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正>计算机X线摄影(computed radiography,CR)是将X线摄影记录在成像板上,然后再转换为电信号进行图像处理的一种新型的医学成像系统。CR与传统的X线摄影相比,除可降低X线对人体的照射、获得丰富的诊断信息以外,最有优势的地方还在于CR具有强大的图像信息后处理功能。本文从临床需要出发,探讨CR系统后处理技术对影像质量的影响,以便合理的利用后处理功能,获得高对比度、高分辨  相似文献   

2.
目的:对胸部CR影像缺陷因素进行分析,探讨其质量控制措施。方法:分析1537例(1674片)有质量缺陷的胸部CR影像平片。结果:信息登记错误占1.73%、投照操作缺陷占51.43%、体位缺陷占26.29%、CR机故障和IP板缺陷因素占20.55%。结论:影响胸部CR影像质量因素是多方面的,其存在于信息登记、X线投照、CR信息采集和处理等环节。认为胸部CR影像质量控制应贯穿于此项工作流程的各个环节。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价计算机X线摄影(CR)系统在胸外伤患检查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0例胸外伤患的胸部正位CR片与普通X线(CF)平片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比较二在肋骨骨折,肺挫伤及血气胸诊断中的敏感程度和准确度。结果:CR片发现肋骨骨折27例,血气胸5例,肺挫伤4例,普通X线平片发现肋骨骨折18例,血气胸4例,肺挫伤2例。经χ^2检验,CR和CF对胸外伤患胸部病变的敏感程度和准确度有显差异(P<0.05)。结论:CR系统在胸外伤患胸部检查中具有更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4.
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计算机X线摄影系统(computer radiography,CR)已得到广泛的应用。我院于2002年引进柯达CR-800计算机X线摄影系统,实现了影像信息的数字化,图像数据利用计算机处理、显示、传输和储存,优化了影像质量,提高了X线利用效率。1系统构成和工作流程CR系统主要包括个人资料信息输入、成像板((ima-ging plate,IP)、激光扫描读出、图像后处理等。摄影体位与传统X线常规方法一致。其工作流程为:计算机输入病人资料,将IP板进行X线摄片,IP板上产生潜影,经激光扫描器读出信号,送入计算机处理在监视器上形成可见图像,图…  相似文献   

5.
X线伪影影响影像诊断的精确度。绝大多数的传统放射学伪影我们熟悉,但CR系统的伪影与传统放射学的伪影不尽相同。CR系统伪影分别与影像板,影像板读取装置,图像后处理软件,激光打印机和操作者失误有关。了解CR产生伪影的原因有助于识别并及时消除伪影,提高影像质量。  相似文献   

6.
微小病变就放射影像学来讲,包括身体多部位线样骨折(裂纹骨折)、骨骼小囊样变、骨周围软组织病变(肿胀、肿物、各类囊肿)等。在过去的普通X线检查中,影像和临床工作者不认为普通X线平片能够作为观察微小病变的手段,随着我科率先引进德国AGFA计算机X线成像或X线数字成像系统(CR)并经过数年的应用,发现其在检出微小病变方面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及临床意义,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影像技术在肺癌普查中的临床应用。方法通过X线、CT、MRI等影像技术各自对早期肺癌诊断的特点进行分析统计。结果普通X线平片误、漏诊率较高,分别达到5%和3%;CR及DR比普通X线成像技术诊断率高10﹪以上;CT在肺癌早期诊断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是肺内结节肿块鉴别诊断的最佳方法,而MR作为CT的辅助检查手段,亦主要是对早期肺癌做出定性诊断,DSA则能充分显示肿瘤的血供等,对早期肺癌的检出及定性定位具有较大价值。结论影像技术在肺癌普查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X线摄片和CR、DR均可用在普查方法,CT、MRI可作进一步定性。  相似文献   

