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4 毫秒
1.
目的为解决手部深度烧伤的难题,探讨早期切痂植皮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总结性回顾2010年5月—2012年5月在该院施行切痂植皮手术手部深度烧伤患者100例,分析临床资料,将其随机分为早期切痂植皮组和延迟切痂植皮组,早期切痂植皮组50例患者,延迟切痂植皮组50例患者,观察两组恢复的效果,针对患者术后出现功能障碍感染、创面愈合时间、植皮成活率不同进行比较,得出结论。结果手术后,早期切痂植皮组患者功能障碍感染出现例数6例,感染率12%,创面愈合时间为(12±5.5)d,植皮成活例数为49例,成活率为98.%,这三项数据均优于延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手部深度烧伤患者实施早期切痂植皮手术治疗,可减少瘢痕增生,可有效促进手部功能的恢复,保护手功能,重视按摩、理疗等综合性康复治疗,减少并发症,缩短创面愈合时间和住院时间,对患者早期康复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重组人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rh-bFGF)对烧伤创面植皮存活的影响。方法:对22例深度(深Ⅱ度、Ⅲ度)烧伤病人手术治疗,行切痂或削痂后喷用rh-bFGF后立即移植自体皮片,选择20例对照组深度(深Ⅱ度、Ⅲ度)烧伤病人手术治疗,行切痂或削痂后立即移植自体皮片。结果:rh-bFGF治疗组植皮成活率明显提高,组织学检查发现bFGF治疗组植皮下有大量毛细胞管和成纤维细胞增生;其成活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成活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结论:深度烧伤病人采取削痂或切痂植皮术中应用rh-bFGF可提高植皮成活率,有利于创面早期愈合。  相似文献   

3.
目的 总结十年来我院932例碱烧伤患者的诊治,探讨碱烧伤的治疗方法.方法 入院后,烧伤面积小、伤情轻者先冲洗半小时以上后清创;烧伤面积较大、病情危重者在平稳抗休克基础上冲洗清创,然后根据情况区别对待.浅Ⅱ度创面采用包扎或暴露疗法并及时观察:如果创面加深尽早削痂植皮,已明确的小面积深Ⅱ度及Ⅲ度创面可即时削痂植皮,大面积重症患者则在休克期或过后及早分次削、切痂植皮,削痂深度以pH试纸不变蓝为止.结果 单纯浅Ⅱ度烧伤407例,经磺胺嘧啶银(锌)包扎换药治疗或保痂治疗痊愈,愈合时间2~3周,平均16 d,其中包扎治疗愈合时间短,优于保痂治疗.总面积<50%体表总面积(TBSA)、深Ⅱ度和Ⅲ度<20%的患者502例,痊愈时间28~65 d,平均42 d;总面积>50%TBSA,其中深Ⅱ度和Ⅲ度以上烧伤>20%的患者23例,痊愈时间68~156 d,平均96 d.结论 碱烧伤后第一时间用清水冲洗半小时以上,可以减轻碱烧伤的程度;即时、休克期或伤后4~7 d削切痂植皮的削切痂深度至pH 7.0左右的正常组织,然后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后一期植皮,则植皮成活率可大大提高;加强安全防护教育,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可以减少碱烧伤的发生.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四肢深度烧伤早期切、削痂植皮与晚期切、削痂植皮治疗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05年1月-2013年6月云南曲靖市第一人民医院烧伤科收治的四肢深度烧伤患者240例,按患者手术治疗时间分为早期切痂植皮治疗组、早期削痂植皮治疗组、晚期切痂植皮治疗组治疗组、晚期削痂植皮治疗组,各60例。早期治疗组于伤后24~72 h内对患者实施切、削痂植皮手术治疗,晚期治疗组与伤后4~7 d内实施切、削痂植皮手术治疗。比较四组的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经过手术治疗和术后护理:(1)早期削痂植皮治疗组优良率96.7%明显高于早期切痂植皮治疗组优良率83.3%,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晚期削痂植皮治疗组优良率78.3%明显高于早期切痂植皮治疗组优良率61.7%,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3)早期削切、痂植皮治疗组总优良率90.0%明显高于晚期切、削痂植皮治疗组总优良率7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四肢深度烧伤早期切、削痂植皮的治疗效果要优于晚期切、削痂植皮治疗的治疗效果;对于四肢深度烧伤的患者削痂植皮治疗优于切痂植皮治疗。对于四肢深度烧伤的患者应早期进行削痂植皮的治疗。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早期削痂植皮、异体皮覆盖治疗以Ⅱ度创面为主的大面积烧伤的效果.方法 本组17例,分别在72h内实施削痂手术.同时切取自体刃厚皮,制成小皮片,植于削痂后的深度创面上,并将备用的大张异体皮复温后,覆盖全部创面,缝合固定,加压包扎,术后72h后打开敷料暴露.结果 一次手术治愈11例,再次手术植皮者6例,平均手术次数1.54次.皮片成活率为97%,创面平均愈合时间(18.0±2.3)d.经5~12个月随访,供、受皮区末见明显瘢痕.结论 以Ⅱ度创面为主的大面积烧伤早期削痂植皮,异体皮覆盖,可减轻感染、缩短疗程、提高治愈率和愈合质量.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早期削痂植皮、异体皮覆盖治疗以Ⅱ度创面为主的大面积烧伤的效果.方法 本组17例,分别在72h内实施削痂手术.同时切取自体刃厚皮,制成小皮片,植于削痂后的深度创面上,并将备用的大张异体皮复温后,覆盖全部创面,缝合固定,加压包扎,术后72h后打开敷料暴露.结果 一次手术治愈11例,再次手术植皮者6例,平均手术次数1.54次.皮片成活率为97%,创面平均愈合时间(18.0±2.3)d.经5~12个月随访,供、受皮区末见明显瘢痕.结论 以Ⅱ度创面为主的大面积烧伤早期削痂植皮,异体皮覆盖,可减轻感染、缩短疗程、提高治愈率和愈合质量.  相似文献   

