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无锡市城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监测工作及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掌握无锡市居民死因谱及动态变化 ,为疾病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自1980年在市郊区范围内对居民死因〔包括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简称慢性病 )的死亡〕进行报告统计。 1986年根据市卫生局要求 ,为研究慢性病的发生和发展及其危险因素 ,加强对慢性病的发现和控制 ,评价其流行特点 ,评估慢性病预防控制策略和措施 ,利用市区医疗机构和卫生防病三级网络 ,开展慢性非传染性“四病”(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恶性肿瘤 )发病报告工作 ,2 0 0 2年又增加了糖尿病发病监测。通过监测 ,积累了丰富的资料 ,取得了一些经验和体会 ,现报告如下 :1 建立…  相似文献   

2.
无锡市慢性病流行病学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根据江苏省“社区主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现患情况及危险因素调查方案”的要求,结合无锡市的具体情况,无锡市卫生局于2003年8~11月组织开展了无锡市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糖尿病、恶性肿瘤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流行病学调查工作,以了解无锡市慢性病的基本流行情况。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
付远兰 《中国保健营养》2012,(16):3160-3161
目的探讨分析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相关危险因素,为开展社区干预提供有效依据。方法对我院所属社区居民采取随机抽样的调查方法,进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相关因素研究。结果通过调查,我市社区人群中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患病率如下所示:高血压(18.51%)、慢性阻塞性肺炎(6.65%)、冠心病(2.79%)、糖尿病(2.07%)、恶性肿瘤(0.89%)、脑卒中(0.78%);我市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相关危险因素主要为:家族史、年龄、超重以及吸烟。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生,最主要就是人们长期的不良生活习惯以及饮食习惯引起的,因此,要想有效降低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率,就一定要调整饮食习惯以及改善不良的生活习惯。  相似文献   

4.
我市地处江汉平原北部,汉江下游北岸,面积2603平方公里,人口155.4万(1991).为适应医学模式转变的需要,我市从1988年开始,在全市开展居民死因和恶性肿瘤的报告工作.1989年,又增加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的报告工作.四年来,居民总死亡率及传染病、非传染性慢性病(以下简称“慢病”)的死亡情况见附表.从我市的监测结果看,恶性肿瘤四年的平均死亡率为0.46‰,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的平均死亡率为1.20‰,二者合计占死亡总数的25.44%;如果以整个循环系统疾病加上慢性呼吸道疾病(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等)计算,则慢病占死亡总数的49.09%,而传染病只占死亡总数的3.  相似文献   

5.
正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慢性病",noncommunicable chronic diseases,NCDs)主要包括糖尿病、冠心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和恶性肿瘤等[1]。2016年我国居民慢性病死亡率为459.21/10万[2],已成为威胁人群健康的主要疾病。因其病程长、病因复杂,且治疗费用高、难治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3]。在慢性病的诊断、治疗及康复过程中,除药物治疗对患者的疾病症状和生活质量具有改善效果外,非药物疗法  相似文献   

6.
元宝区非传染性慢性病调查资料分析辽宁省丹东市元宝区卫生防疫站(118000)丁淑英,李玉华为了解我区非传染性慢性疾病的发病情况、死因顺位等我们对1986~1990年传染病疫情和四病(恶性肿瘤、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的报告和统计资料进行了分析。现报告...  相似文献   

7.
杨宏宇 《现代保健》2008,(33):97-97
“慢性病”全称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不是特指某种疾病。慢性病主要以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等)、糖尿病、恶性肿瘤、慢性阻塞性肺部疾病(慢性气管炎、肺气肿等)、精神异常和精神病等为代表的一组疾病,具有病程长、病因复杂、健康损害和社会危害严重等特点。慢性病的危害主要是造成脑、心、肾等重要脏器的损害,易造成伤残,影响劳动能力和生活质量,且医疗费用极其昂贵,增加了社会和家庭的经济负担。几年来在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治过程中笔者感到有一些问题还需要解决和探讨,使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防治工作更加科学化和规范化。  相似文献   

8.
罗洁 《应用预防医学》2002,8(6):376-376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及人口老龄化 ,与社会、心理及行为因素相关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慢性病 )已成为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 ,慢性病是当前严重威胁中老年人健康与生命的主要疾病。我们通过对2001年柳州市慢性病报告资料的整理分析 ,了解我市慢性病的发病情况及流行特征 ,为慢性病的防治工作提供科学依据。1资料来源2001年全市报告的慢性病新发病例数和市统计局提供的人口资料。2结果与分析2.1报告病例数2001年全市共报告慢性病新发病例5016例 ,死亡357例。2.2发病率、死亡率和病死率(1)发病…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广州市沙园社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流行现状及相关危险因素,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预防和控制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采用分阶段系统抽样的方法抽取800个居民户,调查居民共2210人,进行集中调查和入户调查、体格检查,并对所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恶性肿瘤、冠心病、脑血管病和肺癌是社区主要死亡原因。高脂血症患病率(32.78%)高居首位,其他依次为:原发性高血压(20.26%)、糖尿病(5.20%)、冠心病(3.84%),吸烟、饮酒、超重肥胖、缺乏体育锻炼、不合理膳食等是本社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经成为我国越来越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的防治以三级预防为重点并且离不开政府支持、全社会参与。  相似文献   

