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前列腺疾病发病率有逐年增加趋势,成为威胁男性健康的大敌。由于前列腺的解剖位置及其特殊功能,其疾病临床表现非常复杂,而前列腺炎症在前列腺病中最为普遍,对其分类、诊断与治疗的研究也就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2.
脾脏疾病通常无特异的临床表现,又无特殊的血液生化检查方法。因之,临床较难以确定其病变,而脾脏的外科治疗效果与术前诊断密切相关,特别是某些血液或代谢性疾病,如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紫癜、白血病、高雪病(Gaucher′s dise-ase)等。更有一些脾脏疾病如脾脓肿等仅表现为全身性毒血症的症状,而无其他体  相似文献   

3.
莱姆病是一种临床表现多变的全身性蜱传疾病.本文介绍并评价了莱姆病监测病例的诊断标准及有关的诊断试验,同时,针对莱姆病的不同临床表现,提出了一系列治疗方案或建议.  相似文献   

4.
临床上有许多疾病可出现高血压伴低血钾。除了常见的内分泌疾病外,还须考虑其它原因如心血管疾病、肾脏疾病、肿瘤、药物影响等.若对各种疾病的临床表现及辅助检查都很熟悉,则正确地进行鉴别诊断不难。  相似文献   

5.
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的临床诊断和病因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在临床上研究分析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疾病的临床诊断、鉴别诊断和病因,从而提高对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疾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方法 收集2002-2008年的94例门诊和住院患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疾病具有以下特点:有低热病史,淋巴结肿大,临床症状不明显,易误诊,病理组织结构变化复杂.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的病因多种,临床上常被误诊为其它疾病,临床表现及其他实验室检查只能提供诊断的线索,病理检查或病理检查+免疫组化才是确诊病因的惟一依据.结论 对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疾病的进一步了解有利于淋巴结肿大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  相似文献   

6.
职业性急性拟除虫菊酯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下载免费PDF全文
职业性急性拟除虫菊酯中毒是由于短期内密切接触较大量的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所致的以神经系统兴奋性异常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疾病。 1.诊断原则 根据短期内密切接触较大量拟除虫菊酯的职业史,出现以神经系统兴奋性异常为主的临床表现,结合现场调查,进行综合分析,并排除有类似临床表现的其它疾病后,方可诊断。尿中检出拟除虫菊酯原形  相似文献   

7.
人巨细胞病毒(HCMV)是艾滋病患者中枢神经系统(CNS)病变的常见病因,尸体解剖显示,其患病率为20~30%。由于HCMV CNS疾病的临床表现缺乏特征性,除少数有多发性神经根病的特殊表现的病例外,临床上难以确诊。通常只能在患者死亡后通过组织病理学明确诊断。尽管HCMV  相似文献   

8.
细菌性食物中毒是指由于进食被细菌或细菌毒素污染的食物所引起的一类急性中毒性疾病.依据临床表现的不同,可将细菌食物中毒分为胃肠型与神经型两大类,前者又称为食物中毒性胃肠炎.可引起食物中毒性胃肠炎的细菌常见有沙门菌属、副溶血性弧菌、大肠杆菌、蜡样芽胞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以及变形杆菌等.在临床上虽然该病多以急性胃肠炎为主要临床表现,但是由于致病菌种属不同,致使该病的流行病学特点与临床表现也呈现出一定的多样性,进而给临床诊断与治疗带来了困难.本文就此疾病的诊断与治疗方面的主要内容做一介绍.  相似文献   

9.
目的 通过在1例放射性职业病诊断鉴定过程中出现的争议,探讨我国放射性职业病诊断的思路。方法 对该案例在诊断鉴定过程中出现不一致结论的依据进行分析论证。结果 该案例最终被鉴定为慢性放射性皮肤损伤。结论 放射性职业病诊断鉴定思路有向以疾病为中心,由其特殊病理变化和临床表现,结合职业受照史进行诊断,得出结论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10.
王湛涛  张强 《现代医院》2007,7(Z2):153-154
目的 探讨两组诊断名称近似(黑棘皮病与角化棘皮瘤等)疾病的医学编码.方法 对两组诊断名称近似的疾病从临床表现、病理等方面进行分析,从而做出正确编码.结果 诊断名称近似而非同一种疾病,编码时要正确区分.结论 在做疾病国际编码的工作中,经常会遇到许多近似的疾病名称,要依据医学基础知识,进行准确编码.  相似文献   

11.
来秀霞 《中国保健营养》2013,23(5):2748-2748
在神经内科医生的工作中比较常见的疾病就是结核性脑膜炎,而且这种疾病对人的危害性很大.由于结核性脑膜炎没有明显的临床表现,因此诊断时容易造成错误的判断.现在临床上的诊断方法是根据以往的诊断资料,脑脊液检查等多种方法的结合.结核性脑膜炎的诊断中头颅 CT、头颅 MR起着主要作用,下面对此作用简单阐述一下.  相似文献   