7.
目的:对深Ⅱ~Ⅲ度烧伤创面联用削痂植皮以及负压创面治疗技术治疗,并分析其有效性、安全性。方法:选取收治的60例烧伤患者,将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进行削痂植皮术联合传统加压包扎治疗;观察组30例,进行削痂植皮术联合负压创面治疗技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愈合优良率高于对照组(90.00%与63.33%),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10.00%与4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深Ⅱ~Ⅲ度烧伤创面治疗患者联合应用削痂植皮、负压创面技术治疗有利于创面愈合,减少并发症发生。  相似文献   

8.
早期削痂治疗Ⅱ°创面为主的大面积烧伤2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削痂植皮、异体皮覆盖治疗以Ⅱ°创面为主的大面积烧伤的效果。方法本组21例分别在72小时内实施削痂手术。同时切取自体刃厚皮,制成小皮片,植于削痂后的深度创面上,并将备用的大张异体皮复温后,覆盖全部创面,缝合固定,加压包扎,术后72小时后打开敷料暴露。结果一次手术治愈13例,再次手术植皮者8例,平均手术次数1.54次。皮片成活率为97.0%,创面平均愈合时间(18.0±2.3)天。经5~12个月随访,供、受皮区末见明显瘢痕。结论以Ⅱ°创面为主的大面积烧伤早期削痂植皮,异体皮覆盖,可减轻感染、缩短疗程、提高治愈率和愈合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 观察伤安素碳纤维敷料对大面积深度烧伤切痂微粒皮移植异种皮覆盖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择50%TBSA以上深度烧伤患者76例,分为对照组(碘伏纱布,棉垫包扎)和治疗组(伤安素碳纤维敷料,棉垫包扎),创面深度均为Ⅲ度切痂创面,观察面积为30%~51%[(31±4.6)%];创面处理时间:手术部位24 h内0.5%碘伏包扎,每日换药1次.手术切痂时间:治疗组伤后5~7 d[(5.80±0.14)d],对照组伤后5~7 d[(5.71±0.21)d],非手术部位全部用SD-Ag暴露和烤架促进成痂,观察渗出情况、异种皮排异时间、残余创面炎症反应、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愈合质量.结果治疗组吸收容量大,异种皮排异时间较对照组平均延长4.76 d,残余创面炎症反应轻,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平均缩短5.80 d.结论 伤安素碳纤维敷料具有吸水性强、可抑制细菌生长、延长异种皮排异时间、促进创面愈合、减少瘢痕形成等优点.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伤安素碳纤维敷料对大面积深度烧伤切痂微粒皮移植异种皮覆盖的治疗作用。方法选择50%TBSA以上深度烧伤患者76例,分为对照组(碘伏纱布,棉垫包扎)和治疗组(伤安素碳纤维敷料,棉垫包扎),创面深度均为Ⅲ度切痂创面,观察面积为30%~51%[(31±4.6)%];创面处理时间:手术部位24 h内0.5%碘伏包扎,每日换药1次。手术切痂时间:治疗组伤后5~7 d[(5.80±0.14)d],对照组伤后5~7 d[(5.71±0.21)d],非手术部位全部用SD-Ag暴露和烤架促进成痂,观察渗出情况、异种皮排异时间、残余创面炎症反应、创面愈合时间、创面愈合质量。结果治疗组吸收容量大,异种皮排异时间较对照组平均延长4.76 d,残余创面炎症反应轻,创面愈合时间较对照组平均缩短5.80 d。结论伤安素碳纤维敷料具有吸水性强、可抑制细菌生长、延长异种皮排异时间、促进创面愈合、减少瘢痕形成等优点。  相似文献   

