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摘要:目的 了解某院住院儿童肠杆菌科细菌的检出和耐药情况,指导临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方法 收集某院2017年1月1日至2019年12月31日住院儿童标本分离出的肠杆菌科细菌资料,对病原菌分布、标本来源、耐药情况以及ESBLs阳性和CRE菌株检出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共分离得到儿童肠杆菌科细菌558株,其中新生儿96株,非新生儿462株。呼吸道标本占74.9%,分泌物标本8.06%,无菌体液5.91%,尿液和肠道标本均为5.56%。儿童株肠杆菌科细菌检出率前3位的是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和阴沟肠杆菌。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他啶之外的第一代至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率均高于40%。阴沟肠杆菌对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率均低于30%,但是对于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亦有11%~14%的耐药率。未发现对替加环素耐药的肠杆菌科细菌。ESBLs阳性肠杆菌科细菌比例为19.5%,CRE比例为8.4%。结论 儿童肠杆菌科细菌分布广泛,耐药形式严峻,新生儿肺炎克雷伯菌耐药率高于非新生儿,新生儿菌株ESBLs阳性率及CRE检出率亦较非新生儿高,应高度重视肠杆菌科细菌及其耐药性的监测,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的临床分布特征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抗菌药物及医院感染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对该院2013年1月~2017年12月住院及门诊患者临床标本进行培养、鉴定和药敏试验,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肠杆菌科20 061株细菌共检出CRE 404株(2.0%),其中108株为肺炎克雷伯菌(46.0%);主要分离自痰液、尿液和引流液。药敏结果显示,CRE菌株对阿米卡星、复方新诺明、妥布霉素和庆大霉素的耐药率分别为38.4%,60.9%,74.0%和74.9%,对其他14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80%。结论 CRE菌株的检出率呈逐年上升趋势,菌种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并对多种临床常用抗菌药物呈高度耐药。建议今后应做好医院感染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物,预防和控制耐药菌株的产生和传播。  相似文献   

3.
佘亚辉  韩媛媛  柴杰  荣令 《安徽医药》2020,24(5):885-888
目的探讨医院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 CRE)的分布特征、耐药特点及耐药基因型,为临床 CRE感染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 2016年 1月至 2018年 9月亳州市人民医院临床分离的 CRE菌株,应用 Vitek 2?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对细菌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采用荧光定量 PCR方法检测 5种耐药基因 KPC、IMP、VIM、NDM?1和 OXA?48在 CRE菌株中的表达。结果共分离 203株 CRE菌株,其中 2016年全年 CRE菌检出 46株,检出率为 0.59%(46/784 9),2017年全年 CRE菌检出 84株,检出率为 0.93%(84/901 1),2018年 1月至 9月 CRE菌检出 73株,检出率为 1.33%(73/547 3);标本类型以痰液标本为主,占 71.43%(145/203);临床科室分布以儿科为主,占 30.05%(61/203);细菌种类以肺炎克雷伯菌为主,占 57.14%(116/203)。药敏结果提示 CRE对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亚胺培南耐药率为 100.0%,对厄他培南的耐药率为 82.27%,对头孢唑林耐药率为95.07%,对喹诺酮类药物耐药率分别为左氧氟沙星 44.33%,环丙沙星 19.24%;对阿米卡星的敏感率最高,为 77.34%。203株 CRE菌株中 NDM?1基因扩增阳性的菌株有 78株,占 38.42%,KPC基因阳性共有 49株,占 24.14%;其中 NDM?1和 HPC同时阳性者 19例,占 9.36%;IMP基因阳性共有 56株,占 27.59%;OXA?48基因阳性共有 20株,占 9.85%;未扩增出 VIM耐药基因。结论 CRE菌耐药严重,耐药基因以 NDM?1为主,临床医生应加强耐药监测,合理选择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4.
