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目的观察分析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用于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本院自2012年5月至2013年6月,对实施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的45例56椎老年骨质疏松脊柱压缩骨折患者的治疗资料进行分析,根据术前和愈后的疼痛视觉模拟得分(VAS)、椎体的高度、活动能力及术后并发症发病率评价·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患者VAS值术前为(8.5±0.4)分,术后48h为(2.5±0.6)分,VAS值比术前有显著降低(P〈0.05);经X线片复查,骨折椎体前缘高度术后术前分别为(21.5±2.5)mm、(19.6±1.6)mm;骨折椎体中线高度术后术前高度为(18.0±3.1)mm、(14.4±2.2)mm,明显看出术后椎体高度显著升高(P〈O.05),因此骨折复位较好,治疗患者的活动能力由术前的(2.9±0.7)分,改善为术后的(1.3±0.3)分(P〈O.01)。术后6个月对患者随访复查,没有出现骨水泥渗漏现象,并无感染、疼痛及呼吸困难等其它并发症,恢复伤前正常生活。结论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骨折中可显著降低疼痛、恢复榷体高度和形态,提高患者活动能力,无严重并发症,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本科2011年10月~2014年2月收治的6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采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比较术前、术后1d疼痛视觉类比评分(VAS),伤椎前缘高度及Cobb角的变化,并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所有患者术前VAS评分为(6.7±1.1)分,术后评分为(2.3±0.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伤椎角度增加及Cobb角恢复情况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中骨水泥渗漏4例4个椎体。结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在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良好,可迅速缓解患者腰背部疼痛,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评估椎体后凸成形术(应用BMP-2磷酸钙骨水泥)治疗多发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共54例,在C型臂X线机引导下行椎体后凸成形术。分别在患者手术前后及随访时对疼痛、镇痛药使用、活动能力及影像学结果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手术顺利完成,椎体前缘高度由术前的(1.98±0.61)cm恢复到术后的(2.23±0.60)cm(P〈0.01),末次随访时为(2.23±0.53)cm;椎体中部高度由术前的(1.92±0.61)cm恢复到术后的(2.27±0.54)cm(P〈0.01),末次随访时为(2.26±0.60)cm;椎体后缘高度术前、术后及末次随访时无显着性差异(P〉0.05)。椎体后凸Cobb角亦得明显矫正,由术前的(24.32±12.37)°,改为术后的(21.85±11.02)°,与术前相比具有显着的统计学差异(P〈0.05),末次随访时为(22.77±12.01)°。术后随访平均20.4个月,术后6个月随访时疼痛症状较术前缓解或消失,VAS评分由术前的(8.20±1.14),下降至(2.70±1.24)(P〈0.01);止痛药使用评分由术前的(1.59±0.91),下降到术后的(0.21±0.32)(P〈0.01),活动能力评分由术前的(2.91±0.75)提高到术后的(1.30±0.34)(P〈0.01),无严重临床并发症发生。结论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压缩性骨折方法简单,安全性高,可迅速缓解患者的疼痛,减少镇痛药依赖并改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应用球囊扩张器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球囊扩张器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6例共8个椎体的压缩性骨折,均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术前术后行VAS评分,测量手术前后各病椎椎体前缘、中线、后缘高度并进行比较和统计学分析。结果全组均安全完成手术,平均每个椎体手术时间为50m in;失血每例约为5~10m l;平均每个椎体注入PMMA4.6m l,术前的VAS评分平均为8.0分,术后第1天平均为3.3分,术后1周为2.8分,术后1个月平均2.6分,手术前后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前骨折椎体前缘的平均高度为16.05mm,术后为21.02mm(P<0.01);术前骨折椎体中线的平均高度为13.73mm,术后为18.33mm(P<0.01);术前骨折椎体后缘的平均高度为22.7mm,术后为25.30mm(P>0.05)。术后CR、CT检查发现椎间隙骨水泥渗漏2例,无临床症状。结论应用球囊扩张器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椎体压缩性骨折创伤小、较安全,近期疗效较好,是治疗骨质疏松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一种理想方法。  相似文献   

5.
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人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PKP)治疗老年人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性骨折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对23例34椎行PKP,术前及术后3d进行疼痛视觉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和活动能力评分;随访期间观察患者疼痛缓解及生活能力状况,并分析骨水泥渗漏、邻椎骨折等并发症。结果手术全部成功,术后早期疼痛明显缓解,VAS评分术后3d(2.5±0.6)分较术前(7.5±0.7)分明显下降(t=23.8,P〈0.01);活动能力评分术后3d(1.2±0.4)分较术前(2.4±0.6)分明显改善(t=13.4,P〈0.01);经平均15.6个月随访,1例患者出院后因心脏病发作死亡,4例发生周围椎体骨折,无一例发生骨水泥渗漏。结论PKP具有微创特点,能迅速缓解疼痛,对老年人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治疗的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6.
