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 毫秒
1.
《空军总医院学报》2001,17(4):203-205
目的观察经位点选择性8-溴-环核苷酸(8-Br-cAMP)诱导前后,两株胃癌细胞SGC7901和MGC803PKARIα亚基mRNA的表达状况及癌细胞增殖动力学的变化.方法应用分子杂交技术测定8-Br-cAMP诱导前后两株胃癌细胞PKARIα亚基不同的表达状态;用MTT法和流式细胞仪FCM观察8-Br-cAMP诱导前后,细胞增殖动力学的变化.结果两株胃癌细胞均有PKARIα亚基的高表达状态,而且经8-Br-cAMP诱导后,PKARIα的表达水平明显减弱;此外,8-Br-cAMP对两株胃癌细胞系SGC7901和MGC803细胞有明显的抗增殖作用,其IC50值分别为40μmol/L和15μmol/L;流式细胞仪分析结果显示,经8-Br-cAMP诱导后,在正常的细胞倍体峰前出现一群凋亡的细胞峰型,可能和诱导后肿瘤细胞发生凋亡有关.结论胃癌细胞株存在PKARIα亚基的过表达状态,通过8-Br-cAMP作用,可抑制RIα亚基的过表达并可抑制癌细胞的恶性增殖.  相似文献   

2.
目的构建RORα(Retinoid acid receptor related orphan receptorα,维甲酸相关孤核受体α)miRNA真核表达载体,分析其对人胃癌MGC803细胞RORα蛋白表达及细胞增殖的影响。方法构建针对设计RORαmiRNA表达的3对miRNA干扰序列,克隆入pcDNATM6.2-GW/EmGFP miRNA真核表达载体,在测序鉴定无误后将含RORαmiRNA转染人胃癌MGC803细胞,用Western blo检测MGC803细胞转染前后RORα蛋白的表达水平变化。MTT法检测对转染MGC803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 Western blot结果证实,MGC803细胞转染RORαmiRNA后24h RORα蛋白表达水平明显低于转染阴性组(P〈0.05)。MTT结果显示,转染RORαmiRNA后细胞增殖率(光吸收值)高于转染阴性组(P〈0.05)。结论 miRNA靶向抑制RORα表达后,可促进人胃癌MGC803细胞增殖,提示RORα是一个潜在的胃癌基因及药物治疗的靶点。  相似文献   

3.
8-溴-环核苷酸对胃癌细胞增殖及分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观察位点选择性8-溴-环核苷酸(8-Br-cAMP)对胃癌细胞增殖和分化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 方法 应用MTT法测定细胞的增殖能力及药物的影响;流式细胞仪FCM测定恶性细胞表型的变化;观察8-Br-cAMP诱导后的SGC  相似文献   