李婵  陈楠 《天津医药》2018,46(11):1205-1208
摘要: 目的 了解我院儿童患者2013—2017年临床分离的耐碳青霉烯肠杆菌 (CRE) 的分布及耐药情况, 为控制和治疗此类菌引起的感染提供用药依据。方法 采用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药敏仪对该类细菌进行药敏实验, 参考CLSI-M100折点标准, WHONET5.6软件进行结果分析, 采用χ2 检验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3— 2017年, 临床共分离出687株CRE菌株, 总检出率10.64%。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 (302株)、 大肠埃希菌 (213株)、 奇异变形杆菌 (72株)。5年的CRE检出率基本呈上升趋势, 标本主要来源于尿液 (38.14%), 其次为呼吸道 (30.13%)。 CRE菌株对氨基糖苷类和喹诺酮类抗菌药物耐药率<30%, 但对其他β-内酰胺类药物耐药率则基本在70%以上。结论 CRE菌株在儿童患者感染中呈逐年上升趋势, 并大多表现为多药耐药菌株。  相似文献   

5.
目的 分析某三甲儿童医院临床标本分离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的分布及耐药情况,为临床抗感染治疗及医院感染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5年1月1日-2017年12月31日期间住院患儿临床标本分离出CRE菌株的药敏数据及相关资料,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住院患儿临床标本共分离CRE菌株723株,总检出率15.47%,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590株、大肠埃希菌77株、阴沟肠杆菌15株。标本类型主要为痰液535株、血液43株、肺泡灌洗液35株。CRE菌株分布广泛,科室来源主要为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病房、内科监护室。CRE对β-内酰胺类抗菌药物耐药率在90%以上,对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四环素等抗菌药物耐药率在81%以下。结论 CRE菌株的检出率呈现出较高水平,CRE的临床分布广泛且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高,应多部门联动加强对CRE的监测与防控,合理应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综合性三甲医院住院患者临床标本分离碳青霉烯耐药肠杆菌科细菌(CRE)的临床分布及耐药特征,为临床抗感染治疗及院感防控提供参考。方法 收集2015年7月至2017年6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住院患者临床标本分离CRE药敏数据及相关临床资料,应用WHONET 5.6软件统计分析CRE临床分布及耐药率,药敏折点参照CLSI 2016版标准。结果 2015年7月至2017年6月期间,自住院患者临床标本共分离CRE 82株,由肺炎克雷伯菌(42株,51.22%)、大肠埃希菌(23株,28.05%)、阴沟肠杆菌(9株,10.98%)、黏质沙雷菌(5株,6.10%)、弗劳地枸橼酸杆菌(2株,2.44%)及产酸克雷伯菌(1株,1.22%)构成。临床标本以痰标本(29株,35.37%),分泌物/脓液标本(20株,24.39%)及尿液标本(14株,17.07%)为主。CRE分布广泛,检出的临床科室包括ICU(14株,17.07%)、呼吸内科(10株,12.20%)等。CRE菌株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耐药性较高,仅对阿米卡星较为敏感,耐药率为23.17%。结论 CRE菌株临床分布广泛且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率高,临床科室应积极送检病原学检验并根据药敏结果合理选择抗菌药物。医院感控部门应联合微生物实验加强对CRE菌株的监测与防控。  相似文献   

7.
