抗肿瘤效应。本文综述了这些方面的研究近况和新进展。  相似文献   

6.
 异基因干细胞移植后树突状细胞(DC)恢复的特点是移植后DC细胞亚群均较移植前水平低,单核细胞样DC在移植后300 ~ 400 d可以恢复正常水平,浆细胞样DC恢复很慢。它的重建受到粒细胞刺激因子、前炎性的细胞因子及间充质干细胞的影响,与异基因移植CD+34剂量无关。通过分析DC与移植物抗宿主病关系的分析,发现低数量的DC会导致高的GVHD的发生率,并有学者对这种现象的机制进行了解释。就移植后树突状细胞、亚群重建规律及其与急性移植物抗宿主病的关系的主题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选择性去除骨髓移植物中异基因反应性淋巴细胞,特异性抑制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方法: 用携带有FasL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转染Balb/c小鼠来源的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s, DC),并与C57BL/6小鼠骨髓细胞移植物共培养,把经过这种处理的骨髓细胞移植物移植给Balb/c受体小鼠(C57BL/6→Balb/c小鼠GVHD 模型 ,H-2b→H-2d),然后观察、比较各组GVHD表现.结果: 致死剂量照射的受体鼠在接受经FasL-DC处理的供体骨髓细胞移植后,没有出现明显的GVHD表现,生存期显著延长,3个月时生存率80%以上.但对照组2周后均出现了明显的GVHD症状,腹泻、脱毛和靶组织淋巴细胞浸润等,生存期没有超过30 d.结论: 转染FasL基因的DC可有效去除骨髓移植物中异基因反应性T淋巴细胞,移植用这种方法处理过的骨髓,能够有效抑制GVHD的发生.  相似文献   

8.
目的:选择性去除骨髓移植物中异基因反应性淋巴细胞,诱导异基因特异性低反应性.方法:用携带有FasL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转染BALB/c小鼠来源的DC,并与C57BL/6小鼠脾淋巴细胞共培养,通过混合淋巴细胞培养等方法检测异基因特异性低反应性.结果:转染FasL基因的DC诱导了对BALB/c异基因反应性T淋巴细胞凋亡,2次混合淋巴细胞反应显著降低,但并没有抑制针对第三方的反应.结论:转染FasL基因的DC体外可有效去除骨髓移植物中异基因反应性T淋巴细胞,移植用这种方法处理过的骨髓,有希望在抑制GVHD的同时,不影响移植物抗肿瘤复发和抗感染的功能.  相似文献   

9.
同种异基因Th2细胞移植后抗白血病效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移植物抗白血病(GVL)效应是同种异体免疫细胞清除白血病细胞和抗复发的重要手段,与T细胞有着密切的关系.骨髓移植后,供者T细胞可被同种异体抗原识别激活并直接攻击受者组织,或者通过分泌细胞因子的“瀑布效应”加重对受者的损伤,这种损伤对象为白血病细胞时就表现为GVL作用.在GVL效应中,供者来源的CD4~ 细胞是重要的调节细胞.已知CD4~ 细胞依其产生的细胞因子成份分为Th1和Th2细胞,Th2细胞可以通过其分泌的IL-4调控Th1及M_(?)细胞功能,减少GVHD致病因子(IL-1,IL-2,IL-12,TNF,IFN-γ,NO)的产生.本文以荷EL9611细胞的红白血病小鼠模型为对象,采用体外诱导的Th2细胞进行异基因骨髓移植,探讨Th2细胞移植是否保留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我们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γδT细胞的体外生存期,抗白血病活性及可能引起的GVHD,为将来自体及异体移植后输注γδT细胞诱导GVL作前期基础研究。方法:对移植患者采集物用GM-CSF+IL-4进行培养,使其分化和扩增为DC;然后用DC和细胞因子IL-2刺激其CD4^ T细胞扩增后,协同DC共同刺激γδT细胞扩增,进而用MTT比色法和CFU-GM集落培养研究其功能。结果:γδT细胞能在体外长期大量扩增。扩增的γδT细胞对多咱白血病细胞株具有杀伤作用,而对自体及异体CFU-GM集落形成能力无显著影响。结论:γδT细胞可望用于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过继免疫治疗,值得进一步做有关临床研究。  相似文献   

11.
目的 研究体外活化性杀伤细胞免疫球蛋白样受体KIR2DS1介导的自然杀伤(NK)细胞对树突状细胞(DC)的杀伤作用,分析体外KIR2DS1阳性的NK细胞与C2表位DC相互作用后C-C趋化因子受体类型7(CCR7)的表达,探究异源反应性NK细胞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的机制.方法 采集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通过NK细胞分选试剂盒富集NK细胞作为效应细胞;取初诊急性髓系白血病(AML)患者外周血,提取单个核细胞,诱导DC作为靶细胞;通过PCR-序列特异性引物(SSP)基因分型技术和直接测序(SBT)法检测NK细胞和靶细胞KIR基因和人类白细胞抗原(HLA)-Cw基因位点.CCK-8比色法检测KIR2DS1阳性和阴性的NK细胞对DC的杀伤作用;流式细胞术检测与DC作用后NK细胞表面CCR7的表达.结果 流式细胞术检测富集后的NK细胞纯度达(94.20±1.23)%.同一效靶比(10:1)下,KIR2DS1阳性的NK细胞对DC杀伤作用高于KIR2DS1阴性的NK细胞(t=3.70,P< 0.05);同一效靶比(10:1)下,HLA C1/C1组KIR2DS1阳性的NK细胞对C2/C2组DC的杀伤作用高于其对C1/C1组和C1/C2组DC的杀伤作用,杀伤率分别为(15.06±1.81)%、(10.07±1.03)%和(8.65±0.93)%(F=56.368,P=0.001).与HLA-C2+ DC共培养后,KIR2DS1阳性NK细胞表面CCR7阳性表达率增加.结论 活化性的KIR2DS1基因能够在体外有效介导供者NK细胞杀伤受者DC,可能用于预防GVHD;同时能够使NK细胞捕获CCR7,体外获得定向迁移能力.  相似文献   