4.
MGr1-Ag表达上调及下调的胃癌细胞株的建立及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胃癌细胞耐药相关新基因MGr1 Ag对胃癌耐药细胞多药耐药性的调节作用及其机制。克隆MGr1 Ag的全长cDNA并构建其正反义真核表达载体 ,以脂质体介导法将正、反义真核表达载体分别转染入人胃癌细胞系MGC80 3与人胃癌多药耐药细胞系SGC790 1/VCR中。结果显示 ,经RT PCR扩增出大小约为 1.0kb的基因片段 ,成功克隆入pUCm T载体 ,经DNA测序证实为MGr1 Ag基因。将其克隆入pCDNA3 .1/V5 His后 ,经限制性核酸内切酶酶切鉴定 ,获得携有MGr1 Ag基因真核表达载体pCD NA3 1/V5 His MGr1 Ag及其反义表达载体pCDNA3 .1/V5 His anMGr1 Ag。以脂质体介导法将MGr1 Ag的正、反义真核表达载体分别转染入MGC80 3与SGC790 1/VCR中 ,经Westernblot证实 ,成功建立了MGr1 Ag表达上调及下调的胃癌细胞株 ,为研究MGr1 Ag参与耐药的分子机制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bcl-2表达与端粒酶活性二者之间的调控关系,了解Hp的致癌机制。方法:在Hp培养滤液诱导前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抑制hTERT基因之后SGC7901胃癌细胞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对照组SGC7901胃癌细胞24 h、36 h和48 h表达bcl-2蛋白的阳性细胞率和荧光指数显著低于经Hp培养滤液诱导的SGC7901胃癌细胞组(P<0.05)。在Hp滤液诱导下,抑制hTERT基因的SGC791胃癌细胞24 h、36 h和48 h表达bcl-2蛋白的阳性细胞率和荧光指数与SGC7901胃癌细胞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Hp感染可以促进bcl-2蛋白表达,这可能是Hp感染致胃癌的重要机制之一。端粒酶活化不参与调控bcl-2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6.
探讨MG_7Ag在胃癌药敏细胞系SGC 790 1及其耐药亚系SGC 790 1/VCR 0 3、SGC 790 1/VCR 0 7、SGC 790 1/VCR 1 0中的表达及功能。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及流式细胞仪观察MG7Ag在胃癌药敏细胞及其耐药细胞系的表达 ;用MTT法检测单克隆抗体MG7对药物敏感性的影响 ;以阿霉素作为荧光标记用流式细胞仪观察MG7对细胞内药物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 ,MG7Ag在耐药细胞系的表达较药敏细胞明显增加 ,且随耐药指数的增加呈逐渐增加的趋势 ;胃癌药敏细胞及其耐药细胞与MG7共同孵育后 ,对长春新碱的药物敏感性减低 ;MG7与耐药细胞共同孵育后 ,细胞内阿霉素的浓度减低。MG7Ag可能作为一个新的与胃癌耐药相关的分子 ,在维持胃癌耐药细胞系SGC 790 1/VCR的耐药表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bcl-2表达与端粒酶活性二者之间的调控关系,了解Hp的致癌机制。方法:在Hp培养滤液诱导前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抑制hTERT基因之后SGC7901胃癌细胞bcl-2蛋白的表达。结果:对照组SGC7901胃癌细胞24h、36h和48h表达bcl-2蛋白的阳性细胞率和荧光指数显著低于经Hp培养滤液诱导的SGC7901胃癌细胞组(P〈0.05)。在Hp滤液诱导下,抑制hTERT基因的SGC791胃癌细胞24h、36h和48h表达bcl-2蛋白的阳性细胞率和荧光指数与SGC7901胃癌细胞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Hp感染可以促进bcl-2蛋白表达,这可能是Hp感染致胃癌的重要机制之一。端粒酶活化不参与调控bcl-2蛋白表达。  相似文献   