目的 了解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 CRE)的临床分布、耐药性及碳青霉烯酶基因型,为临床抗感染治疗及医院感染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临床分离的CRE菌株,采用VITEK 2 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进行药敏实验。药敏结果判读参照CLSI 2018版标准,WHONET 5.6软件统计分析。PCR方法检测常见碳青霉烯酶基因。结果 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临床标本中共分离出626株CRE,总检出率为12.46%。其中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分别占84.35%(528/626)和9.27%(58/626)。标本来源主要为痰56.87%(356/626)、尿液12.14%(76/626)、血液10.38%(65/626)。病区分布主要为急诊内科32.75%(205/626)和重症监护病房25.08%(157/626)。626株CRE菌株对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和阿米卡星耐药率分别为56.07%和69.65%,其余在测试的抗菌药物耐药率均高于80%。626株CRE中602株检出携带常见碳青霉烯酶基因。602株菌主要包括肺炎克雷伯菌515株(510株携带blaKPC-2基因,5株携带blaNDM-1基因,2株携带blaIPM基因);大肠埃希菌54株(43株携带blaKPC-2基因,13株携带blaNDM-1基因,1株携带blaIPM基因)。其中3株大肠埃希菌和2株肺炎克雷伯菌同时检出blaKPC-2基因和blaNDM-1基因。未检出blaVIM和blaOXA-48基因。结论 CRE菌株对常用抗菌药物耐药严重,主要的碳青霉烯酶基因为blaKPC-2型。应加强对CRE菌株的医院感染防控。  相似文献   

8.
摘要:目的:了解佛山市妇幼保健院2012~2020年新生儿病区临床分离菌的分布及耐药率变迁,为临床合理用药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将本院新生儿病区2012~2020年临床分离菌数据按时间顺序分为3组,即2012~2014年为A组,2015~2017年为B组,2018~2020年为C组,统计分析3组检出菌分布及药敏结果,并进行耐药率变迁分析。结果:本院新生儿病区2012~2020年共分离出1 723株细菌,前4位分别为肺炎克雷伯菌属(379株,22.00%)、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323株,18.75%)、金黄色葡萄球菌(239株,13.87%)和大肠埃希菌(238株,13.81%)。9年间未检出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利奈唑胺耐药的金黄色葡萄球菌,且金黄色葡萄球菌对利福平、四环素和克林霉素耐药率呈下降趋势。共检出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54株,3组间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检出率较A、C两组显著增加(P<0.05/3)。9年间未检出耐碳青霉烯类大肠埃希菌,但大肠埃希菌对头孢菌素类和氟喹诺酮类等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呈上升趋势。共检出耐碳青霉烯类克雷伯菌属(CR-KP)40株,B组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药物的耐药率显著高于A组和C组(P<0.05/3)。结论: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无乳链球菌等菌株,及多重耐药菌如MRSA、CR-KP等在2018~2020年检出率较前下降,提示应继续加强医院感染防控及抗菌药物合理应用的管理,做好耐药监测工作,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相似文献   

9.
目的 了解我院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arbapenem 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CRE)分布特征以及耐药特点。方法 采用Phoenix-100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系统、联合纸片扩散法(K-B法)、改良Hodge试验及EDTA协同试验对我院2013-2017年CRE检出情况、感染特征、药敏试验及耐药性进行检测。结果 共检出CRE菌株1020株,总检出率约为5.5%,改良Hodge试验阳性率为96.6%(985/1020)。2013-2017年CRE各年检出率依次为0.8%(24/2858)、8.6%(271/3156)、5.9%(249/4205)、6.2%(245/3935)、5.4%(231/4293);1020株CRE菌株以肺炎克雷伯菌988株(96.8%)为主,主要分离自呼吸道标本779株(76.2%)、血液标本87株(8.4%)、导管尖端45株(4.5%),主要来自重症医学科478株(46.9%)、神经内科重症病房315株(30.8%)。药敏试验结果显示:CRE菌株对庆大霉素、阿米卡星、复方磺胺甲噁唑、多黏菌素和替加环素的耐药率分别为53.2%、39.4%、45.9%、0和0,对其他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高于97.5%;对庆大霉素耐药率由80%下降至48.3%;对复方磺胺甲噁唑耐药率由33.3%上升至60.0%;对多黏菌素和替加环素一直较敏感,未发现对多黏菌素和替加环素耐药的CRE菌株。结论 CRE菌株的分离率呈现出较高水平,其中以对碳青霉烯类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为主。我院流行的CRE菌株主要分离自重症医学科和神经内科重症病房,应对其感染的风险因素进行调查,并有针对性的采取感染预防措施进行防控。  相似文献   

10.