8.
陈庆勇 《现代医药卫生》2009,25(17):2677-2678
目前.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医学影像技术也得到长足的进步。计算机X线摄影(CR)便为其中之一,它不仅广泛应用于常规X线摄影检查,也应用于特殊造影检查,例如静脉肾盂造影(IVP)。CR系统具有灵敏度高,可在较大的动态范围选择X线曝光剂量.后处理功能多等诸多优点,弥补了传统X线摄影某些方面的不足。本文就CR系统在静脉肾盂造影中的应用作简要阐述。  相似文献   

9.
探讨床旁CR片在新生儿急危重症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8月至2013年5月100例共148份新生儿床旁CR片,对CR片投照质量进行评价,并分析其X线表现。148份床旁胸片中,143份符合诊断要求,合格率占96.62%。诊断新生儿肺炎37例(含重症肺炎25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11例,吸入性肺炎5例,新生儿气胸18例,纵隔气肿4例,新生儿湿肺8例,先天性肺不发育或发育不良1例,先天性心脏病5例;小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症4例,胎粪性腹膜炎2例,气腹及液气腹2例,先天性膈疝3例(含先天性膈肌缺如1例)。CR片拓宽了影像信息,可降低辐射剂量,提高新生儿危急重症患者诊断符合率,大大地满足新生儿危急重症患者的床边X线检查需要,还能有效规避和降低潜在的医疗风险,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影响CR影像质量的因素.方法 所选每例患者均以最接近标准的姿势接受检查并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最佳的曝光条件进行摄片.结果 影响CR影像质量的因素有:①影像的锐利度;②CR系统的噪声:包括X线量依赖性噪声(x线光子噪声和光量子噪声)与固有噪声;③X线机因素;④CR部件的影响.结论 日常工作中定期检查调试X线机设备及CR部件的使用情况,有助于保证CR影像质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究在脊柱爆裂型骨折患者中CT影像和X线平片的诊断价值。方法 46例脊柱爆裂型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都接受CT影像、X线平片扫描。对比CT影像和X线平片检查结果。结果 X线平片的检查费用及检查时间明显比CT影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X线平片的检出率为61.5%,未检出率为38.5%,CT影像的检出率为96.2%,未检出率为3.8%。CT影像存在未检出率,主要原因是患者的神经功能出现障碍。X线平片和CT影像检出情况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脊柱爆裂型骨折患者的检查,最好能结合CT影像和X线平片,才能提高准确率。  相似文献   

12.
目的探讨计算机X线摄影(CR)检查与传统X线平片检查对肋骨骨折的价值比较。方法选取2007年5月-2007年11月采用CR系统拍摄的所有肋骨病例245例。另选2006年1月-2006年6月所有采用传统X线平片方法所拍摄的肋骨病例作为对照组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采用CR系统的肋骨骨折误诊、漏诊率为1.63%(4/245)。而采用传统X线平片方法的肋骨骨折误诊、漏诊率为5.91%(11/186)。结论 CR系统的应用能减少肋骨骨折的误诊、漏诊,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CR指计算机放射成像系统 (Com puted Radiogzaphy) ,它是将普通 X线机进行数字化的放射成像系统 ,并取代传统的X线胶片和洗片机 ,实现尘肺摄片和诊断的无片化管理。国家标准 GB5 90 6 - 1997《尘肺的 X线诊断》要求 :所有的尘肺胸片均应用高仟伏技术摄片 ;对胸片质量给予明确定义 ;今后三级片不能作尘肺初诊用。依据此标准 ,CR能很好调整投照条件 ,在高仟伏摄片时 ,因过度曝光或曝光不足 ,CR均可调整最佳影像效果 ,降低三级片的产生 ,避免了重复摄片。时 CR无需 X线胶片和洗片机 ,避免因暗房技术原因而造成胸片质量下降 ,有效提高胸…  相似文献   

14.
CR与DR的临床应用研究及现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邹才盛  方华盛 《河北医药》2010,32(6):719-721
近年来计算机X射线摄影技术(computed Radiography,CR)及数字化X射线摄影技术(digital Radiography,DR)先后应用于临床,常规X射线技术进入数字化时代。目前,国内一些大中型医院的放射科已基本实现了全数字化。DR与CR的共同点都是将X线影像信息转化为数字影像信息,其曝光宽容度相对与普通的增感屏——胶片系统体现出某些优势:CR与DR由于采用数字技术,动态范围广,  相似文献   