8.
丝裂原活性蛋白激磷酸酶 - 1 (Mitogen -activatedproteinkinasephosphatase - 1 ,MKP - 1 )属于MKP家族 ,是由早期应答基因编码的双特异性磷酸酶 ,主要分布于细胞核内 ,在丝裂原蛋白活化激酶MAPK(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RK ,p38和c -jun氨基末端激酶JNK)的去磷酸化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本文探讨了MKP - 1在缺氧胃癌细胞系SGC790 1的表达及对HIF - 1转录活性的影响。作者采用半定量逆转录 -聚合酶链反应 (RT -PCR)和Western印迹检测MKP - 1在常氧及缺氧状态下胃癌细胞系SGC790 1中的表达 ;借助DNA重组技术构建MKP - 1其因的正…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bcl-2表达与hTERT、端粒酶活性之间的调控关系,了解HP的致癌机制。方法:在HP培养滤液诱导前后,采用流式细胞仪检测bcl-2AODN抑制bcl-2基因之后人SGC7901细胞hTERT蛋白的表达。结果:对照组人SGC7901细胞24h、36h和48h表达hTERT蛋白的阳性细胞数和荧光指数显著低于经HP培养滤液诱导的SGC7901胃癌细胞组(P<0.05)。在HP滤液诱导下,抑制bcl-2基因的SGC7901胃癌细胞24h、36h和48h表达hTERT蛋白的阳性细胞数和荧光指数显著低于与SGC7901胃癌细胞(P<0.05),同时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bcl-2基因正向调控hTERT蛋白表达,bcl-2表达上调可能是端粒酶活化的主要途径之一。端粒酶的激活不完全依赖于bcl-2途径,还存在其他的调控因素。HP感染不仅通过上调bcl-2的表达,还可以通过其他途径激活端粒酶,这可能是HP感染致癌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小分子干扰RNA(siRNA)沉默CD147基因在胃癌细胞株SGC7910中的表达,并探讨CD147基因对胃癌细胞生长、凋亡的影响。方法:根据CD147 cDNA序列设计具有短发夹结构的两条DNA序列,与载体pSilencerTM 4.1-CMV neo构建重组表达载体,鉴定后转染至SGC7910细胞,western blotting检测抑制效果,MTT检测细胞增殖情况,流式细胞术检测肿瘤细胞凋亡情况。结果:成功构建了针对CD147基因表达的干扰质粒,有效抑制了SGC7910细胞增殖,促进了SGC7910细胞凋亡。结论:CD147靶向RNA干扰重组表达载体为肝癌的基因治疗提供了可能。  相似文献   

11.
目的:研究IL-8对肝癌细胞HepG2增殖、迁移的影响,探讨整合素α亚基在调控HepG2细胞迁移中的作用。方法以不同浓度(0~125 ng/ml)的IL-8刺激HepG2细胞,分别采用MTT法检测IL-8对肝癌细胞的增殖作用;细胞划痕损伤模型测定不同处理组在0、4、8、12和24 h各时间点对HepG2细胞水平迁移的影响;Transwell法检测刺激24 h后HepG2细胞纵向迁移能力;免疫荧光检测0、125 ng/ml IL-8刺激HepG2细胞8 h后细胞骨架的变化;Western印迹测定整合素α亚基的表达变化规律。结果与对照组相比,IL-8促进HepG2细胞增殖,但各浓度间无明显差异;细胞划痕损伤实验和Transwell实验均表明IL-8可促进HepG2细胞迁移,且具有浓度依赖性; IL-8诱导HepG2细胞骨架重排,使丝状伪足样凸起数目增多;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IL-8上调整合素α亚基的表达,但各亚基具有浓度性差异。结论 IL-8可通过上调整合素α亚基的表达促进HepG2细胞迁移,各α亚基调控作用可能具有差异性。  相似文献   

12.
人假想镁离子转运蛋白在胃癌细胞耐药中的生物学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制备人假想镁离子转运蛋白(HPT)抗血清并检测其在胃癌耐药细胞中的表达 ,以观察其在胃癌耐药发生中的作用。方法 克隆编码HPT蛋白的cDNA并测序鉴定 ;构建原核表达载体pRSETB HPT ,诱导表达 6×His与HPT的融合蛋白 ;用含融合蛋白的聚丙烯酰胺凝胶颗粒免疫小鼠 ,以Westernblot检测小鼠血清的抗体活性 ;以所制备的抗血清检测HPT蛋白在胃癌各细胞系中的表达。结果 DNA测序结果证实所克隆的基因片段与预计相符 ;利用原核系统表达出 1条约 5 5kD的新生蛋白带 ,Westernblot证实其为与6×His融合的蛋白 ;该融合蛋白免疫血清仅结合SGC790 1细胞中约 5 0kD的单一蛋白带 ;利用该血清检测发现SGC790 1 /ADR中HPT蛋白表达水平高于SGC790 1。结论 成功地制备了鼠抗人HPT蛋白抗血清 ,并发现HPT可能与胃癌细胞的多药耐药性相关  相似文献   

