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一、气道过敏性的测定法和临床意义人的诱发试验是在四十年代开始的。日本从1943年开始,吸入乙酰胆硷,健康者平均用9,540μg/ml,喘息患者平均为113μg/ml。吸入组织胺,健康者10,000μg以上,喘息患者(145例)有93%降低到1,000μg以下。近来注意到难治性喘息患者的发病和气道过敏性之间的关系,作者曾报告吸入组织胺在20μg以下的37例中有54%为难治性喘息。综合临床症状,胸部X线检查,支气管造影,肺功能测定等诊断为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的201例中,中等度以上(吸入组织胺阈值在200μg以下)的气道过敏性患者的比率:单纯喘息组(64例)63%,喘息合并慢性支气管炎组(69例)  相似文献   

2.
支气管喘息从中医角度来看,相当于咳嗽、哮瑞、喘息等证。现代中医学在继承古典医籍的基础上,形成了有规律性的辨证方法。认为喘息在发作时以痰(与现代医学所称的痰在概念上不同)为主。肺素有痰饮,由于感染、饮食不节等因素而诱发气道闭塞,肺气的肃降功能(与呼吸功能关系密切)失调而发作。此时以邪实为主。并根据肺、肝(与植物神经有关)、脾(消化吸收)、肾(包括免疫、内分泌、中枢神经)  相似文献   

3.
癫痫     
癫痫是由各种原因而致的慢性脑疾病 ,被定义为 :以反复发作 2回以上的相同的发作为主证 ,症状是因大脑神经的过剩放电所致。即只 1次发作不诊断为癫痫而是抽搐发作。癫痫的发作 ,一般伴有意识障碍。在日常诊疗中 ,抽搐发作作为急诊来处理 ,而对癫痫持续状态 ,要迅速并且适当地处理。一、诊断的要点癫痫患者大多数在无发作时一般不表现神经学异常 ,故问诊极其重要。伴意识障碍的发作细节 ,有必要从目击发作的人问出。本病一般伴意识障碍 (除单纯部分发作外 ) ,可由大发作那样的昏睡 ,到伴有精神运动发作的轻度意识障碍 ,症状各种各样。与这些…  相似文献   

4.
暂短性脑缺血发作(TIA)是指因脑缺血所产生的限局性神经症状,最长在24小时以内完全恢复正常而言。TIA既不是疾病名称也不是按脑血管病发病机理的病型(出血、血栓、栓塞)来分类的,而是单纯依脑血管障碍的病期分类的。即依据临床症状的持续时间分为:TIA、可逆性缺血性神经学缺损(RIND)、完全型脑卒中。RIND系指神经体征持续24小时以上,3周以内恢复。完全型脑卒中为发病持续3周以上。TIA常常作为完全型脑卒中的前兆出现。所以在临床上,它作为脑卒中的危险信号有很大意义,对预防脑卒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诊断时要确定:①是否是TIA;②哪个血管系统发生缺血;③发生该疾病的原因(基础疾患)。一、TIA的诊断标准  相似文献   

5.
刘海波 《日本医学介绍》1991,12(12):571-571
弥漫性全细支气管炎(DPB)是以呼吸性细支气管病变为主的慢性炎症,弥漫地存在于两肺,引起严重呼吸障碍的疾病。主诉咳嗽、痰多、气短等。胸部X线片可见弥漫性散在阴影和肺脏增大,肺功能检查以通气障碍为特征。临床无特殊有效的疗法,激素制剂,支气管扩张剂,粘液溶解剂,体位性排痰法等均为对症治疗。稳定期的治疗在此期,治疗的中心问题是控制咯痰,并且该病症即使充分使用抗菌素控制感染,仍有大量咯痰而令病人苦恼。同时长期持续出现呼吸道感染而造成呼吸功能不全。为了促进排痰需摄取充足的水份,口服或吸入法投予祛痰剂、体位性排痰等措施也不一定能很容易地控制病情,红霉素(EM)少量(600mg/日,3次)的长期(6个月以上)疗法80%以上的病例咯痰量减少,可见呼吸困难,血气(PaO_2)和呼吸机能改善(残气量、  相似文献   

6.
过敏性肺炎指吸入的抗原与体内的抗体反应形成免疫复合物(型变态反应),或抗原与T细胞反应(型变态反应)而引起的肺细支气管、肺泡的炎症。其中,急性型是在抗原进入体内4~8小时机体出现发热、恶寒、咳嗽、气短、胸痛以及呼吸频数等症状,此型一天后多可好转,数日内即可治愈。发病时,病人血液中中性粒细胞增多而嗜酸性粒细胞则不变;胸部X光片显示病人肺部有小颗粒毛玻璃样的阴影。慢性型,一般认为是由于持续吸入抗原而引起咳嗽、气短、全身倦怠、体重下降等;并伴有肺的纤维化。在呼吸功能检查中有限制性通气障碍和扩散障碍等现象;沉淀反应证明…  相似文献   

