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正> 糖衣片外观出现斑点、缺边、色泽不均等现象,直接影响了药品的外观质量,产品只得进行返工处理。糖衣片返工处理方法有不少报导,例如用热水洗片在除腊层后进行返工处理;采用热糖浆熔化腊层再包衣的返工处理;将不合格的糖衣片粉碎重新制粒、压片、包衣等方法。现笔者对糖衣片的返工处理方法介绍如下:1.将外观质量不合格的糖衣片,用纯净的  相似文献   

2.
糖衣片在口服片剂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片剂包衣不仅可以使其外表美观,更重要的是保证片剂的疗效和质量稳定,根据糖衣片的颜色还有助于识别片剂的种类。药典对糖衣片的外观质量也作了明确的规定。糖衣片在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难度较大,有关糖衣片的包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解决办法在各种版本的药剂学中均有论述。我们只就目前国内生产中最常用的荸荠形包衣机包衣,如何有效省力地翻动片子来解决因翻动不均匀而出现糖衣片外观质量差的问题,对现有的包衣机设备的改造作了一番尝试。  相似文献   

3.
作为县级基层医院,对药品的质量与数量只能从外观进行检查,无条件对其进行更进一步的检查分析。现就我院从外观检查中遇到的药品质量和数量上的不足现象反映如下,希望引起生产厂家的重视,保证医院用药的质量和数量。 一、药品质量不高现象。 1、糖衣片开裂现象。有的开裂比例达到1/4至1/2。如石家庄、重庆等个别厂家生产的硝苯地平糖衣片、普鲁苯辛糖衣片、咳必清糖衣片、复方丹参糖衣片等。 2、片剂的破碎现象时有出现。如成都、广东等地个别药厂的扑炎痛片、肌苷片等,破碎率为1%至10%,偶尔遇到一瓶中有1/4或1/2的破碎片。 3、颜色不符现象。如重庆某厂的维  相似文献   

4.
<正> 糖衣片是片剂口服片中的一种片型。但糖衣片在生产过程中,难度大、外观要求高。如硬度、崩解度、色泽均匀度、片面细腻光亮度等。在我国生化药物糖衣片生产中尚存在很多问题,如片重差异,大小不均,片面粗糙,畸型异状,色泽不均,花片,光洁乌暗,龟裂,糖衣层脱壳等。我们在生产管理及实践操作中,对如何包好糖衣片进行了全面考察和探索,并取得了显著效果,现将探讨情况,介绍如下。一、包衣前的素片质量要求糖衣片的素片质量好坏,将取决定糖衣片的好坏,如素片疏松、炸片、破碎强度不够,边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四环素片的质量,我们认为制好四环素片的颗粒是个关键。有些药厂因四环索片外观存在花斑问题,而制成糖衣片。我厂经过多年生产实践,没有把它制成糖衣片,而压成素片。外观质量曾在省内名列前茅。其具体操作规程和注意事项如下一、处方原辅料名称每10万片投料量 (每片0.25克)  相似文献   

6.
糖衣片打光是最后一道比较难以掌握的工序,它直接影响到片剂的外观和质量。影响打光的因素有糖衣片的温度、湿度等。本针对影响打光的因素以及川蜡的性质,阐述了利用全自动吸湿机进行吸湿打光的操作过程、注意事项及推广应用的效果等。  相似文献   

7.
糖衣片打光是最后一道比较难以掌握的工序,它直接影响到片剂的外观和质量.影响打光的因素有糖衣片的温度、湿度等.本文针对影响打光的因素以及川蜡的性质,阐述了利用全自动吸湿机进行吸湿打光的操作过程、注意事项及推广应用的效果等.  相似文献   

8.
目的确定骨仙片水性薄膜包衣工艺方法。方法采用水性薄膜包衣技术,考察骨仙薄膜衣片和骨仙糖衣片包衣工艺,比较其外观、水分、崩解时限、抗热性、抗湿性及抗磨性等质量因素。结果实验结果表明,骨仙薄膜衣片,其外观、崩解时限、抗热性、抗湿性、抗磨性均优于其糖衣片。结论骨仙片水性薄膜包衣工艺可替代其糖衣工艺。  相似文献   

9.
刺五加黄芪片薄膜包衣的制备与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改进刺五加黄芪片包衣的质量和稳定性。方法采用羟丙甲基纤维素、丙烯酸树脂Ⅱ号为薄膜包衣主材对刺五加黄芪片进行薄膜包衣,并将其薄膜衣片与糖衣片进行质量和稳定性比较。结果薄膜包衣制备工艺可行,薄膜衣片外观、硬度、崩解时限、水分、稳定性、抗热性等均优于糖衣片。结论薄膜包衣可以改进刺五加黄芪片的质量。  相似文献   

10.
糖衣片外观质量的模糊综合评判宋丽,郭淑丽(河南省开封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制药厂475001)外观质量优劣是评价片剂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特别是在药品的市场竞争中,外观质量更是举足轻重。按照《中国药典》(1990年版)的要求,片剂外观应完整光洁,色泽均匀。这...  相似文献   

11.
中药糖衣片变色现象的主要解决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香菊 《中国药业》2005,14(12):59-60
在制备或贮藏过程中,中药糖衣片表面容易产生斑点、褪色和变黑等变色现象.根据实际生产过程中各个工艺环节的具体情况,归纳提出调整提取工艺、合理选用赋形剂、正确处理辅料中的糖及色素、严格执行工艺标准、改进包装、改善贮藏环境等解决措施,使中药糖衣片不易产生变色现象,以确保产品的外观质量.  相似文献   

