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赵惠晴 《中国误诊学杂志》2010,10(26):6506-6506
清洁灌肠是由肛门经直肠灌入液体,以软化粪便、刺激肠蠕动、促进排便、彻底清除滞留在结肠中的粪便。笔者使用一次性吸痰管代替肛管用于患者的清洁灌肠,效果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软化吸痰管前端对婴儿吸痰效果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1年2月入住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儿科并需要吸痰的肺炎患儿60例为研究对象,并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观察组患儿吸痰管前端进行软化处理;对照组患儿吸痰管不经处理。比较两组患儿吸痰过程中呼吸道黏膜出血情况。结果观察组患儿共吸痰30次,其中发生出血者为5例,占16.7%;而对照组患儿共吸痰30次,其中发生出血者11例,占3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28.79,P<0.05)。结论吸痰管前端软化能有效减少黏膜的损伤,增强吸痰安全性,提高临床护理质量。  相似文献   

3.
目的 观察湿润烧伤膏(MEBO)在经肛门巨结肠根治术后肛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对42例经肛门先天性巨结肠术后患儿按住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1例,对照组肛周护理采用碘伏擦拭外加鹅颈灯照射,扩肛使用石蜡油润滑;实验组肛周外涂MEBO,不用鹅颈灯照射,扩肛使用MEBO.比较术后2周2组患儿肛周皮肤情况,术后6个月肛门狭窄发生率.结果 术后2周实验组患儿肛周皮肤情况优于对照组;对照组肛门狭窄发生率与实验组比较,差异不明显.结论 经肛门巨结肠根治术后在肛门护理中应用MEBO,对肛周皮肤起到保护和治疗作用,效果显著,且使用方便,不易污染,减少了护理难度.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三腔导尿管在危重腹泻患者肛周皮肤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60例腹泻危重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前端剪口改良后的28号三腔导尿管引流粪便,对照组采用传统护理方法,观察每组患者肛周皮肤红肿、糜烂等并发症。结果治疗组30例,26例皮肤完好,3例皮肤红肿,1例肛周糜烂;对照组30例,15例皮肤完好,9例皮肤红肿,6例肛周糜烂,两组皮肤完好率比较,χ2=7.5,P〈0.05,治疗组肛周皮肤治疗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结论采用三腔导尿管插入腹泻或大便失禁危重患者的肛门引流粪便能有效减少肛周皮肤损害,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湿润烧伤膏(MEBO)在经肛门巨结肠根治术后肛门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42例经肛门先天性巨结肠术后患儿按住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1例,对照组肛周护理采用碘伏擦拭外加鹅颈灯照射,扩肛使用石蜡油润滑;实验组肛周外涂MEBO,不用鹅颈灯照射,扩肛使用MEBO。比较术后2周2组患儿肛周皮肤情况,术后6个月肛门狭窄发生率。结果术后2周实验组患儿肛周皮肤情况优于对照组;对照组肛门狭窄发生率与实验组比较,差异不明显。结论经肛门巨结肠根治术后在肛门护理中应用MEBO,对肛周皮肤起到保护和治疗作用,效果显著,且使用方便,不易污染,减少了护理难度。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一次性吸痰管在开塞露治疗脑出血患者便秘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09年5月-2010年11月本院收治的脑出血便秘患者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常规应用开塞露塞肛治疗便秘,试验组应用一次性吸痰管将开塞露经肛门注入直肠治疗便秘,比较两组患者便秘的疗效。结果两组患者便秘的疗效比较,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试验组便秘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结论一次性吸痰管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和弹性,能将开塞露注入患者肛门深处,从而润滑大便,促进大便排出,达到有效治疗便秘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采用热水软化吸痰管在小儿吸痰护理操作中的应用.方法 选取2010年4月~2011年4月我科收洽的80例呼吸系统疾病、需吸痰护理的患儿作为观察组,2009年4月~2010年3月收治的80例呼吸系统疾病、需吸痰护理的患儿作为对照组.观察组患儿采用吸痰操作前使用低热度生理盐水(50~60℃)加热软化吸痰管后,再行吸痰;对照组直接使用未经加热软化的吸痰管进行吸痰操作.比较两组患儿吸痰阻力、黏膜损伤率、患儿的恐惧和哭闹、家长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吸痰无阻力为67例,对照组为44例;观察组黏膜损伤率为6.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8.75%;观察组患儿的恐惧和哭闹发生率为25%,对照组为50%;观察组家长满意度为90.