高建文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5):2277-2278
目的 总结球囊扩张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在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中的经验和体会.方法 回顾性分析应用球囊扩张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20例31个椎体)的临床资料,年龄59-83岁,平均67岁.椎体骨折位于T6--L4,术前对20例患者均拍摄X线片、CT及磁共振成像,手术采用局部麻醉,经双侧入路球囊扩张注射骨水泥14例,单侧注射6例,手术前后进行疼痛视觉评分(VAS)、椎体矢状面指数测量,进行配对t检验统计分析.结果 所有患者均得到随访,VAS由术前平均8.5分降为术后2.2分(终末随访为2.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椎体矢状面指数(SI)由术前平均55%恢复至术后89%(终末随访为8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94%患者疼痛明显减轻或消失,1例术中发生少量骨水泥渗漏至椎体旁,经术后长期观察,未造成任何神经及血管并发症.结论球囊扩张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是一种理想的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导航技术在经皮kyphon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的应用及对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的治疗价值。方法本组34例46个椎体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在导航系统的指引下,行经皮kyphon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手术成功后取出手术套管,局部压迫5min,缝合伤口,无菌敷料覆盖。同样的方法在椎体对侧注入骨水泥。术后复查X线片检查了解骨折椎体复位情况、骨水泥分布及外漏情况。观测手术前后椎体的容积变化。观察手术前后视觉类比评分(VAS)的变化。结果术后X线片见骨水泥呈斑片状、团块状或弥散状分布于病椎,有3个椎体出现骨水泥外溢,但椎弓根、椎管结构完整。椎体体积由术前平均(21.6±4.4)cm^3增至术后平均(26.3±4.6)cm^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VAS由术前平均(7.6±1.4)分下降为术后48h平均(3.1±0.4)分(P〈0.05)。34例随访3—12个月,平均6个月,无严重并发症,无椎体塌陷。结论应用导航技术可提高kyphon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定位的准确率,缩短手术时间和术中透视时间;降低手术并发症,大幅度减少放射线辐射量,特别是对多椎体骨折的治疗意义更大。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自2007年6月至2008年12月收治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所有患者均利用经皮椎体成形术进行治疗。结果随访6个月~2.0年,平均1.3年,失访1例1椎,所有患者疼痛消失或明显减轻,VAS评分从术前(8.07±0.76)分至术后第1天(3.20±0.80)分,术后1个月(2.77±0.83)分,随访期末(1.95±0.64)分(P〈0.05)。5例发生骨水泥渗漏。结论经皮椎体成形术是一种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较为有效的方法 。  相似文献   

9.
手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40例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患者行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观察手术治疗前后疼痛状况及局部Cobb角改变情况。结果术后患者疼痛状况显著改善,VAS评分为2.35093分,较术前显著降低(P〈0.05),局部Codd角变为19.861°,较术前恢复显著(P〈0.05),术后发生6例骨水泥渗透,1例临近椎体骨折,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7.5%。结论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可在较小风险下获得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治疗的显著疗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高粘度骨水泥椎体成形术及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疗效的差异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2年12月—2014年12月我院诊断为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患者106例,其中52例行高粘度骨水泥椎体成形术(A 组),54例行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 B 组),通过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强度视觉类比评分、椎体高度恢复率、椎体后凸 Cobb 角矫正率、骨水泥渗漏率及手术操作时间来评价手术疗效。结果两组术后3 d和末次随访时的椎体高度高于术前、椎体后凸 Cobb 角及疼痛强度视觉类比评分均低于术前( P ﹤0.05)。两组之间椎体高度恢复率、椎体后凸 Cobb 角矫正率及骨水泥渗漏率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但高粘度骨水泥椎体成形术操作时间较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短(P ﹤0.05)。结论采用高粘度椎体成形系统在患者疼痛症状缓解、椎体高度恢复、后凸畸形矫正及骨水泥渗漏方面与传统球囊扩张椎体成形术效果相同,但手术时间明显缩短,对骨质疏松性压缩骨折患者是一种积极有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疗效.方法 收集我院2013年1月至2014年9月入院的80例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单纯短节段弓根钉棒系统内固定治疗,实验组采用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椎体高度、Cobb角、疼痛程度与相关临床指标.结果 实验组患者椎体高度术后丢失[(4.86±0.81)%]与术后Cobb角水平[(3.85±0.68)°]均显著低于对照组[(7.35±1.24)%,(7.55±1.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患者术后VAS评分[(1.89±0.52)]显著低于对照组[(5.03±1.6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患者末次随访椎体高度丢失[(4.77±1.16)%]与末次随访Cobb角水平[(5.19±1.09)°]显著低于对照组[(11.63±4.59)%,(11.42±3.9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经椎弓根椎体内植骨治疗老年骨质疏松性脊柱骨折的疗效显著,具有借鉴性.  相似文献   

12.
