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胸骨后甲状腺肿物的外科手术进路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胸骨后甲状腺肿物切除手术入路及方法。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31例胸骨后甲状腺肿物外科治疗临床资料。结果:27例胸骨后甲状腺肿物患者接受外科治疗,均获成功。其中结节性甲状腺肿10例,甲状腺腺瘤9例,结节性甲状腺肿癌变4例,甲状腺乳头状癌伴气管旁淋巴结转移3例,甲状腺滤泡状癌伴气管旁和纵隔淋巴结转移1例。通过颈部低位领式切口入路切除的占85.19%,颈部领式切口并胸骨正中劈开入路的占11.11%,开胸入路并颈部领式切口的占3.70%。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5.93%,其中术后伤口出血较为常见,占42.86%。结论:颈部低位领式切口入路切除胸骨后甲状腺肿物是可行的,它容易操作且安全可靠,又具有损伤小,并发症少等优点。  相似文献   

2.
恶性胸腺瘤多无特殊临床表现。传统的病理诊断对胸腺瘤良、恶性鉴别帮助不大,而术中检查肿瘤包膜是否完整,是否向周围组织、器官侵犯可为良恶性判断提供重要依据。恶性胸腺瘤均予术后放疗以提高生存率。本组28例恶性胸腺瘤外科治疗经验,其中7例合并重症肌无力,占25%。术后5年,10年生存率分别为63.2%和40%,生存率和分期相关(P<0.05)。我们认为Masaoka分期法是一种较实用的分期法,其分期情况对指导术后治疗和判断予后有重要参考价值。手术切除虽是胸腺瘤首选治疗,但对于术中发现肿块和大血管关系密切,手术危险性极大时,要行姑息性切除,术后放疗仍可有较好疗效。对于合并重症肌无力者,强调经胸骨正中切口,以达到彻底切除胸腺及全部脂肪组织的目的。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转移性肺肿瘤的外科治疗效果。方法:本文收集了从1980年至1992年经手术治疗的转移性肺肿瘤共31例,其中男性17例,女性14冽,孤立性转移者22例,多个转移者9例,双侧同时有转移者2例。本组手术以局部及肺叶切除为主,分别为19例及9例,肺叶+楔形切除2例,全肺切除1例。2例双侧转移者均采取分期开胸手术的方法。结果:本组无手术死亡,手术的1、3、5年生存率分别为67.7%,41.9%,25.8%。结论:通过对肺转移瘤的诊断,手术适应证,手术方式及预后等方面的讨论,作者认为只要诊断准确及时,病例选择得当,肺转移瘤病人是完全可以通过外科手术来提高生存率,甚至可获得长期生存。  相似文献   

4.
2675例贲门癌手术治疗疗效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探讨贲门癌的手术入路及吻合方法改进的临床意义。方法:对外科治疗贲门癌2675例例进行回顾性分析,就手术入路途径的临床效果进行讨论,并介绍了一种改进的吻合方法。结果:切除组1、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77.5%,37.8%、28.2%和9.4%,有11例15年健在。经胸骨上腹正中切口入路362例病理证实上切缘均未见癌累及。采用改进的吻合方法施术485例,均未发生吻合口瘘,结论:经胸骨上腹正中切口入路,因不进胸腔,创伤小,尤其适用于高龄或心肺功能较差的患,改进的吻合方法,设计合理,不增加新的创伤,效果可靠。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AP化疗方案联合手术治疗四肢原发性骨肉瘤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2008年1月至2011年11月,收治的四肢原发性骨肉瘤30例,病例资料及随访完整的20例患者纳人本研究,男12例,女8例;年龄9~38岁,平均19岁。发病部位:股骨远端10例,胫骨近端7例,肱骨近端3例。根据Enneking外科分期均为IIB期,术前穿刺活检病理亚型:成骨细胞型8例,成软骨细胞型6例,成纤维细胞型2例,小细胞性2例,毛细血管扩张型2例。20例患者均采用AP化疗方案联合手术治疗。结果随访时间12~55个月,平均35.6个月。20例中,保肢手术病例18例,截肢手术病例2例,手术即时保肢率为90%。7例因肺转移而死亡,其中5例死于术后2年内;2例分别在术后10、12个月复发,复发率为10%,末次随访时1例死亡,1例带瘤生存。Kaplan—Meier分析患者3年总生存率为66%。末次随访时规范化疗组12例中死亡3例,生存率为75%(9/12);不规范化疗组8例中死亡4例,生存率为50%(4/8)。13例存活并保留肢体的患者末次随访时MSTS评分为23~27分,平均25.3分。结论AP化疗方案联合手术治疗四肢原发性骨肉瘤患者生存率和保肢率尚可,可以作为一种选择性应用的骨肉瘤化疗方案。  相似文献   