7.
阿斯匹林所致喘息,即在服用阿斯匹林不久突然发生喘息大发作,临床表现为内源型。特点是:(1)非阿托品性(对室内尘埃等一般过敏原不呈现过敏性,家族史、既往史无喘息等过敏性疾病,血清IgE不增加等),(2)30岁以上中年人发病多;(3)女多于男(女:男=6:4),(4)慢性鼻炎,慢性副鼻窦炎,特别是鼻息肉合并率较高;(5)发作强烈,常年发作,重症难治病例易产生激素的依赖性。一、阿斯匹林所致喘息发作的诱发物质诱发本病发作的物质很多,阿斯匹林是其中之一,此外尚有类阿斯匹林药物等,现以阿斯匹林类药  相似文献   

8.
本岛新司  李春元 《日本医学介绍》1990,11(11):520-521,525
支气管哮喘是与血小板活化因子(PAF)有关的典型呼吸道疾病之一,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亦与PAF相关。本文阐述PAF与此两种疾病的相关性。一、支气管哮喘支气管哮喘为可逆性气道狭窄性疾病,气道狭窄的最重要原因为支气管收缩,此外,气道过敏亦是支气管哮喘的特征,PAF为可致支气管收缩、诱导气道过敏的物质。1.气道中产生的PAF:体外试验表明、PAF通过抗IgE、抗原酵母多糖及钙离子载体等刺激可从嗜碱性粒细胞、肥大细胞、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血小板及巨噬细胞中释放。已知肺中含有大量上述细胞,如摘出致敏肺用抗原刺激后,证明灌注液中有PAF存在。PAF代谢迅速,在人体内难以测定。仲村等报道,于吸  相似文献   

9.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SAHS) ,不仅是呼吸障碍 ,而且也是睡眠障碍的重要原因疾病。在诊断SAHS时 ,对成为睡眠障碍原因的其它疾病知识也要掌握。随着今后夜睡眠多导记录仪 (PSG)检查的普及 ,诊断的机率也将增加。本文对睡眠障碍相关疾病中 ,尤其和SAHS概念重复的上气道抵抗综合征 ,以及临床上同SAHA同样患病率高且易漏诊的睡眠中四肢运动障碍进行介绍。一、上气道抵抗综合征 (UARS)1 概念 SAHA的患病率成人在 3%以上。当每1小时出现 5次以上 ,每次 1 0秒以上呼吸暂停或氧饱和度降低 ,脑电图上出现觉醒伴低换气…  相似文献   

10.
1 作为机体防御反应的SIRSSIRS是指机体受到外界侵袭时产生的全身性炎症反应。SIRS具体如表 1所示 ,凡符合 2个以上条件 ,便可定义为SIRS ,并且SIRS中有感染存在时称为脓毒症(sepsis)。SIRS的诊断标准中所列举的症状即体温上升、速脉、过度呼吸、白细胞增加 ,这些是炎症型细胞因子增加的表现。已证明SIRS初期状态时血中的炎症性细胞因子的浓度显著上升。表 1 SIRS的诊断标准1)体温   <36℃ ,>38℃2 )脉搏   90次 /分以上3)呼吸数  2 0次 /分以上 ,或PaCO2 <32mmHg4 )WBC   12 0 0 0 /mm3 以上或 4 0 0 0 /mm3 以下…  相似文献   

11.
暂短性脑缺血发作(TIA)是指因脑循环障碍出现局部神经症状,于短时间内不留任何痕迹而恢复正常的一种病态。TIA诊断上存在的问题之一是其定义及诊断标准的妥当性问题;在影像学上检查出病灶时诊断名称问题。另外患者所述的症状,是否真是由脑循环障碍所致,即判断的正确性、治疗方针和预后的关系也是非常重要的问题。一、TIA的定义和诊断标准TIA的定义为因脑循环障碍所致暂短性局限性神经症状。发病急、多在1分钟以内,最迟在5分钟内症状完成,症状的持续时间不一,一般在2至15分钟内完全恢复。定义上把24  相似文献   

12.
一、哮喘持续状态所谓哮喘持续状态是指哮喘发作时,虽经支气管扩张剂及激素等各种治疗,呼吸困难状态持续在12~24小时以上者。由于呼吸困难持续时间长,心身显著消耗有时也会致死。哮喘持续状态的症状:①尽管努力呼吸仍有喘鸣加呼吸音减弱(状态不好有转窒息危险);②呼吸困难;③空气不足感;④三凹征;⑤胸廓过度膨胀,⑥躁动;⑦疲劳状态(意识障碍);⑧易怒;⑨心情焦  相似文献   

13.
早期诊断标准: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系指脑局部一过性缺血所致的局灶性神经症状,于24小时内症状完全消失。TIA是临床概念并无病理意义,CT扫描有的也可见到脑梗塞灶。可分为颈内动脉系统TIA和椎—基底动脉系统TIA两类。可作为诊断标准的临床症状如表1所示。这些症状可单独出现或几个症状同时出现。当出现暂短的局灶性神经症状应与血压降低时的脑缺血所致的意识丧失加以区别。诊断TIA,要注意除外与本病容易混淆的其他症状,如:①失神、意识障碍;②意识障碍伴有视力障碍;③进行性的运动和  相似文献   