11.
早期切削痂异体皮覆盖治疗大面积深度烧伤26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切削痂异体皮覆盖治疗大面积深度(深Ⅱ、Ⅲ度)烧伤的临床效果。方法:对大面积深度烧伤患者行早期切削痂异体皮覆盖术26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与同期自体皮移植覆盖切削痂创面治疗的16例作对照比较。结果:观察组26例,成功植皮25例,植皮成功率(96.15%),平均住院时间56天;对照组16例,成功植皮14例,植皮成功率(87.50%),平均住院时间72天。两组平均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早期切痂异体皮覆盖治疗深度烧伤方法简便,提高植皮成功率,能促进创面愈合,缩短住院时间,疗效可靠。  相似文献   

12.
胡旭明 《中外医疗》2011,30(35):74-74
目的探讨手背深度烧伤(深Ⅱ~Ⅲ°)的治疗经验治疗方法。方法对2004年至2011年我院50例患者80只手手背深度烧伤创面早期切、削痂植皮手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50例80只手全部治愈,其中2例术后因感染,皮片出现斑块状坏死,经换药愈合。结论早期切、削痂植皮治疗手背深度烧伤安全可行,技术成熟,疗效可靠,可有效防止瘢痕挛缩,促进手功能恢复。  相似文献   

13.
目的分析早期(24 h内)削痂植皮在手背部深度烧伤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手背部深Ⅱ度烧伤患者54例,54只手,且烧伤后24 h内入院治疗。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即早期(24 h内)削痂植皮组和传统削痂植皮组。观察组患者烧伤后24 h内生命体征稳定即行手术治疗。对照组入院后给予常规治疗,生命体征稳定,做好术前准备后行手术治疗。所有患者门诊随访1 a。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皮瓣成活率明显提高,感染率降低,住院时间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1 a,观察组患者手功能优良率为84.61%,对照组优良率为50.00%;观察组手功能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24 h内)削痂植皮及早去除坏死组织,提高了皮瓣成活率,降低了创面感染率,缩短愈合时间,促进手功能恢复,是手背部深度烧伤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4.
目的 :探讨大面积烧伤深Ⅱ度与Ⅲ度相间混合度创面三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和特点。方法 :1989年 1月至 2 0 0 1年 9月应用切痂微粒皮移植、保痂扩创植皮、削痂微粒皮移植三种治疗方法 ,处理 6 4例大面积烧伤混合度创面并对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创面平均愈合时间 :削痂微粒皮移植组 42 5± 6 3天 ,切痂微粒皮移植组 5 0 4± 8 2天 ,保痂扩创植皮组 5 3 6± 7 6天。削痂组创面上皮化快 ,并发症少 ,疤痕增生轻 ;切痂组手术打击大 ,愈后外形差 ,并丧失了皮肤附属器 ;保痂组病程长 ,消耗大 ,脓毒症等并发症发生率高。结论 :伤后及时清除坏死组织并有效的覆盖创面 ,对加快创面愈合 ,缩短病程 ,减少创面侵袭性感染和各脏器功能损害非常重要。削痂微粒皮移植治疗大面积烧伤深Ⅱ度与Ⅲ度相间混合度创面 ,可保留皮肤组织的部分功能 ,抑制疤痕增生 ,愈后外形较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观察昆脂愈肤灵治疗浅Ⅱ度、深Ⅱ度烧伤创面的效果,并评价其不良反应及创面愈合情况。方法:选择60例浅Ⅱ度和40例深Ⅱ度烧伤患者,将患者按创面深度随机分为昆脂愈肤灵治疗组和凡士林对照组,观察两组创面完全愈合时间、指定时相点创面愈合率、创面治疗的疗效结果等。结果:浅Ⅱ度创面:治疗组完全愈合时间为(9.2±1)天,对照组为(11.8±1.9)天,治疗后7天创面愈合率分别为(83±9.1)%及(69.5±8.8)%;深Ⅱ度创面:治疗组完全愈合时间为(20±2.7)天,对照组为(24.2±3)天,治疗后20天创面愈合率分别为(92±7.2)%及(79.8±10)%。同等深度烧伤创面各项数据两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并且治疗组愈合质量提高,对创面无不良刺激。结论:昆脂愈肤灵是一种可用于治疗浅Ⅱ°烧伤创面、深Ⅱ°烧伤削痂创面的安全、有效的创面覆盖物。  相似文献   