魏力今  刘艺明 《安徽医药》2011,15(9):1097-1099
目的 总结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percutaneous kyphoplasty,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方法与疗效.方法 对65例共78个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椎体,采用经皮球囊扩张椎体后凸成形术.测量患者术前和术后椎体前缘高度、后凸畸形(Cobb)角及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分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13.
目的 观察不经伤椎椎弓根长节段CD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6年7月至2011年7月收治的65例胸腰椎爆裂骨折利用不经伤椎椎弓根长节段CD内固定治疗,术后观察神经功能恢复情况、骨折椎体前缘压缩率变化、后凸角变化及并发症.结果 随访43例,随访时间8~24个月,平均(14±5)个月.神经功能按Frankel分级:术前C级7例,D级14例,E级22例;术后C级2例,D级6例,F级35例.椎体前缘压缩率由术前(39.8±5.8)%恢复至术后7 d(91.7±4.2)%,末次随访(86.8±2.5)%,局部后凸角由术前(24.7±1.8)度恢复至术后7 d(1.7±0.8)度,末次随访(2.4±0.5)度,术前与术后7d伤椎前缘压缩率、矢状面脊柱后凸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与末次随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d与末次随访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患者均未出现迟发神经损伤,无钉棒断裂或松动,无明显疼痛、感染等并发症.结论 不经伤椎椎弓根长节段CD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可获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14.
田永刚  韩立强  王铜浩  刘智  郭树章 《天津医药》2021,49(10):1067-1071
目的 探讨靶点穿刺经皮后凸成形术(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 以2017 年1月—2018年12月采用靶点穿刺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118例患者为靶点穿刺组。术前确定穿 刺靶点。CT检查可明确骨折线时,骨折线即为穿刺靶点;CT检查未见明显骨折线时,以MRI抑脂像显示伤椎信号最 高处为穿刺靶点。经椎弓根穿刺到达靶点位置,置入工作套管,疏通骨性通道,置入球囊,扩张后注入骨水泥。与 2015年1月—2016年12月107例采用常规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常规手术组)进行对比,比较 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水泥注入量、骨水泥渗漏率、邻椎骨折率,以及术前、术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伤椎术 前、术后高度。结果 靶点穿刺组骨水泥注入量少于常规手术组(P<0.01),但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水泥渗漏 率及术后邻椎骨折发生率方面与常规手术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术前、术后VAS评分和椎体 高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术后VAS评分均较术前明显降低,术后椎体高度均较术前增加(P<0.01)。结 论 靶点穿刺PKP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可在保证手术疗效的前提下减少骨水泥注入量,是对原有PKP 的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脊柱微创手术在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50例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患者应用脊柱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保守治疗手段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治疗后椎体恢复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骨折愈合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13.05±1.12)周、(2.23±0.86)d、(15.87±3.06)d,均短于对照组的(15.31±1.34)周、(11.06±2.21)d、(26.34±6.87)d,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椎体高度丢失(6.21±2.37)mm低于对照组的(10.06±3.77)mm, Cobb角(12.39±3.54)°小于对照组的(21.38±5.8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并发症发生率为12.00%,显著低于对照组的36.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脊柱微创手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能显著缩短患者骨折恢复时间,利于患者尽快下床活动,尽早出院,同时也能有效降低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改善患者预后情况。  相似文献   

16.
官建 《现代医药卫生》2012,28(12):1793-1794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15例患者(平均年龄68岁)应用Kyphon球囊扩张器进行椎体压缩性骨折的后凸成形术,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椎体高度恢复、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及并发症情况.结果 患者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术前为(7.4±1.2)分,术后1d为(2.4±1.8)分,术后6个月为(1.4±0.8)分,有2例患者邻近节段椎体出现新鲜骨折,3例术椎出现进展性的高度下降,1例患者出现椎管内骨水泥渗漏.所有患者疼痛缓解,7个椎体高度显著恢复.结论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作为微创的方法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创伤小、安全、近期疗效好,但会出现少量并发症.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Sky骨扩张器系统治疗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经确诊为新鲜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的45例患者,用Sky骨扩张器系统行椎体成形术,观察所有患者进行术前及术后疼痛程度、椎体前缘高度及椎体后凸角度的变化。结果术后所有患者疼痛明显缓解,椎体前缘高度增高,椎体后凸角度减小。结论Sky骨扩张器系统行椎体成形术治疗老年性骨质疏松性胸腰椎骨折,既可达到疼痛缓解,又可恢复病变椎体高度和纠正后凸畸形,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