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王倩 《现代肿瘤医学》2011,19(9):1911-1913
目的:探讨后路全椎体整块切除术(Tomita手术)治疗胸腰椎肿瘤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结合对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骨科14例胸腰椎肿瘤患者的护理经验,总结经后路全椎体切除手术的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的注意事项。结果:所有病例恢复较好,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对于后路全椎体切除术的患者,加强术前术后护理,可有效减少各种并发症发生,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2.
王倩 《陕西肿瘤医学》2011,(9):1911-1913
目的:探讨后路全椎体整块切除术(Tomita手术)治疗胸腰椎肿瘤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结合对第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骨科14例胸腰椎肿瘤患者的护理经验,总结经后路全椎体切除手术的术前、术中及术后护理的注意事项。结果:所有病例恢复较好,未出现严重的并发症。结论:对于后路全椎体切除术的患者,加强术前术后护理,可有效减少各种并发症发生,提高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郭蕾  甘朵  王静  任燕  谢晓清 《肿瘤预防与治疗》2008,21(3):321-322,326
椎管内肿瘤目前唯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手术切除,科学有效的围手术期护理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并发症、改善患者生活质量的重要保证。2003年1月~2007年6月,我科通过对38例胸腰段椎管内肿瘤患者的周密护理,取得满意治疗效果,现将围手术期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颈动脉体瘤(CBT)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方法及注意事项。方法:对23例手术治疗的颈动脉体瘤病例的手术方式、围手术期护理方法、术后并发症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患者肿瘤全部手术切除成功,5例有术后并发症发生,其中1例与围手术期的护理缺陷相关。结论:CBT手术治疗需要较长时间的术前准备和不同的手术方式。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包括术前的心理护理、颈动脉压迫训练、术后生命体征观察与护理指导,是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患者康复水平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后路全椎体整块切除术治疗转移性胸腰椎肿瘤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间四川省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73例转移性胸腰椎肿瘤患者。所有患者均行后路全椎体整块切除术治疗,对患者实施全面的围手术期护理。观察患者护理前后的视觉模拟评分(VAS)、行为状态评分(KPS)及生活质量评分,并进行并发症发生情况统计。结果经全面围术期护理干预后,入组患者的VAS评分与KPS评分均显著改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各项指标评分与护理前比较均明显提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入组患者中仅有1例出现血肿,2例出现胸腔积液,分别实施急诊血肿清除治疗和胸腔闭式引流治疗,患者相应的神经功能得到恢复,积液消失。结论对胸腰椎肿瘤患者实施后路全椎体整块切除术治疗过程中做好相应的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哑铃型椎管肿瘤的临床特征以及诊疗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自1998至2008年10年间收治的28例哑铃型椎管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28例哑铃型椎管肿瘤患者均经MRI和术后组织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临床特征主要为椎管内压迫症状(根性疼痛、感觉异常、肌无力)和椎管外压迫症状(椎体周围发现包块)。所有病例均行Ⅰ期手术切除,无手术死亡,23例获得随访,随访7个月~10年,18例恢复正常工作。结论 对椎管肿瘤患者应重视临床病史和体格检查;MRI检查在哑铃型椎管内肿瘤的诊断和手术方式的选择上占重要地位;早期诊断、Ⅰ期手术完全切除肿瘤是优选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医护一体模式对椎管内肿瘤患者术后并发症防控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3月至2019年4月间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收治的140例椎管内肿瘤患者,采用医护一体模式在患者围术期进行术后并发症防控,措施包括医护联合进行术前评估,针对性进行术前准备,制定并发症防控预案;术后医护联合查房,加强沟通,医护联合进行健康教育,密切病情观察,统计椎管内肿瘤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椎管内肿瘤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14例(10.0%),其中,尿路感染5例,切口感染4例,颅内感染3例,肺部感染1例,下肢深静脉血栓1例,经对症处理均治愈。结论采用医护一体模式对椎管内肿瘤患者术后并发症进行防控,防控效果较好,并发症发生较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高位骶骨肿瘤切除与重建术患者围术期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间陕西省延安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33例高位骶骨肿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均采用围术期护理干预措施,并对其护理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结果高位骶骨肿瘤患者术后近期腰骶椎疼痛和大便梗阻感消失,疗效基本满意。术后并发症主要包括排尿困难3例、便秘2例、脑脊液漏3例和术后切口感染6例,经过针对性干预后,患者并发症均得到有效改善。术后2年随访发现,5例患者因肿瘤复发或转移死亡。结论高位骶骨肿瘤切除与重建术患者围术期加强护理干预,可减少并发症,提高手术治疗效果,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垂体生长激素腺瘤经蝶手术的疗效及影响手术疗效的相关因素.方法:临床纳入垂体生长激素腺瘤患者59例,手术方案均采用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观察所有患者术后恢复情况及治疗效果,同时寻找影响手术效果的相关因素.结果:59例患者中,43例接受了肿瘤全切术,11例接受了肿瘤次全切术,5例接受了肿瘤部分切除术.所有患者术后相关临床症状均较前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59例垂体生长激素腺瘤患者术后有53例激素水平有着不同程度的恢复.术后并发症方面,16例患者发生尿崩,6例患者发生脑脊液漏,3例患者出现垂体功能低下,8例患者出现低钠血症,8例患者术后存在肿瘤残余.围手术期间,未出现1例患者死亡,亦未出现感染病例.术后对患者进行为期6个月的临床随访,未发现复发者.影响手术疗效因素方面,肿瘤大小、术前生长激素水平、肿瘤侵袭性均对患者手术疗效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P<0.05).结论:经单鼻孔蝶窦入路垂体腺瘤切除术治疗垂体生长激素腺瘤有着令人满意的临床疗效,特别是微腺瘤与非侵袭性腺瘤应用该术式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而侵袭性腺瘤或巨大腺瘤患者在术后往往需要配合放化疗,以达到提高疗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分析椎管内肿瘤患者行切除术后切口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方法 选取椎管内肿瘤患者76例,均行椎管内肿瘤切除术,将其中术后切口发生并发症的16例患者作为发生组,将术后切口未发生并发症的60例患者作为未发生组,收集2组性别、年龄、手术入路、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有无脑脊液渗漏等信息,分析术后切口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