6.
目的评估使用肿瘤型人工膝关节置换治疗儿童股骨远端骨肉瘤的治疗效果。方法2003年12月至2008年12月,36例14岁以下股骨远端骨肉瘤儿童患者行肿瘤型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31例随访数据完整。患者年龄9~14岁,平均12.3±1.6岁。男11例,女20例。所有患者都是未经治疗的IIB期原发骨肉瘤。所有患者都经过标准术前化疗、肿瘤型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及术后化疗。结果手术使用普通单纯铰链式膝关节8例,普通旋转铰链式膝关节11例,特制远端非水泥固定铰链式膝关节12例。边缘切除9例,广泛切除22例。31例患者随访12~75个月,中位随访时间26个月,平均32个月。随访期间死亡13例,存活18例,无瘤生存16例,带瘤生存2例。Kaplan—Meier生存分析显示2年生存率74.1%,3年生存率44.6%。局部复发2例(6.5%)。转移14例(45.2%),其中肺转移10例(32.3%),软组织或骨转移3例(9.7%),肺转移合并软组织转移或骨转移1例(3.2%)。存活且未截肢患者15例,MSTS功能评分平均21.5±4.7分,肢体功能优良率86.7%。三种假体术后功能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979)。随访期内假体并发症发生率38.7%,其中假体周围感染2例(6.5%),假体松动10例(32.3%)。特制远端非水泥固定铰链式关节并发症低于常规使用关节。结论在标准治疗后,肺转移是导致儿童骨肉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外科边界与局部复发关系密切,提高保肢的安全性需恰当地选择外科边界;特制远端非水泥固定铰链式人工假体与常规使用人工假体功能无明显差异,并不增加早期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背景与目的:随着肿瘤发病率的逐年增加,因颅内转移而导致死亡的病例数有所升高,而对于颅内转移瘤是否有手术指征尚存在争议。本文探讨手术治疗脑转移瘤的重要价值。方法:对我科自1999年2月至2004年8月手术治疗的脑转移瘤病例进行同顺性分析,手术方法为根据MRI定位开颅手术,术后常规全脑放疗和化疗。结果:肿瘤术中全切54例,次全切5例,部分全切2例,无术中死例,1例术后1周因急性左心衰死亡.术前症状消失34例.明显缓解20例.无改善4例.加重3例半年生存率92%.一年生存率为82%.两年生存率为14%(其中不含2004年病例)。结论:手术治疗是治疗脑转移瘤安全、有效的方法,可以延长生存时间.减轻痛苦.改善生存质量,并为晚期患者赢得进一步治疗的机会。  相似文献   

8.
日本久留米大学医学部外科医务人员对大肠癌肺转移病人的肺切除疗效进行了探讨。对象和方法:分析大肠癌肺转移43例肺切除的生存率和复发形式。结果:肺切除病人5年生存率为45.7%,与同期的37例非切除的单发性肺转移病人生存率4.2%相比有显著意义,尤其单发性转移或瘤径小于3cm的生存率偏高,肺门或纵隔淋巴结转移者预后差。41例脏器转移中最多为肺22例(54%),其次顺位为脑(17%)、局部(15%)和肝(10%)。对肺转移22例中无肺外病灶者7例行再切除手术,再切除后3、5年生存率分别为71%和29%…  相似文献   

9.
乳头状肾细胞癌的临床治疗分析——附23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总结分析乳头状肾细胞癌的临床特点,提高其治疗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1980~2000年收治的23例乳头状肾细胞癌患者的临床资料。男14例,女9例。中位年龄48岁(24~71岁)。左侧11例,右侧12例。在19例初治的患者中,临床表现血尿8例(42.1%),腰痛7例(36.8%),无症状者4例(21.1%);肾脏肿瘤中位最大径5.5cm(2.5~10.0cm)。另4例为外院术后出现复发和转移。结果乳头状肾细胞癌占同期收治肾癌的2.4%(23/975)。失随访4例。术后总5年生存率69.6%。其中初治19例,5年生存率为84.2%。14例早期局限性癌(T1a~T2N0M0)患者5年生存率100%,但2例分别于术后7年6个月和10年出现转移,其中1例双肺转移患者行肺转移瘤切除和生物化疗后已生存9年且健在,1例失访。3例局部淋巴结转移和2例远处转移的患者中,1例术后2年6个月出现肺转移瘤和切口转移手术联合生物化疗后生存3年,1例同期肺转移瘤患者行肺转移瘤切除和放疗后生存6年,而余3例中,2例失访,1例生存6个月。而外院初治出现复发的4例中,2例患者再次行复发肿瘤切除,分别生存1年和2年6个月,另2例转移患者中,1例生存9个月,1例失访。结论乳头状肾细胞癌在国内少见。早期局限性乳头状肾细胞癌术后预后良好。对于复发或转移的乳头状肾细胞癌患者,手术切除转移瘤或复发瘤可提高生存期。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骶尾部脊索瘤的临床特点及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1989年1月至2004年12月收治的21例骶尾部脊索瘤患者的临床资料,11例接受单纯手术治疗,10例接受手术+术后放疗,放射治疗剂量为40~50Gy。结果:9例患者死亡,6例死于局部复发,1例死于双肺转移,2例死于非肿瘤相关疾病。全组1、3、5、10年生存率分别为100%、95%、85%、41%。单纯手术组的5年生存率为81%,手术+术后放疗组的5年生存率为89%,二者无显著性差异(P=0.256〉0.05)。局部复发15例,单纯手术组9例,局部复发率为81.8%,手术+放疗组6例,局部复发率为60%,二者无显著性差异(x^2=1.222,P=0.269〉0.05)。单纯手术组局部复发时间为术后2个月-38个月,中位复发时间22个月;手术+放疗组发生复发时间为术后23个月~个72月,中位复发时间48个月。结论:脊索瘤极易复发,患者就诊状态及治疗手段可能为影响复发的因素,手术切除为其主要治疗手段,术后辅以放疗未能明显提高生存率及减少局部复发,但推迟了局部复发时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