16.
深Ⅱ度烧伤早期削痂促进创面愈合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探讨深 度烧伤创面伤后 4 8h内削痂促进创面愈合的临床效果。方法 :烧伤总面积在 15 %~4 0 %、以深 度为主的住院病人 79例在伤后 4 8h内削痂 ,烧伤严重程度相似 5 6例在伤后 5~ 7天削痂作为对照组。观察患者创面愈合时间及有无并发症 ,并对两组创面取材进行组织学研究。结果 :伤后 4 8h内削痂病人创面平均愈合时间为 2 2 .32± 4 .5 7天 ,对照组为 2 8.71± 6 .39天 ,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 .0 5 ) ;组织学观察表明伤后 4 8h内削痂后创面局部组织未见进一步损害。结论 :深 度烧伤创面伤后 4 8h内削痂对烧伤总面积在 4 0 %以下的成年患者是安全可行的 ,并能促进创面的愈合。  相似文献   

17.
目的在深Ⅱ-Ⅲ度烧伤创面患者中应用削痂植皮、负压创面联合治疗,探究分析其治疗效果和安全效果。方法从2017年1月至2018年8月,在我院选取50例深Ⅱ-Ⅲ度烧伤创面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展开分析,将其均匀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5例,将削痂植皮术应用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则联合应用削痂植皮、负压创面治疗技术,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愈合优良率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愈合优良率相较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显著较高,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较,观察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较低,统计学意义显著(P0.05)。结论在深Ⅱ-Ⅲ度烧伤创面患者中应用削痂植皮、负压创面联合治疗的效果显著,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8.
黄志群 《微创医学》2004,23(6):807-809
特重度烧伤创面的存在是导致休克、急性代谢障碍、免疫功能下降、内分泌紊乱和内脏损害的根源,尽早地切(削)痂植皮,把开放性创面变为封闭创面,是特重度烧伤治疗的重要措施.伤后3~7天首次手术已为国内外普遍接受.近年来有少数单位开展于伤后休克期(48 h内)施行切(削)痂植皮的研究作了有益的探讨[1,2].本文就近期对休克期切(削)痂植皮对液体渗出、感染及免疫、创愈合的影响及其安全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19.
特重度烧伤休克期切(削)痂植皮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志群 《医学文选》2004,23(6):807-809
特重度烧伤创面的存在是导致休克、急性代谢障碍、免疫功能下降、内分泌紊乱和内脏损害的根源,尽早地切(削)痂植皮,把开放性创面变为封闭创面,是特重度烧伤治疗的重要措施。伤后3~7天首次手术已为国内外普遍接受。近年来有少数单位开展于伤后休克期(48h内)施行切(削)痂植皮的研究作了有益的探讨。本文就近期对休克期切(削)痂植皮对液体渗出、感染及免疫、创愈合的影响及其安全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早期削痂促进深Ⅱ度烧伤创面愈合的临床疗效。方法:52例深Ⅱ度烧伤患者,分为实验组28例和对照组24例,实验组在伤后24小时内行削痂术,对照组则在伤后4~6日行削痂术,观察两组患者休克期静脉补液量及尿量、并发症以及治疗结果。结果:伤后第3天实验组尿量、实验组植皮区成活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术后创面基本愈合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别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切削痂是治疗深Ⅱ度烧伤安全、有效的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