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验证开郁清热方改善胰岛功能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仝小林教授于广安门医院门诊诊治的2型糖尿病病历116例,所有患者辨证均属于肝郁胃热证,给予中药开郁清热方治疗,于治疗前、治疗后3个月、6个月、1年、1年半、2年分别记录其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胰岛素等检查指标,并根据公式计算患者胰岛功能指数(HOMA-β),运用统计软件SPSS16.0对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治疗后各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均较治疗前有明显下降(P〈0.05),而治疗后各组间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OMA-β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治疗前、治疗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开郁清热方具有一定的胰岛功能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究开郁清热方对肥胖2型糖尿病肝胃郁热证患者β细胞功能的影响,探讨该方是否对胰岛素分泌的时相、数量和质量有改善作用。方法将入组患者随机分为2组:中药开郁清热组和西药二甲双胍组,每组用药12周,通过口服75 g葡萄糖粉做胰岛素耐量实验,检测2组患者实验前后0、30、120 min血糖,同步测免疫反应性胰岛素(IRI)、真胰岛素(TI)和胰岛素原(PI),应用早期胰岛素分泌指数(EISI)、Homa-β细胞功能指数(HBCI)、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等指标评价β细胞功能。结果经开郁清热方治疗后,患者体重指数(BMI)由治疗前(30.1±2.18)降低至(28.3±2.37),HBCI由治疗前(39.71±27.20)提高至(54.13±40.65),HOMA-IR由治疗前(4.13±1.70)减低至(3.00±1.37),较西药二甲双胍组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开郁清热方的药物组成没有肝肾毒性,安全性能良好,具有较好的降糖、降脂作用,可能机制是通过改善β细胞后相分泌使得血糖整体水平下降,糖毒性的减少使得胰岛功能改善,胰岛素抵抗程度减轻。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瑞格列奈的降糖作用及对2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32例初诊、未经降糖药物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瑞格列奈0.5~1.0mg治疗12周,治疗前及停药24小时后测定血糖及胰岛素(INS)。结果瑞格列奈治疗后空腹血糖(FPG)、餐后2小时血糖(2hPBG)及糖化血红蛋白(HbA1C)均有明显降低(P〈0.05或P〈0.01),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NR)明显下降〈P〈0.05或P〈0.01)。结论瑞格列奈能通过显著降低血糖而改善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胰岛素分泌的质和量均获得改善,能轻微恢复急性胰岛素反应,同时胰岛素抵抗也得到改善。  相似文献   

4.
黄芪注射液对2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奥德 《广东医学》2004,25(8):985-985
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是相对胰岛素分泌不足和胰岛素抵抗。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其功能变化与2型糖尿病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因此,促进、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减低胰岛素抵抗是治疗2型糖尿病的关键。本试验应用黄芪注射液对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测定患者血糖和血清胰岛素水平,以探讨其对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开郁清热法对应用降糖西药治疗的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用药的影响。方法:258例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回顾性病例调查统计方法,用SPSS12.0统计软件包进行数据分析。对治疗前后具体测定值及其变化进行分析评价。结果:经开郁清热法治疗后,258例患者中88例患者降糖西药减少用量,139例治疗方案不变,13例增加用药,18例改变用药。治疗方案不变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均较治疗前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O.01);减少用量的患者中≤3个月的治疗前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4~6个月及〉6个月的患者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均较治疗前降低,有显著性差异(P〈0.01)。结论:开郁清热法可在原降糖西药用量不变的情况下有效降低空腹血糖和餐后2h血糖;可在减少原降糖西药用量之后仍能维持西药减量之前的血糖水平,甚至进一步使血糖降低,对胰岛素用量的减少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6.