《中南药学》2019,(7):1160-1163
目的了解本院2017年多重耐药菌分布特点、耐药数据,为临床多重耐药菌防控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帮助。方法对本院2017年1~12月住院患者送检的临床标本进行病原菌分离,采用Vitek2全自动细菌鉴定与药敏分析仪对病原菌进行鉴定。结果 2017年全院总送检病例数为9550例,共分离出病原菌7946例,多重耐药菌1450株,检出率为15.18%,检出最多的菌种是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菌(ESBL+E.coli)674株,占46.48%;多重耐药菌最多来源于尿液标本(434株、占29.93%)。ESBL+E.coli及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肺炎克雷伯菌(ESBL+Kpn)对亚胺培南、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阿米卡星等的耐药率较低;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链阳霉素耐药率均为0;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仅对替加环素的耐药率较低;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CRPA)及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对阿米卡星耐药率均较低。结论本院住院患者多重耐药菌感染分布较广,主要集中在重症病区,医院应继续加强多重耐药菌监测和防控,对指导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及减缓多重耐药菌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摘要:目的 了解多中心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的流行病学特征,为临床抗感染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8年1 月—2020年12月全国不同地区11家医院6123株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ales,CRE)临床分离 株,按统一方案和标准进行菌株鉴定和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药敏结果参照2020版CLSI标准判读,并用WHONET 5.6软件统计 分析。结果 3年间CRE检出率分别是6.4%(1897/29525)、6.8%(2186/32239)、7.3%(2171/29816),其中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 菌(CR-KPN)、大肠埃希菌(CR-ECO)的3年总检出率分别是13.2%和2.0%。CRE菌株主要分离自痰液标本43.8%(2681/6123),其次 是尿液标本16.0%(977/6123)、血液标本8.1%(496/6123)和分泌物标本4.5%(278/6123)。不同种属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中不 同标本类型的占比不同,CR-KPN以痰液标本为主,CR-ECO以尿液标本为主。不同科室的CRE检出率有所不同,以ICU检出最 高。体外药敏结果显示,CRE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高度耐药,不同菌属CRE对临床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略有不同。CR-KPN和 CP-ECO对大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高于耐碳青霉烯类阴沟肠杆菌(CR-ECL),对替加环素、多黏菌素B的体外抗菌活性较高。结 论 CRE检出呈上升趋势,各地区需加强本地区CRE监测,加强院内感染防控措施,有效遏制CRE的暴发流行。  相似文献   

12.
《中国抗生素杂志》2021,45(11):1139-1143
目的 了解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arbapenem-resistant Enterobacteriaceae, CRE)的临床分布、耐药性及碳青霉烯酶基因型,为临床抗感染治疗及医院感染防控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临床分离的CRE菌株,采用VITEK 2 Compact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分析仪进行药敏实验。药敏结果判读参照CLSI 2018版标准,WHONET 5.6软件统计分析。PCR方法检测常见碳青霉烯酶基因。结果 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我院临床标本中共分离出626株CRE,总检出率为12.46%。其中主要为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分别占84.35%(528/626)和9.27%(58/626)。标本来源主要为痰56.87%(356/626)、尿液12.14%(76/626)、血液10.38%(65/626)。病区分布主要为急诊内科32.75%(205/626)和重症监护病房25.08%(157/626)。626株CRE菌株对甲氧苄啶-磺胺甲噁唑和阿米卡星耐药率分别为56.07%和69.65%,其余在测试的抗菌药物耐药率均高于80%。626株CRE中602株检出携带常见碳青霉烯酶基因。602株菌主要包括肺炎克雷伯菌515株(510株携带blaKPC-2基因,5株携带blaNDM-1基因,2株携带blaIPM基因);大肠埃希菌54株(43株携带blaKPC-2基因,13株携带blaNDM-1基因,1株携带blaIPM基因)。其中3株大肠埃希菌和2株肺炎克雷伯菌同时检出blaKPC-2基因和blaNDM-1基因。未检出blaVIM和blaOXA-48基因。结论  相似文献   

13.
