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8例轮状病毒性肠炎婴幼儿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都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口服补锌(葡萄糖酸锌),观察其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1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止泻时间和总疗程方面治疗组短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末见不良反应。结论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临床疗效确切,无明显不良反应,方法简便,价廉易得,易于接受,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补锌辅助治疗对轮状病毒肠炎患儿有明显的疗效。  相似文献   

2.
目的评价微生物制剂+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轮状病毒性腹泻小儿患者120例,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患儿60例,对照组单纯给予微生物制剂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对两组患儿大便次数改善情况、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对照组患儿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低于研究组患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研究组患儿治疗第3天、第5天大便次数相比于对照组患儿均显著减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微生物制剂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可有效控制和缓解患儿临床症状和病情发展,临床疗效确切,具有临床使用和全面推广的价值。  相似文献   

3.
赵玉琴  刘春 《中国药业》2014,(17):95-95
目的:观察在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过程中加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液的疗效。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2年11月收治的轮状病毒腹泻婴幼儿122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1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基础治疗,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液辅助常规治疗。结果试验组患儿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 P〈0.05),症状持续时间短于对照组( P〈0.05)。结论葡萄糖酸锌口服液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临床效果好,且无明显不良反应,是安全、有效的治疗药物。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09年2月至2011年2月100例轮状病毒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支持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葡萄糖酸锌。记录两组患儿腹泻停止时间。结果观察组腹泻停止时间为(3.14±1.35)d;对照组腹泻停止时间为(4.52±1.48)d,观察组腹泻停止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治疗后总有效率为96.0%,对照组治疗后总有效率为82.0%,观察组总有效率与对照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葡萄糖酸锌能够缩短小儿轮状病毒性腹泻患儿腹泻时间,临床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中国医药科学》2017,(8):40-42
目的分析西咪替丁与干扰素联合微量元素锌在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中的应用疗效。方法收集我院自2015年11月~2016年12月收治的67例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分为对照组(实施西咪替丁与干扰素治疗)与治疗组(实施西咪替丁与干扰素联合微量元素锌治疗),对两组患儿疗效进行观察。结果治疗组脱水、大便以及体温等的恢复时间均分别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1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88%(P<0.05);两组不良反应对比未见明显差异(P>0.05)。结论针对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对其实施西咪替丁与干扰素联合微量元素锌治疗,能够快速缓解其症状,具有疗效理想,安全性高的优势,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的临床效果,为改善患儿预后提供参考。方法 94例轮状病毒性肠炎患儿根据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各47例的对照组与实验组,对照组患儿给予常规药物治疗,实验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葡萄糖酸锌治疗,对比两组患儿的临床总有效率及腹痛与大便性状评分。结果两组治疗期间无严重不良反应发生,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7.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85.1%(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治疗后的腹痛与大便性状评分都显著低于治疗前(P<0.05),实验组也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性肠炎能有效改善临床症状,促进临床疗效的提高,安全性好,有很好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复方嗜酸乳杆菌联合蒙脱石散治疗小儿腹泻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9年4月诊治的76例腹泻患儿展开研究,用随机分组表法将患儿分为联合组(复方嗜酸乳杆菌联合蒙脱石散治疗,38例)和基础组(蒙脱石散治疗,38例),比较两组患儿疗效和相关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联合组患儿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基础组(97.37%vs.81.58%,P<0.05)。联合组患者腹泻、发热、腹痛消失时间均短于基础组患者(P<0.05)。联合组和基础组患儿头痛、便秘、皮疹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复方嗜酸乳杆菌联合蒙脱石散治疗腹泻患儿,能缩短患儿症状改善时间,提高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少。  相似文献   