甘精胰岛素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短期甘精胰岛素用于初发2型糖尿病(T2DM)患者的疗效及胰岛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敏感性的改变。方法:36例初发T2DM并空腹血糖(FPG)≥11.1 mmol/L的患者,给予甘精胰岛素每晚22:00左右皮下注射,配合午餐及晚餐前使用短效人胰岛素,治疗2周后停药随诊观察。结果:甘精胰岛素治疗2周显示稳定、快速降糖效果,治疗后口服糖耐量试验出现明显增加的C肽曲线下面积;胰岛素分泌指数明显增加;胰岛素抵抗指数显著改善。随访患者中最长的已有4个月不用药物,仅靠饮食控制和运动血糖就能很好地控制。结论:对伴明显高血糖的初次诊断T2DM患者,短期甘精胰岛素强化治疗可以快速、稳定控制血糖,显著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敏感性。  相似文献   

7.
徐刚  陈上云  劳干诚  冉建民  陈怡霓 《广东医学》2003,24(12):1316-1318
目的 观察 2型糖尿病 (DM)患者病程、代谢控制对 β细胞功能演变的影响。 方法  195例 2型DM患者按代谢控制水平分组 ,行口服葡萄糖耐量 -真胰岛素 (trueinsulin ,TI)释放试验 ,计算葡萄糖负荷后TI曲线下面积 (areaunderthecurveoftrueinsulin ,AUCTI)。结果 两组的年龄、性别组成、病程、体重指数及空腹真胰岛素水平无明显差异 ,代谢控制较好组葡萄糖负荷后真胰岛素水平较代谢控制较差组高 ,Stepwise多元回归分析显示 ,代谢控制较好组的AUCTI受病程显著影响 (P <0 0 1)。结论 尽管 2型糖尿病患者保持代谢较好控制 ,但随病程延长 ,TI仍可能呈现进行性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观察胰岛素强化治疗3个月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胰岛素抵抗、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 对2004~2008年在我院内分泌科住院和门诊83例未经任何治疗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胰岛素强化治疗,治疗前和强化治疗3个月测定空腹血糖(FPG)、餐后2 h血糖(2 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中测定血浆胰岛素、C肽水平,用稳态模型公式计算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β细胞功能指数(HOMA-B).结果 患者血糖、胰岛β细胞功能明显改善.结论 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尽早应用胰岛素强化治疗使血糖达标,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沙格列汀单药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α及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46例,服用沙格列汀治疗4周,治疗前后均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ral glucose tolerance test,OGTT),测定0 min、30 min、120 min血糖、C肽(C peptide,Cp)及胰高血糖素(glucagon,Glu)水平等。结果:治疗后受试者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 A1c)、OGTT各点血糖、胰高血糖素均较治疗前下降(P<0.05),而OGTT各点C肽水平均较治疗前升高(P<0.05)。结论: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使用沙格列汀治疗可有效控制血糖,且沙格列汀可抑制胰岛α细胞不适当分泌及改善胰岛β细胞功能。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健脾益气方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90例初诊脾虚型2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糖尿病教育、饮食、运动治疗及胰岛素强化治疗,观察组患者对照组基础上给予健脾益气方,随访3个月。比较治疗后1个月、3个月两组患者血糖水平、糖化血红蛋白( haemoglobin A1c,HbAlc)含量、胰岛素、C肽含量、胰岛素分泌指数( 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B,Homa-β)、胰岛素抵抗指数( Insulin resistance index,IRI)、脾虚证候积分。结果:观察组患者血糖水平、HbAlc、C肽改善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Homa-β升高、IRI降低明显,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观察组脾虚证候积分改善明显,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健脾益气方对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具有一定程度的调节作用,能改善患者脾虚证候,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诺和锐30短期治疗对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和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采用自身对照的方法,对49例新诊断未治疗的2型糖尿病患者给予3个月的诺和锐30治疗,分析比较治疗前后血糖、胰岛素、C肽和胰岛素分泌功能各指标的变化。结果治疗后,空腹血糖、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明显下降,胰岛素分泌指数、胰岛素敏感指数均明显升高。胰岛素抵抗指数明显下降。结论诺和锐30治疗3个月可显著改善初发2型糖尿病患者的β细胞分泌功能和胰岛素敏感性,减轻胰岛素抵抗,改善糖代谢。  相似文献   

12.