目的:了解艾滋病住院患者细菌种类及耐药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从检验科瑞美系统收集云南省传染病医院2018—2022年艾滋病患者分离出细菌的资料,分析细菌种类及相应抗菌药物的耐药情况,以及多重耐药的比例。结果:5年来共分离细菌1863株,其中革兰阳性菌449株(24.10%),耐药139株(30.96%),革兰阴性菌1414株(78.90%),耐药390株(27.58%);细菌及耐药菌株检出样本来源由高到低为呼吸道标本、尿液、分泌物、血液、脓肿穿刺液、脑脊液、胸水、骨髓以及其他。细菌检出所占百分比由高到低为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副流感嗜血杆菌。临床分离的细菌标本以呼吸道标本(46.00%)、尿液标本(17.12%)、分泌物(11.92%)为主,多重耐药菌标本以呼吸道标本(43.48%)、尿液标本(22.68%)、分泌物(14.74%)为主。主要细菌在标本分布情况为大肠埃希尿液检出190株,耐药株86株,耐药率20.38%;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痰液检出189株,耐药56株,耐药率20.43%;金黄色葡萄球菌痰液检出69株,耐药...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2019—2021年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住院患者多重耐药菌(MDRO)检出及耐药分析,为临床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9年1月—2021年12月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住院患者送检标本分离的MDRO,排除同一患者同一部位分离的重复菌株。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2 Compact型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与药敏分析仪进行病原菌鉴定和药敏试验。对临床使用的3类或3类以上抗菌药物同时呈现耐药的细菌定义为MDRO并进行耐药分析。结果 检出多重耐药菌1 083株,其中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菌645株(59.56%)、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144株(13.3%)、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140株(12.93%)、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79株(7.29%)、多重耐药铜绿假单胞菌(MDRPA)54株(4.99%)、耐碳青霉烯的肠杆菌(CRE)21株(1.94%)。2019—2021年,MDRAB、MDRPA和CRE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MDRAB的检出率2021年高于2020年(P<0.05),MDRPA和CRE的检出率2021年高于2019年(P<0.05)。标本主要来源于痰液、尿液、分泌物,占比分别为37.12%,23.45%,18.01%。3年间检出MDRO最高的科室为ICU,共167株(15.42%)。产ESBLs大肠埃希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唑林、头孢曲松、头孢呋辛钠、哌拉西林的耐药率较高,均在90%以上,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头孢替坦、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敏感,敏感率在90%以上;产ESBLs肺炎克雷伯菌对氨苄西林、头孢呋辛钠、头孢曲松、哌拉西林的耐药率较高,均在90%以上,对美罗培南、亚胺培南、头孢替坦和阿米卡星敏感,敏感率在90%以上;MDRAB仅对阿米卡星较敏感,敏感率在90%以上,对大部分抗菌药耐药率均较高;MDRPA对阿米卡星的敏感率为50%,对大部分抗菌药耐药率均较高。MRSA对利福平、复方新诺明、庆大霉素、环丙沙星、左氧氟沙星、莫西沙星的耐药率在10%~20%,尚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替加环素耐药的菌株。结论 天津市宝坻区人民医院分离的MDRO对抗菌药物有不同程度的耐药,加强病原学检查及耐药监测有助于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的种类和剂量,减少多重耐药菌的发生。  相似文献   

15.