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结论 用低热度生理盐水软化吸痰管,可以增加吸痰成功率,减少息儿黏膜损伤的发生,减少出血,降低患儿的恐惧和哭闹,取得家长的配合和增加家长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的灌肠方法,减少灌肠液外流,以改善灌肠效果。方法将60例需做小量不保留灌肠的肝硬化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一次性输液器连接一次性硅胶吸痰管灌肠,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一次性肛管灌肠,比较两组患者灌肠液外流情况及排便效果。结果观察组灌肠液外流例数明显少于对照组,排便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一次性输液器连接一次性吸痰管灌肠法能够增加肝硬化患者排便的成功率,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虞妍 《全科护理》2012,10(17):1551-1551
[目的]对比传统大量不保留灌肠和改良小量不保留灌肠治疗老年便秘的效果。[方法]将100例需清洁灌肠治疗的老年便秘病人按就诊序列编号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用一次性吸痰管代替肛管行滴注式小量不保留灌肠法,对照组采用传统大量不保留灌肠,比较两组病人的灌肠效果。[结果]观察组灌肠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一次性吸痰管改良小量不保留灌肠法可明显提高灌肠效果,易被病人接受。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一次性婴儿吸痰器在危重病人痰培养标本采集中的应用。[方法]将156例存在肺部感染需行痰细菌培养检查不能自行咳痰的危重病人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78例,对照组采用一次性普通吸痰管吸痰采集痰培养标本,观察组病人采用一次性婴儿吸痰器吸痰采集痰培养标本。比较两组病人标本合格情况、致病菌检出情况。[结果]观察组病人标本合格率、致病菌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危重病人痰培养标本采集中采用一次性婴儿吸痰器,可提高痰标本合格率及致病菌检出率,效果优于一次性普通吸痰管。  相似文献   

11.
婴儿先天性巨结肠症术前灌肠生理盐水用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婉秋  肖小娥  曹萍  周红霞  王颖  苗春林 《护理研究》2008,22(11):2956-2957
[目的]探讨婴儿先天性巨结肠症术前灌肠生理盐水最佳用量。[方法]将60例常见型先天性巨结肠症患儿按住院先后顺序编号,单号入观察组,双号入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术前每日均灌肠1次,每次灌肠时间不超过40min,术前灌肠8d~12d。观察组每次灌肠生理盐水用量以最后排出液无粪汁计算;对照组每次灌肠生理盐水用量按常规剂量即100mL/kg计算。观察两组患儿第1次灌肠前和最后1次灌肠后血电解质指标,术中由同1名主刀医师采用盲法按标准对灌肠效果进行评价并记录手术时间,术后观察两组患儿肛周红肿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灌肠效果好,手术时间短,术后肛周红肿发生率低,住院时间短;两组灌肠前后血电解质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婴儿先天性巨结肠症术前每次灌肠生理盐水用量以最后排出液无粪汁计算,可提高术前灌肠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手术和住院时间,且不会导致电解质紊乱。  相似文献   

12.
王婉秋  肖小娥  曹萍  周红霞  王颖  苗春林 《护理研究》2008,22(32):2956-2957
[目的]探讨婴儿先天性巨结肠症术前灌肠生理盐水最佳用量。[方法]将60例常见型先天性巨结肠症患儿按住院先后顺序编号,单号入观察组,双号入对照组,每组30例。两组术前每日均灌肠1次,每次灌肠时间不超过40min,术前灌肠8d~12d。观察组每次灌肠生理盐水用量以最后排出液无粪汁计算;对照组每次灌肠生理盐水用量按常规剂量即100mL/kg计算。观察两组患儿第1次灌肠前和最后1次灌肠后血电解质指标,术中由同1名主刀医师采用盲法按标准对灌肠效果进行评价并记录手术时间,术后观察两组患儿肛周红肿情况及住院时间。[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比较,灌肠效果好,手术时间短,术后肛周红肿发生率低,住院时间短;两组灌肠前后血电解质指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婴儿先天性巨结肠症术前每次灌肠生理盐水用量以最后排出液无粪汁计算,可提高术前灌肠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缩短手术和住院时间,且不会导致电解质紊乱。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氧化锌油治疗老年患者肛周皮肤红肿溃烂的效果及总结护理要点。方法随机将90例大小便失禁或腹泻致肛周皮肤红肿溃烂的患者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2例,观察组患者清洗后给予采用氧化锌油涂抹肛周,对照组患者清洗后给予采用百多邦涂抹肛周。比较两组患者1周内肛周皮肤红肿溃烂愈合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8%,对照组为71.4%,两组比较,x2=8.036,P〈0.01。