10.
为减少医院传染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死亡病例等报告的迟报、漏报、错报现象,在医院信息化系统(hospital information system,HIS)中建立公共卫生模块,通过该模块可实现监测传染病、分析慢性病及网络直报死亡病例等公共卫生监测信息化管理,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1.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报表是定期统计市、县(区)各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数的一种报表,用来监测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恶性肿瘤、糖尿病等各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情况。首先由各县区把从医疗单位报上来的慢性病病人卡片进行分类,然后把各种病的累计数填到报表中相应的表格内,完成后把报表邮寄给市级机构,最后汇总出全市慢性病的发病数。多年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发病报表,数据计算和输入均靠手写来完成,统计者稍有疏忽,就会看错行列,使统计出现错误,  相似文献   

12.
目的了解临沂市居民死因现况,为疾病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对临沂市2008年7月~2009年6月死因监测数据用《国际疾病分类》第10版(ICD-10)进行死因分类统计。结果2008年7月~2009年6月全市共报告死亡人数10 145人,其中传染性疾病、产科和围产期疾病、营养性疾病占4.41%,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占77.98%,伤害占15.63%。前三位死因分别为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伤害。结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已经成为我市居民主要死因,应重视慢病防治,采取有效防控措施降低慢性病的发病和死亡。  相似文献   

13.
嘉兴市秀洲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监测报告管理方式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以下称慢性病)发病报告是一项长期地、连续地收集、核对、分析某慢性病动态分布流行趋势和影响因素的基础资料,为实施慢性病干预措施提供必要的依据。由于慢性病的确认受医疗技术和医疗条件的限制,慢性病患者往往多次就诊于不同级别的医院,给慢性病报告管理工作增添了难度。因此,做好慢性病监测报告管理显得非常重要。我区自2002年(根据浙江省慢性病监测管理规定的种类)开展了慢性病监测报告管理工作,通过1年多来的工作实践,已基本形成了以村(居委会)、乡(街道)、区三级慢性病监测管理模式,现将工作开展的状况、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4.
张家港市社区慢性病预防诊疗服务中心情况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与社会、心理及行为因素相关的慢性病已成为影响我市居民生命和健康的主要危害因素,特别是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病、呼吸系统病一直处于我市居民死因的第三位。根据《江苏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综合防治方案》,我市已逐步建立起社区慢性病预防诊疗服务中心,现就其一些情况作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5.
<正>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饮食及生活习惯发生了明显改变,及时了解辖区内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性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对采取有效措施,调整有关政策至关重要[1]。为此,对我市慢性病相关危险因素的监测结果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已成为我国城乡居民死因的主要疾病.为掌握北京市昌平区常住人口监测人群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的变化,在2002、2005、2008年分别进行了三次慢性病行为危险因素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已成为我国城乡居民死因的主要疾病.为掌握北京市昌平区常住人口监测人群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的变化,在2002、2005、2008年分别进行了三次慢性病行为危险因素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8.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慢性病)已成为我国城乡居民死因的主要疾病.为掌握北京市昌平区常住人口监测人群慢性病及其危险因素的变化,在2002、2005、2008年分别进行了三次慢性病行为危险因素调查,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当前,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正严重地威胁我国人民的身体健康,做好慢性病防治工作迫在眉捷.为适应医学模式的转变,合理利用卫生资源,制定我市社区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服务策略和措施提供依据,我们对满洲里市10个社区卫生服务站所辖的人口进行了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调查.……  相似文献   

20.
随着经济的发展、以及人口的老龄化,我市慢性病的发病呈不断上升趋势。为了解居民慢性病的患病状况,以便制定防治对策,根据江苏省统一安排,我们于1998年开展了泰兴市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性病”)基线调查。现将主要慢性病的现患情况调查结果报告如下。1对象和方法1.1调查对象根据地理位置、经济水平随机抽取了我市3个乡镇作为调查点,对≥35岁常住居民(≥5年)进行随机整群抽样调查,共调查19468人,实际有效调查19051人,有效率为97.9%。1.2调查内容应用“江苏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基础资料流行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