《中国抗生素杂志》2009,45(5):463-470
目的 了解河南省胸科医院2016—2018年临床常见标本细菌分布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和耐药性,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该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临床分离细菌,采用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仪或纸片扩散法进行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试验,按照2018年CLSI M100标准判断结果,数据统计分析采用WHONET 5.6软件。结果 3年间共检出临床分离菌4421株,其中革兰阳性细菌702株(15.9%),革兰阴性菌3719株(84.1%)。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株(MRSA和MRCNS)平均检出率分别为59.1%和85.9%,葡萄球菌属中尚未检出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耐药的菌株。粪肠球菌对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低于屎肠球菌,未发现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的粪肠球菌,但是发现1株耐万古霉素的屎肠球菌。3年间检出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平均检出率为16.5%(281/1703);碳青霉烯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平均检出率分别为24.9%(221/889)和2.2%(4/181);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平均检出率为15.7%(110/700);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平均检出率为57.1%(237/415)。ICU分离出的肠杆菌科细菌和非发酵细菌的耐药率普遍高于非ICU分离细菌。结论  相似文献   

16.
目的 了解河南省胸科医院2016—2018年临床常见标本细菌分布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性和耐药性,为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该院2016年1月—2018年12月临床分离细菌,采用全自动细菌鉴定药敏仪或纸片扩散法进行抗菌药物的敏感性试验,按照2018年CLSI M100标准判断结果,数据统计分析采用WHONET 5.6软件。结果 3年间共检出临床分离菌4421株,其中革兰阳性细菌702株(15.9%),革兰阴性菌3719株(84.1%)。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耐甲氧西林株(MRSA和MRCNS)平均检出率分别为59.1%和85.9%,葡萄球菌属中尚未检出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耐药的菌株。粪肠球菌对多数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低于屎肠球菌,未发现对万古霉素的耐药的粪肠球菌,但是发现1株耐万古霉素的屎肠球菌。3年间检出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平均检出率为16.5%(281/1703);碳青霉烯耐药的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平均检出率分别为24.9%(221/889)和2.2%(4/181);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平均检出率为15.7%(110/700);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平均检出率为57.1%(237/415)。ICU分离出的肠杆菌科细菌和非发酵细菌的耐药率普遍高于非ICU分离细菌。结论 该院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检出率较高,细菌耐药性形势已十分严峻,应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和感控措施,同时应做好细菌耐药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的分布情况及其耐药性。方法:收集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2016年1-12月送检的合格的非重复分离的2511株肠杆科菌,采用MicroScan Walkaway96系统进行鉴定及药敏试验,应用WHONET5.6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511株肠杆菌科细菌中检出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144株占45.4%,以肺炎克雷伯菌108株占75%,为主,其次为大肠埃希菌12株占8.4%。CRE菌株与非CRE菌株对常用抗菌药物的敏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RE对多数常用药物敏感率低。应做好院感监测,合理使用抗菌药,从而有效预防耐药菌株的产生和传播。  相似文献   

18.
目的 了解我院临床常见分离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和敏感性。方法 对我院临床分离菌采用纸片扩散法或自动化仪器法进行抗菌药物敏感性试验。按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研究协会(CLSI)2017版判断结果。结果 2018年我院临床分离细菌共6573株,革兰阴性菌4701株(71.5%),革兰阳性菌1872株(28.5%)。主要来源于痰、伤口脓液、血液和尿液标本。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和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分离率分别为20.9%和72.7%。MRSA对绝大多数测试药的耐药率均显著高于甲氧西林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MSSA),未发现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耐药菌株。肠球菌属中粪肠球菌对所有抗菌药的耐药率均显著低于屎肠球菌,粪肠球菌和屎肠球菌中未出现对利奈唑胺耐药的菌株,屎肠球菌发现对万古霉素耐药株。肺炎链球菌非脑膜炎株对青霉素的耐药率9.1%。肠杆菌科细菌对碳青霉烯类仍高度敏感,CRE分离率2.6%,较上一年度(2.4%)略有上升。鲍曼不动杆菌耐药仍然较为严重,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48.7%和50.8%。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耐药率分别为19.7%和12.3%,耐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铜绿假单胞菌(CRPE)和鲍曼不动杆菌(CRAB)检出率分别为22.0%和 50.1%。结论 临床分离菌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仍然呈现多重耐药,近年CRE的分离率呈上升趋势。应加强医院感染防控措施和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措施,做好细菌耐药性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9.