13.
2型糖尿病病程与胰岛β细胞功能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章蕾  黄国宝  邵芹  汪涌  邹文  陈翀 《安徽医学》2001,22(6):44-44
本文筛选1998年11月-2001年4月在本院门诊诊治的97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总结分析、探讨糖尿病病程与胰岛素分泌功能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2型糖尿病患者甲状旁腺激素与糖代谢、脂代谢、胰岛β细胞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将233例2型糖尿病患者根据PTH中位数分为两组:≤P50组(n=118): PTH≤41.70pg/mL;>P50组(n=115):PTH >41.70pg/mL.记录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检测甘油三酯(Triglyceri...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与胰岛β细胞功能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1月至12月广西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298例2型糖尿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周围神经病变将其分为周围神经病变组(n=178)和无周围神经病变组(n=120)。采用二两馒头餐后30min净增C肽与葡萄糖比值(ΔC肽30/ΔG30)和30min净增胰岛素与葡萄糖比值(Δ胰岛素30/ΔG30)评估早期阶段胰岛分泌功能;采用二两馒头餐后120min血糖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校正后的C肽和胰岛素AUC(C肽AUC/GAUC、胰岛素AUC/GAUC)评估总的β细胞分泌功能。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2型糖尿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的危险因素。结果 周围神经病变组患者的餐后60min C肽、120min C肽、ΔC肽30/ΔG30、C肽AUC/GAUC均显著低于无周围神经病变组(P<0.05)。ΔC肽30/ΔG30和C肽AUC/GAUC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均呈负相关,与体质量指数、尿酸均呈正相关(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空腹血糖升高、C肽AUC/GAUC降低均是糖尿病患者发生周围神经病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下降是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应积极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以延缓周围神经病变的发生。  相似文献   

16.
开郁清胃颗粒对不同血糖水平患者β细胞功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复方开郁清胃颗粒对不同血糖水平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以及不同浓度葡萄糖、血糖水平和β细胞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将受试者根据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2h血糖(PBG)分为3组。第1组:7.8mmol/L≤PBG<11.1mmol/L;第2组:11.1mmol/L≤PBG<16.7mmol/L;第3组:PBG>16.7mmol/L。观察62例糖代谢异常患者在开郁清胃颗粒治疗前后的各项指标变化并用OGTT数据评估β细胞功能:计算HOMAβ细胞功能指数(HBCI)、糖负荷30min胰岛素增值与30min血糖增值的比值(ΔI30/ΔG30)及胰岛素曲线下面积(INSAUC)。结果①第1组、第2组患者在开郁清胃颗粒治疗前后体重及腰臀围、血糖、血脂明显改善,胰岛素敏感指数增加,而各点胰岛素(lNS)水平呈下降趋势,HBCI及ΔI30/ΔG30升高,INSAUC减小。②第3组患者血糖、血脂下降,胰岛素敏感指数增加,而各点lNS水平无明显变化,HBCI、ΔI30/ΔG30略有升高,而INSAUC前后对照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当PBG<16.7mmol/L开郁清胃颗粒通过降糖、降脂、增加胰岛素敏感性改善糖代谢异常患者β细胞功能,特别是对β细胞早相分泌较好的改善作用与糖负荷后2h血糖的显著降低密切相关;当PBG>16.7mmol/L时,高浓度葡萄糖抑制胰岛素分泌,表现出葡萄糖毒性作用,β细胞功能受损明显,开郁清胃颗粒通过降糖减毒使β细胞功能有所恢复。  相似文献   

17.