14.
翻译练习(6)     
[注释(原文见上期)] ①标题中‘インフルエンザヮク’是‘インフルエンザワクチン’的缩写,译成:流感疫苗。格助词‘で’等于‘…にょつて’或‘…にょり’。‘喘息恶化’是‘气管支喘息が要化する’的缩写。标题最后的‘シロ’是用片假名标记的日语,基本词义为“白”或“白色”,引伸义相当于‘ゼロ’,‘マィナス’或‘证明されない’,酌情译成:阴性,未被证明。根据上下文的逻辑意义,标题的全文可以说成‘ィンフルェンザヮクチンの接种にょり气管支喘息が恶化するのは动物实验では证明されてぃなぃ’。译成:由于接种流感疫苗而出现的支气管哮喘恶化问题,通过动物实验未被证明。或译成:动物实验证明接种流感疫苗并不引起支气管哮喘的发作。  相似文献   

15.
诱发电位与脑电波并用,已成为诊断末梢和中枢神经系统障碍以及对其预后判定的一个不可缺少的临床检查。这里所指的事项相关电位(event related potential,ERP)是伴随生体信息处理而产生的电位。用设计的各种实验模型能够从头皮上记录到伴随注意、认知等大脑高级神经出现的阳性或阴性电位,所以ERP不仅对神经系统疾患,而且对精神疾患也是有发展前途的一项临床检查。癫痫患者由于癫痫发作引起的脑内代谢活性和脑血流量的变化,常出现慢性反复,为此多需要连续服用两种以上的抗癫痫药物(AED)一年以上。因此,可  相似文献   

16.
支气管哮喘发作的急救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支气管哮喘的本质是气道炎症,并由此而出现气道过敏反应;常因各种环境因素以及精神刺激等内因而诱发以气道阻塞、阵发性喘息和呼吸困难为其特征。现在,由于皮质激素气雾剂的广泛应用,慢性哮喘的控制已容易,且疗效亦较提高;另方面,因哮喘急性发作而临时就诊或病情严重需住院者也大幅度减少。日本的哮喘病死率为5/10万,较欧美的2/10万仍高,其中l/3由急性发作所致。 支气管哮喘症状的特征是以小时有时甚至以分为单位来观察日内变化情况。急性发作尽管通过各种预防措施可得到控制,但仍不能根治,因此掌握哮喘急性发作时确…  相似文献   

17.
日本呼吸学会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指南中,COPD的定义是:由于吸入有害微粒或气体引起肺部炎症,进而出现进行性气流受限的疾病。这里的气流受限有不同程度的可逆性,发病和经过缓慢,可出现劳力性呼吸困难。  相似文献   

18.
哮喘性死亡     
直到1930年,一般仍认为没有因支气管哮喘而死亡的病例,而60年代因支气管哮喘发作而死亡的病例急剧增加,可能与当时吸入气溶胶制剂的副作用有关,但似乎不是主要原因。随着各种疗法的进步(色甘酸二例的开发以及血茶碱浓度检测方法的改进从而能选择最佳剂量等),70年代支气管哮喘的病死率曾一度下降,进入80年代全世界的病死率又有上升的趋  相似文献   

19.
森等把最近28个月以内入院的支气管喘息患者中有中等喘息发作及大发作的21例分成投镁组(9例,平均年龄43.1岁,男6女3)和非投镁组(12例,平均年龄39.6岁,男5女7),并从治疗开始至改善自觉症状、体征、化验结果进行了回顾性研究。同时调查了投Mg前后的血压、心率变动情况及是否出现心律失常。Mg是以MgSO_410mmol在30分钟内静脉点滴。结果:从治疗开始到出现效果所需时间,投Mg组平均为25.0分钟,非投Mg组为56.3分钟,投Mg组呈有意义缩短。而且投Mg组9例中8例30分钟内出现了治疗效果。为观察副作用,比较了治疗前后的血压、心率,但未看刭有意义变化。心电图上也没出现心律失常。故森认为Mg对支气管喘息发作的作用,可不影响循环系统而迅速出现效果。  相似文献   

20.
WHO的国际性共同研究显示,初级医疗保健的初诊患者中约24%存在精神障碍,而不完全达到诊断标准的阈值下精神障碍占9%。门诊就诊时,60%以上以疼痛等躯体症状为主诉;只有5.3%初诊时以焦虑不安、抑郁等心理问题为主诉。据文献报告,在初级医疗保健中,酒精相关精神障碍(alcohol related disabilities)、情绪障碍(mood disorder)、广泛性焦虑障碍(generalizedanxiety disorder)等精神障碍较多见,但是医生的正确诊断率仅占50%左右。1·欧美初级医疗保健中精神障碍(mental illnessin primary care)的诊疗及教育精神疾病的诊疗虽需要专门培训,但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