15.
对胸部计算机X线摄影条件的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魏渝清  曹军  付向阳 《贵州医药》2004,28(12):1113-1114
计算机X线摄影(CR)由于影像板(Image plate,IP)载体具有很宽的动态范围,曝光宽容度大,所以用较小的X线投照剂量就可获得足够的X线诊断信息。再通过对信息读出后重建的数字图像进行窗宽、窗位的调节、边缘增强、灰阶变换等一系列后处理,可使图像更为清晰,但在实际工作中,对一些厚度大、组织密度高的部位进行投照时,  相似文献   

16.
焦洪斌 《首都医药》2009,(22):31-31
目的探讨数字化CR钼靶检查摄影的优越性及其在乳腺疾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使用海恩康公司HAWK-2M钼靶光机,富士IP板摄影通过FCR 5000R机处理,由富士干式激光相机打印胶片,用同一台机器取传统乳腺片与CR乳腺片各60张,按照常规评判标准进行甲、乙、丙三个等级对比评分。结果传统X线乳腺片优片率15%(9/60),CR乳腺片优片率97%(58/60)。结论CR技术在乳腺钼靶摄影中的应用,显著提高了乳腺钼靶摄影照片的质量,实现了乳腺X线检查的数字化,对乳腺疾病的诊断具有很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计算机X线摄影(CR)在床边摄影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X线床边摄影主要是对危重和不能移动患者的一项特殊X线检查技术,因患者病情危重、复杂,故对摄影要求及时、准确地提供优质的影像图片。CR技术实现了X线摄影信息的数字化,图像数据采用计算机处理、传送和储存;优化影像质量,曝光宽容度大、分辨率高和患者辐射剂量低,可更好地为患者服务。  相似文献   

18.
目的对新生儿床边胸部计算机X线摄影(CR)和数字X线摄影(DR)各200例资料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探讨DR和CR的优势和局限性。方法对我院2009年3月至2012年1月拍摄的新生儿床边胸片,分别随机抽取200张DR胸片和200张CR胸片,由主管技师、副主任医师和主任医师各1位按感蓝X线影像评片标准评判分析,并综合比较,分析指标包括胸片影像质量、个人辐射剂量及摄影时间等。结果 DR组图像的合格率、优质片率明显高于CR组,且辐射剂量减少31.2%,可快速获得图像。结论新生儿床边胸部DR摄影具有较多优势。  相似文献   

19.
蒋舒凡 《现代医药卫生》2006,22(22):3492-3493
80年代初出现的计算机X线摄片(CR),使普通X线摄影实现了数字化,CR的应用也越来越普及,在术中胆管造影使用CR系统进行图像后处理,大大提高了影像质量。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术中胆管造影片150张,使用普通屏片摄片75张,使用CR系统处理的CR片75张。设备:西门子床边X线机,柯达CR900系统,35×35的IP板,DV8700激光相机,柯达M7B-E自动洗片机,绿感片。1.2方法:手术过程中,在胆囊摘除后,即由胆管注入由60%泛影葡胺稀释成的20%药液30ml,(在注入时要排尽空气,以免把低密度空气影当成阴性结石)注毕即摄取平卧位X线片1张,普通屏片即由自动洗…  相似文献   

20.
目的评价计算机X线摄影(CR)系统在胸外伤患者检查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80例胸外伤患者的胸部正位CR片与普通X线(CF)平片进行回顾性对比分析 ,比较二者在肋骨骨折、肺挫伤及血气胸诊断中的敏感程度和准确度。结果CR片发现肋骨骨折27例 ,血气胸5例 ,肺挫伤4例 ;普通X线平片发现肋骨骨折18例 ,血气胸4例 ,肺挫伤2例。经 χ2 检验 ,CR和CF对胸外伤患者胸部病变的敏感程度和准确度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CR系统在胸外伤患者胸部检查中具有更高的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