8.
严大明 《海峡药学》2016,(2):136-137
目的:探讨喜炎平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收治的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80例,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各4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跟昔洛韦治疗,实验组患儿则给予喜炎平联合更昔洛韦治疗;结果实验组患儿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症状消失时间显著优于对照组患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两组患儿均没有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结论喜炎平联合更昔洛韦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具有比较显著的疗效,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9.
培菲康胶囊联合锌制剂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培菲康胶囊联合锌剂治疗小儿感染轮状病毒引起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5月至2013年5月间我院所接收治疗的感染轮状病毒并已至肠炎的患儿160例,按照就诊顺序均分为A、B、C、D 4组,每组40例。四组患儿均给予常规基础治疗,A组作为对照组,不再做其他处理;B组给予口服培菲康胶囊散剂;C组口服葡萄糖酸锌;D组给予培菲康胶囊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比较四组患儿腹泻治疗总有效率、症状恢复平均时间。结果 D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A、B、C组(P<0.01、P<0.05、P<0.05);A、B、C、D组患儿恢复正常所需时间分别为(4.18±1.12)d、(3.42±1.06)d、(3.42±1.53)d、(1.95±0.98)d。平均止泻时间D组显著短于A、B、C组(P<0.01、P<0.05、P<0.05)。结论培菲康胶囊联合锌剂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效果显著优于单独使用培菲康胶囊及锌剂,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0.
《抗感染药学》2018,(1):170-172
目的:评价西咪替丁与干扰素-α1b及补锌疗法对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间收治的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患儿80例资料,采用入院顺序号的奇偶数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儿给予西咪替丁与干扰素-α1b治疗,治疗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补锌疗法治疗,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的总有效率和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差异,以及治疗后临床症状(腹泻、脱水、体温)复常时间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患儿治疗后的总有效率为95.00%显著高于对照组为75.00%(P<0.05),临床症状(腹泻、脱水、体温)复常时间早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儿用药期间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经比较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西咪替丁与干扰素-α1b及补锌疗法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疗效较为确切,有效改善了患儿的临床症状,且安全性较高。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葡萄糖酸锌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80例小儿秋季腹泻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布拉氏酵母菌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对比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显效率、总有效率以及症状改善时间比较,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葡萄糖酸锌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  相似文献   

12.
韩敏 《中国医药指南》2012,(27):493-494
目的观察标准ORS(oral rehydration salts)联合葡萄糖酸锌口服液治疗小儿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9例腹泻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基础治疗相同,治疗组予以ORS联合葡萄糖酸锌口服液,对照组用ORS。结果治疗组有效率70.83%,对照组有效率69.70%,二者间无统计学差异。结论 ORS联合葡萄糖酸锌口服液同单纯使用ORS治疗小儿轻-中度腹泻间疗效无明显差别。  相似文献   