12.
宫内节育器(IUD)异位是放置IUD的并发症之一,其中子宫外异位较严重,甚至可危及生命.高危因素包括子宫特殊的生理状态、形态异常、子宫疾病和服务提供者经验不足等.因IUD异位的临床症状不明显,且不具特异性,故临床上IUD异位的诊断以辅助检查为主,其中超声及X线平片(透视)简便、费用低、非创伤,均可作为IUD异位的常规诊断手段,联合使用效果更好.电子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技术(CT)检查费用昂贵,可作为一种可选择的补充诊断方法.宫腹腔镜可在直视下精确定位,但不适合单纯进行诊断,更适于在诊断的同时,取出异位的IUD.综述IUD异位的辅助诊断方法,并概述产生异位的原因、临床表现及相关知识,旨在提高基层计划生育服务提供者对诊断IUD异位的准确性,促进妇女群众生殖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3.
上呼吸道感染的临床表现与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上呼吸道感染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耳鸣、咳嗽、流涕、鼻塞等,临床上可分为多型,诊断主要依靠临床表现,排除一些其他类似的疾病[1]。1临床表现1.1一般临床表现1.1.1症状全身主要有发热、全身不适、腰背四肢  相似文献   

14.
流行性出血热(简称出血热)由于肾脏损害及蛋白尿尚不明显,诊断往往困难。尤其一些非典型以及特殊临床表现的病例,特别在非疫区或散发病例,更易误诊为其它疾病。笔者体会,只要抓住本病与其它类似疾病的鉴别要点,是可以早期确诊。本病临床须与下列疾病鉴别: 一、流行性感冒、普通感冒及上呼吸道感染(简称三感):(一)三感常呈多发,周围有类似病人;出血热则呈高度的散发性,一户很少有2人以上甚至一个自然村也很少同时有多例病人出现。(二)出血热体温多呈骤升,24小时之内即可达高峰,热势稽留,并具短程  相似文献   

15.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临床诊断及误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分析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诱因、早期临床表现及误诊疾病,提高临床工作者对TTP的认识.方法 回顾性分析9例TTp患者的早期临床表现、误诊疾病、实验室检查及相关病因.结果 9例患者早期临床表现迥异,出现时间无明显规律性,早期诊断中8例误诊,误诊的疾病分别为:病毒性感冒、急性肾小球肾炎和泌尿系感染、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脑梗死、自发性溶血性贫血,误诊率为88.9%( 8/9).8例给予新鲜冰冻血浆置换和(或)甲泼尼龙、丙种球蛋白等药物治疗,6例治愈.3例因延迟诊断治疗死亡.结论 TTP病情凶险,病因复杂;早期临床症状迥异,若未及时明确诊断,可增加病死率.  相似文献   

16.
在诊断疾病时需要一些现象来反映相应疾病的病理过程及复杂的症状。在疾病的最初阶段(亚临床阶段)的病理变化是很小的或者是不能被识别的,需要随着疾病的进展才能对其做出诊断,所以诊断时间依赖于诊断疾病所需要的起码的临床表现出现的速度。另外由于宿主的反应、疾病的程度、环境的影响及医生的水平不同,都能影响诊断的时间。由于不能总是及时对疾病做出病理生理诊断;病理解剖诊断及病原学诊断,所以有时将不能确诊的疾病用症状诊断表达,  相似文献   

17.
小编的话婴幼儿先天性鼻腔疾病是一类很罕见的疾病,常见的疾病有先天性脑膜脑膨出、后鼻孔闭锁、鼻腔血管瘤、鼻腔鼻窦的肿瘤等,这些患儿的临床表现主要是出生后或出生后不久就发现一侧或双侧鼻腔阻塞,导致呼吸困难、喂养困难,严重的可引起肺部感染、颅内感染。所以,如果一旦发现,应及早治疗,下面就这些疾病的病因和临床表现、诊断及处理做一些介绍。  相似文献   

18.
慢性活动性肝炎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易与其他疾病相混淆。今就其鉴别诊断讨论如下。一、急性肝炎:当亚临床型慢活肝患者偶有肝功能异常或突然病情恶化时,其临床表现不易与急性肝炎相区别。急性肝炎时如下几点有助于与 CAH 进行鉴别:1.急性肝炎发病急,病程较短。有肝痛、乏力、食欲减退、腹  相似文献   

19.
肌张力低下是婴幼儿时期较为常见的异常临床表现,其由遗传代谢性疾病所致的发生率高。如染色体疾病,如唐氏综合征;微结构缺失染色体疾病如Prader-Willi综合征;单基因疾病,如脊肌萎缩症;代谢性疾病,如苯丙酮尿症;线粒体疾病,如Leigh综合征等。本文就导致婴幼儿肌张力低下的遗传代谢性相关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进展等情况做一综述介绍,为临床诊断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0.
<正> 遗传病的诊断就是给遗传病一个明确的诊断结论,并区分是遗传性疾病还是非遗传性疾病,从而了解该遗传性疾病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预后、防治、遗传方式、估计再发风险等等,并给予正确的指导,以达到咨询的目的。因此,明确遗传病的诊断,是开展遗传咨询和防治工作的基础。遗传病诊断的主要依据是:临床表现、家系分析和实验室检查。应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