结论氧化锌油治疗大小便失禁所致肛周皮肤红肿溃烂效果明显优于百多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清洁灌肠是临床常用的辅助治疗先天性巨结肠的方法 ,它与手术顺利开展、降低术后感染率及并发症、促进康复有密切关系。以往采用的灌肠方法是自患儿肛门插入肛管 ,接 5 0ml的灌肠器注入温生理盐水 ,然后抽吸 ,这样的灌肠方法费时、费力 ,且肠道清洁度不高 ,特别对较大患儿的灌肠 ,更难达到手术要求。现改用多孔透明硅胶吸痰管接三通阀进行清洁灌肠 ,应用了 5 3例 ,均取得满意效果 ,现报导如下 :1 材料与制作选用 16号一次性硅胶透明吸痰管 ,吸痰管前端侧壁交错有直径为 0 .3cm~ 0 .4cm的小孔 2个 ,吸痰管的尾端接一次性三通阀。灌肠液选生…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一次性吸痰管分段式灌注开塞露治疗孕妇便秘的效果。方法将156例发生便秘的孕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8例,观察组采用一次性吸痰管分段式灌入开塞露50 mL,对照组采用普通方法从肛门挤入开塞露50 mL,观察两组患者灌注开塞露30 min后能否成功排便,开塞露外漏情况,便感强弱。结果观察组65例孕妇灌注开塞露30 min后排便,对照组仅有42例;观察组27例发生开塞露外漏,对照组有68例;观察组24例孕妇出现强烈便意感,对照组有58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一次性吸痰管分段式灌注开塞露治疗孕妇便秘,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16.
王米艳  李媛 《全科护理》2014,12(8):733-734
[目的]观察开塞露在先天性巨结肠灌肠法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80例先天性巨结肠患儿随机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40例,观察组在灌肠前根据患儿年龄大小及腹胀情况使用10mL~20mL开塞露塞肛,10min~20min后根据患儿粪便排出情况选用合适的吸痰管或肛管进行灌肠,对照组直接采用生理盐水(39℃~41℃)进行灌肠,对两组患儿的灌肠时间(min)、灌肠天数(d)、肠道清洁度进行观察。[结果]两组患儿灌肠时间、灌肠天数、肠道清洁度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灌肠前使用开塞露塞肛能有效排出大量大便及气体,从而缩短灌肠时间、提高肠道清洁度。  相似文献   

17.
段京娟 《临床医学》2013,33(5):125-126
目的探讨吸痰管在便秘患者中通过灌肠通便的应用效果。方法将70例受试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采用吸痰管加开塞露药物小量不保留灌肠法,观察组采用一次性灌肠筒大量不保留灌肠法,观察两组患者排便顺利情况、灌肠次数、灌肠时间、灌肠液外溢、患者满意度等情况。结果两组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应用吸痰管灌肠法是解除便秘患者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开塞露插管注入法辅助治疗便秘所致肠梗阻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提高开塞露辅助治疗肠梗阻的效果。方法:208例因便秘所致单纯性肠梗阻的患者分为两组,观察组105例,对照组103例。观察组采用吸痰管(或细肛管、导尿管)与抽吸有开塞露的60mL注射器相连,戴手套,用石蜡油润湿肛门并扩肛后,轻轻将吸痰管插入肛门20~25cm后,注入开塞露40~80mL,拔出吸痰管堵住肛门,让患者平卧,双膝屈曲,注前扩肛,注后加用腹部按摩。对照组按传统给药方法直接肛注。结果:观察组有效率98.1%,对照组78.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结论:开塞露插管注入法并上腹按摩可提高辅助治疗便秘所致肠梗阻的疗效。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马应龙痔疮膏治疗老年患者肛周红肿的临床效果。方法将住院期间发生肛周红肿的老年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在常规清洗肛门后再用马应龙痔疮膏涂抹,大于患者肛周红肿范围;对照组在常规清洗后再用红霉素软膏在患处涂抹。7天后分别观察2组患者肛周皮肤红肿情况。结果实验组的治愈率94.9%,对照组的治愈率61.5%,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马应龙痔疮膏治疗老年患者腹泻后引发的肛周红肿效果好,且方法简单实用。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一次性静脉输液针在婴儿吸痰中的效果.[方法]将360例需要吸痰患儿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178例采用常规吸痰法,试验组182例采用一次性静脉输液针吸痰,对比吸痰前后的血氧饱和度、鼻黏膜损伤例数、阻塞堵管例数.[结果]对照组吸痰后有效311次,无效78次,试验组有效384次,无效17次;两组有效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22,P<0.05).[结论]婴儿肺炎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用一次性静脉输液针吸痰效果优于常规吸痰方法,可缩短婴儿肺炎的病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