13.
目的 探讨葡萄糖酸锌联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836例小儿秋季腹泻患儿,随机分为联合组与对照组,每组418例,对照组采用热毒宁注射液,联合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观察两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 ①联合组的大便性状恢复时间、大便次数以及平均治愈时间均低于对照组(P〈0.05);②联合组的总有效率(90.9%)明显高于对照组(82.3%)(P〈0.05);③联合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9.2%)明显低于对照组(17.7%)(P〈0.05).结论 葡萄糖酸锌联合热毒宁注射液治疗小儿秋季腹泻临床效果明显,改善了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了小儿秋季腹泻患儿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4.
目的分析布拉氏酵母菌联合葡萄糖酸锌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患儿,按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30例。对照组患儿接受蒙脱石散联合布拉氏酵母菌治疗,研究组患儿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葡萄糖酸锌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疗效、症状改善时间及治疗前后炎性因子水平。结果研究组患儿总有效率为96.67%,高于对照组的6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儿止泻时间、退热时间、失水纠正时间分别为(1.21±0.21)、(3.12±0.24)、(2.02±0.65)d,均短于对照组的(3.21±0.25)、(4.68±0.21)、(3.98±0.24)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儿TNF-α、IL-6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时,联合应用布拉氏酵母菌与葡萄糖酸锌对患儿症状的改善有促进作用,且能够缓解炎性反应,疗效更好。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葡萄糖酸锌联合布拉酵母菌治疗小儿秋季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2014年2月至2015年3月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秋季腹泻患儿100例,采用随机奇数偶数法将其分成对照组(n=50例)与观察组(n=50例),对照组患儿采用布拉酵母菌治疗,观察组患儿采用葡萄糖酸锌联合布拉酵母菌治疗,比较2种治疗方法后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98%显著高于对照组治疗后有效率8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秋季腹泻患儿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采用葡萄糖酸锌联合布拉酵母菌治疗,能快速改善患儿的临床症状,提高治疗效果,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16.
王华伟 《中国药业》2013,22(7):56-57
目的探讨葡萄糖酸锌联合思密达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疗效。方法将急性腹泻患儿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2例和对照组48例。两组患儿入院后均予以调整饮食、口服或静脉补液,纠正脱水、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对照组单用思密达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葡萄糖酸锌,观察并比较两组患儿治疗后主要症状和体征改善的时间,并进行临床疗效评价。结果治疗3 d后,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2.3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92%(χ2=6.65,P<0.01),大便外观、呕吐和腹痛等恢复正常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葡萄糖酸锌联合思密达治疗小儿急性腹泻的疗效确切,能明显缓解患儿的病情,缩短腹泻时间。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葡萄糖酸锌联合干扰素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的疗效。方法将平山县人民医院2011年2月至2012年2月收治的76例轮状病毒腹泻婴幼儿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均给予重组人干扰素a治疗,仅研究组加用葡萄糖酸锌;分析两组的治疗效果,常见症状持续时间(发热、呕吐、腹泻和脱水),治疗时间指标(退热、止泻、总疗程和粪便轮状病毒转阴)和症状评分情况。结果研究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显效例数多于对照组(P<0.01),无效例数少于对照组(P<0.05),常见症状持续时间和治疗时间指标均短于对照组,治疗后的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葡萄糖酸锌联合干扰素治疗婴幼儿轮状病毒腹泻的临床效果较好,缩短常见症状的持续时间和治疗时间。  相似文献   

18.
目的研究口服葡萄糖酸锌联合经皮给药辅佐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的疗效。方法把200例符合急性小儿腹泻病诊断标准的患儿,且大便轮状病毒检测:阳性,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给予补液、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口服葡萄糖酸锌联合经皮给药,比较两组用药后的总有效率,纠正脱水时间,治愈时间。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00%;对照组总有效率84.00%,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纠正脱水时间(1.4±0.3)d,治愈时间(3.5±0.5)d;对照组纠正脱水时间(2.8±1.2)d,治愈时间(5.4±1.6)d,经统计学处理,纠正脱水时间及治愈时间两项,两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口服葡萄糖酸锌联合经皮给药辅佐治疗小儿轮状病毒肠炎疗效肯定,及早纠正脱水,明显缩短病程。口服葡萄糖酸锌及经皮给药均无不良反应,且使用方便,儿童依从性好,可以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葡萄糖酸锌口服对小儿急性腹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38例急性腹泻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70例和对照组68例。对照组仅予以常规对症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葡萄糖酸锌口服治疗。观察患儿临床症状恢复情况,比较2组临床疗效和止泻时间。结果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2.86%,高于对照组的67.65%;止泻时间为(2.95±1.40)d,短于对照组的(4.10±1.60)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葡萄糖酸锌佐治小儿急性腹泻,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缩短病程。  相似文献   

20.
目的观察小剂量更昔洛韦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的临床效果。方法 78例轮状病毒感染腹泻病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41例和对照组37例。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治疗,治疗组给予更昔洛韦治疗。结果 2组各时间段体温恢复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大便和脱水恢复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更昔洛韦治疗小儿轮状病毒感染性腹泻见效快,疗效好,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