12.
目的:将冠心丹参片改为薄膜衣片,提高冠心丹参片质量。方法:以胃溶型全水防潮性包衣剂为包衣料,将生产的冠心丹参薄膜衣片与冠心丹参糖衣片同时进行稳定性考察、比较。结果:冠心丹参薄膜衣片在抗湿性、硬度、稳定性、外观等均优于糖衣片。结论:操作方法简单,工艺成熟、可行。  相似文献   

13.
目的将复方丹参片糖衣片改为薄膜衣片。方法以羟丙基甲基纤维素为主要成膜材料包衣,将生产的复方丹参薄膜衣片与糖衣片同时进行稳定性考察、比较。结果复方丹参薄膜衣片在抗湿性、硬度、稳定性、外观等方面均优于糖衣片。结论所用方法简单、工艺成熟。  相似文献   

14.
<正> 糖衣片有时会出现色斑、龟裂、色泽不均和片面不平等现象,直接影响了糖衣片的外观质量。一般只能采取返工包衣的方法进行处理。对于糖衣片返工包衣,积累了一些成功的经验。返工包衣首先要除去蜡层。因热水洗蜡,要损失大量蔗糖。用乙醚洗蜡,不但要浪费乙醚,还易引起火灾。我们采用于热风熔蜡,取得了一些经验,介绍如下:在包衣锅转动的情况下吹入40℃左右的热风。一部分蜡质被热风吹走,一部分粘在糖衣锅的锅壁上。1~2小时,蜡层除去后,进行包衣,先包单糖浆层,再包糖浆层,最后打光。该返  相似文献   

15.
我们厂自68年开始生产糖衣片以来,在包衣实践中对糖衣片操作进行了两项改进:其一,是经过上蜡打光的衣片,直接在转动的包衣锅内进行干燥,废除了烤房低温干燥或吸附干燥的操作工序,其二,是糖衣片在包装过程中,由于对所用物料比例加入不当或操作不慎,导致片面粗糙不平出现花斑,严重影响糖衣片外观,必须进行返工。其方法是将糖衣层用水醇洗除,干燥后重新包衣。后者操作很难掌握,倘若洗除太过,则损伤片心,直接影响糖衣片的内含质量。为此必须将洗除干燥后的片心重新研粉制粒压片再包衣,造成经济损失。为此,我们对花  相似文献   

16.
李安荣  许群芬 《中国药房》2005,16(13):990-991
目的:制备陈香露白露薄膜衣片,提高药物稳定性。方法:选用不同的粘合剂制备片芯,再选用不同的包衣材料进行包衣,比较陈香露白露薄膜衣片与糖衣片的稳定性。结果:采用10%聚乙烯吡咯烷酮乙醇液为粘合剂制备片芯,用隔离材料玉米阮将片芯保护,采用上海卡乐康公司的黄色或红棕色胃溶性包衣粉制备的陈香露白露薄膜衣片在外观质量上优于其它材料制备的成品,尤其是防渗油和防潮性方面优势明显;薄膜衣片稳定性优于糖衣片。结论:陈香露白露薄膜衣片质量稳定,制备工艺简单。  相似文献   

17.
<正> 庆大霉素片用于治疗肠道感染疗效确切。按原工艺生产的庆大霉素糖衣片贮存期不稳定,易发生外观变色、片芯发黄等质量问题,其主要原因是原工艺处方不合理所致。我们在原处方的基础上,应用新辅料丙烯酸树脂做粘合剂,无水亚硫酸钠做稳定剂,改进工艺解决了庆大霉素片剂贮存期变色质量问题,保证了片剂在贮存期的稳定性。1 实验材料1.1 仪器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薄膜包衣片、糖衣片和素片的对比试验,研究分析薄膜包衣对提高含浸膏中药片剂稳定性的作用。方法取一种含浸膏的中药片剂的素片、糖衣片、薄膜衣片,在一定条件下进行加速试验,并对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薄膜包衣的片剂无论是在外观还是引湿等方面的变化均比糖衣片和素片小。结论薄膜包衣技术能显著提高含浸膏中药片剂的稳定性,值得在该领域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9.
采用传统的加热或化学方法对片剂灭菌都不理想,因为会使片剂发生变色、花斑、裂口等外观性状变化或有效成份改变等。本试验用~(60)钴-γ射线辐照肝血宁糖衣片观察对杂菌的灭菌效果,探讨其最适辐射剂量,并对灭菌前后糖衣片进行质量对比分析。内容及方法一、受试物选经杂菌检验不合格的肝血宁糖衣片作受试物。二、灭菌方法采用~(60)钴-γ射线辐照灭菌,以3、5、7、9 KGY不同总辐射剂量射照灭菌(采用PTW两用仪(西德)测定剂量)。三、细菌检验对不同辐射剂量辐照前后的受试物均进行细菌培养并计算其杂菌数(个/克)。采用卫生部药品卫生检验方法。四、质量分析对辐照前后受试物均进行  相似文献   

20.
王昭洪 《中国药业》2010,19(10):50-51
目的解决盐酸小檗胺糖衣片的裂片现象,提高药品质量。方法分析盐酸小檗胺糖衣片出现裂片现象的原因。结果认为造成盐酸小檗胺糖衣片出厂贮存3个月后出现裂片的主要原因有黏合剂的种类与用量、湿粒的干燥程度、隔离层的隔离效果和药品包装的严密性。结论只要注意规避造成开裂的因素,规范生产行为,就能大大提高盐酸小檗胺糖衣片的生产质量,避免裂片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