摘要:目的 探讨2018至2020年国内多中心儿童患者(≤14岁)分离细菌分布及耐药性情况,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 供实验室依据及指导。方法 按照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监测方案要求,对全国不同地区11家三级医院,进行目标细菌收集、鉴 定和药敏试验,分析2018至2020年儿童患者标本来源、分离率和构成比及抗菌药物敏感性,揭示近3年来儿童组耐药数据特点 及变化趋势。结果 在儿童组患者中共检出病原菌14556株,其中革兰阳性菌6200株(42.6%),革兰阴性菌8356株(57.4%)。主 要标本来源分别为呼吸道标本4855株(33.4%)、尿液2724株(18.7%)、血液1683株(11.6%)、伤口脓液1462株(10.1%)和脑脊液246 株(1.7%)。呼吸道标本中,分离率最高的分别为流感嗜血杆菌(721株,14.9%)、金黄色葡萄球菌(672株,13.8%)和肺炎链球菌 (670株,13.8%);尿液标本分离率最高的是大肠埃希菌(858株,31.5%)和屎肠球菌(556株,20.4%);伤口脓液标本以金黄色葡 萄球菌(449株,30.7%)和大肠埃希菌(431株,29.5%)最为常见;血液和脑脊液标本表皮葡萄球菌检出率最高,分别为19.7%(331 株)和20.7%(51株)。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目细菌(CRE)检出率为16.9%(409/2416株),耐碳青霉烯类铜绿假单胞菌(CR-PA)为 12.2%(79/649株),耐碳青霉烯类鲍曼不动杆菌(CR-AB)分离率为47.2%(395/837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检出率 为26.4%(589/2235株),耐甲氧西林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MRCNS)检出率为79.0%(1017/1288株)。结论 儿童感染病原以革兰阴 性菌为主,感染部位以呼吸道为主,不同部位感染的病原菌构成不同,细菌耐药率及碳青霉烯类耐药菌分离率有其特点,临床 应根据监测结果进行针对性治疗。  相似文献   

20.
摘 要 目的:分析山东省立医院2012~2016年临床分离细菌的分布及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变迁。方法:除葡萄球菌属采用VITEK 2 Compact 测定其药物敏感性外,其余菌株均采用纸片扩散法。参照CLSI 2016版折点判读结果,使用WHONET5.6软件统计分析。结果:2012~2016年共收集非重复临床分离菌21 568株,其中革兰阴性菌占69.58%,革兰阳性菌占30.42%。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菌对碳青霉烯类和阿米卡星抗菌药物敏感性最高,在90%以上;共检出碳青霉烯类抗菌药物耐药的肠杆菌科(CRE)393株。铜绿假单胞菌敏感率最高的药物是阿米卡星(87.8%)和哌拉西林/他唑巴坦(86.8%);鲍曼不动杆菌除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27.2%)和米诺环素(34.9%)敏感外,其余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均在40%以上。甲氧西林耐药金色葡萄球菌(MRSA)的平均检出率为30.8%。未发现对万古霉素、替考拉宁和利奈唑胺耐药的葡萄球菌。屎肠球菌对多数药物的耐药率高于粪肠球菌,5年间共检出9株万古霉素耐药的肠球菌(VRE)。肺炎链球菌对红霉素和克林霉素的耐药率均在96%以上,非脑膜炎菌株中检出青霉素耐药株(PRSP)14株,占1.30%,脑膜炎菌株中检出PRSP 5株,占35.71%。流感嗜血杆菌β内酰胺酶阳性率为56.00%。结论:该院5年监测数据显示,细菌的耐药性呈增高趋势,尤其是多重耐药菌的分离率亦升高明显,应重视细菌耐药性监测并应采取有效的医院感染控制措施和加强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