13.
α-生育酚对TRAIL诱导胃癌细胞凋亡的影响及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研究α-生育酚对TRAIL凋亡诱导作用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采用碘化丙啶(PI)染色和流式细胞仪检测胃癌细胞SGG7901和MKN28的细胞周期及凋亡率;Western blot检测凋亡相关基因NF-κB、bcl-2和Survivin的表达。结果单用TRAIL 300ng/ml作用24h,胃癌细胞SGC-7901和MKN28的凋亡率分别为11.80%和36.05%;单用廿生育酚60μmol/L作用24h,SCG-7901和MKN28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8.5%和9.0%。α-生育酚60μmol/L与TRAIL 300ng/ml联用24h后,SGG-7901和MKN28细胞的凋亡率分别升高至48.1%和63.7%。Western blot显示TRAIL可使SGC-7901和MKN28细胞survivin及NF-κB表达下调,但对bcl-2的表达无影响;α-生育酚对bcl-2和survivin的表达无明显影响;TRAIL与α-生育酚联用可使细胞中NF-κB、survivin和bcl-2的表达均明显下调。结论α-生育酚可增强TRAIL对胃癌细胞的凋亡诱导能力,其机制可能与survivin、NF-κB和bcl-2的表达下调有关。  相似文献   

14.
反义hTERT对胃癌细胞SGC7901 VEGF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研究反义hTERT对胃癌细胞SGC7901 VEGF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探讨其对肿瘤发展和转移的影响.方法以端粒酶逆转录酶组分hTERT cDNA为模板构建反义hTERT逆转录病毒表达载体,包装重组逆转录病毒后感染胃癌SGC7901细胞,用半定量RT-PCR检测基因转染前后VEGF-C及其受体Flt-4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免疫组化法检测VEGF-C、Flt-4蛋白表达.结果反义hTERT稳定转染后SGC7901细胞VEGF-C及其受体VEGFR-3(Flt-4) mRNA和蛋白表达均受到明显抑制.结论反义hTERT可有效抑制胃癌细胞VEGF-C及其受体Flt-4的表达,阻断肿瘤血管和淋巴途径转移.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甲基化转移酶抑制剂5-脱氧杂氮胞苷(5-Aza-CdR)对人宫颈癌HeLa细胞增殖和调亡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应用不同浓度的5-Aza-CdR处理HeLa细胞,甲基化特异PCR(MSP)法检测处理前后p16基因甲基化状态,应用RT-PCR方法检测p16基因mRNA表达,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率。结果:人宫颈癌HeLa细胞p16基因启动子区呈高甲基化状态,经过5-Aza-CdR处理后,p16基因启动子区呈去甲基化状态,其mRNA重新表达,细胞生长受到抑制,细胞凋亡增加。结论:5-Aza-CdR能够逆转p16基因甲基化状态,调控p16基因表达,并有效抑制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增殖和诱导细胞调亡。  相似文献   

16.
MG7Ag在胃癌细胞系SGC7901及其耐药亚系中的表达及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探讨MG7Ag在胃癌药敏细胞系SGC7901及其耐药亚系SGC7901/VC40.3、SGC7901/VCR0.7、SGC7901/VCR1.0中的表达及功能。采用免疫细胞化学方法及流式细胞仪观察MG7Ag在胃癌药敏细胞及其厕细胞系的一,用MTT法检测单克隆抗体MG7对药物敏感的性的影响,对阿霉素作为荧光标记用流式细胞仪观察,MG7对细胞内药物浓度的 影响,结果表明,MG7Ag在耐药细胞系的表达较药敏细胞明显增加,且随耐药指数的增加呈逐渐增加的趋势,胃癌药敏细胞及其耐药细胞与MG7工同孵育后,对长春新碱的药物敏感性减低;MG7与耐药细胞共同孵育后,细胞内阿霉素的浓度减低。MG7Ag可能作为一个新的与胃癌耐相关的分子,在维持胃癌耐药细胞系SGC7901/VCR的耐药表型中起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7.
早期胃癌始发阶段小胃癌及微小胃癌的DC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加深认识小胃癌(SGC)及微小胃癌(MGC)双对比造影(DC)X线特征,提高诊断准确率.方法分析讨论经手术病理证实的9例SGC及3例MGCDCX线表现并与病理进行对照,分析了2例漏、误诊病例以及与急性胃溃疡的鉴别诊断.结果8例胃镜前DC检查,检出SGC4例,MGC1例,误诊溃疡1例,漏诊SGC1例,疑诊1例.4例胃镜后DC检查,检出SGC2例,MGC1例,与胃镜符合,检出胃镜漏诊MGC1例.结论DC是显示SGC及MGC最好的影像学方法,与胃镜密切配合可有效提高检出率.  相似文献   