目的 研究2型糖尿病(T2D)家系中初诊T2D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抵抗(IR)状况;探讨新诊断T2D人群胰岛β细胞功能与糖代谢的关系.方法 来自T2D家系的初诊T2D患者158例、无糖尿病家族史的正常糖耐量配偶(NC)62例进行75 g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和胰岛素释放试验.据空腹血糖(FPG)的水平,将T2D分为DM1(FPG<6.1 mmol/L)、DM2(6.1 mmol/L≤FPG<7.8 mmol/L)和DM3(FPG≥7.8 mmol/L)3组.用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和胰岛素作用指数(IAI)评估胰岛素敏感性;用3种胰岛素分泌指数及3种相应的葡萄糖处置指数(DI)分别评估基础、早期和糖负荷后的胰岛β细胞功能.结果 ①家系的初诊T2D,随着空腹血糖的升高, Homa-IR逐渐增加,IAI、胰岛素分泌指数和DI进行性下降,两组之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 01或0.05);与胰岛素敏感性降低相比,胰岛β细胞功能下降更为明显.②在NC组FPG的变化主要由Homa-IR解释(近60%);而初诊T2D各亚组则主要由Homa-β解释,在DM3组Homa-β可解释的比例高达89.6%.结论 T2D家系的初诊T2D患者存在胰岛素敏感性和胰岛β细胞功能下降,但胰岛β细胞功能降低更加突出,对空腹血糖的影响更大,提示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可能在T2D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的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18.
目的比较不同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不同病程的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差异。方法2014年12月~2016 年4月于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内分泌科住院的803例2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测定人体参数、生化指标、胰岛自身 抗体,并行馒头餐试验评估患者的胰岛β细胞功能及胰岛素抵抗。结果二者线性相关分析发现2 型糖尿病患者HbA1c 与 HOMA2-IR、HOMA2-%β、DI30、DI180 均呈负相关(P=0.000),病程与HOMA2-IR、HOMA2-%β、DI180 均呈负相关(P<0.05)。 将患者依据HbA1c水平分为3组,3组间HOMA2-IR、HOMA2-%β、DI30和DI180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0),低HbA1c水平组 (HbA1c≤7.8%)患者HOMA2-%β、DI30、DI180 明显高于其他2 组,而高HbA1c 水平组(HbA1c>9.8%)HOMA2-%β明显下降。 将患者按病程分为3组,协方差分析显示3组间HOMA2-IR、HOMA2-%β、DI30、DI180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0),随着病程延 长,DI30、DI180逐步下降。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HbA1c、糖尿病病程和体质量指数是2型糖尿病胰岛β细胞功能的独立影响 因素。结论随着HbA1c水平的升高或病程的延长,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均逐渐下降。HbA1c明显升高时,患者 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明显下降,而病程明显延长时,患者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并未急速下降。  相似文献   

19.
鬼箭羽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β细胞形态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鬼箭羽对2型糖尿病大鼠胰岛β细胞形态学的影响。方法应用高脂饲料加STZ造成2型糖尿病模型后,将大鼠随机分成模型组、鬼箭羽组、优降糖组3组,并设立空白对照组,模型组与空白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其余两组分别予以鬼箭羽、优降糖灌胃,干预4周后,尾静脉采血检测空腹血糖,对胰腺组织切片进行HE染色、免疫组化检测,观察大鼠胰岛β细胞变化。结果鬼箭羽组大鼠空腹血糖明显低于模型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免疫组化检测显示,鬼箭羽组大鼠胰岛β细胞阳性程度较高,各项指标与模型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鬼箭羽在能降低血糖的同时,对胰岛β细胞具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长期高血糖对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方法:血糖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患者(HbA1c>10%)72例接受每日4次的胰岛素强化治疗。治疗前后均行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和精氨酸兴奋实验。观察葡萄糖刺激的胰岛素反应(IRG),校正的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指数(AIRARG)。结果:治疗后IRG、MBCI均较治疗前升高(P<0.005),而AIRARG在治疗前后的差异无显著的意义。结论:长期高血糖损害胰岛β细胞功能。患者血糖控制后,胰岛β细胞功能可以得到部分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