12.
13.
与骨髓MSC共孵育的T淋巴细胞对白血病细胞的杀伤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探讨经MSC诱导免疫耐受的T淋巴细胞对与MSC同源的肿瘤细胞的杀伤活性,以证实MSC诱导免疫耐受的同时,是否也削弱了移植物抗肿瘤的作用。方法 初治的白血病患者留取原代肿瘤细胞,液氮保存,诱导缓解后培养同一患者的骨髓MSC,取异体T淋巴细胞与MSC共孵育,比较与MSC共孵育的T淋巴细胞对MSC同源的肿瘤细胞的杀伤作用是否减弱。结果 与MSC共孵育后,T淋巴细胞对MSC同源的肿瘤细胞仍有杀伤作用,但与未共孵育者相比。杀伤活性减弱。结论 MSC在诱导免疫耐受的同时也削弱了GVI,的作用,提示在以MSC诱导免疫耐受预防GVHD的方案中,应考虑同时加强GVL作用,以防肿瘤复发。  相似文献   

14.
15.
 树突状细胞(DC)是介导T细胞免疫应答的有力启动细胞,白血病来源DC同样具有抗原提呈及摄取能力。用肿瘤抗原冲击DC在体外、体内能够有效地触发T细胞免疫应答,成为肿瘤特异性细胞毒性T细胞。介绍了DC的生物学特性、肿瘤免疫、白血病细胞的肿瘤逃逸机制以及DC在白血病免疫治疗中的研究进展情况。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非清髓性异基因骨髓移植及加供者淋巴细胞输注治疗小鼠白血病的疗效.[方法]荷L7212白血病的615(H-2K)小鼠,于接种白血病细胞后第2天接受60Co-γ射线全身照射(TBI 8.5Gy或5Gy)分为若干组,照射当天移植供鼠BALB/C(H-2d)小鼠的骨髓细胞(5×106)和脾细胞(1.5×107),移植后第2天腹腔注射环磷酰胺(200mg/kg);供者淋巴细胞输注组分别于移植后第7天、14天、21天再次输注供鼠脾细胞5×106、1×107、2×107,观察受鼠的移植物植入、移植物抗宿主病(GVHD)、受鼠生存时间及移植相关并发症等.[结果]非清髓性预处理能保证移植物的稳定植入,非清髓性异基因骨髓移植组小鼠生存时间为22.3±4.8天,与非清髓空白组14.7±3.4天和传统移植组18.3±3.2天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供者淋巴细胞输注(DLI)组小鼠平均生存时间明显延长,为34.3±2.5天,与非清髓移植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无明显GVHD表现和病理学改变,移植相关并发症减少.[结论]非清髓性异基因骨髓移植能在减轻GVHD的同时保留一定的移植物抗白血病(GVL)效应,移植后行DLI可在减轻移植相关并发症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强GVL效应.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慢性粒细胞白血病(CML)细胞冻融抗原(CLA)负载的树突状细胞(DC)对特异性抗白血病T细胞的作用。方法:将健康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来源的DC在体外用CLA负载,再与CML患者的经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共同培养,应用乳酸氢酶释放法观察其对自身CML细胞杀伤活性,与未负载的DC与CIK共培养组、CIK组分别进行比较。结果:DC经抗原负载后介导的特异性抗白血病T细胞对CML细胞杀伤活性明显增强。结论:用CLA负载可进一步提高DC介导的特异性抗白血病T细胞对CML细胞的杀伤活性。  相似文献   

18.
髓性白血病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疾病的复发,而复发的根源是由于白血病微小残留病灶的存在.采用特异性免疫治疗以清除白血病微小残留病灶已日益引起人们的重视.  相似文献   

19.
树突状细胞(DC)广泛分布于体内,是机体功能最强的抗原递呈细胞(APC),在免疫应答中起着桥梁作用.最近有文献报道,白血病细胞经诱导后能分化为DC,从而启动特异性的机体抗白血病免疫应答,使白血病的治疗取得了可喜进展.将白血病细胞诱导成为具有递呈肿瘤抗原特性的DC,激发自体特异性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的产生,对白血病细胞产生杀伤作用,表明白血病细胞来源的DC的诱导方案,其细胞生物学特性及白血病的治疗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0.
骨髓移植已成为治疗白血病等恶性肿瘤的一种有效方法。异体骨髓移植由于可能存在的移植物抗白血病效应.远期效果更加理想,但它存在供者来源及患者本身年龄的限制.还可能发生移植物抗宿主病。自体骨髓移植一般不会发生移植物抗宿主病,患者年龄限制也不苛刻.有其优越之处。但白血病患者即使在完全缓解时.骨髓中也存在10^8~10^9的白血病细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