18.
树突状细胞诱导抗胃癌作用体外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研究负载患者自体胃癌抗原后的树突状细胞 (DC)在体外诱导的特异性细胞毒性淋巴细胞 (CTL)对胃癌细胞的杀伤效应。方法 :以组合酶消化法从胃癌手术标本中获取胃癌细胞 ,冻融制备胃癌抗原。GM -CSF、IL - 4体外诱导外周血单个核细胞 (PBMC)获得DC并负载胃癌抗原 ,继而以其刺激自体T淋巴细胞制备胃癌抗原特异性CTL ;用CytoTox 96 TM检测CTL对患者自身胃癌细胞体外杀伤效应。结果 :负载胃癌抗原DC诱导的特异性CTL对患者自身胃癌细胞的杀伤率达 88 17% ,显著高于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 (LAK)细胞的杀伤率 ,P <0 0 5。且其对同种不同分化类型的胃癌细胞株MGC80 3、MNK2 8也有较高的杀伤效应 ,而对LOVO及HepG2 肿瘤细胞无显著杀伤作用 ,P<0 0 1。结论 :负载胃癌抗原的DC体外可诱导出高效而特异的抗胃癌效应 ,揭示以DC为中心的肿瘤生物治疗可望提高胃癌综合治疗水平  相似文献   

19.
目的探讨野生猕猴桃根黄酮提取物对胃癌MKN-49P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及机制。方法采用CCK-8比色法、流式细胞术、Western Blot法检测野生猕猴桃根黄酮提取物对胃癌MKN-49P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结果野生猕猴桃根黄酮提取物对胃癌MKN-49P细胞增殖有明显的抑制作用,且呈时间-浓度依赖性;其浓度升高,细胞凋亡增加,G1期细胞增加,S、G2/M期细胞减少,抑制周期蛋白CyclinD1表达降低。结论野生猕猴桃根黄酮提取物可抑制胃癌MKN-49P细胞增殖、促进细胞凋亡、阻滞细胞周期于G1期,其主要机制可能与抑制周期蛋白CyclinD1表达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树突状细胞(DC)抗胃癌效应的作用。方法分离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加入GM-CSF和IL-4培养,于第5d加入TNF—α继续培养,诱导分离DC。将淋巴细胞与DC混合培养4d后,加入胃癌细胞MKN45、MKN28及SGC7901抗原培养至10d,诱导产生肿瘤特异性的CTL。ELISA检测IL-12和IFN-γ的水平,MTF法检测DC诱导的CTL对MKN45、MKN28、SGC7901和A549体外杀伤效应,流式细胞术检测CTL对肿瘤细胞周期、凋亡的影响。结果培养10d后,IL-12、IFN-γ的分泌量明显提高,DC对同种不同分化类型的胃癌细胞株MKN45、MNK28和SGC7901均有强烈的杀伤效应,杀伤活性显著高于A549(P〈0.01)。与A549比较,MKN45、MKN28和SGC7901的细胞周期显著抑制、凋亡率增加(P〈0.01)。结论DC体外可诱导出高效而特异的抗胃癌效应,显著抑制胃癌细胞分裂增殖,促进其凋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